03.03 比岳飛抗金決心還要大的韓世忠,為何關鍵時刻拋棄岳飛?

人販子姐姐




答:一、韓世忠抗金的決心的確是很大的,可以用兩件事例來說明。

1、金人滅掉了北宋後,發現漏網之魚趙構又在應天建立了南宋,便本著斬草除根的精神,展開斬首行動,千里長途奔襲,突破長江天險,攻破建康,直擊杭州。嚇得趙構魂飛魄散,亡命於海上。當其時也,南宋各路兵馬莫不避讓金人攖鋒,只有韓世忠不信邪,挺身而出,以八千人在松江、江灣、海口一帶截殺金兵,並在黃天蕩鎖困兀朮十萬人四十八天!這等驚天動地的行為,沒有必死的鬥志和決心是不可能幹得出的。

2、趙構、秦檜在紹興八年第一次和金人媾和的時候,韓世忠不但屢次給趙構上書要求北伐,還一手安排士兵喬妝打扮成土匪,準備在洪澤鎮一帶劫殺金使,以便搞流產宋金和議計劃。

二、韓世忠抗金的決心雖然很大,但沒有明顯的事例表現出比岳飛還大。

兀朮從黃天蕩逃命入建康,當時在宜興練兵的岳飛立刻與之槓上了。岳飛同樣是以大無畏的決心反覆與兀朮交戰,最終勝利收復建康。紹興八年第一次和金人媾和,岳飛的反應也很激烈,寫奏表給趙構,大談“犬羊安得有盟信耶”之說,拒受朝廷封賞,甚至以辭職相要脅。

從以上兩件事,都可以看出,岳飛、韓世忠的抗金決心都是無比堅定的,沒有誰勝過誰,只是表達方式略有區別罷了。不過,岳飛曾發起數次北伐,在行動表現上更勝一籌。

三、韓世忠在關鍵時刻拋棄岳飛了嗎?

本來,用“拋棄”這個詞就不大恰當,韓世忠和岳飛既非夫妻、又不是上下級關係,談何“拋棄”?或者用“劃清界線”“保持距離”更貼切一些。

岳飛被害,韓世忠得以保全,後世很多人就總以此為依據指責岳飛政治幼稚,不懂得向韓世忠學習。這是很可笑的結論。

其實,從韓世忠派士兵裝扮成土匪劫殺金使的事來看,他豈非更幼稚?這簡直是直接授人與柄,遠比不上岳飛綿裡藏針式的勸諫高明。

紹興十一年和議剛展開時,秦檜最先想整死的就是韓世忠。

要說韓世忠的人際關係也夠嗆,先前他和同為中興四將的劉光世矛盾大到不可調和,雙方直接拔刀相見,最後還是趙構親自出面勸架;還有,韓世忠和張俊雖然雙重的兒女親家——張俊的二女兒嫁給了韓世忠的第二子,張俊第五子又娶了韓世忠的小女兒,但張俊聽從秦檜的指使,玩命整韓世忠的時候,眼都沒眨一下。最後是岳飛暗中通風報信,韓世忠入宮找趙構大哭大鬧,這才逃過一死。

實際上,韓世忠能逃過一死,也是有一定政治資本的,即建炎初年發生“苗劉兵變”時,是他一手把趙構從劉正彥手中解救出來的,趙構再沒有良心,看到當年的大恩人一把鼻涕一把淚在自己面前求饒,而且其兵權已解,對自己沒構成威脅,不網開一面也實在說不過,於是,放了韓世忠一馬。

看看,在這種人人自危,稍有差池就要喪送小命的背景下,眼看岳飛被逮捕取審,適當地保持一定距離是正常人的選擇。

話說回來,即使如此,當韓世忠收到秦檜要處死岳飛的風聲,還是義憤戰勝了恐懼,沒有“拋棄”岳飛,勇敢地闖入秦檜的相府,慷慨陳詞了一番,儘管這並沒有什麼卵用,但也發出了自己的聲音,表達了自己的立場。

岳飛的遭遇是不幸的,他的被殺是趙構、秦檜處心積慮、必欲置之死地的結果——“高宗之為計也,以解兵權而急於和;而檜之為計也,則以欲堅和議而必解諸將之兵,交相用而曲相成”。

