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教師的績效工資該不該全額發放?

羽毛球教學與研究


教師績效工資如果全額髮放,那就意味著每位教師原先被扣除並準備通過績效考核進行二次分配的那30%工資,都將一分不少地如數發還給所有教師,這跟沒有實行績效工資制度有什麼區別呢?

所以,“教師的績效工資該不該全額髮放”的實質是:該不該取消教師的績效工資。

那麼,教師績效工資制度到底該不該被廢除呢?我的觀點是:亟需優化和完善,一廢了之並非最佳選擇。

當前,各地在教師績效工資的分配上存在著諸多問題:分配不合理,一線教學人員普遍沒有行政、服務類崗位人員拿的多;考核不科學,一線教學人員無論幹多少、幹多好,都拿不過某些非教學崗位從業人員;制度不透明,許多老師明明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了國家規定的標準課時量,但仍拿不回自己被扣除的那部分工資……凡此種種,難以盡數。

造成這些問題的根源在於:績效工資的分配缺乏一套統一的操作細則,目前仍處於各自為政的狀態,有些地方甚至“一校一標準”。這種情況下,那些制訂考核制度和分配方案的行管人員,自然會在考核標準和分配方式的實施結果上過多地考慮自己的得失,而忽略一線教學人員的利益,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是績效工資的分配未能體現“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的原則,從而與國家實施績效工資制度的初衷相悖,引起了一線廣大教師的不滿。

如果相關部門能在充分考慮廣大一線教師利益的基礎上,出臺一整套針對教師績效工資的考核、分配和申訴制度,然後讓各學校遵照執行,目前教師績效工資實施過程中出現的諸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到那時候,還會有人盼望取消績效工資嗎?

任何一種制度的實施,都會經歷一個由不完善到完善的過程,教師績效工資制度的實施也不能例外。相信經過近十年的探索和實踐,教師績效工資制度必將趨於成熟和完善。讓我們拭目以待!


我愛語文


我在農村鄉鎮教學一線二十多年,年年參與教師百分之三十的獎勵性績效的計算,現在就教師績效工資該不該全額髮放這個問題談一下自己的看法,歡迎朋友們關注和討論。


首先,績效工資,顧名思義,是與績效掛鉤的,這也是國家實行績效工資的初衷。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學校也是這樣做的:績效的百分之七十打卡,剩餘的百分之三十,一年除寒暑假共四個月打卡,其餘八個月分上下兩學期根據教師的工作量成績科研獲獎平時的工作情況出勤班主任等方面綜合打分進行再分配,目的是鼓勵多勞多得幹好多得,適當拉開一點差距(班主任與班主任比,科任教師與科任教師比,一學期相差二百至一千多不等),是完全可以的也是必要的,也調動了部分教師的積極性。


其次,財經制度不允許。根據學校財經管理規定,學校開展的與教學有關的活動獎勵只能在績效工資裡開支。如果全額髮放僅有的百分之三十的獎勵性績效,學校就沒有辦法在經濟上來體現教師多勞多得了,這樣大多數教師就會有意見。

再次,是平均主義思想在作祟。提出績效全額髮放的應該是在學校績效分配中吃虧太多的老教師,就老教師而言,一是工作了幾十年,本身績效較高,拿出的百分之三十較其他教師要多,二是教學實績包括科研獲獎成績工作量等競爭不過年輕教師是不爭的事實,所以他們是績效分配中最吃虧的。平時工作沒有進取心的那一部分教師,也希望全額髮放績效,因為他們領取的績效連平均水平都達不到。


最後,我認為:績效全額髮放不符合國家設立績效的初衷,不能因為部分教師的反對就平均化。但是,又要避免再次分配過程中的把差距拉得太大、不公平、暗箱操作等任性而為,這樣會引發更多教師的反感。需要科學制定分配方案,不要把差距拉得太大(一學期三五百就行了)。


朋友們有更好的建議,歡迎關注後進一步討論,謝謝。


大師視界


該不該全額髮放,先要搞清楚以下問題。

一,什麼是績效工資?



