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二战时,苏联为何要不惜一切代价守住斯大林格勒?

邬晴霜


苏联人拼命守住“斯大林格勒”的原因就和德军拼命死守“勒热夫”突出部一样,这两个地点对于苏德两军来说都是进攻中的绊脚石、防守中的关键点。对于德军中央集团军来说,勒热夫突出部是整个集团军群的东部屏障,正是这个突出部外围吸引了朱可夫的160多万红军部队,整个集团军正面才避免面临毁灭性的压力;

同样的苏联人也是借助斯大林格勒要塞的坚固阵地,拖住闪击战德军机械化部队的脚步,确保了整个苏联南部的安全。假如说苏军将斯大林格勒拱手相让,按照计划“”保卢斯的33万精锐第六集团军群,将南下参与到“克莱斯勒”B集团军群对高加索油田的攻击队伍中,失去巴库油田的同时也失去了接受同盟国援助的重要窗口“伊朗”。说不定会引起整个伊斯兰世界倒向德国,这是非常可怕的事。

其实早在进攻斯大林格勒之初德军就没打算再继续跨过伏尔加河,德军只是想控制这里的铁路枢纽让莫斯科方向的红军无法南下支援高加索战区,最多也就是将伏尔加河航运纳入重炮火力范围而已。但是正如德军将领所言他们将一场突袭战打成了拉锯战,一个重兵集团被困在废墟中整个夏季攻势的计划都被打乱了。此外南线德军并未真正抵达里海重镇“阿斯特拉罕”这才是保卢斯军团的终极目标,

控制阿斯特拉罕也就达成了巴巴罗萨计划制定最东方推进线的南部目标,拉平战线后A集团军群就可以根据需要拆分,是支援勒热夫突出部的“莫德尔”、还是驰援高加索的“克莱斯勒”都足以改变历史。足见斯大林格勒的重要性,德军南北两线都在等待保卢斯完成攻城计划后来支援自己的作战,正是此地苏军的坚守让东线德军彻底破产,因此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转折点一点也不为过。


利刃号


斯大林格勒拥有巨大的工业价值,地理上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而且毕竟其是以斯大林的名字命名的,因此具有很大的象征性,斯大林格勒的得失对苏德两军士气有着巨大的作用。所以斯大林必须誓死守卫,而希特勒竭尽全力地想得到这个城市。

斯大林格勒位于伏尔加河下游,是苏联内河航线以及苏联南方的交通线路的核心,夺取这座城市对德军后续的作战也会有着巨大的帮助,而且德军当时进攻高加索地区的作战,也是需要夺取斯大林格勒作为支持的,不然即使攻下高加索地区也会形势危急。

同时,斯大林格勒也是一个工业城市,在苏联的工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占领这个城市能够对苏联的军工生产产生一定打击。而且斯大林格勒毕竟是以斯大林的名字命名的,该城一旦丢失势必会对苏联军民的士气产生严重打击。所以无论如何,希特勒都想攻下该城。

而在1942年7月德军攻下罗斯托夫后,希特勒就一方面是进攻高加索地区,另一方面就是派第六集团军进攻斯大林格勒。同时。还将第4装甲集团军的第24装甲军等精锐部队划归了第六集团军,武器弹药燃油等也是优先给第六集团军补充,足以可见希特勒对此战的重视程度。


战壕


军事意义很重要和政治意义同样巨大

1942年6月,德军大举进攻斯大林格勒,其中包括德国第六集团军、第四装甲军团,总兵力达到了25万人,配备1200架飞机和700多辆坦克。

战役初期,德军进展还是非常顺利的,德军突进了斯大林格勒市区,使斯大林格勒变成了一片废墟。整个斯大林格勒战役,可以说是在废墟上进行的一场“废墟保卫战”。


斯大林命令,绝不后退一步。

斯大林格勒这个地方,可以说是个军事重镇,战略意义大,而是,这个地方是以斯大林的名字命名的,战争打到这个时候,希特勒已经把这场仗当做他和斯大林两个人之间的战斗。所以,对希特勒来说,必须拿下斯大林格勒,而对手斯大林就必须守住斯大林格勒。

军事意义

同时,斯大林格勒,对于苏联德国都是非常重要的。斯大林格勒就在伏尔加河流域上,这个地方的水域可以沟通达亚速海和黑海。如果斯大林格勒失守,苏军调动就会变得被动,他没了这个中转点。



同时,斯大林格勒后面就是高加索,高加索背后就是巴库油田。进攻这里最主要目的就是夺取石油。德国的战车,没了油,就是一堆废铁。而罗马尼亚的油田这个时候不够用了,目标也只能是高加索的油田地区了。德国想得到它,而苏联也想守住它。


