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6 国家非遗——临县伞头秧歌

国家非遗——临县伞头秧歌

伞头秧歌流传已有千年之久,因以手执花伞者领头舞蹈和演唱秧歌,故称“伞头秧歌”。其主要流行在黄河流域的晋西和陕北黄土高原,其中尤以临县最盛,因此又称“临县伞头秧歌”。2008年,临县伞头秧歌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国家非遗——临县伞头秧歌

伞头秧歌俗称闹秧歌、闹会子、闹红火,是集音乐、舞蹈、武术、民歌、演唱和小戏为一体的气势粗犷、规模宏大的综合性广场艺术。溯其源,始于祈禳,是传统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宗教文化相互交融的产物。据考,临县伞头秧歌起源于东汉,萌发于“五胡十六国”时期,有型于宋时,兴盛于清代,繁荣于当代。

国家非遗——临县伞头秧歌

临县伞头秧歌演唱形式独特,表演别具晋西黄土风味,组成形式灵活多样,队伍阵容可多可少,多者三五百人,少者百八十人。传统的伞头秧歌由一名“伞头”担任头领,既是秧歌队的主唱,又是指挥,还要在表演中调动情绪,制造气氛。当两家秧歌队相遇时,伞头还要代表秧歌队与对方竞唱,同外界的诸多交往都由伞头出面。这既是“伞头秧歌”名称的来历,也是区别于其他秧歌的主要特点。

国家非遗——临县伞头秧歌

临县伞头秧歌出行表演(俗称排街)时,仪仗队(古为执事,今为门旗)前行,乐队(打击乐、吹奏乐和丝弦乐)随后,主体队伍便是以扭秧歌和唱秧歌吸引观众的伞头秧歌队。大致顺序为:①仪仗队;②乐队;③龙舞;④伞头,即手执花伞的秧歌艺人,是秧歌队的头领;⑤架鼓子;⑥小会子,即民间小演唱;⑦杂会子,即传统折子戏;⑧民间传统舞蹈;⑨旱船,也叫“水船”;⑩狮子舞收尾,至少是一对狮子。有些乡镇如索达干乡的伞头秧歌队还保留着传统的龙灯舞,招贤镇的文鼓子和城关镇的武鼓子把驾鼓子、拉花子(类似踢鼓拉花)以及外地的腰鼓舞、霸王鞭等融进伞头秧歌中。

国家非遗——临县伞头秧歌

伞头秧歌的表演以扭和唱为主,扭时不唱,唱时不扭,扭唱交替进行,形式生动活泼。扭秧歌多在“过街”(行进过程中)、“掏场子”(进入广场或院落时,先要开辟表演区域)和“小会子”(单独进场表演)的场合进行;唱秧歌可以在任何相对稳定的场合下进行,伞头要在不同场合下见景生情,即兴编词演唱,这也是伞头秧歌的重要特色。

伞头秧歌的唱词艺术亮点有三:

一是讲究四句押韵,灵活多变,每句唱词由7至12字组成,四句押一韵。

二是语言生动,构思巧妙,以其高超的逻辑性与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见长。头句起,二句承,三句引深,四句画龙点睛,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三是地方性强,通俗明快,唱词基本上以本地方言为主,所述内容贴近生活,为地方百姓喜闻乐见。

伞头秧歌有30多种舞蹈场图,10多首舞蹈曲牌,40多种演唱曲调。舞蹈以架鼓子最具特色。架鼓子是由打鼓的(男角)、拉花的(女角)、扇风的(丑角)组成、男角打鼓,动作粗犷,女角耍扇,表演细腻,互相挑逗,传情嬉戏,丑角插科打诨。一支秧歌队里可以有数架鼓子。

临县名伞人历来有王易风、高万青、李铭瑶、王茂林、杜云峰、贺升亮、李鼎铭等。

高万青与李鼎铭的秧歌对唱:

李鼎铭:

千里华山是文峰,

文王武王两圣人,

西望长安风景好,

自古人物出西秦。

高万青:

九曲黄河是砚池,

大尧大舜在山西,

解州关公奇男子,

则天皇后生文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