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楊氏”簡歷曝光|廣東楊氏源自梅州,名門望族之後

楊姓是中國的大姓,隋朝國姓,歷史悠久。據統計,目前世界上楊姓人口近8000萬,是中國十大姓氏之一。

在梅州,楊氏家族也是悠久而文化深厚的姓氏家族。梅州有句流傳甚廣的民謠:“未有梅州城,先有楊古卜”,講的就是在這片區域還未命名為“梅州”時,楊氏家族便已客遷此地,並在此紮根定居。

1100多年前,“廬陵楊氏”始祖楊輅的第五個兒子楊雲岫,官至潮陽(今廣東潮安縣)太守。工作之餘,遊覽山水,見梅州山清水秀,便築室於梅州水南里,是“梅州楊氏”始祖,亦是廣東楊氏始祖。千百年來,楊氏後人秉承崇文重教、衛國保疆家風,歷朝人才輩出、科甲聯翩。在梅州依舊流傳著“父子進士”“三世科甲”“兄弟七進士”“一腹三翰林”的佳話。

“杨氏”简历曝光|广东杨氏源自梅州,名门望族之后

賢史千年前遷梅

為廣東楊氏始祖

穿過熙熙攘攘的街道,來到梅州城郊東廂村百祖崗,臨池塘而立的是兩座古墓,一座是楊氏梅州始祖楊雲岫之墓,一座是北宋初年曾敕封為護國大法師的定光古佛之墓。墓至今有1000多年的歷史,是梅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每年農曆八月十二,海內外的楊雲岫後人們紛紛來到此處祭祖。

楊姓之根在中華文明的發源地——橋山、姬水間。相傳周武王姬發之孫、叔虞次子、晉侯燮父之弟楊杼公為楊氏始祖之一。晉武公時,封楊杼公於楊,稱楊侯,幾千年來,繁榮昌盛,瓜瓞綿綿。

據梅州《楊氏族譜》記載,開基祖楊雲岫生於唐中和辛丑年(公元881年),是楊姓始祖64世。宋太祖賜進士,朝陽太守敕封朝議大夫,歷官至都御史。楊雲岫為人廉慎,厚重簡默,才德兼優,存心仁愛,樂善好施,人稱賢史。

雲岫公946年遊歷梅州時,見梅州山水清秀,在梅州江南白馬六巷築室開基。他逝世於北宋乾德元年,享壽83年。雲岫公七、八代裔孫於南宋紹興年間,在梅州老城區道前街12號建造“楊氏家廟祠堂”(即雲岫公祠)。雲岫公原葬於福建武平南巖,乾德二年定光古佛雲遊,觀其葬所,遂欲建庵,乃為相土,遷葬回梅州。

雖經朝代變遷、戰亂、災荒的歷史洗禮,“佛賜吉穴,百年不遷”之古墓,仍然完好無損,特別是墓前大水塘千年不枯,成為一大奇觀。此處已成為城區的人文景觀,為廣大民眾所瞻仰。

千百年來,雲岫公系繁房茂,是廣東楊氏始祖,而今後人近800萬,其裔孫遍及粵、閩、贛、桂、湘、川、浙、雲、貴等10多個省、市、自治區及港澳臺地區和東南亞、歐美等國家。

楊姓是大埔縣百侯鎮人口最多的姓氏。從百侯鎮政府出發,沿著古鎮蜿蜒的村道,走進村子深處,一座氣勢恢宏的明代建築出現在眼前。建築正門橫聯上書“楊氏家廟”,左右聯為“延瞻依百世,慶祖豆千秋”。楊氏家廟(延慶祠)始建於明洪武年間,有六百多年曆史。延慶堂坐北向南,佔地3672平方米。

百侯宗族制內,含新建祠堂、修葺祖墳、制定族規、編修族譜、設立宗族產業等。其中宗族產業專設書亭,用於獎勵科舉,這是楊氏宗族產業的一大特色,是楊氏科舉制度化的經濟來源,為楊氏的科舉興盛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2015年百侯鎮政府,在楊氏家廟設置宗祠文化展覽館,以中原到江南的儒家人文精神、宗祠文化的內涵為主線,以數百年中楊氏家族遷移到百侯開枝散葉的歷史為支線,來介紹宗祠文化的精髓。