而且,趙構、秦檜認為,通過斬殺岳飛,可以震懾和警示各地諸將,不敢再對朝廷產生任何輕慢之心。

殺嶽之後,趙構、秦檜的目的達到了。

但,“嶽誅韓廢,天下戒心於有為,風靡而弗能再振矣”,朝野上下,“奄奄衰息,無復生人之氣矣”。

韓世忠意志消沉,辭去樞密使的官職,閉門謝客,迷溺於釋、老,自號清涼居士,寂寂無聞渡過餘年。

再補充一下,在很多人的腦子裡,韓世忠和岳飛,應該是親密無間的生死之交,岳飛被處死,韓世忠的表現,要麼是找趙構、秦檜拼命,甚至起兵造反,要麼是大鬧法場,和岳飛一起攜手歸陰,這樣才是不“拋棄”。

持這種想法的人,無疑小說戲曲看太多,中毒太深了。


覃仕勇說史


本來,此題想放過,但感覺“韓拋棄嶽”說法離譜,出於抱打不平的心理,說幾句:題目主觀色彩太強,有貶抑岳飛將軍、誤導後人的嫌疑。


在以趙構為首的統治集團,處心積慮地構陷岳飛時,韓世忠挺身而出,力保岳飛;秦檜等投降派捏造事實,誣告張憲與岳雲密謀佔據襄陽,是為恢復岳飛的兵權;張憲被拷掠得遍體鱗傷,奄奄一息,但他堅決不承認子虛烏有的事實。


而秦檜同黨一口咬定岳雲曾給張憲寫過信,內容是籌劃讓岳飛出獄、重掌兵權;可是壓根沒這封信,居心叵測的万俟卨罔顧事實,說岳雲後來把信燒掉了;如此捏造事實,強牽成獄,大理卿正直官員薛仁輔等人也為岳飛鳴屈,但勢單力薄,不見成效。


堅持抗金的韓世忠不顧個人安危,正義凜然地質疑秦檜:要治岳飛的罪總要有證據,秦檜說岳雲與張憲書信事件雖然不明朗,但此事“莫須有”。!意思就是說,證據也許沒有、也許有,但,縱使沒有證據,也一定要治岳飛的罪。韓世忠義憤填膺,脫口而出:“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極力反對與金議和的韓世忠還上書皇帝,譴責秦檜禍國殃民,秦檜惱羞成怒,暗中指使言官彈劾韓世忠;國家糜爛至此,韓世忠無能為力,他上書力辭樞密使一職,急流勇退,閉門謝客,不問政事。


希望星晨58298869


《宋史》:獄之將上也,韓世忠不平,詣檜詰其實,檜曰:「飛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世忠曰:「\\'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韓帥為救岳飛做出了努力,只是沒有能力。岳飛被殺,是議和的結果,主謀是金國派來的內應秦檜。《大金國志》卷7和卷24記載:金國天會八年秋,金國上層在黑龍江柳株開會,議定讓秦檜做為金國的內應潛回南宋。在這次會議上有人首先提出派張孝純,粘罕認為不妥,言道:“此人河東失節,人誰不怨,便去如何得位?得志,唯有檜可用”。在金軍再次南侵時,秦檜做為金國撻懶軍的“隨軍轉運使”南下,在金軍圍攻楚州時,秦檜曾為金軍寫檄文勸降楚州軍民,被楚州軍民嚴辭拒絕。秦檜運用親屬關係積及勸說各城守將投降,在他的斡旋下,秦檜的岳父獻撫州,秦檜的妻弟獻洪州,秦檜岳父的哥哥獻袁州。(《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28和卷29、《大金國志》卷13)。1130年,四年前被金軍俘虜的秦檜,忽然攜全家南歸,他的目的就是促成議和,然而世人不知的是金人手中的王牌根本不是二聖,而是趙構的生母韋賢妃。‘ 《宋史·秦檜傳》〈兀朮遺檜書〉記載:“‘汝朝夕以和請,而岳飛方為河北圖,必殺飛,始可和’。檜亦以飛不死,終梗和議,己必及禍,故力謀殺之”。(秦檜做為金國內應,執行金國主子“殺嶽換和平”的指令,陷害岳飛,假傳聖旨謀殺岳飛,這是岳飛之死的真正原因。)而趙構要的是他生母韋氏。《宋史》卷2《韋賢妃傳》)。宋高宗派王倫去向金國統帥撻懶乞求,表示只要金人肯答應他的講和要求並能放韋太后迴歸南宋,其他一切條件都好商量。『帝以後久未歸,每顰蹙曰:「金人若從朕請,餘皆非所問也」』(《宋史》卷243《韋賢妃傳》)。


