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0 奇葩书名让人想到作者也奇葩

爱读书的你,是否有过因一些词不达意的书名而与一本书失之交臂的经历?最近,这股风“吹”向了名家名作。有些名家作品被冠以一个长长的言情名字,有些明明是经典作品却有一个让人莫名困惑的名字。而因为这些越来越花哨的书名,读者或是错过了一本本好书,或是掉入了一个个“陷阱”。在出版史上,多的是为起书名想破脑袋的编辑,也无数次地证明了一个好的书名具有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能量。但如果编辑的改名从美学追求,蜕化为寄希望通过鸡汤文和网络金句来打开市场销路,恐怕会适得其反。

现在的书名真够奇葩的,都成骇人听闻的“标题党”了。如你能从《你要做的,不过是发现生活之美》想到朱光潜的《美学散步》吗?你看看《我们相爱一生,一生还是太短》《想牵着你的手,在青山绿水间》《我只爱过一个正当年龄的你》《遇见你之前,我以为我受得了寂寞》《遇见许多人,都不及你好》《我就这样一面看水,一面想你》……谁能从这些书名联想到沈从文?更有奇葩的书,你能从《一百零五个男人和三个女人的孤岛生活》想到什么?肯定是黄色的新闻,谁也想不到这是我国名著《水浒传》的英文版书名吧?

作为作者作为出版社,谁都想到起一个能畅销的书名,这是人之常情。所以,要书名都中规中矩,也不符合常情。但是不能太奇葩也是基本的要求,太花里胡哨,太让人超乎想象,都容易“喧宾夺主”。比如,梁实秋的名作《骂人的艺术》等几篇著名随笔集成的集子,叫《会说话的人,人生不会太差》,《重要的不是生命里的岁月,而是岁月中的生活》,这都像心灵鸡汤。《哇哈!这些老头真有趣》和《哇哦!这些姑娘好有才》,不看介绍谁知道前者是丰子恺、汪曾祺、鲁迅、老舍等名家的散文合集,后者则是林徽因、张爱玲、萧红、冰心等女作家的散文合集。看《风弹琵琶,凋零了半城烟沙》,谁能想到这是鲁迅的作品,鲁迅怎么可能用这种空洞华丽的辞藻来命名呢?

奇葩的书名,肯定让人不知所云,“标题党”肯定不是褒义词,那为什么要起个奇葩的书名呢?看似为了营销,实则是营销焦虑,实则是文化浮躁。书本来是为了读者写的,吸引读者的眼球本来很正常,但不能胡说八道,不能为吸引眼球而吸引眼球,一定要恰如其分。离开了本意的书名,都是戏弄读者,比如《丰乳肥臂》,这种香艳的书名,你能想到是诺奖得主莫言的作品吗?如果不属名莫言,能有多少人愿意看?我以为这是莫言的败笔,大有戏弄读者的嫌疑,干嘛有话不好好说话呢?《在最美宋词里邂逅最美的爱情》《李清照:人生不过一场绚烂花事》这种书名,除了想入非非,这是好好说话吗?这种书名能比唐诗宋词本身更好吗?奇葩的书名,往往让人想到作者也很奇葩啊。

书名犹如如书的眼睛,好的书名能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而坏的书名就是在败坏书的本身,甚至是在败坏作者的声誉。书名应有美学追求。书名本来就非常重要,甚至书名就是一本书成功的一半,起个锦上添花的书名很重要。《球形的荒野》是一本好书,在日本被拍成电影,还获过各种奖项,是本当之无愧的畅销书。中文版还叫《球形的荒野》,结果销量惨淡。几年再出版,改书名为《一个背叛日本的日本人》,结果上市当周就上了畅销榜。起个好书名是一门学问,有很多讲究,书名不是越长越好,更不是越鸡汤越好,而是越有文化越吸引读者越好。起名须谨慎,文化方最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