“作為梅州客家人古老的姓氏之一,1100多年前,開基祖楊雲岫前往梅州地區,在此定居紮根,從此後代枝繁葉茂,從梅州走出的楊氏後人,據統計達800多萬,分佈在世界各地。”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長肖文評說,從梅州走出,散佈在廣東的楊氏有300多萬,主要分佈在潮汕地區、惠州、河源、廣州、深圳、湛江、茂名等,其中粵西地區僅湛江就有100多萬楊姓人口。

“杨氏”简历曝光|广东杨氏源自梅州,名门望族之后

家風家訓慎言行

耕讀傳家才輩出

“順父母、睦兄弟、和宗族、務勤儉、勤耕讀、謹喪祭、肅閨門、慎嫁娶、安本分、禁非為”,這30個字是楊氏一族的家訓家規,也是梅州楊氏後代謹遵的格言警句。在家風家訓的引導下,楊氏一門人才輩出。

在百侯楊氏家廟旁有一座三堂四橫九廳十八井客家府第式建築,為“通議大夫第”。“通議大夫第”為清朝陝西按察使、翰林楊纘緒故居,建於清乾隆年間(1750)。走進大夫第內,可見建築雕樑畫棟,工藝精緻。2009年,“通議大夫第”被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清朝初年,百侯翰林、雲岫公二十二世孫楊之徐,娶大埔茶陽饒氏女為妻,生下兒子纘緒、留緒、駿緒,兄弟三人先後皆中了進士,欽點翰林院庶吉士,一個母親生了三個翰林,這在當時極為罕見,因此在民間就有了“隔河兩宰相,十里九狀元,還不及我一腹三翰院”的故事,並流傳至今。楊纘緒一生熟讀經史,至老手不釋卷,著有《粵秀書院課藝》《佩蘭齋詩文集》等,其事蹟被載入《廣東通志》。

父輩耕讀為家,出入廟堂,後輩們也不辱榮光。楊纘緒七個子侄同榜登科,在大埔也有“兄弟七進士”的佳話。“此外,百侯楊姓還有‘同榜十秀才’‘同堂七魁(舉人)’‘同榜三進士’等美譽。” 百侯楊氏祖祠延慶堂理事會會長楊元錦說,楊氏家族歷來崇文重教,“在建築‘通議大夫第’時,楊纘緒特地在房屋左側30米處建了一座蘭臺書室,以供子孫讀書學習。”明清時期至今,百侯楊氏書香文脈延綿不斷,及至近現代,中國當代著名經濟學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楊培新、中科院院士楊文彩等,皆為楊纘緒後裔。

與“通議大夫第”相隔不遠處,在十字巷東邊的小巷裡,有一座建於清朝乾隆初年的屋宇,名曰“百忍樓”,“百忍樓”為百侯楊家十四世祖楊宗耀所建。走進屋宇,濃郁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樓內專門開闢了百忍樓紀念室,裡面有百忍精神歷史、百忍歌、百忍文化解讀等內容的展示。

相傳楊宗耀青年時家境貧苦,除在田間耕作外,還以肩挑為生。一次往高陂挑擔時,在吊梨坳涼亭撿到一支精緻煙筒,遂在涼亭等候失主。後來果然一人來尋問他有無撿到銅煙筒,楊宗耀答道:“銅的沒撿到,金的倒撿到一支”。

當失主說明未敢直說的原因後,楊宗耀當即予以奉還。失主原是一富商,見他忠厚老實,便資助楊宗耀開辦油行,後又辦菸廠。發家致富後,楊宗耀在百侯建成了“百忍樓”“積慶樓”及“德星堂”。“楊宗耀之所以會用‘百忍’為樓名,是因為他根據自己一生為人處世的原則,希望兒孫要謙恭禮讓,勤讀詩書,不要惹是生非,凡事以和為貴。”楊元錦說,“百忍全家福,家和萬事興”的百忍精神,成為楊家的精神財富,楊宗耀後代子孫大都能繩祖訓,凡事平心靜氣,勤讀力耕,百忍其成。“從‘百忍樓’走出的楊宗耀後人大概有2000人,其中300多名將軍、院士、教授、工程師、企業家和幹部。”