蘇皖魯豫農村田園生活


這個題目很明顯帶有主觀色彩,有誤導人的嫌疑。

第一,在秦檜陷害岳飛時,韓世忠是力挺岳飛的

秦檜等人為了誣陷岳飛謀反,不惜捏造事實,誣告岳飛部將張憲與岳飛之子岳雲密謀佔據襄陽,恢復岳飛的兵權。張憲被拷掠得體無完膚,可他是一條硬漢子,堅決不承認所誣告之事。秦檜一黨要把謊言說到底,一口咬定岳雲曾給張憲寫信,籌劃讓岳飛重掌兵權。可是根本就沒有這麼封信,万俟卨卻堅持說是岳雲把信給燒掉了。總之,為了幹掉岳飛,這幫人不惜顛倒竄改事實,附會成獄。

大理卿薛仁輔、寺丞李若樸、何彥猷等都為岳飛鳴屈。韓世忠也向秦檜討要說法,秦檜答說:“岳飛子岳雲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莫須有。”什麼叫“莫須有”呢?有不同的說法,有的認為是“或許有”,有的認為是“不須有”,有的認為“沒必要有”。總之,意思就是說,不管有沒有證據,都要治岳飛的罪。韓世忠忿然道:“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韓世忠不僅對秦檜陷害岳飛深感不平,還極力反對與金議和。他上書皇帝,批評秦檜誤國。秦檜惱羞成怒,指使言官彈劾韓世忠。奸臣當道,韓世忠悲憤之下,上書請求辭去樞密使一職,從此杜門謝客,不問政事。

第二,韓世忠固然是抗金名將,可憑什麼說他抗金決心比岳飛大?

現在有些網友,憑僅自己一些主觀印象,加上受某些網文的影響,經常很輕率下一些結論。比如題主所說,韓世忠的抗金決心比岳飛大,這個就值得商榷了。

我不否認韓世忠的抗金業績。他曾經在黃天蕩與金國統帥兀朮對峙四十八天,如果不是出了漢奸,兀朮差點就回不去了。在大儀之戰中,時為淮東宣撫使的韓世忠,親率騎兵,布成五陣,設伏二十餘處。金騎兵過五陣東處,韓世忠的伏兵四起,上砍人胸,下斬馬足,金兵大敗,被俘二百餘人。緊接著,韓世忠部將董旼在天長鴉口橋力敗金兵;解元在承州北門激戰金兵,俘獲甚眾。韓世忠率親兵追擊敵人至淮水,金兵奪路而逃,溺死者甚眾。時人把韓世忠的這次勝利譽為中興武功第一。

應該說,韓世忠與岳飛一樣,是堅定的主戰派。但是,我們沒必要主觀認為他抗金決心比岳飛大,這種變相貶低岳飛是毫無理由的。

第三,從人格修養上說,韓世忠是比不上岳飛的

韓世忠沒有岳飛樸實的本色,生活奢侈無度甚至有些荒唐。在楚州時,發生了這麼件事。

喜歡喝酒的韓世忠老跑到部下家中宴飲,又非得讓部下妻女出來相陪,每次喝得大醉不醒,少不了有些不乾淨的舉動。忍無可忍的呼延通起了殺心,當韓世忠再次大駕光臨並喝得爛醉時,呼延通拔出佩刀打算刺殺主帥卻被阻止而未獲成功,一驚而醒的韓大帥落荒而逃。曾經是韓世忠親信的呼延通從此不再受到重用,甚至被貶為小兵,鬱鬱寡歡的他最後選擇了投河自盡的悲慘結局。

當時韓世忠麾下有一名猛將,就是後來在唐島之戰中名垂青史的海軍名將李寶。草莽出身的李寶對韓世忠的官僚、奢侈、浮華抱有深深惡感,對岳飛之偉大人格愈發崇敬。他毫不掩飾自己的好惡,甚至在韓世忠面前痛哭流涕,申請調到岳飛麾下。

