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联想三驾马车发力走出低谷,打开业绩增长想象空间

过去这段时间,对联想来说,颇不平静,各种舆论的推波助澜,让联想处在风口浪尖。前段时间,联想股票被移出恒生指数,对此,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看得比较淡,他说,联想“还是踏踏实实把业务做好,把业绩做好,最重要的是有清晰的方向,战略到位,坚定地执行……”

联想三驾马车发力走出低谷,打开业绩增长想象空间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

这不,联想刚用业绩回击了业界的质疑,股价也在资本市场强势上涨。此时此刻,外界对联想的认识才更清晰、更全面——厚积薄发的联想,展现了强大的韧性和弹性。越是在大环境低迷的情况下,越能激发潜能。

与业绩回暖相比,联想的战略转型与组织架构调整,更值得期待。为迎接智能物联时代的到来,联想加大了战略投入,一批新业务得以快速成长,它们有望成为联想新的生力军,为公司注入新的血液,打开业绩增长的想象空间,让联想在下一波智能浪潮中勇立潮头。

走出低迷,重回增长通道

过去几年,无论是戴尔,还是惠普,都经历过低谷,被市场唱衰过。数据显示,PC行业已连续6年下滑,尤其是消费级PC,较为低迷。联想也一样,经历了行业的阵痛,一度业绩下滑。

不过,时隔两年后,凭借战略转型和技术创新,联想走出困境,重拾增长活力。2017/2018财年,联想集团营收达454亿美元,较上一财年增长5.4%,与历史最高的463亿美元,已十分逼近。而本财年第四季度,联想集团营收达到106亿美元,同比大增长11%,这是其10个季度以来首次获得两位数增长。

从刚公布的年报可看出,联想的PC业务跑赢了大市,并在全球企业级市场拿下销量与营业额双料冠军。同时,智能化趋势下的战略转型,新业务的成长,也打开了联想业绩增长的想象空间。

除了PC与平板电脑表现抢眼,数据中心业务和移动业务也增势强劲。第四季度,联想数据中心的营业额达12亿美元,同比上升44%。从全年来看,联想数据中心实现44亿美元营收,增速为8%。

而人们较为关心的联想移动业务,全年营业额则达72亿美元,盈利状况和成本控制效果显著。在海外市场,联想移动均有出色的表现,其中,在拉美的销量增长40%,在北美的销量增长高达57%。另外,在印度市场,联想移动也处于第一集团。

联想三驾马车发力走出低谷,打开业绩增长想象空间

联想是一家全球化企业

此前,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联想的手机业务在海外发展顺利,而在中国市场终会触底反转。联想移动已经确认,将重建中国市场,接下来将会有一系列的新品发布。

事实上,2017/2018财年的下半年,联想的移动业务有了较大的起色,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成绩的取得,与联想费用结构的优化有很大关系。

从整个财年来看,联想的业绩持续好转,第三季度与第四季度业绩均好于市场预期。其中第三季度联想营收接近130亿美元,税前利润同比增长48%。迄今,联想已连续实现两个财季的营收和税前利润大幅增长,战略转型成效显著。

“联想在本财年第四季度的业绩,充分体现了落实三波战略的有力进展,再次证明联想已跨越拐点,重回上升通道,重建增长势头。”在业绩发布会上,杨元庆表示,“集团将继续这一势头,实现更加强劲的盈利性增长,并为智能物联网时代打造起新的竞争优势。”

现实与未来,联想的辩证法

最近几年,受智能手机等智能设备的冲击,PC市场出货量持续下探。Gartner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Q4,PC市场已连续13个季度下滑。如何在低迷的大环境里,重拾增长,成了摆在联想面前的现实问题。

作为中国民族企业的一面旗帜,联想的PC业务在全球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公司的业绩贡献也至关重要。一度,联想在PC市场被惠普超越,也面临外界的质疑。不过,从最新的财报来看,联想并未受到影响,而是按既定战略稳步推进——主业飘红,个人电脑和平板电脑业务持续增长,跑赢大市。

财报显示,联想的个人电脑和和平板电脑营业额在第四财季实现大幅增长,同比上升16%,这也是4年来的最快增速。而在税前利润率方面,时隔一年之后,联想重回5%的行内领先水平。而整个财年,联想个人电脑和智能设备集团(PCSD)营业额高达324亿美元,同比增长8%,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其中,在商用PC市场,联想成功将惠普拉下马,重新坐回第一把交椅实现营业额和销量的双料冠军。同时,联想的工作站和游戏电脑业务,营收双双突破10亿美元。

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的数据显示,2017年,联想的PC业务出货量有微弱下滑,但营收却大增8%,这也表明,联想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以及调整产品结构,改善了营收和盈利能力。相比盲目追求出货量,这被认为是更健康的运营方式。

