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何看待低慾望社會的日本?

handsome1DanielWu


首先我並不同意這樣的論述角度,日本社會並不是一個低慾望的社會。或者說日本社會的現狀並不是因為低慾望所以才形成的,這是本末倒置的論述順序。

日本現今的現狀和慾望不欲望沒關係。它是發展到飽和狀態下沒有方向的茫然感和找不到下一個出路的認命感。

日本是一個把任何事情的細節發展至極致的民族。

舉幾個例子:一是網友感觸最深的恐怕要屬AV產業。

二是日本料理。

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二件事,食色,性也。卻被日本製作到極致。無論是AV產業還是日本料理都在國際上知名度極高。可是若是一件事總是做到極致,總是走到盡頭,問題也就來了。以後的日子幹什麼?要麼退回原地要麼原地休息。

這同日本的地域資源有限是有直接的關係的,日本文化突顯一個詞精緻。日本準確的說是從沒有創造或發現新知的一個國家。它的所有知識文化的構建都是來自於外國,從唐時仿中國,日本明治後仿西方。他們所有的認知構建都建立在外來的基礎上。但它們的優勢就在於在現有的認知基礎上把其發展達極致。但這樣的結果是它們就會去探索新知可能。但同時他們卻又孤懸於海外,沒有象韓國那種急迫的危機感。再加上二戰後美國對其軍國主義的打壓和壓制,使得社會上除了左冀在那蹦噠外,大部分人是沒有向前的方向的。所以當社會發展到一定的階段,這種無力感的社會狀態就會出現。


源頭的風景


淺談低慾望社會


遠離時尚、遠離名牌、遠離買車、遠離喝酒、甚至是遠離戀愛……日本年輕人在遠離看上去和“消費主義”有關的一切。

2015 年,日本經濟評論家大前研一在《低慾望社會》這本書中把討厭消費的年輕人構成的日本社會稱為“低慾望社會”,而且這也是當今日本日趨嚴重的社會問題。

說到低慾望, 大家還記得之前傳遍各個空間朋友圈的佛系圖片嗎 ?


佛系一詞突然間火了起來 ,各種佛系少女 、佛系旅行青蛙 ,一剎那成為心中的嚮往。這裡佛系講求著“有也行,沒也行,不爭不搶,不論輸贏”的理念,而這佛系一詞的背後思想就是一種低慾望社會的表現!

其實不僅日本,中國也不例外,類似的現象正在滋生 。工作上, 佛系員工往往是“交代下來的任務從不推辭,但絕不會給自己攬工作”。其他方面也是隨性任意不在乎的,人未富,心先老的消極狀態。

那麼究竟是什麼使然本應朝氣蓬勃的90,00一代 ,驟然變得頹廢迷離?

首當其衝是經濟因素, 也是直接導致該因素的原因! 生活水平在提高,收入卻趕不上花銷。變相的貧窮讓年輕人變得不敢,不敢買房,不敢結婚,彷彿和慾望的一切避而遠之。

據統計 一個孩子養大所需要的費用如下(中國)

1.嬰幼兒階段(0~3歲)奶粉 飲食 衣著等 3年總費用=2500×12×3=90000元

2.幼兒階段(3~6歲)3年總費用=3000×12×3=108000元。

3.童年階段(6~12歲)玩具教育經費等 6年總費用=2400×12×6=172800元

4.青少年階段(12~18歲)6年總費用=3150×12×6=226800元

5.大學青年階段(18~22歲)4年總費用=2200×12×4=105600元

總計703200元

這麼多的負擔又如何讓現今的人們敢於結婚敢於買房? 自己一個人過的還好,兩個人經濟不夠生活質量就大幅下降。加之隨著女性獨立,這樣的就戀難也日益突出,少子化老齡化更加嚴重。

如果每個人都能工資提高兩倍,物價不變。試想這樣的低慾望會不會有所改變呢 我想是肯定的答案。經濟的原因誘發了人口 ,生活上的危機!