“杨氏”简历曝光|广东杨氏源自梅州,名门望族之后

“四知”文化植血脈

修祠建園揚清風

楊氏一族以“四知堂”為堂號,取“你知、我知、天知、地知”之意,典出《後漢書》所載的東漢名臣楊震為官拒禮拒賄的高尚風範故事。一次縣令王密為感謝楊震舉薦之恩,在夜裡帶著黃金去往楊震家。楊震堅決不受,並嚴厲斥責了王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怎麼可以說沒人知道呢?”因而,後人稱楊震為“四知先生”或“四知太守”,弘農楊氏則將“四知”作為本族宗祠的堂號,敦勉後裔。

楊氏自清代以來科舉發達,出外為官者眾多,他們以楊震“四知”作為為官准則,謙讓清廉,求真務實,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上無愧於國家,下無愧於子孫,從而使楊氏家族數百年來繁衍昌盛,聲名遠揚,成為嶺南地區的名門望族。據統計,辛亥革命至現在,楊雲岫後裔中有將軍100多人。

近現代梅州楊氏後代也出了眾多名人雅士、愛國人士。出生於1907年的楊蘭史,曾是紅軍長征幹部、抗日軍政大學教育科科長。因長期革命鬥爭積勞成疾,1938年10月,僅31歲的他不幸病逝於延安,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少奇、彭德懷、葉劍英等當時的領導人送了花圈、輓聯,深切哀悼。毛澤東的悼詞是:“哀悼我們教育戰線上的勇士,楊蘭史同志永遠不死!”黨中央曾出版《楊蘭史同志特輯》作為對楊蘭史的紀念。

現中國工程院院士楊文采是大埔縣百侯鎮侯南村人,是世界著名的地球物理學家,一直從事地球物理勘探理論的研究,曾任地質礦產部地球物理與地球化學研究所所長。他曾說,楊氏家規家訓伴隨他成長,是他一生中重要的精神食糧。

此外,曾任廣東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省政協副主席的楊應彬;曾任廣東省經委副主任的楊開茂;曾任廣州大學黨委書記的楊作新;曾任梅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的楊增培等皆為梅州楊氏後人。

“楊氏一族崇尚文化,重視教育,以興學為樂,以讀書為本,以文章為貴,以知識為榮,成為一種風氣,直到今天,還保持這種尊師重教、重視知識、尊敬人才的優良傳統。”肖文評說,楊氏開基祖楊雲岫便是因做官而到粵東地區,形成了梅州楊氏家族重視知識文化,意願為官入仕的傳統。“這與梅州傳統觀念是較為相似的,客家人自認為其先祖來自文明昌盛的中原,繼承了‘耕讀傳家’的歷史傳統。同時在粵東地區生活數百年後,至清初已積累到相當的基礎,形成了深厚的學術淵源和書香風氣。”

而今,以“楊姓始祖墓”“定光古佛玉甲墓”兩座千年古墓為中心,在東廂村建設的楊家祠公園,已經成為當地人放鬆休閒的去處,也是海內外楊氏後裔尋根謁祖的地方。

“楊氏家族長期受傳統儒家文化和家族文化影響,對長輩要孝敬、對晚輩要友愛的倫理觀念,至今仍根深蒂固。每年尊祖敬宗的祭祖活動,仍是家族內最重要的活動。這對加強當代倫理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現實意義。”肖文評說,除了孝悌觀念外,楊氏家族重視文教的傳統,數百年來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這對當代社會文化教育的發展,具有重要借鑑意義。在楊雲岫直脈裔中自宋至清代有99人榮中進士,其中狀元兩名。另據不完全統計,現有中科院院士3名。“楊氏一族對於客家文化的影響源遠流長,無論是孝悌、文教,還是愛國、知禮,都深深融入了客家人的血脈。”

■鏈接

楊氏近現代名人

耕讀傳家的家風由古至今依舊影響著世世代代楊姓人,崇文重教的成長環境教育出眾多文人雅士。近現代楊氏名人依舊很多,尤以大埔縣百侯楊氏為盛。

【楊文采】

楊文采,1942年10月出生,百侯侯南人。1964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今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物理探礦系。一直在研究機構從事地球物理勘探理論的研究。曾任地質礦產部地球物理與地球化學研究所所長。1981年在加拿大吉爾大學讀研究生,1984年取得理學博士學位。1987-1988年赴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做博士後研究。現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楊應彬】