從國家的初衷出發,這個政策是好的。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今天所有的教師對它深惡痛絕呢?先來搞清楚第二個問題。

二,績效工資=自己工資的30%還是另外的一份獎勵性工資?

為了提高大家工作的積極性,鼓勵大家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績效工資本來就是作為一份一份獎勵性的工資獨立出來的。

既然獎勵性工資,你的獎金從哪裡來?是否應該是財政獨立一塊專款發放?

但事實是,這獎金是從教師的原有的工資裡面扣除一部分,作為獎勵工資。

拿自己的錢做獎金,這獎勵的先進性體現在哪裡?


另外拿一筆錢出來做獎金,最終考核大家能拿多少拿多少,沒人會有意見。叫他湊錢進去,再考核自己,拿不拿得回來自己出的那部分,這無疑是一場賭博。


最後,老師還意識到自己還不是莊家,遊戲規則由其他人說了算。

三,績效工資向誰傾斜了?

考核標準是什麼?教師的工作績效如何量化?……這些問題都致使績效工資的最終的去向帶上太多的不穩定因素。


不可否認的是,很多學校績效工資,絕大部分向校領導,中層管理者,班主任傾斜了。

這樣就導致很多奮鬥在一線的教師不滿。

所以,題主的這個問題,從道理上講,該全額髮放,但問題是你能拿到全額嗎?

解決的辦法是什麼?你能給更好的建議嗎?


教書匠也操琴



績效工資該不該全額髮放?根據設定初要求來看,不應該全額髮放。(這個回答定會引起眾怒)

原因如下:

首先來看績效工資設定,是以激勵機制為原則,應堅持按勞分配,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是基夲工資及保留的活工資組成,具有可行的科學依俱。不考慮全因,一概強求全部人均全額而發,不利於充分調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也就失去了績效考核發放意義。

原因之二,為什麼大多數教師對績效工資發放產生疑惑,調查所知一是有人認為教師基夲工資偏低(優其年輕教師),二是在量化目標考核上存在問題所至。績效工資是同級政府人事、財政部門核定後下達到單位,然後各學校只能在綜合核定的總量內,按規範的分配程序和要求進行分配。在執行中少有偏差,就會教師產生對績效發放上的不滿情緒,造成對績效認識上的誤解。



原因之三,是監督層面存在的問題,在績效發放管理上存在疏與管理,沒有統籌考慮,沒有進行良好的監度。實質在績效量化上應尊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只要嚴格程序,強化監督,才能發揮績效考核的重大意義。
績效工資是體現多勞多得的一個槓桿,只有用好才會發揮作用,才能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激發工作熱情……


自由飛翔1246578


答案是肯定的:應該全額髮放!理由如下:

1、既然是工資,在具體人的名下,當然應該發放到位,否則那還叫什麼工資?



2、有人說,績效工資是用來調節收入分配的,獎優罰劣的,應該根據績效考核,重新分配的。這個觀點我舉雙手贊同!但你不能拿具體到名下的工資重新分配,應該用公有的資金分配吧?如果人人都拿不回自己的工資,能有激勵作用?不可能,只會起反作用!

3、幾年來的績效工資分配實踐已經證明,績效工資沒有發揮正激勵作用,原因何在?資金來源不對。不應從教師工資中切下,財政應設績效基金,根據績效考核結果,發放獎勵性績效工資,這才是正確的渠道。



4、設立獎勵性績效基金後,教育部門和學校制訂考核和發放細則,不是自己的肉不疼,獎勵多少都有額外榮譽和收入,教師和領導不再對立,氣氛和諧,激勵機制也就形成了。


當代師說


教師績效工資是根據教師的教學效率而發放的工資。經國務院同意,自2009年1月1日起,首先在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分配政策,目的在於 激發廣大教師積極投身教書育人事業的積極性。

