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2 真实又嘲讽,这本印度电影把幼升小能说不能说的都拍了!

感觉这一年我们推荐了好几次印度电影了哦!今天要推荐的一部是最近在上映的

《起跑线》,部分截图来自百度资源。

作为即将经历、正在经历、或者已经经历过幼升小的家长,看的时候都会忍不住哈哈大笑,因为她好直接,把台面上的、不能说的、家长各种小心思还都拍出来了!

这是一本喜剧,男女主都有着很正的三观,虽然为了孩子读书偶尔被带偏,但还是回归正途,不仅诚实和名校摊牌自己的背景,还帮助一个公立学校大改造.....

最后的结局看起来是男主把女儿送回到公立学校去读书了,但从另外个角度说,也是更高级的一个层次:索性自己办学,送回到自己学校去了。

我要推荐这本电影,因为她太真实了,不仅勾勒出了父母的焦虑,还写出了现下精英教育的本质,看的时候哈哈大笑,仔细想想蛮佩服拍这种电影的人的勇气。

真实又嘲讽,这本印度电影把幼升小能说不能说的都拍了!

电影主人公家庭就是典型的偏富裕中产阶级家庭,没有old money,靠双手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好光景,还娶了少年时暗恋的对象,又体面又融入地住在月光集市这样相对混杂的居住区。

但肯定,还算不得上流社会。

真实又嘲讽,这本印度电影把幼升小能说不能说的都拍了!

真实又嘲讽,这本印度电影把幼升小能说不能说的都拍了!

条件好,养娃的一大体现就是:精细化

出门滑个滑梯,先要防蚊,

真实又嘲讽,这本印度电影把幼升小能说不能说的都拍了!

再要防晒,

真实又嘲讽,这本印度电影把幼升小能说不能说的都拍了!

再要戴上头盔,

真实又嘲讽,这本印度电影把幼升小能说不能说的都拍了!

阿姨都看不下去:穿成这样怎么滑?

真实又嘲讽,这本印度电影把幼升小能说不能说的都拍了!

夫人到公园现场演示。

要滑滑梯,先要湿纸巾滑梯擦一遍,再要有大人在滑梯一端接住,以免受伤。

真实又嘲讽,这本印度电影把幼升小能说不能说的都拍了!

因为自己要去看学校,所以只能暂时把孩子交给阿姨管。

精细化管理体现在:

吃零食,

不能太多不能太少

不能太晚不能太早

真实又嘲讽,这本印度电影把幼升小能说不能说的都拍了!

可以玩,可以洗澡,但要杜绝感冒等风险。

真实又嘲讽,这本印度电影把幼升小能说不能说的都拍了!

好了,所有这些精细化养育都只是前奏,在幼升小这件大事上,这些都不足一提!

广播里的新闻是这么说的:

德里最大的比赛,明天开始。我说的是德里幼儿园招生!

这时候德里的人天然地被分成三个等级:

上流社会随心所欲地选择想去的学校;

贫苦的家长一般就接受安排,这一群里比较有想法的家长可以去申请名校的照顾名额,但这些名额经常被中产阶级用各种方法挤掉;

最为教育奔波的,其实就是中产阶级。因为中产阶级都有一个梦:要去好的学校读书,从而实现阶级的提升。

真实又嘲讽,这本印度电影把幼升小能说不能说的都拍了!

电影里的女主对男主苦口婆心:

英语是上升一个阶层的敲门砖,

读我们小时候读的公立学校,会连我们自己的阶层都保不住;

真实又嘲讽,这本印度电影把幼升小能说不能说的都拍了!

真实又嘲讽,这本印度电影把幼升小能说不能说的都拍了!

真实又嘲讽,这本印度电影把幼升小能说不能说的都拍了!

不读好学校呢?会:

学不好英文-惶恐-不适应社会-孤独沮丧-可能吸毒。

讲到这里女主妈妈简直是热泪汹涌,放佛看到孩子不读好学校就会毁掉的一生......

神一样的逻辑。

真实又嘲讽,这本印度电影把幼升小能说不能说的都拍了!

真实又嘲讽,这本印度电影把幼升小能说不能说的都拍了!

真实又嘲讽,这本印度电影把幼升小能说不能说的都拍了!

真实又嘲讽,这本印度电影把幼升小能说不能说的都拍了!

真实又嘲讽,这本印度电影把幼升小能说不能说的都拍了!

真实又嘲讽,这本印度电影把幼升小能说不能说的都拍了!