PC市场的空间就那么大,过于依赖份额,往往会酿成苦果。在全球PC市场被唱衰时,联想并未为了简单追求市场份额,忽略对长远战略的考虑。就这一点来看,联想的战略选择是明智的,即便整体环境不乐观,依然强调自我造血,增强了抗风险能力。

联想三驾马车发力走出低谷,打开业绩增长想象空间

联想PC引领潮流

事实上,与市场份额相比,产品的创新无疑更具说服力。这方面,联想已经走在了行业的最前面。比如联想的ThinkPad与Yoga品牌笔记本电脑,全面进入英特尔酷睿8代时代,领先竞争对手。并且,联想将人工智能技术(如语音识别、机器学习等)注入产品中,赋予PC更大的价值。此外,联想还为PC插上了云的翅膀,解放了这一传统设备的生产力——“不再仅仅是本地计算工具,而是用户实时连接云端并获得丰富服务的窗口。”

2017年,杨元庆提出联想智能化变革的“三波战略”,第一波,联想就强调PC业务盈利能力领先,不纠结于短期的市场份额,更关注可持续发展以及业务的转型升级,认为耐力比冲击力更重要,目前来看已收到成效,也打消了业界的质疑。

而经过这么多年的下探后,PC已经触底。IDC的数据显示,2017年Q4,PC市场正在好转,全年表现趋稳,至少遏制住了下跌势头,出现了一些让行业鼓舞的苗头。Gartner的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联想的市占率提高了0.3个百分点,营收增长更是高达16%。目前来看,PC厂商正在恢复信心,这对行业龙头联想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聚焦智能化,打开想象空间

未来社会,必将是智能社会。

对此,联想已经将智能化变革上升到公司的战略重心。围绕智能化战略,联想做了大量投入和投资。目前,联想的战略转型正在加速推进,第三波业务进展较为顺利。

在聚焦智能化业务时,联想不断打破边界,收效明显。首先,联想在AR/VR、智能显示新型设备方面表现抢眼,Mirage AR头戴设备已是这个领域的全球销售冠军,再加上Mirage Solo VR头显、Mirage相机以及ThinkSmart Hub智能会议系统(据报道第四财季销售额同比均增长50%以上)多点开花,丰富了联想的产品结构。

联想三驾马车发力走出低谷,打开业绩增长想象空间

联想打破业务边界

最近几年,科技行业加速变革,新技术、新产品风起云涌,对企业来说,这是一把双刃剑,稍有打盹,便会被落下;而若能卓立潮头,便会拨云见日,豁然开朗。这也意味着,企业若固守某一个业务,暗藏较大的风险,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在PC行业陷入动荡时,联想果断加大对智能化领域的布局和投资,不仅可以让联想走在科技界的最前沿,同时也是对未来的探索,以确保未来的竞争力。

为此,5月8日,联想宣布成立智能设备业务集团(简称“IDG”),调整内部架构,将个人电脑和智能设备业务集团(PCSD)、移动业务集团(MBG)整合进来,与原数据中心业务集团(DCG)协同发力“智能设备+云”和“基础设施+云”,满足向智能物联网和智能化时代转型的需求。

杨元庆在内部信中称:“我们所处的行业正在经历重大变革,从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过渡到智能物联网(智能IoT)的新阶段。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正在诞生,越来越多的数据正在产生,这些将让我们的工作、生活,所处的社会和整个世界越发智能。我们是PC市场的领导者,并且在移动互联领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面向未来,我们要把‘智能设备(智能IoT)+云’的业务推向新的高度。”

将PC、智能手机及其他智能设备打通,构建一个更为完善的智能物联平台,从而顺利朝多元业务转型,使各业务围绕同一个平台实现无缝衔接,提升效率与竞争力。这次组织架构的调整,无疑具有战略意义,业界也给出了积极的评价。如果战略执行到位,将进一步提升联想的凝聚力,从而更好地贯彻智能化战略的推进。

而2017/2018业绩发布会上,杨元庆表示,联想的愿景旨在成为智能化变革的领导者。目前,联想正在围绕智能物联网设备、计算力基础设施以及行业智能化解决方案加大投入,以构建起全新的竞争优势。

联想三驾马车发力走出低谷,打开业绩增长想象空间

联想誓师大会

而在不久前举行的联想全球誓师大会北京站上,杨元庆也表示,联想将打出一套“组合拳”,即“一个联想,两大转型,三波战略,四场战役,五个小目标”,要让“智能化”成为联想的新标签。

组织机构升级后,联想将着重推动“四大战役”的实现:个人电脑,继续保持业界领先的盈利能力; 移动业务,积极求进,满血图新; 数据中心,实现可持续的盈利性增长;人工智能,打造新的竞争优势。

从其最近的变革中,我们看到了联想明显的“饥饿感”,它正在变成一头处于饥饿状态中的野兽。多了咆哮山谷的动力,也就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文/徐上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