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毫米口徑的艦炮和120毫米口徑的坦克炮對轟,誰的贏面比較大?

啥都懂一點兒

不用五分鐘,M1也好,豹-2上L/55的萊茵金屬120毫米炮也罷,完全不可能跟現代的100毫米艦炮正面對射,就算上了尚未裝備部隊的炮射導彈,射程差距也太大了。現代最主要的100毫米艦炮體系,一個是法制100毫米炮,採用55倍徑炮管(不算長),最初是55年型,應該已經全部退役了,比較新的是1968年型和1971年型(1968 -II),隱身版成為100TR,緊湊型據說跟東亞萌兔的100毫米艦炮有些關係,爆發射速90發/分,但一般就是6發一輪的短點射。這種艦炮全重21噸(緊湊型大約是19噸),使用13.5千克榴彈,初速不算高,大約是855米~867米/秒,但是......計算是1968年型速射是每分鐘60發,一秒一發。1971年型(1968 -II)的爆發射速大約是80發/分。射程是 ......17260米,在曲射條件下打12000米地面目標是沒啥問題的。

另一個系列是蘇聯的AK-100和俄羅斯的A-190.AK-100也算世界名炮,炮管為60倍徑,初速880米/秒,射速60發/分。使用15.6千克的58式榴彈,裝藥超過1.5千克。A-190的射速提升到80發/分,據說爆發射速能到100甚至120.最大射程為21千米。暫時沒有法制100和俄製100毫米艦炮裝備炮射導彈的消息,但考慮到類似的技術已經產生了意大利萊昂納多維拉卡諾制導炮彈這樣的產品,估計法俄都在搞類似的型號。

而萊茵金屬120毫米炮最大射程在應該在12千米,前提是使用美國人尚未完成的XM1111炮射導彈。這也是坦克方面跟艦炮對打的唯一機會,否則計算用榴彈,艦炮在坦克射程數倍以外用彈雨一點點砸,也能把坦克砸得失去戰鬥力。作為一種間瞄武器,XM1111實際上還是要靠中繼制導和末制導來打擊遠程目標,現在多模設計是中繼靠衛星,末端靠毫米波+激光。2006年在8.7 千米距離上藉助激光照準擊中了作為目標的T-72,但這是需要其他平臺給予末制導的。如果都考慮炮射導彈,艦炮的炮射導彈同樣不差。


強武堂

我認為,口徑才是正義,120毫米很明顯大於100毫米,所以我選擇100毫米艦炮更厲害。哈哈,說下我的理由吧:

1、首先我們的第一感覺肯定是覺得口徑越大越厲害,這一點毛病都沒有,但是您也要注意一下火炮的種類啊,120的是坦克炮,100毫米的是艦炮,因為裝載平臺的不同,二者的構造也有所不同,因為體型的限制,同口徑坦克炮的長度遠遠低於艦炮,炮彈的長度也是如此,在長徑比更高的情況下,穿甲能力也會大幅度的增高,這也是為什麼近些年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裡面的炮彈芯越來越長的原因。

2、更長的炮彈能夠增加藥室的容積,可以填充更多的發射藥,100毫米艦炮的炮彈發射藥未必就低於120毫米的坦克炮炮彈,威力上自然也不虛。

3、冷卻系統的差異,艦炮可以使用海水來迅速降溫,因而沒什麼太大射速方面的限制,而坦克炮哪怕是裝載了自動裝彈機,你又能怎麼樣,敢不敢連射幾發把駕駛室點著?

4、射速,100毫米艦炮的射速絕對在每分鐘四十發以上,120毫米坦克炮呢?10發怎麼樣,夠快了吧,加上冷卻系統的原因,我們讓艦炮以百分之70的效率進行發射,五分鐘每分鐘40發百分之七十概率就是140發,坦克炮由於冷卻系統更差些我們以百分之60的效率發射,那就是30發,140發100毫米對30發120毫米,這,明眼人都知道怎麼回事了吧?

當然,這都是隻是理論上的計算,真的打起來是要考慮到很多場外因素的,而且沒有哪一輛坦克會傻到和軍艦對轟,不知道我的答案你是否滿意,有興趣可以關注下哈!