楊應彬(1921-2015),大埔縣百侯人。1936年正式宣誓入黨,參加革命。抗戰期間楊應彬成功截取了蔣介石的密令,挫敗了蔣介石企圖製造第二次“皖南事件”的陰謀,挽救了抗日東江縱隊2500多名骨幹精英,為革命立下了汗馬功勞。解放戰爭期間任中共粵桂邊區黨委軍事特派員,粵桂邊縱隊參謀長,1949年後歷任廣州軍事管制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共廣東省委常委、秘書長,廣東省政協第五、六屆副主席、黨組書記。

【楊維】

楊維,1949年生,百侯軟橋村人。1973年至1980年入武漢大學學習並留校任教。1985年任中共武漢市委知識分子工作處處長、市委統戰部辦公室主任。1984年,任江漢大學副教授、中共武漢市委黨史辦研究員。1990年調回廣州,任廣東省郵電學校黨委書記。1993年掛任潮陽市副市長。1995年5月出任廣東省授藏幹部領隊,掛任西藏自治區林芝地委副書記。1997年調回廣東,歷任廣東工業大學黨委書記、惠州市委副書記、廣東商學院黨委書記。

【楊建平】

楊建平(1898-1949),原名楊金坤,百侯侯南村人。歷任上海復旦大學、光華大學和滬江大學、政法大學講師、教授。後歷任上海商務局局長、第十一軍軍長陳銘樞的秘書、第十一軍後方辦事處上校主任。翌年4月任潮汕海關監督署主任,外交部特派廣東汕頭交涉員。同年底任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駐滬辦事處少將處長,京滬衛成司令部少將高參。1931年返粵,任廣東中央銀行副行長,1932年任交通部郵政儲金匯業總局總辦。

【楊蘭史】

楊蘭史(1907-1938),原名楊衍樣,百侯侯南人。1926年加入共青團,同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百侯第二次暴動後任共青團梅河區委書記,領導學生運動。1927年9月率領侯中同學赴三河壩支援朱德“八一”南昌起義軍。1931年轉入江西蘇區任通訊學校校長。後參加長征到達陝北,參加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的籌辦工作,任抗日軍政大學教員、政治教育科科長等職,因長期革命鬥爭積勞成疾,1938年10月不幸病逝於延安,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少奇、彭德懷、葉劍英等領導人送了花圈、輓聯。毛澤東題寫的悼詞是:“哀悼我們教育戰線上的勇士,楊蘭史同志永遠不死!”事後,黨中央出版《楊蘭史同志特輯》作為對楊蘭史的紀念。

■家族軼事

楊俊如與汕樟輕便鐵路

民國時期,在富饒的潮汕平原上,有一條由大埔人集資興建,世上罕見的奇特鐵路——汕樟輕便鐵路。它的興衰是我國發展民族交通工業艱辛歷程的一個縮影,也記錄了客家楊氏家族的創造與開拓精神。

楊俊如,字國藩,生於同治年間。他鑑於中國屢受西方列強的侵侮與國家的貧弱,從小便有實業強國的思想。青年時期在上海從商,積累了較多的資本,民國初期後,他從上海回到汕頭,認為建築一條由汕頭通往僑鄉澄海樟林的鐵路,方便出行。使在汕頭落船後的華僑能順利回鄉,生意必定興旺。也有利於潮汕地區工農業的發展。

楊俊如便聯絡蕭亦秋等海內外親友,集資22.5萬光洋(其中6%~7%為僑資),於1915年在汕頭成立“汕樟輕便鐵路股份有限公司”。1916年動工興建,1923年通車,成為油頭至澄海的一條重要交通線。楊俊如也因此於1923年(民國12年)被聘為“中華全國道路建設協會”的名譽幹事。

汕樟輕便鐵路起點為汕頭鹽埕街頭,所以這裡一直被汕頭人稱為“輕便車頭”。終點處為澄海縣城北的蓮陽河邊。鐵路的路軌是從國外購進的小鐵軌,在其上行駛的輕便車,使用竹、木、藤製成似轎子下裝四個小鐵輪的小型臺車,以人力推動。兩車相遇時,須將一臺車抬下鐵軌,讓另一車駛過後,再抬上鐵軌。周恩來、彭湃等都曾坐過此車由汕頭去澄海。

由於種種原因,汕樟輕便鐵路從初期的興旺走向衰落,20年代末、30年代初已負債累累,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楊俊如無路可走被迫自殺。鐵路也在日寇侵佔潮汕前夕奉命拆毀。

【來源】南方日報

【記者】張柳青

【通訊員】劉招迎

【作者】 張柳青

【來源】 南方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