二 、思想意識


新一代不再像老一輩,以自己的自我價值實現為中心,婚戀上能合適就過不合適就分。也不會像父母輩那樣把傳宗接代作為固有行為,一個孩子會使生活天翻地覆。無幸福的婚姻還不如高質量的單身,以自己自由享受生活為目標,宅男宅女也越來越多。



社會競爭變大,為了更好就業不得不提高學位提高自身價值,晚婚晚育成為現實。而一旦結婚就意味著 男性整天掙錢,女性心裡疲憊照顧孩子,生活驟變

所以,無論男女,更願意去享受一種自由自在的單身生活。這導致日本男性平均每4人中就有1人、女性平均每7人中就有1人終生未婚。



面臨著低慾望社會引發的消費低靡,少子化現象,日本也為我們敲響警鐘。如果不加制止國家經濟,勞動人口,消費能力 ,幸福指數降直接影響

而我們該如何面對?恐怕這不是我們普通人能改變的 只能寄希望於國家了

那麼您怎麼看待低慾望社會呢 ?


萌妹怪談


日本儘管被自己一手發動的法西斯戰爭所摧毀,但是一經美國的扶持,又逐漸“起死回生”,併成為亞洲乃至世界的經濟強國。

然而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日本經濟的高度發達卻並沒有伴隨人口的相應增長,相反,卻呈現出銳減趨勢,每年的人口統計都顯示為負增長,這是何故呢?

其實仔細探究一下,無非存在下列因素。

首先,日本之所以能夠達到並保持高度現代化,這是與國民的努力分不開的。日本是島國,國土有限,資源不足,要想發展,必須向科技、知識挺進,這樣大家整日忙於工作和學習,也就難有閒情逸致。

其次,戰後日本一直受美國控制、國際社會監督,以往的軍國主義、武士道精神受到壓制,大和民族固有的侵略擴張本性得不到施展釋放,故而內心充滿抑鬱苦悶,也就對慾望失去了興致。

再次,日本色情業發達,年輕人以此為樂,對於愛情的真諦比較模糊淡漠,從而缺乏社會責任感。沒有對國家和民族負責的精神,也就難於產生愛的衝動。

以上所述,或能解釋日本低欲怪象,這是由其現實處境、國內外成因以及情感追求屬性造成的,需要日本人靜下心來認真思索。


江淮聖手


如果你奮鬥一輩,還是買不起房子,自己的孩子還是不能上好學校,你還會努力嗎?

這大概就是日本的現狀,經濟不景氣,老人們佔據著高層崗位,年輕人看不到希望,感覺自己奮鬥二十年也不會有太大的出息,那自然就沒有奮鬥的慾望了,所以日本年輕人想成功的慾望低了

日本的福利還可以,即使你工作一般,也能衣食無憂。而且日本二次元文化發達,動漫遊戲音樂都有大量優質作品,這些廉價又能大量消磨時間的文化娛樂產品,讓日本的年輕人即是收入不高也能自娛自樂很開心,自然也沒有了消費的慾望

年輕人沒有慾望不生孩子,對於日本未來發展不利(對咱們中國是好事),政府自然很著急,但是這一切的根源是老齡化,因為老年人只消耗財富,並不會創造財富,而沒有足夠多的年輕人去創造財富自然會導致日本國力衰退

日本是中國的一面鏡子,中國的老齡化程度甚至比日本還嚴重,中國人口數量龐大的60-70後即將退休,而現在的生育率卻慘不忍睹,北京上海的婦女生育率不到0.7(就是平均下來三對夫妻只有兩個孩子,三對夫妻中就有一對不要孩子)

日本的今天就是中國的明天,日本面臨的問題中國在10年內也會遇到,如果還沒有政策補助生孩子,那麼中國也會很快進入低慾望社會


令狐富貴


日本要實現一個低碳社會。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曾經說:日本要站在“二氧化碳減排革命”的前列。政府開展工作來影響公眾的思維,一個重大舉措就是消費的選擇。


經濟狀態的約束

日本著名理論家和管理大師大前研一書中寫到,“日本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社會階段,成為“低慾望社會”。也就是說,多年來人們為追求成功而付出的巨大努力已經過去了。這是年輕一代所面臨的經濟形勢所造成的”。 “日本年輕人經歷了其他發達國家年輕人不曾經歷過的,曠日持久的經濟停滯。這對他們的消費心理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消費慾望的抑制與貧窮可能沒有必然關係,但已經轉變成為消費意識上的問題”。