啥都懂一點兒

說艦炮射程遠的毫無意義,因討論的前提條件肯定是雙方均進入對方射程範圍內。我認為坦克還是有一拼的。1.坦克體積小,可在不斷移動中射擊,而且命中體積巨大的軍艦概率很高。儘管艦炮射速是坦克炮的四倍,但射擊十多公里外移動中的目標概率較低。2.軍艦甲板和坦克裝甲防護能力相差等級巨大,坦克炮彈只要命中,幾乎百分之百連穿軍艦兩三層甲板在內層爆炸,極易造成軍艦連鎖殉爆。而艦炮極難打穿現代坦克的裝甲,只有準確命中其動能才會令坦克上的乘員受損。考慮到軍艦中尚有雙管艦炮或超出一座艦炮,故雙方持平。


流星再掠過

這問題問的,問題是怎麼對轟?

兩千米內對轟,肯定是坦克贏,坦克炮的攻擊目標是坦克,先敵發現,先敵開火,首發命中率,是坦克生存的關鍵,所以面對低矮的運動目標坦克,2000米首發命中率能達到90%,而對艦炮這樣的明顯比坦克高大的弱裝甲固定目標,更是不在話下,一炮把對方擊毀,對方連攻擊的機會都沒有。


脫殼尾翼穩定穿甲彈

艦炮的優勢是射程遠,射速快,火力強,但它更多是針對面目標,而不是坦克這樣的點目標。雖然有炮瞄雷達幫助瞄準,但精度要求還是沒辦法和坦克炮比,所以,在2000米的進程,它不是坦克炮的對手。

艦炮體型碩大

但距離遠了,坦克炮的劣勢就出來了,坦克炮設計就是用來攻擊近程目標的,為了擊破更厚的裝甲,炮彈出口動能越大,殺傷力越強,所以坦克炮普遍採用滑膛炮發射脫殼尾翼穩定穿甲彈(APFSDS),初速大,動能強,彈道平直,近程精度很高,但距離遠了,就無法保證了。

因此,距離遠的話,坦克炮只有捱打的份了,會被艦炮的炮彈雨攻擊直到擊毀,都無還手之力。


魚眼貓眼鷹眼

坦克炮和艦炮對轟,基本上坦克炮就是被教做人的下場。

先找一下對比的對象吧。目前坦克炮的主流是105毫米、120毫米和125毫米三種口徑,艦炮的主流口徑則包括100毫米、127毫米和130毫米。當然,英國還有神奇的114毫米口徑,但只此一家,可以不予考慮。對比的話,大概就是105毫米坦克炮對100毫米艦炮、120毫米/125毫米坦克炮對127毫米艦炮,至於130毫米艦炮,太兇殘,就不要打擊人了。

先看射程,坦克炮一般常用射程是2000米以內——直射,曲射的話大概也能打到10公里左右。艦炮呢?常見的法國100毫米炮射程17.5公里,意大利奧托127毫米炮射程23.5公里以上。額,美國的MK45還有一種增程彈ERGM,射程超過100公里,還是精確制導的……我們就不拿出來打擊人了。

再看射速。裝了自動裝彈機的俄羅斯T-72坦克射速大概是每分鐘8發,沒有自動裝彈機的M1系列呢?大概每分鐘4發。艦炮呢?法國100毫米炮射速每分鐘最高能到90發,當然,這是防空,對地面目標至少也有每分鐘40發;美國MK45型127毫米炮的射速呢?每分鐘20發。

再來看威力。好吧,現代軍艦一般裝甲都不咋樣,肯定扛不住坦克炮彈,但問題是軍艦大啊,打那麼一兩個小洞完全不在話下。而艦炮炮彈飛過去可是從坦克頭頂落下的,咱們還不說末敏彈、精確制導炮彈之類的,普通炮彈也能砸穿了。

最後看精度。坦克由於體型所限,再先進的火控系統基本也就是光學系統,主要服務於直射,2000米以內還不錯。至於10公里以上……靠信仰吧。軍艦的火控系統可就全面了,炮瞄雷達都是標配,光電指揮儀也是必不可少。遠距離上的精度跟坦克炮就不是一個世界的。

所以,隨後總結一下,坦克炮的贏面在哪裡?T


聯合防務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480, "thumb_url": "65fb0006058a2969e346\

