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实录:那些月入百万的90后,都过得怎么样?

1

月入百万的90后过得怎么样?

月入百万?90后?妥妥的人生赢家啊,这样的人那过得应该是相当滋润啊。

豪车豪宅是标配吧?光鲜亮丽、意气风发是基准吧?巴黎购物、海岛度假是日常吧?

面对上面的这个问题,或许有很多人会产生和我类似的想法。

那么,他们到底过得怎么样呢?

实录:那些月入百万的90后,都过得怎么样?

前段时间,在杭州举办的2018淘宝商家大会的现场,有记者专门就这个问题,采访了一批月入百万的90后,他们的答案相当精彩。

有非常淡然的:钱现在对我来说就是个数字;

有非常满足的:现在的生活基本上没有什么烦恼;

有非常自得的:以前都是别人给我发工资,现在是我给别人发工资;

还有非常接地气的:以前总想着省钱,出门订个机票都要研究半个小时,现在是看着差不多的就订了;

似乎真应了那个段子所说:

你以为比你有钱的人就一定比你快乐吗?

是的,而且他们的快乐你根本想象不到。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这些月入百万的90后,生活全都是满足和享受吗?答案是:未必。

90年的淘宝商家花花,经营美妆产品。最夸张的一天她连开了七个小时的会议,包括选品会、内容会、运营会等。

94年的淘宝商家槿爷,最忙的时候她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白天当客服处理售后,盯着设计师开发新品,晚上跑工厂,每天来回颠倒。

95年的全球购买手盛太,因为工作性质的关系,他的营业时间是从晚上七点到凌晨四点。每天七八个小时,几乎所有的生活都在直播里。

除了忙碌程度是普通人的数倍,他们还牺牲了很多个人生活。

93年的淘宝商家吴丝月表示,自己根本就没有时间出去玩,都是在家里面加班。同龄人都已经结婚生子了,她还是个单身狗。

槿爷和盛太等人也都表示,没有时间谈恋爱,也找不到交往对象。

实录:那些月入百万的90后,都过得怎么样?

他们的事例很好地印证了一句话: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但外人看在眼里,只觉得王冠夺目,却不知这背后的辛苦。

就像冰心曾说过的一段话: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艳她现实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这些90后,的确过得比大部分人都要优越。但他们的成就,是无数个奔忙的白天,无数个亮灯的夜晚,一点一点堆积起来的。

实录:那些月入百万的90后,都过得怎么样?

2

2015年8月,凭借着一则不到两分钟的,题为《男性生存法则第一弹:当你的女朋友说没事的时候》的视频,papi酱横空出世,迅速收获了广大的关注度。

之后,她发布的每一则原创视频,都能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达到几十万的点赞量。半年之后,其微博粉丝已突破400万,被评为“2016年第一网红”。

接下来的发展更是堪称奇迹。

2016年3月,Papi酱获得真格基金、逻辑思维等共计1200万融资,估值1.2亿;4月,将贴片广告拍出的2200万净利润捐给母校。

如今,她不仅是微博红人,广告推手,更是在2017年末参演了一部电影《妖铃铃》,势头大好。

Papi酱看似顺风顺水的成功,也激起了一大波人的羡慕和嫉妒。有人更是直言,她能成功完全是因为运气好,抓住了短视频发展的红利期。

但运气真能对一个人的成功起到如此巨大的作用吗?

作家李笑来说过一句话:“运气不过是机会碰到了你的努力。”

就像德国物理学家门捷列夫,在睡梦中发现了元素周期表,如撞大运一般。

但倘若没有前期的探索和努力,那也不过就是一个梦罢了。Papi酱也是如此。

实录:那些月入百万的90后,都过得怎么样?

首先,从资历上来说,papi酱是中戏研究生,导演专业毕业,深谙传播学原理,还做了大量的数据分析。

所以才能在2015年短视频还未大火的时候,就准确地抢占了这块蛋糕。

其次,从视频本身的质量上来看,选题贴近生活,具有代表性。

比如过年走亲戚、微信红包、双十一剁手攻略等等;内容真实、幽默,激发笑点;注重细节,papi酱一人分饰多角,但每一个角色的服装、发型、表情都完全不同,用心至极。

最后,制作精良。

我们看到的只是一则五分钟的搞笑视频,但papi酱所需要做的,从采访、构思到录制,再到配音、剪辑,可能花费几天都不止。连视频每周一六点发布的时间,都经过了严密的计算。

Papi酱爆红之后,无数人争相模仿,渴望成为papi酱第二,但至今也没有这个人出现。

究其根本,是因为后来者都只在模仿其形,而做不到其神。

不是每一个在五分钟的视频里自黑吐槽的,都能成为papi酱。

实录:那些月入百万的90后,都过得怎么样?

