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吼了它幾句,鸚鵡就拔光了自己胸前的毛,心是玻璃做的嗎?

陌小亮

當鸚鵡認為自己被拋棄了,就會拔毛。

原因

拔毛一般是大鸚鵡的通病,只要稍微怠慢它,不和它互動,吼它,突然間換主人等原因,它自己認為被嫌棄,被拋棄了,就會得抑鬱症,基本表現就是拔毛,最開始拔胸部的羽毛,逐漸蔓延到全身,如上圖。



解決辦法

1.一定要及時帶防拔毛套,如圖,某寶有售,戴上該項圈,鸚鵡就夠不著身體底下的羽毛,從而避免了咬毛的危害。

2.多互動。千萬不要再冷落了它,多和它互動,給它玩具供它消遣,多陪陪它,就可以逐漸改掉壞習慣。

希望題主的愛鳥早日康復!


凝眸sun

“玻璃心”用人類的語言可以這樣說。

扁毛動物類的智商沒有圓毛動物高。所以在鸚鵡眼中,是沒有主人這樣的詞彙和想法的。

主人在鸚鵡眼中一般是母鳥或者是頭鳥的存在。


也就是說,你兇它遺棄它打它,它就會絕望。

就是被母親拋棄的那種絕望,也是一種被頭鳥拋棄的絕望。

對鳥來說,最重要的是羽毛。那是它們生存的基本,用來保暖,抵禦外界的傷害等等,沒有羽毛就基本等於死亡。


你看鳥睡覺會把頭伸進羽毛,就是保暖。身體有什麼不舒服就會把頭伸進羽毛,所以羽毛就是它們的生命一樣重要的東西。

為什麼會拔光羽毛,就是一種

你拋棄我,我就只有死給你看的意思。

因為它們的智商低,不知道自殺還有撞牆啊,切血管啊等等。

所以就把最重要的羽毛給拔掉就是自殺的行為。


所以,為什麼要從小養鳥就會很親人。不是像狗這樣的動物一樣會認主人,而是它覺得你是它媽。

或許會有一點點懷疑,怎麼會長的不太一樣。但是它們不會懷疑你是它媽。

所以養鸚鵡的各位注意了,如果你家鸚鵡表現啄羽症的時候,說明它開始自殺了。


寵愛之道

網上有這樣一個例子:因為女主人懷孕,不能與鳥類接觸,鸚鵡北關到了一個單獨的房間。主人並沒有意識到什麼,但這對於鸚鵡來說好像被打入了冷宮,因收冷落而患上了抑鬱症。沒錯,是抑鬱症。


墨西哥的一個鳥類專家說不僅人類會得抑鬱症,鳥類也會。而鸚鵡外表美麗,智商也高,像一個心高氣傲的大美人,一旦主人不注意它或者離開它,它就覺得受到了冷落,而患上抑鬱症,開始自殘,自殘的方式就是拔毛,先抜胸脯,後抜尾巴,翅膀的毛留著,還有後手呢!

主人見鸚鵡拔毛,剛一開始還以為它脫毛,後來覺得不對勁,去問專家後才恍然大悟。鸚鵡也有脾氣啊!主人給鸚鵡換了個環境,並和它溝通,對話,鸚鵡的情況才逐漸好轉。

看來,不僅人類需要關心,鳥類也需要啊


如淵

都在科普,那我歪解一下吧…


鸚鵡脾氣暴躁,但也溫順,你和它好的時候,它很快樂,每天給你歡歌笑語,

但是當你對它不好時,它火爆脾氣馬上顯露出來,凶神惡煞般的拔羽毛就是準備甩開膀子和你大幹一場…


孤獨行走

啄羽癖在鳥類動物身上比較常見,是因為精神壓力過大而導致的一種異常行為。例如生活環境中存在應激因素,如過於嘈雜、有獵食動物活動,或者生存空間過小、活動空間不足、鳥本身覺得無聊而導致的。所以當鳥類收到刺激後真的很容易就會患上這樣的“心理疾病”。所以大聲呼呵、呵斥鸚鵡之後,鸚鵡就患上拔毛癖,是真的會發生的事情。而且鸚鵡作為鳥類之中智商數一數二的動物,小心思真的比較多。所以鳥類這種敏感的動物有著“玻璃心”,是真的不太奇怪哦~

因此建議網友儘量為鸚鵡提供最舒適、最適合的生存環境,避免環境的嘈雜、過度的暴曬等刺激因素,增加一些丰容的措施,例如木頭鞦韆、將食物藏在木頭裡等等方式,讓鸚鵡有事幹,不這麼無聊。另外如果鸚鵡是群體飼養的,還要考慮一下是否小夥伴對其造成了不良影響,導致鸚鵡出現啄羽的行為。最好考慮一下鸚鵡的飲食是否均衡,在飲水或食物中添加維生素粉,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啄羽癖的發生。


有寵


看到這個問題笑了,趕緊去"科普"一下,這是什麼狀況?

一看才知道,這樣的事情還不少。它們需要你一直關注,不能冷落它們,不能對它們發脾氣。原來鸚鵡有公主病呀?

有個家庭帶回只可愛的小貓,鸚鵡不高興,因為有人跟它爭寵了,所以開始拔毛。主人因為對鸚鵡的幾年陪伴,已經有感情,只好送走了小貓,再不敢養其他寵物。

還有的鸚鵡會因為嫉妒,傷害同類,咬死同類。或者兩隻鸚鵡互相拔毛,難兄難弟哈😁

有個女主人懷孕,不能接觸小動物,把它移開。結果它就開始拔毛。

當然還有時你買回來的鸚鵡認主人,不認你也會拔毛。尼瑪成精了😁

原來鸚鵡會像人類一樣,患抑鬱症,喜歡用自殘的方式引起主人的注意。

出現這種情況,找專家給它們看看。


看著它們美麗的羽毛,有一顆聰明頭腦,能學會說話,還真是想不到它們有一顆玻璃心。喜歡養鸚鵡的人,就得了解它們的性格,好好待他們。做不到就別養了。

因為野生的鸚鵡一般沒有這種情況,生命力更旺盛。

我們總是說希望像鳥兒一樣自由飛翔,這樣束縛它們,它們的野性開始被馴化,變得神經兮兮的,害怕被主人拋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