紅箭10A

100艦炮雖然口徑小於120坦克炮,但是100艦炮的射速遠高於坦克炮,而且一輛坦克如果被一發100炮彈直接命中,基本上也就被打費了,如果是直接命中坦克的頂裝甲,坦克倒不至於成為零件狀態,但是報廢是肯定了的。

而坦克發射的榴彈給軍艦幾炮,軍艦還是可以繼續打下去的,一般裝100毫米艦炮的軍艦,噸位一般有三四千多,挨幾炮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更何況艦炮的射程遠超過坦克炮,坦克還沒有夠著軍艦的時候就已經被軍艦一通暴打了。


有痰

不好說,如果在坦克有效射程內,坦克藏得好.沒有被軍艦發現,坦克一炮把軍艦上的炮幹掉是有可能的,有的軍艦打四發一發也沒中,軍艦在運動中,風浪中,命中率要比坦克小,一般主戰坦克正面裝甲厚,一般100mm炮擊不穿,軍艦的炮也不是專用打坦克的穿甲彈,一般來說擊不穿,而且坦克目標小,軍艦炮目標大,在首發方面軍艦不見得有優,而且坦克炮口經大,雖然射速慢,但威力大,只要擊中艦炮,艦炮就完了。這就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一輛坦克正進攻一山頭,一個阻擊槍手子彈擊中一坦克炮口內,炮裡已上膛了炮彈,結果炮彈炸了,坦克被一槍給幹了,不是沒可能,目前俄軍坦克就練用炮打直升機,海灣戰爭直升機打坦克,如果練了坦克炮打直升機,幾十輛坦克向直升機開炮,如果用制導炮彈,我看直升機膽子再大都得繞著走。其實什麼是戰鬥力最大的戰鬥力,是戰鬥意志,我如有一個坦克連,分散開,針對一護衛艦,不見得能佔便宜。如光講炮的射速,那坦克當然比不過,就象一挺機槍與一支阻步槍.誰厲害,一個阻擊步槍手對付一個機槍手,可能勝算的是阻擊步槍要大。

這是一個退休工人的看法,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不要被某計算給算計了,人是活的,樹是木的。


周正雲0490669466

這樣說吧,一艘056可以用76炮滅了這一排小日本。


吃瓜一分隊

這個類型的問題其實很好回答的,首先我們把一些基本數據理清就很好理解比較了。

先撇開100毫米艦炮,我們由120坦克炮開始分析。120坦克炮主要是分為滑膛炮(主流)及線膛炮兩大類型,由於參數上有不同所以我會分開分析。

滑膛炮,就是炮管內沒有膛線,一般這種炮的口徑不會很大,但是可以發射炮射式導彈,且造價低。其中以德國製造的L55為當今最好的坦克滑膛炮,其最大優勢就是在於可以一分鐘內連續發射6發貧鈾合金彈,射程可以達到5千米也是當今射程最遠的坦克炮。


線膛炮是炮身管內壁有膛線的火炮。發射時彈丸沿炮膛膛線旋轉前進,出炮口後具有一定的轉速,可以保持穩定飛行。現代,以英國挑戰者2的L11是120毫米線膛炮最好的代表作其。有效射程3000米,直射距離2000米,最大射速10發/分。

綜合以上的兩種武器,我們不難發現它們的射程都不會很遠,而且射速並不算很快。火控系統上,一般以光學瞄準器具為主精度並不算太高。

100毫米艦炮,這種武器種類繁多而且性能參數差異很大,我就不單獨舉例子了。所謂的100毫米艦炮,就是指兼顧76艦炮對空高射速能力及127艦炮對海對地打擊能力的多用途火炮。其射程必須不少於16公里,可以發射多種高性能炮彈,比如:數據編程彈藥、高爆彈藥、穿甲彈等十多種彈藥。最低射速不少於30發最高射速不低於80發的武器系統。由於,採用了軍艦作為平臺因此在精度上,可以依賴各種大功率雷達及光學設備進行遠程高精度打擊。

那麼,它們對轟結果其實不用多說了。我們根據射程、精度、威力、射速四要素進行比較。不難發現,即使120滑膛炮與120線膛炮一起都打不過100毫米艦炮(更不用說雙管100毫米艦炮了—、—*!)。

總結:一門100毫米艦炮可以摧毀一個坦克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