尷尬的韓世忠只得親自寫信徵求岳飛意見,心胸磊落的岳飛回信給李寶,信中有一句寫道:“均為國家,何分彼此。”與岳飛的博大胸懷相比,李寶不禁心生愧色,國難當頭,個人榮辱好惡得失又算什麼呢?他終於拋開成見,安心留在韓世忠兵營。

當時在北方淪陷區的義軍,幾乎都打出“岳家軍”的旗幟。這些山寨版的“岳家軍”雖然多是烏合之眾,卻清晰可見岳飛實為抗金運動最鼓舞人心的一面旗幟。


君山話史


韓世忠和岳飛都是南宋的抗金名將,兩人也是中興四將中名聲最響,功勞最大的。但是,這兩個名將的結局卻完全不一樣,一個被秦檜陷害而死,一個苟活於世,直到晚年生病才去世的。

大家都知道被秦檜害死的人是岳飛,苟活於世的人是韓世忠。

韓世忠真的有拋棄岳飛嗎?

想了解這個問題,我們要先看看,韓世忠和岳飛的關係如何,韓世忠當時到底有沒有救岳飛的能力?

先從韓世忠抗金的功績開始說起,韓世忠抗金的時候,主要是活動在長江一帶。在這裡他率領八千士兵,抵擋住了金兀朮的十萬大軍的入侵。

在這裡金軍的將領金兀朮,被韓世忠堵在了黃天蕩這個地方,當時的金兀朮以及他的部下十萬大軍被逼到黃天蕩,金兀朮幾乎到了絕望的地步,他要和韓世忠講和,坦言可以把在大宋搶奪的所有財寶,全部交給韓世忠,只是要求韓世忠放他一命。

這種要求韓世忠當然不會答應了,他告訴金兀朮,只要你們把在我們這裡俘虜走的皇帝放回來,然後,在把我們的土地還給我們,放你一馬還有的談的。

金兀朮氣的要死,韓世忠這麼獅子大開口,他一個將軍那裡能做的了主呀,但是,他又不能和韓世忠去拼命,實在是打不過呀。

最後,金兀朮是在當地人的指點下逃出去的。可見,韓世忠對金兀朮的打擊是多麼的深刻。那時候的金兀朮,堂堂七尺男兒,經常被嚇的死去活來。

韓世忠因為抗金有功,大名早已遠播。岳飛在中原一代抵抗金軍,也是有聽說過的韓世忠的大名的,為此岳飛還主動結交過韓世忠,而且兩個人的交情還不淺。

後來宋高宗趙構決心和金國議和了,這時候他要開始收拾武將了。岳飛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被殺害的。

其實宋高宗趙構當時想收拾的第一個武將並非是岳飛,而是韓世忠。

宋高宗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同時中興四將的張俊,張俊跑到岳飛這裡來和岳飛商議,說皇帝馬上要對韓世忠下手了。

韓世忠若是有個三長兩短,我們兩個就把他的兵馬給分了吧。

岳飛一聽,就發火了。這叫什麼屁話,虧你和韓世忠家還是兒女親家,怎麼能這樣落井下石呢?

我們南宋也就是這幾個會打仗的,若是把韓世忠給殺了,金國人再次進攻南宋時,到時候誰會去為國禦敵呢?

岳飛不但沒答應張俊的提議,還把他給罵了一頓。

之後,岳飛給韓世忠寫了一封信,告訴他讓他小心點,皇帝要對他下手了。

韓世忠是個聰明人,他接到岳飛的信之後,就開始給皇帝上書,說自己年紀大了,不中用了,想把兵權給交出來,然後自己解甲歸田。而且他還指明瞭想要西湖邊上的一塊地,以後在哪裡生活。

宋高宗明白韓世忠的意思,在西湖不就是等於在自己眼皮底下嗎?

只要他韓世忠在自己的眼皮底下,他的一舉一動,宋高宗就全部清楚了。

這樣宋高宗也不用擔心韓世忠了,所以,韓世忠因此僥倖逃過了一劫。

岳飛就沒有這麼幸運了,他是在秦檜和張俊以及宋高宗三人的撮合下,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殺害的。

韓世忠聽說岳飛死的時候,他已經卸任在家,不問世事了。

但是,當他聽到岳飛被陷害後,仍然氣憤不已,跑到了宰相秦檜那裡,他問秦檜,岳飛到底犯了什麼罪,為什麼非要把他給處死。

秦檜告訴韓世忠,岳飛要謀反。

韓世忠怎麼可能相信岳飛會謀反,韓世忠問秦檜要證據,秦檜沒有,他告訴韓世忠,難道你能保證岳飛沒有謀反的意思嗎?

