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玉米雙株能高產嗎?

天天開心


“玉米雙株”不能高產!因為,多方觀點可參考最後5圖!而且,眾所周知,“玉米幹物質產量的90%以上是由光合作用生產的”——也就是說,玉米的光合性能是決定物質生產和產量形成的基礎。

任何玉米品種,只要是光合作用不好,都會減產的(只是減產的程度不同而已,或者你對減產的敏感度不同而已)!

在這個問題中,“科技興農”老師的回答,比較正統,那麼“十星科技”就從另外的角度來解釋這個問題吧:

打一個比喻:“4個打工女孩”租住在“四室一廳”的房子裡,住房怎麼分配更合理呢?——應該說,所有的正常人都會這樣安排:一人一個房間,對吧?!

可是偏偏有人這樣“安排”:4個人“兩兩同住一個房間”,共住2個房間、空閒出來2個房間【詫異了吧?】,或者“他們4個人”都在客廳裡住,4個房間都空出來!【是不是有毛病呢?】

同樣的道理,下面以“鄭單958”舉例:

A,行距50釐米x株距32釐米=4168株,

B,行距60釐米x株距26.7釐米=4168株,

C, 行距50釐米x株距64釐米(一穴雙株)=4168株,

D,行距60釐米x株距53.4釐米(一穴雙株)=4168株,

試想,同樣的地塊同樣的密度條件下【請注意,任何“真正的科學試驗”必須在同等條件下對比試驗】,產量是A>B>C>D,因為啥?吸收光熱資源好的空間,會更高產嘛!

所謂的“一穴雙株”,導致的“三大浪費,一大鬱閉”:

過於大的行距或株距,都是導致光熱資源的白白浪費,以及空白土地養分、水分的浪費;同時,“兩棵苗擠在一起”葉片相互遮擋鬱閉,光合作用不好也容易生蟲生病早衰等。

以上的解釋,科技水平較高的種田者一看就懂了,科技水平稍微弱一些的可以多看2遍,或者你在你家地裡拿出“半分田”來,點播種子,試驗這幾個模式對比一下,就徹底明白啦!

歡迎關注北方農村網“十星科技”,
給你更新、更真、更好,幫你成為當地的“三農精英”!

北方農村網科技總顧問、副總編“十星科技”頭條號作者,具有近30年農業技術指導經驗,隨時為你解答問題! 歡迎關注“十星科技”頭條號 !

玉米的抗性越好(抗莖腐病、抗大斑病、抗倒、抗旱)以及“讓玉米吃飽和吃好”(科學施肥),玉米的葉片功能期越長,灌漿期越長,灌漿強度越好,“青枝綠葉黃金棒”的活稈成熟的產量也越高(品種過於早熟,是要付出抗性代價和產量代價為前提的)。


十星科技


從育種和栽培的角度看玉米種植雙株是無法實現高產的。下面談一下具體原因。

對於玉米來講,由於其株形較大,因此在田地間單株所佔面積相對其他作物來說是要高出很多的。對於高產來說一個必要的前提就是作物具備很高的光合利用效率,也即是說高光和效率才是高產的基礎。而雙株種植的情況下,單株所接收的陽光就會被同一位置的另外一株所遮擋導致光合效率偏低。同時,營養方面來說,兩株玉米也無法得到高效的利用。這都會對玉米的高產形成很大的制約。

從育種的角度來說,育種方案設計之初,就是結合高產的特點而在株形、種植方式等方面進行了綜合的考量,從以前的超高密度種植逐漸過渡到目前的單株種植,中間還有121的種植方式,但是這些種植方式逐步都淘汰掉了,為什麼?因而從田間栽培實驗所取得的效果看確實無法取得高產。而像先鋒公司的種子單粒種植並且在推薦在個別位置缺苗的情況下無需再補種。這是他們對種子質量的信心的表現,當然另一方面也說明了,現在的玉米種來說已經無需雙株種植了。

最後一點,從目前的玉米種子價位看,種子價位也不算便宜,雙株播種在種子方面也會增加不小費用,並且即便水肥充足的條件下由於光合的不足也難以取得高產,所以這種種植方式也就不必考慮了。當然,傳統的品種中,鄭單958算是比較耐密植的品種了,每畝大概4500株,並且這種品種的種植方式是適當縮短株間距而非改成雙株,可以說雙株種植是早已淘汰的耕作方式。

有什麼疑問歡迎評論區留言或者添加關注,期待您的交流。


科學興農



答案是:不能!

玉米相較其它農作物來說是屬於株形比較大的品種,它本身所佔的面積就比較大。如果再雙株種植的話,就會影響彼此的光合作用,還會互相搶肥、搶水,造成營養不良,從而降低產量。

所以玉米雙株種植不但不能高產,反而會嚴重減產!我們在種植玉米時一定要注意玉米各株杆的株距和行距,保留足夠的間隔距離,這樣才能保證產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