他說:“慾望降低,代表人們不再是兇猛和競爭激烈的動物,他們總是想要贏得別人的支持。相反,他們更誠實地看待自己。走出舊的期望值,努力過上新的幸福的生活”。



禪宗的影響

吳伯凡說,禪宗影響到日本人的“低慾望”社會生活。

禪宗影響了日本茶道,武士道,劍道,繪畫,園林設計和企業文化,並在社會上形成極簡主義者。 日本把禪佛之道從天子到一般人運用到日用平常生活之中。小至個人臥室家園,大至工廠公司,廟堂,社會建築。有很多把個人工作生活看做修行,當做道場來執行來推行,盡其業,樂其群,修其行,行其道。

日本茶道思想背景是禪宗!其禮法來源於禪門寺院清規中的茶禮。可以說,日本茶道出自禪宗。茶道體現了茶禪一味,其核心思想是禪。在日本茶道和禪宗中,會刻意留下空白,讓人們的想象力去填充。禪宗思想引發了茶道的簡樸的審美,強調極強的自制力。日本茶道滲入到日本生活中。



極簡主義,以簡單到極致為追求,如果作為設計風格,感官上追求簡約,整潔,而品味和思想上更優雅。極簡主義者在生活中可以在家玩遊戲享受一份虛擬世界的愉悅,身體上的閒靜,可以是屋裡僅有一張桌子和一張蒲團。相信“少即是多”儘量減少生活所需,以致自己的衣物。似乎暗合佛教“斷舍離”。這是受日本“禪宗”文化的影響。有人說日本極簡主義的流行是日本禪宗世界觀發展而來的。

大前研一稱道:“以更多的樂趣來改善生活,用更公平的方式來改善世界。這是我們這一代”。

幸福有著更多的選擇,低慾望帶有一種自豪的滿足感嗎?


禪的體驗


從輝次郎(北一輝)的國體論談起,中國人不能簡單與日本經濟低迷論類比。

日本的專家,經濟學家根據日本的現狀,列舉了幾大指標說明日本正在進入低慾望社會:


①日本物價降低。

②日本現在消費很低。

③經濟無增長,銀行信貨降低。

④30歲以下購房人群下降。

⑤年輕人買車無興趣。

⑥奢侈品被嗤之以鼻。

⑦宅文化盛行。

⑧一日三餐簡化。

日本要沒落了嗎,新聞追蹤分折。

日本是一個工業化的大國這是不爭的事實,有眾多的旅遊者到日本觀光,日本仍然是有序地運轉著,日本經濟學家一味唱衰我們不能一哄而上。


日本的動向一刻也不能大意,從北一輝提倡軍國主義以來,到現在日本修改憲法,允許國民自衛隊支援海外戰爭,日本重要領導人年年參拜靖國神社,日本投入軍事的費用並沒有降低,關於這一點日本經濟學家都閉口不談。

第二日本的情色文化,灰色文化(介入色情愛情之間)主導了青年一代,消磨了部分青年人的意志,從這一點來說日本的文化對國人的影啊是極其根深蒂固的。

第三,我認為在中國迅速崛起的時候,日本文人與政治人物完美的默契,藉以矇蔽中國人,前車之鑑,中國人決不能大意。


清朝初年,中國人就自認為炮利船尖,結果多次慘遭倭寇的打壓,在今天這個時代,曰本不宣傳批判戰後日本軍國主義的態度,值得警惕。

從1991年到2011年有人說是日本經濟失落的二十年,但黨的十九大理論再次告訴我們必須要對日本有清醒的認識,我們決不能用一些非主流思潮佔據了青年一代大腦。


大成之風


現在的日本已經進入了“低慾望社會” ,當自然死亡率超過了自然出生率的時候,而且原因並不是貧窮和戰爭的時候,日本是不是需要該反思一下自身是不是越來越反常了呢?

在2017年,日本自然出生人數僅為九十四萬!

這對於一個有億級數量的國家是極為不正常的,大家可是要知道,日本2017年自然死亡人數為一百三十四萬人,這麼看來日本2017年相對於2016年人口自然減少了四十萬人,這相當於日本人對自身民族的荼毒。

日本媒體評論,日本少子化的現象在未來只會比這更加嚴重,不會減輕,因此日本的人口正在加速減少,按照這樣下去,日本吃棗藥丸!