他說這句話的時候,語氣很重,韓世忠被嚇到了,也不好說什麼,也就沒有在向下問,此事不了了之。

所以說並非是韓世忠拋棄了岳飛,實在是他心有餘,而力不足呀。那時候他自己都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了。那裡有心思,有餘力來救岳飛呢?


史學達人


韓世忠作為南宋“中興四將”之一,與岳飛、張俊、劉光世齊名。他在河北一帶抗擊金軍多年,最擅長以少勝多,幾乎可以稱得上是戰無不勝,威名遠播。

他最出名的戰役是“黃天蕩之戰”,用幾千人馬,圍困金朝十萬大軍於黃天蕩,殲敵數萬,差一點活捉了金兀朮。遺憾的是最後金兀朮得到漢奸獻計,用火攻破開了重圍,率殘兵狼狽北竄。

紹興十年,岳飛率兵收復鄭州,洛陽,進軍朱仙鎮,韓世忠佔領了淮陽,河北義軍紛紛響應,抗金形勢一片大好。金兀朮被岳飛打的心驚膽戰,打算渡過黃河,棄地逃竄。眼看要攻克失地,收復中原,這時候宋高宗趙構坐不住了。萬一真的打跑了金軍,迎回了自己的老爹和哥哥,自己的皇位還怎麼坐得穩?於是下令收回韓世忠,張俊,岳飛三位大將兵權,連下十二道金牌強召岳飛回臨安。岳飛臨行痛哭道:“十年之力,廢於一旦!”

風波亭一案發生在兩年後。當時韓世忠已經被奪去兵權。事發之後,他質問秦檜,秦檜回答:“其事體莫須有。”韓世忠怒道:“‘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

岳飛之案,歸根結底是趙構的指示。他害怕恢復中原,迎回徽欽二宗會威脅到他的帝位,於是極力想與金朝議和,從此便可以偏安江南。而金兀朮的議和條件之一便是“殺岳飛”。

而韓世忠,不過是宋朝的臣子。面對皇帝的荒唐,唯一能做的不過是憤怒地質問秦檜幾句,一怒之下辭官了事。別說他這時候已經兵權被奪,即使軍隊在手,在“忠君愛國”的想法洗腦下,只怕他也不敢一反了之。韓世忠如此,岳飛亦然,否則,別說十二道金牌,二十四道也沒用。


國史拾遺


  

  這個問題明顯在顛倒黑白。

  事實是,韓世忠遇難時,岳飛只是與同僚私下議論,並不敢公開直言;反倒是岳飛落難時,韓世忠公開質問秦檜,稱得上是仗義執言的大丈夫!

  岳飛為何會被殺?

  北宋滅亡時,宋高宗倉皇南下。他當時不過是二十出頭,手中沒有一支隊伍。在萬般無奈之下,宋高宗下詔讓各地官員自行招募兵馬,抗擊敵軍。如此以來,逐漸就形成了武將不但擁有兵權,更擁有財權、人事權等現象。

  被宋太祖嚴厲打壓,一百多年來形同虛設的節度使再次成為中晚唐時期大權在握的藩鎮勢力。

  大家都知道,兩宋之交有四大名將,都知道有岳家軍,韓家軍。

  那為何岳飛的部隊被稱為“岳家軍”,韓世忠的部隊被稱為“韓家軍”呢?

  因為戰亂之時,這些部隊與其說是宋朝的王師,不如說是岳飛、韓世忠的私人武裝,拿著國家糧餉的私人武裝。

  因此,宋高宗在坐穩了江山之後,必然要削除藩鎮勢力。

  面對韓世忠、岳飛等大將,宋高宗也想效仿宋太祖杯酒釋兵權,可是,宋太祖本人就是天縱奇才的一代名將,宋初那些悍將全部都是他百戰之餘帶出來的部下。

  因此,宋太祖一杯酒端起,大夥兒乖乖交出兵權。

  宋高宗則不同。在稱帝之後十多年,江南還難以安定。雖有皇帝的名義,卻連自身安危都難以保全。尤其是最為倚重的禁軍統領發動兵變(即苗劉之變),讓宋高宗對武將徹底失去信心。