先說一下我們這裡的績效工資發放情況。如果一位中教二級的教師工資是2500元,而經領導要求拿出30%作為績效考核的話,那麼他自己的固定工資就還剩餘1800元左右,那700元要等到一定的時間當地教育部門才會發給老師。不但這個績效工資的到來時間不按時 ,而且數量還會變少。多數情況下,學校都會扣除一部分老師的績效工資,例如某個老師的簽到次數不夠,罰錢!某個老師在學校開例會未能參加,罰錢!...績效工資在某些程度上已經變成學校管理老師的有利工具了,它並沒有得到老師們的積極反饋和熱情稱讚,反而讓教師苦不堪言,除此之外,也沒有實現多勞多得的合理分配。

目前,廣大教師就工資這一塊比較關注,尤其是我們國家的很多文件中提到,要不斷提高教師待遇。眾所周知,很多中西部地區教師工資很低,如果再被扣來扣去,那麼他們的生活會更加緊張。我認為如果不能全額髮放給他們,很多教師會變得有點消極,甚至抱怨。

(本人觀點有不足指出 ,歡迎指出,謝謝 !圖片源於網絡)



黛爾曼


1.考核合格的教師,績效應該全額髮放,不能打折扣。不然還真是打擊教師的積極性。

2.考核不合格的教師,你在這一學年肯定犯了某種錯誤,或者沒有盡到應盡的職責,那麼你的績效肯定是要打折扣的。績效考核有著一定的約束力才能夠做到真正的考核,不然就是一個笑話,乾脆取消便是。

再者說,現在絕大多數企業也有類似的績效考核,遲到早退、曠工等等都要扣錢,乾淨利落,為什麼沒有這麼多爭議性?想來是我們教師有的時候過於計較,有些矯情了,做好你的本職工作,還怕拿不到全額的績效。

3.考核優秀的教師,是不是可以在自己的全額績效的基礎上,學校再額外發放獎勵性的績效,以達到獎勵的目的,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說到底,老師也是一介凡夫俗子,也要吃五穀雜糧。教師也就是一個特殊的職業而已,不要把教師同其他的職業割裂開來,區別對待。謝謝!


尬瘦文


教師的績效工資分基礎績效、獎勵性績效兩塊,基礎績效是隨崗位工資、薪級工資一起發放到工資卡里的, 獎勵性績效工資則根據工作總量、工作業績進行考核後發放。


實施績效工資的目的在於調動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按照多勞多得,優者多酬的原則進行薪酬再次分配。但教師的績效工資全額髮放,有違實施績效工資的真正目的。

教師的獎勵性績效工資是從教師個人績效工資總量的百分之三十扣出後進行再次分配的。所以,有些學校領導作為老好人,為了不得罪教師,將績效工資在考核時進行全額髮放。此種做法無法激勵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即失去了獎勵性績效考核管理的意義。


睿寶的生活


教師積效工資其實就是生活補貼,因為本身基本工資就很低了,增加的積效工資就是為了彌補目前的低工資,以免比其他行政事業單位差太多。而現在教師又要分出個30%作為獎勵性工資,把原來學校公用經費應支出的班主任費、坐班費、教學獎等,放到30%裡去開支,這無形中把教師實際工資降下來了。而公務員的積效工資都按職務100%發放,沒誰還會分出個30%來重新分配。所以我認為教師也應和其他行政事業單位一樣,積效工資應100%滿額髮放,不要搞個30%來個獎勵工資,這無形中降低了本來就低教師的工資。


風33122704


個人意見。

我覺得應該全額髮放。為什麼呢,其一:各機關、鄉鎮事業編制人員,到年底,所有的績效全部發放,只有老師的扣、扣、扣。

其二:老師起早貪黑,刷臉指紋簽到,每天腦海就是時間、上課、批改作業、老師,即使請個假還要早早把課都要找其他老師替代,那種誠心、責任心真不是用語言能表達的,反而年底都沒有領過全額績效。而事業單位人員,朝九晚五,今日事,明日也可安排;比較清閒,到年底,全額髮放績效。

大家總問,為什麼老師去考公務員,而沒有公務員去考老師。老師當初也是筆試、面試、體檢每個環節【過五關斬六將】努力通過的,可怎麼又要考公務員。其中滋味只有在一線體驗過的老師才知道,更別談升職稱了!謝謝。【不喜勿噴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