日本厚生勞動省在2017年公佈了五十年後日本人口數的預測結果。

到2065年左右,日本人口將比2015年的1.27億減少三成人口,降至八千八百萬人。

那個時候的日本百分之四十都會是老年人,到時候這個國家會老氣橫秋,缺乏年輕人氣息。

日本的這一種無慾望社會,不只是反應在性問題上,也反映在社會的各個方面。

比如,現在的日本年輕人沒有炒房的慾望、沒有炒股的慾望、沒有結婚的慾望甚至沒有購物的慾望,宅男宅女越來越多,談戀愛覺得麻煩,上超市覺得多餘,一部手機便框定了自己生活的所有,手機上的APP就可以包辦所有的生活。

為什麼日本的出生率越來越低?

日本年輕人一般很窮

日本的小城市極度缺乏就業機會,而大量年輕人湧入大城市,小城市房屋大量空置,而大城市一房難求,對於男性來說,沒錢沒房的經濟壓力影響最大,對女性來說,除了沒錢,排在第二位的阻礙因素是家人是否同意,說白了,日本人的家人也會考慮男方家庭是否有錢這個因素。

再從教育孩子的角度來看待問題,教育孩子的成本及其高昂,而且要投入巨大的心血,於是許多日本年輕人家庭是想生孩子,但是不敢生孩子,或者說生不起。

日本年輕人晚婚年齡一再推高

日本的男人覺得自己婚後就像是一部掙錢機器,拼命努力,還滿足不了一家人的美好生活。

而女人們也感覺到結婚生子,整天呆在家裡伺候孩子伺候老公失去人生的價值。

所以,無論男女,都更加比較樂意去享受婚前生活,男女互不打擾、互不束縛的日子是最好的。

乃至於現在日本的男性平均結婚年齡被推高到了三十一歲。


日本夫妻不樂意要孩子:

在日本,女性為了要誕生的孩子,犧牲可以說是巨大的,因為一旦生了孩子,就要放棄工作,同時自己將失去自由。

因為日本的孩子,都是母親自己帶大。

想讓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不存在的,他們也有他們自己的老年美好生活。

低出生率帶來的一個大問題,就是消費的萎縮。

雖然隨著互聯網與物聯網時代的到來,新技術新產品層出不窮,但是,除了一部手機,其他商品再也調動不起年輕人購物的興趣。

現在的日本年輕人越來越不喜歡物質或者是類似於奢侈品一樣的炫耀了,日本年輕人可能更重視精神上的滿足,例如看書和聽音樂這樣的基本不花錢的愛好。

低出生率帶來的第二個大問題,就是教育危機。

日本的教育資源並不缺乏,但是作為一個傳統文化和西方外來文化混合的社會,目前日本的教育處於兩難境地。

說白了,就是四不像。

一方面,追求精英教育的父母不斷督促孩子去上各種私塾補課,尋求出人頭地。

另一方面,孩子們在拼命的努力中,對於父母傳統的生活態度感到虛幻。

人生如同是在一個軌道上,還沒有進入軌道,就已經知道軌道那頭的結果。

現在越來越多得日本年輕人都有這種感覺,屬於年輕人自身得創造力就已經被扼殺掉了,學習得風氣也就越來越不好,輟學和逃學的孩子越來越多。

日本的教育也因為低出生率而進入了一個負增長的階段。


日本物語


低慾望的社會,他跟日本的文化背景是有關係的,最大的原因是經濟的長期停滯不前,帶來的就業困難,收入銳減,工資可能十幾年都沒有增加。就業崗位的減少,生活福利相對完善。生存問題解決掉的時候,人們需求就會發生變化,當人們追求金錢和物質消費遇到阻礙的時候,但是卻無生存之憂,他們就會選擇走向另一個極端。


日本低慾望社會是我們的前車之鑑,我們現在跟日本相反,我們是屬於高慾望的社會,打開手機每天的網頁上面到處都是告訴你應該去怎麼樣的生活,成功學告訴你怎麼樣去賺錢?還有比如你已經被同齡人拋棄了等等這一種製造焦慮機制,各種不停變化的,讓人應接不暇的生活模式在告訴你,你得不斷的努力。這是一個充滿生機的充滿活力的社會。

但是也有人說,為什麼我浮躁的連一本書都看不下去?我以前在刷微博後來刷朋友圈,現在刷短視頻,但是我就是不願意拿起一本書來看,因為我沒有辦法安靜下來,這個社會太有活力了,滿眼滿屏,看到的全部都是慾望。我只能看著,卻又沒有辦法去猜,心裡非常急。