  中興四大名將中張俊的資格最老,也最乖覺,他主動交出兵權,宋高宗也任命他為樞密使。韓世忠與劉光世心有不滿,但最終也還是交出了兵權。

  唯獨岳飛,不但不肯交出兵權,還想將幾位將軍麾下的隊伍一起合併。岳飛的本意應該是出自公心,擊中全部力量給金軍致命一擊。但是,就如當年白起率領秦國全部精銳,秦王憂心忡忡一樣。宋高宗對岳飛一樣難以放心。

  加上岳飛屢次抗命,擅自做主,方才有後來的被誣下獄。

  在我們看來,岳飛被誣下獄,肯定會群情激憤,百官民眾紛紛上書,為岳飛鳴冤。這才正常,才附和我們心中大英雄岳飛的影響力。

  事實根本不是這樣。岳飛被下獄後,許多官員紛紛上書彈劾岳飛,列舉岳飛諸多罪狀。

  只有兩個人敢為岳飛鳴不平。一個是姓趙的宗室。此人與岳飛多有交往,後來宋高宗認為此人有意結交朝廷大將,圖謀不軌,將此人趕出京城。

  另一個就是韓世忠。韓世忠親自找到秦檜,質問憑什麼抓捕岳飛,定岳飛的死罪。

  秦檜說:岳雲與張憲書,其事必須有。

  秦檜的意思是是,岳雲給岳飛大將張憲寫信的事情必須要有。

  岳飛被抓入獄,接受調查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有人舉報岳雲私下與張憲來往,挑唆張憲謀反。張憲是岳飛最為倚重的大將,在罷兵之後十分不滿。

  秦檜言下之意是,主導此事的不是他,是宋高宗。宋高宗有心要整岳飛,因此,必須找個由頭。其子岳雲,下屬張憲謀反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而二人勾結,書信往來之事也必須要有。

  秦檜幾乎就要道破真相了,一般人聽到這裡哪裡還敢反口。可是史書記載——

  蘄王爭曰:“‘必須有’三字,何以使人甘心!”

  必須有三字,難以讓人甘心,難以讓他韓世忠甘心。

  在朝廷上下都要弄死岳飛的時候,韓世忠不但去找秦檜,並且得知是宋高宗的意思,依然表示不服,這已經是冒了殺頭的危險。

  已經這樣的,難道還算“拋棄岳飛”?

  難道與岳飛同死,才不算拋棄?人家韓世忠也有老婆孩子好不好。何況,宋高宗鐵了心弄死岳飛,韓世忠拼了性命也沒用。

  《名臣言行錄》記載:

  王嘗中毒矢洞骨,以強弩拔之,十指僅存其四,不能動,身被金瘡如刻畫。晚奉朝請,絕口不言功名。偏裨節鉞相望,歲時造門,類皆謝遣。時舉朝皆附秦檜,王於班列一揖之外,未嘗與親。

  其大意是說,韓世忠早年曾經被毒箭射穿骨頭,後來是用強弩強行拔出。多年征戰,韓世忠十根手指只剩下四根。全身受的刀劍傷痕就如同雕刻繪畫一般(形容多)。

  韓世忠戰功赫赫,但晚年從不提自己的戰功。他手下許多大將後來都官拜節度使,成為大官,經常來拜訪韓世忠,可韓世忠一律不見。

  當時,整個朝廷都阿附秦檜,可是,除了在正式場合,韓世忠依照理解行禮外,從未與秦檜私下往來。

  韓世忠曾斬巨蟒,擒方臘,黃天蕩大敗金兵,在苗劉之變中力挽狂瀾救下宋高宗,挽救大宋江山,無論是個人勇武還是戰功,比岳飛毫不遜色。


葉之秋


哪來的可笑言論,問題主不會是要我們說岳飛該死,韓世忠所以拋棄他這種可笑言論吧,那我的問題主的身份,多少猜到了一點。

首先,宋高宗趙構這個人本身就是一個一心只向偏安,不顧國家大局的一個貪戀權力的小人罷了,從眾多的文臣裡面,他找到了一個擁有資格替他揹著歷史黑鍋的人,或者說有這個心思去犯這樣歷史錯誤的人,也就是秦檜,去跟他做了搭檔。

韓世忠對於南宋是有大恩的,當初趙構逃到南方,結果金國的大軍直接率領大軍追殺過來,趙構直接逃到了的海上,不敢踏上陸地,當時有一個小故事。趙構逃到了南方海上的一個小島上面,小島上面有一個廟,我不知道對聯是什麼?寫的什麼,反正就是說趙構這個人沒能力,或者說他是個軟蛋,趙構一氣之下,將自己的手裡的茶杯扔到了旁邊的石柱上面磕了一個印。然後他說我有這能力,我是軟蛋嗎?但你也別被人給頂在海上不敢回家呀!