不读好的小学,就是毁一生。

这种观点不是女主一个人中年妇女发神经,而是整个产业链处于各种目的、又或者是每个人身处漩涡之中,都在不断强化地发送这些信息:

你们不接受(幼升小)训练-不能进好小学-不能进好大学-不能进好跨国公司-人生失败。

真实又嘲讽,这本印度电影把幼升小能说不能说的都拍了!

again神一样的逻辑。

然后就开始择校

印度的好学校也是花样百出,电影里拍了几种类型,真的太真实了,看了家长都会会心一笑。

有号称自己很创新的学校,数学都是唱歌跳舞学;

有名门望族精英砥柱的母校,名人挂了一墙壁;

有和英国伊顿有密切关系的国际学校;

有堪比五星级酒店的学校....当然还有媒体做名校排名的,什么top 5好学校成功的一生必读的学校

真实又嘲讽,这本印度电影把幼升小能说不能说的都拍了!

真实又嘲讽,这本印度电影把幼升小能说不能说的都拍了!

真实又嘲讽,这本印度电影把幼升小能说不能说的都拍了!

种种都加深了女主的焦虑。因为想进不是件容易的事啊!!!

于是开始包装面试。整个教育行业在印度已经是一个完善的产业链,包装家长、培训面试的专业人士,将男女主从土豪名牌堆满身:

真实又嘲讽,这本印度电影把幼升小能说不能说的都拍了!

成功改造成了:

“周末带孩子去哪里做什么?”

“孤儿院。”

“要把她的玩具分享给贫穷的小孩。”

“because sharing is caring, and caring is....忘词了。”

呵呵哒。

真实又嘲讽,这本印度电影把幼升小能说不能说的都拍了!

真实又嘲讽,这本印度电影把幼升小能说不能说的都拍了!

面试失败之后,这对父母在“专家”的指引下,开始伪造文件、去过穷人的生活,而去抢得那25%给穷人孩子读书的机会。最后他们如愿以偿,去读了一个“以学生身份进来、以领袖身份出去”的学校。

但最终,他那些贫穷朋友发现了他的技俩,想要去告发他,却又内心极其善良,看到孩子享受学校的一切,就不忍心了,于是作罢。

而男主自己受不了内心的谴责,去学校坦诚自己的过错。

校长表面看起来是认同他的诚实,并不取消他女儿的学位,只是从贫困生转到普通学生的档案。但事实上,校长内心并没有那么高尚,她自己也是贫困家庭出身,作为当年25%贫困生在名校survive的她,太了解利己的精英阶层的游戏玩法。

她无非是做了这个装满利己精英主义的学校的一校之长

真实又嘲讽,这本印度电影把幼升小能说不能说的都拍了!

真实又嘲讽,这本印度电影把幼升小能说不能说的都拍了!

真实又嘲讽,这本印度电影把幼升小能说不能说的都拍了!

真实又嘲讽,这本印度电影把幼升小能说不能说的都拍了!

其实这位父亲三观很正,经历过即使变成自己讨厌的人,也要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他最后站在所有人面前为自己女儿退学。

因为他无法教女儿成为一个剥夺他人权利的人。

真实又嘲讽,这本印度电影把幼升小能说不能说的都拍了!

在电影的最后,他在所有精英家长面前,提出了两个让人思考的质疑:

为什么一个印度人英语说不好,就是一无是处?

真实又嘲讽,这本印度电影把幼升小能说不能说的都拍了!

真实又嘲讽,这本印度电影把幼升小能说不能说的都拍了!

真实又嘲讽,这本印度电影把幼升小能说不能说的都拍了!

以及更振聋发聩的反观整个教育行业:

教育失去了她的本质,教育是一门生意了。

真实又嘲讽,这本印度电影把幼升小能说不能说的都拍了!

呵呵呵。

不知道高大上的新学校如雨后春笋般的魔都教育市场怎么看这句话?

教育是一门生意其实不要紧,教育毕竟不是做慈善,她需要一个稳定的现金流去维持她的运营、吸引顶级的师资和生源。

理想的情况应该是,教育是初心,生意是健康可持续的路径;

而现在的印度是:生意是目的,教育是实现目的的工具。

但这电影就真实地描摹出这个现象:教育和生意的关系在今天的印度本末倒置。

那在我们这里呢?

谁都知道不该用自己人生的遗憾去绑架孩子的方向,也是谁都直到家庭教育甚至比学校教育更重要。

但我们中的绝大部分人,还没有男主这样的实力自己去彻底改造一所学校,用自己的金钱、思想去影响一批人。

我们大多数人只能在茫茫的教育汪洋里做一只随波逐流的船只,奋勇登船、努力寻找的一个方向是否能驶往我们要的港口,都是不得而知。

愿教育事业繁荣,也愿教育者勿忘初心。

iKids(i-Kids)所有文章均为原创,感谢你的阅读和分享。我们写过的学校和玩乐推荐,应该是上海最丰富的品质亲子生活信息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