所以有些人提出我要逃離,我要去鄉村,我要去尋找一個寧靜的地方,其實這就是低慾望社會的開端,比如以前流行一個詞語叫做佛系青年,它催生了一個很熱的產業,那就是農家樂,我想以後可能會出現一個產業,叫做隱居山莊,還有逃離北上廣,這些等等其實都是低慾望社會的開端。

咱們中國人的效率太高了,時間是按分鐘來計算,而不是按天來計算的,我們的支付可以瞬間的完成,我們的外賣可以不用半個小時送到,我們買的東西也有可能半小時送到。我們在享受便捷的時候,你有沒有想到,支撐著一個的是一個非常高速運轉的社會,高速運轉的社會,是人類潛力的不斷的迸發。但是並不是每個人的適應這樣的社會。


所以我覺得低慾望社會和完全的高慾望社會都並不好,我覺得社會應該是多元的。有時候慢下來也不是壞事,有時候太快了也不一定是好事情。


知常容


《低慾望社會》是日本著名社會學家大前研一的經典之作,該書反映了日本當下社會的一些現實,比如老齡化的來臨,比如社會活力的喪失等等。

日本在經歷了30多年的起飛後,在80年代末期開始遭遇經濟泡沫,其後日本社會經濟發展開始停滯不前,連帶著整個社會的活力下降。

社會活力下降的一個突出表現就是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日本目前60歲以上人口已經佔到了總人口的接近百分之二十左右,比例已經是非常高的了。走在日本的大街上隨處可見老人的身影。日本的老齡人一般獨居的比較多,所以很多老人即使去世了也沒有人知道,這也就是所謂的“無緣社會”。

經濟泡沫破滅以後,日本的“1億準中流”的龐大構想也隨之破滅。原來的中產階級迅速下流,收入減少,購買力下降,不敢結婚,不敢生孩子。有的學者將其稱之為“下流社會”的到來。這也是日本低慾望社會的一個突出特徵。


青年史學家


很多老年人不滿中國部分年輕人不思進取,不買房、不結婚,再看看隔壁日本的社會現實,他們可能會覺得中國年輕人還算好些的。

日本厚生勞動省22日公佈的人口動態統計數據估算值顯示,2017年日本新出生人口數將僅為94.1萬人,創下1899年有統計數據以來的最低值,連續兩年跌破100萬大關。去年,日本新婚情侶數為60.7萬對,比上年減少1.4萬對。根據這份估算,日本人口將在2053年跌破1億,到2065年,日本人口將比2015年的1.27億減少三成,降至8808萬。屆時超過40%的人口都是老年人!

(日劇《逃避可恥但有用》主人公吐槽生活的無力感)

恐怖嗎?可怕嗎?日本年輕人不婚不娶的太多了。生育表面上看是個體自由的選擇,是一個家庭的選擇,但是整個社會都瀰漫著這種氛圍,會導致什麼?會造成勞動力缺乏,會造成消費不足,會造成經濟衰退。

年輕人越來越宅了,動漫、色情片、零食,一部手機可以搞定他們幾乎所有的生活。對於未來,他們沒有什麼高的預期,所有的物質需求都可以降到最低,不買房不買車,有什麼問題嗎?一個人生活,養活自己就足夠了。日本著名管理學家大前研一寫了一本書,叫《低慾望社會》,副標題叫“胸無大志的時代”,諷刺意味和憂慮之心明顯。

日本的當代青年文化是個人主義的文化,青年人對中產階級的生活方式是嗤之以鼻的,努力工作獲得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在年輕人這邊已經失去吸引力。這些年輕人對這些事物已經失去興趣,缺乏動力,新一代的年輕人不關心政治,國家,只關心自己。“胸無大志”是一種策略,鼓勵、刺激、降低貸款利率也刺激不了他們購物、成家、承擔自己人生責任的慾望了。

他們在長輩眼裡或許孱弱、沒責任心,但是他們自己覺得真實、忠於自我。這是他們面對日本社會強大的經濟壓力、社會壓力唯一能做的。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無論怎樣努力都無法實現階層跨越,那就“喪”著吧。“低慾望社會”是經濟高速發展後的必然結果。年輕人不是不想拼搏,而是高物價、高房價讓拼搏失去了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