當時的是韓世忠率領8000水軍擊敗了10萬大軍,親自迎奉著宋高宗趙構登上了王位,並且再次以後金國的大軍再也不敢率領軍隊進入南方,完顏兀朮曾經率領大軍到到長江邊上,不敢踏過長江一步,因為他的部將對他說等度過了長江唯一能夠不背叛的,就我自己,其他人你看著辦。

可就是這麼一個人,當時,宋高宗趙構直接提議把秦檜做宰相之後,第一個要找麻煩的人就是韓世忠,後來被折騰到不行了,韓世忠就是能夠跑到趙構的皇宮,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跟他哭訴自己實在是太可憐了,因為誰心裡都明白,沒有宋高宗趙構點頭,秦檜敢這麼做?

最後被逼無奈之下,韓世忠只能夠將自己的兵權交出來,並且,自己跑到了深山老林裡面去進修號稱自己是什麼居士,告訴趙構說,我這個人沒有心思謀反,也別來折磨我了,一代,沙場老將一代國之棟樑,被一個小人折騰到這步田地也確實算得上是這個朝代的悲哀了,但是誰又能想到幾年之後,同為國家棟梁的岳飛也被秦檜給弄死了。

韓世忠如果敢多說一句話,弄死的人在得加上他一個,說秦檜這個人物,並不是我們瞎說,歷史上面記載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某些人替他洗白洗吧,我們在這兒盯著的我們也會在這兒說這段歷史,無論替他洗到什麼程度,我們都會教其他的人迴歸正確的歷史上,正確的看到這對主僕的虛假面目。

秦檜,就一直跪著!


漩渦鳴人yy


韓世忠並沒有拋棄岳飛,同時期的韓世忠經常與秦檜對著幹,而且他曾經公開為岳飛鳴冤,大罵秦檜,但最終他毫髮無傷,得以善終呢,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

一、趙構對韓世忠相當信任。因為在趙構即位不久後,就發生了苗劉兵變,要逼趙構退位。韓世忠在平定苗劉兵變的過程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解救了趙構,他也因此被任命為武勝軍節度使、御營左軍都統制,名聲大震。


二、岳飛遇害時,韓世忠已被升為樞密使。看上去好像是升官了,但其實韓世忠已經被剝奪了兵權,不再是帶兵的將領了,也就不可能像岳飛一樣“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了,兵權沒有了,潛在的威脅自然也就大大地降低了。

三、韓世忠雖則也是抗金名將,但他對北伐的態度沒有岳飛那麼激進,也沒有把迎回二帝掛在嘴上。眾做周知,趙構對於北伐的態度是相當曖昧的,迎回二帝,更是他的隱憂。偏偏岳飛整天喊著要北伐,戰鬥力又強,這就整的趙構相當地鬱悶。而韓世忠不是如此,他要比岳飛更圓滑一點,也讓趙構感覺更好控制。


四、畢竟韓世忠是一名優秀的將領,又對國家立有大功。既已殺岳飛,棟樑已毀,如果再沒有韓世忠,其他將領寒心不說,萬一金人捲土重來,怕是連個統兵的元帥都沒有了,要知道,韓世忠的優勢也是進攻,而且擅長以少擊多,是金軍非常忌憚的人物。從人才這點上考慮,趙構政府也要三思而後行。

事實上,韓世忠為人正直無私,在秦檜陷害岳飛時,滿朝官員攝於秦檜淫威,無人敢出一言。唯獨韓世忠無所畏懼,怒斥秦檜。並且韓世忠是個堅定的抵抗派,一直主張堅決抵抗,反對和議,在這點上,也經常與秦檜發生衝突。但最終,秦檜還是不敢動他,或者說,趙構不想動他。