3

但生活中更多的人,却是papi酱的反面——一边对他人的成功羡慕嫉妒恨,将之归功于运气;一边又不愿意辛苦付出,只渴望天上掉馅饼。

比如,上学的时候,总有一些人,既不好好听课,又不好好复习。然后考试之后,对着别人的高分眼红。

上班的时候,也有一些人,又想要好的业绩,又不想要辛苦工作,总指望着哪个同事能帮自己一把。

这样的一群人,用网上看到的一句话就是:心里装着大海,眼前却是电脑。

实录:那些月入百万的90后,都过得怎么样?

今年年初,撒贝宁曾主持过一档脱口秀节目《放学别走》,嘉宾全是00后。

这其中有一位16岁的小姑娘喻言,因其所说的一段话而被顶上了风口浪尖。

“当我拿着几十万、上百万的投资和奖金的时候,有很多的成年人,还在打着王者荣耀、拿着基本工资,过着十年如一日的生活。”

这话一出,小姑娘立马遭受到了狂风暴雨般的吐槽和谩骂,指其狂妄自大,不知成年人的生活艰难。

但我在了解了小姑娘的创业经历和成就之后,我发现她确实有狂妄的资本。

反观那些暴怒的成年人,与其说他们是反感小姑娘说的话,倒不如说她的话正好戳痛了他们的内心。

实录:那些月入百万的90后,都过得怎么样?

事实就是的确有这样一批人,每个月拿着几千块的工资,下了班就是打游戏,从来没有想过提升一下工作技能。

他们一边羡慕着别人的风光和高薪,一边却又不求上进自甘堕落。

就像S姐我原本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因为做了公众号,收入有了大幅度提升,从以前每个月的3000元到如今的月入上万。

可伴随着的,不仅仅是收入的增长,还有很多人异样的声音:

“只不过是运气而已,写文章有什么了不起的。”

“写文章这事也太简单了,谁还不会啊。”

你看,很多人只是看到表面的轻松,却不知有多少个夜晚凌晨,我都在努力赶稿的样子。

人总是这样,内心有着追求成功的欲望,却又对他人的努力总是一股不屑的态度。

要知道,没有谁的成功是大风刮来的,当你一直躺在床上,那么你所有的成就都只能在梦里发生。

实录:那些月入百万的90后,都过得怎么样?

4

很多人将成功视作一件艰难险阻的事情。

但其实,只要你迈出了第1步,后面的99步也就自然而然地迈出去了。

第一、站对跑道

看过一句话:对大部分人来说,比全力奔跑更重要的,是站对跑道。而大多数人却是,随便选择了一条跑道,便茫然无知地上路了。

但行进在一条错误的跑道上,每一天,都必然是痛苦的一天,甚至有可能离终点南辕北辙。

此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停下来仔细思考,自己喜欢做什么,擅长做什么,适合做什么。

杨绛曾说过:一个人的出处去就,是一辈子的大事。

选择一条正确的跑道,走上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无疑是最重要的事情。

第二、全力奔跑

《阿甘正传》里有一句著名的台词:

“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你只管跑,全力奔跑。”

阿甘,这个智商只有75的低能儿,就是凭着这股奔跑的劲儿,跑进了大学,跑成了著名的橄榄球员,最终跑成了世界冠军。

当我们已经站在了一条正确的跑道上,此时我们唯一需要做的事只有一件,那就是心无旁骛,全力奔跑。

不要让内心的犹豫和外界的声音,变成自我怀疑,来消耗我们的进取心。

三、耐力比速度重要

人生,不是50米的短跑,而是3000米的长跑。

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速度,而是耐力。就像龟兔赛跑,最后赢的,不是飞毛腿兔子,而是慢腾腾的乌龟。

马东说过,成长没有最快和最慢,只有成长和不成长。

我们不需要去过分追求自己的的速度,只要让自己一直在成长,一直在路上,那就是一种胜利。

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你想要什么,就必须拿出相应的价值来交换。

就像你想要成功,就必须要付出努力。反过来,只要你付出了努力,你想要的也终将会得到。

就算不是月入百万,也必定是你梦想的东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