最後,韓世忠退休後在家閒居十餘年,自號清涼居士,得以善終。


小院之觀


為什麼這麼說,在於1129年發生的一件事,當時有兩個將領發動兵變,強迫趙構讓位。韓世忠帶兵前來,一舉擊破兵變的部隊,因此獲得趙構的青睞(救了他一命,趙構自然心存感激)。

此後,韓世忠又於黃天蕩伏擊金兀朮,險些將其擒獲,在大儀鎮伏擊金軍,曾一度被認為是南宋中興武功第一。

當時的南宋政權,內部始終存在著和戰兩派,岳飛、韓世忠主戰,秦檜、張俊能則主和偏安,宋高宗顯然是傾向秦檜一邊。因此反對抗戰,主張妥協議和,最終走向了屈膝投降的道路。所以,在他的支持下,秦檜收了韓世忠、岳飛、張俊三位抗金大將的兵權。

紹興十一年(1141年)四月,韓世忠、張俊、岳飛三大將被朝廷調任樞密使、樞密副使後,解除了兵權。儘管兵權沒了,但他們對宋軍的影響力卻依然存在,不能不引起朝廷的警覺。而在此時的三名大將中,韓世忠的主戰言行最為激烈,所以他成為了秦檜要整肅的第一個目標。

這裡,其實是兩難的,因為大家都知道韓世忠對趙構有救駕之恩,秦檜要殺皇帝的救命恩人,這個怎麼講?

但秦檜還是動手了,他先是讓張俊、岳飛兩人奉朝廷指令,去楚州視察韓世忠原來統帥的軍隊。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搜索韓世忠罪狀(實際上還有離間岳飛與韓世忠關係的目的),因此張俊就私下對岳飛說:“上留世忠,而使吾曹分其軍,朝廷意可知也。”結果遭到了岳飛的駁斥:“不然!國家所賴以圖恢復者,唯自家三四輩,萬一主上覆令韓太保典軍,吾儕將何顏以見之?”

岳飛的這些話,當然會被張俊向秦檜告發。

隨後,秦檜拷問韓世忠下屬,意圖蒐羅罪狀。岳飛得知後,火速派人給韓世忠通風報信,韓世忠馬上覲見宋高宗,跪在地上表明忠心,祈求饒命,得到了高宗出面保全。

宋高宗願意保全韓世忠,不僅僅是因為之前的救駕,更有以下幾個原因:

1、韓世忠只是個武將,沒有政治野心。尤其是他沒有像岳飛那樣,直接插手宋高宗的皇位繼承問題。紹興七年,岳飛曾上疏高宗,奏請立太祖之後趙璦為皇子(高宗那方面不行,所以沒有後嗣,是南宋一個不可言說的秘密,岳飛卻大大咧咧捅了出來,高宗怎能不恨他),高宗認為岳飛干預了立儲大計,這便成為日後他與秦檜要殺害岳飛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韓世忠沒有犯過這勾當,所以高宗覺得這人還算可信。

2、在宋高宗看來,韓世忠也貪財好色。他在接受戰功賞賜之餘,大量購買田宅,史料記載他“蒙賜到田土,並私家所置良田,歲收數萬石”。還先後娶了好幾房妻妾,到處飲酒作樂。而一個貪財好色的人,應該是沒有什麼大志向的,所以高宗覺得這人沒問題。

如此一來,韓世忠沒事了,可岳飛卻危險了,他遭到了秦檜、高宗、張俊的同時嫉恨,成為了三人的加害目標。

當韓世忠有難的時候,岳飛出手相救;那麼當岳飛有難的時候,韓世忠呢?


事實上岳飛父子被捕下獄之際,韓世忠也曾找過秦檜,當面指問:“岳飛父子何罪?”秦檜答曰:“岳飛之子岳雲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韓世忠說:“‘莫須有’三字能服天下嗎?”

岳飛能救韓世忠,關鍵在於宋高宗對韓世忠尚有一絲掛念。韓世忠救不了岳飛,關鍵在於宋高宗怨恨岳飛。

所以,關鍵不在秦檜怎麼想,而是宋高宗怎麼想。

當然,岳飛被殺害後,韓世忠也確實心灰意冷,從此閉門謝客,不問世事,終日帶著幾個小童喝酒寫詞,直到六十三歲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