多方面原因,军事政治,一团问题,斯大林格勒也变成了一场决战,豪赌。结局是,德军1/4兵力折在了斯大林格勒。


军武文斋


斯大林格勒原本并没有那么重要,但希特勒原本速战速决拿下这个苏联南方工业城与政治象征性更强的城市,不料遇到了百折不挠的崔可夫,上百万大军死死的被黏在了斯大林格勒的废墟上面,撤不甘心,攻早已强弩之末,守前途渺茫。那个被西方世界吹的牛逼哄哄的曼施坦因也不会给希特勒出主意从荒芜辽阔的伏尔加河对岸出击,打掉斯大林格勒河对岸的补给支援,最终解困斯大林格勒战役僵局。

1942年的苏军尚没有建立野战战胜德军“闪电战”的信心,所以斯大林格勒外围战中苏军一败涂地,直打得著名苏军悍将们失魂落魄,唯有崔可夫一人临危受命信念坚定的拼死守卫斯大林格勒废墟,死死黏住了德军,为最后朱可夫指挥罗科索夫斯基、科涅夫的大军反包围歼灭了强弩之末的保卢斯攻击斯大林格勒的德军集团,取得了历史转折点性质的胜利。

当保卢斯集团显然斯大林格勒战役泥潭的时候,曼施坦因进攻高加索油田的战役也不顺利。做为“战略家”,曼施坦因应该知道斯大林格勒久攻不下的后果,应该早早做出从伏尔加河对岸包抄斯大林格勒守卫苏军的计划,而不是待朱可夫集中百万大军合围了保卢斯以后再从高加索方向撤退连解救保卢斯,这也是纳粹德军高官战略局限性所致。

实质上,如果曼施坦因指挥军队包抄斯大林格勒苏军后路,朱可夫就不得不提前发起旨在解困斯大林格勒的“围魏救赵”的击溃战,德军就像莫斯科城下的失败一样不会大伤元气。

历史让希特勒及一群猪一般的德军将领追啃着自己的鼻子,成就了朱可夫、崔可夫一代苏军将领的英明及苏军官兵的英勇。






B座603-YXQ




斯大林格勒已经是苏联退无可退的防线了,再退就退到北高加索、西伯利亚了。

如果莫斯科沦陷,苏联在国家意义上就已经亡国,而且斯大林格勒已经在苏联的大纵深国土面积的拖延下赢得了强化防御、建立坚固工事的时间。如果这样一个经过精心布局的坚固防御堡垒都挡不住德国进攻,那么基本上也不用退了,到了北高加索的平原是,就只能被德军强悍的机械化部队屠杀了。

所以苏联领导层深知斯大林格勒的重要性,那已经是帝国的最后一根救命的稻草,这才有了苏联把所有的宝都押到了斯大林格勒的举动。

不但把整个斯大林格勒堡垒化,还专门建立了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斯大林亲自督战,下达了后退者死的死命令。苏联几乎把国本都压在了此一役。


再说,如果苏联真丢掉了斯大林格勒,莫斯科就无险可守,莫斯科倘若沦陷,原本对苏联颇为忌惮的小日本立即就会兴奋起来,落进下石,那个时候苏联的残兵在西伯利亚被日德夹击,打游击的机会都没有。

为了卫国图存,苏联已经没有了别的选择,这才毕其功于一役,殊死防守斯大林格勒。事实证明,斯大林赌赢了。就这块小小的地方,成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全新转机。


谢金澎


纳粹德军在莫斯科会战中败北后,希特勒无奈之下只能放弃对苏联的全面进攻战略,但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作为苏军的战略部补给线,必须切断。于是,希特勒便集结了自己的B集团军群朝斯大林格勒挺进!

但是,一开始由于德军的猛烈攻势,苏联军队一直都处于战略防御的被动局面,随着战事的深入,苏军慢慢取得主动,随即便乘热打铁发动反攻……

其实,对于苏军来说没有战略撤退的必要,也不能撤退!因为战役防御阶段与德国交手的主要是斯大林格勒方面军,而顿河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只是在反攻阶段才发力。

另外,就算是德军攻下斯大林格勒,也不过是为了在侧翼协助挺进高加索的A集团军群,以确保那里的攻势顺利。

但之所以不惜巨大代价扼守斯大林格勒,原因与其特殊的战略意义有很大关系!这座城市西连顿涅茨工业区,南通巴库、高加索油田和库班粮仓,东接乌拉尔新工业基地,北达首都莫斯科,是一处战略补给的重要枢纽,被称为是苏联的"心脏地带"。

就连希特勒都说:"斯大林格勒对我们有决定性意义"!此次战役使苏德死亡兵力超过百万,可见双方对于斯大林格勒的重视程度。

我是军武最前哨!

喜欢军事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带来不一样的精彩内容!


军武最前哨


背景:德国在莫斯科战役中吃了大亏,从全面进攻转为重点进攻,为了获得高加索石油区,向斯大林格勒进军。对苏联来说,如果斯大林格勒被占领,肯定会给苏联的战略地位和信心造成严重的打击。自此一场血腥和大规模的战役开始了。

1.战略位置

从图中可以看出,斯大林格勒是伏尔加河下游重要港口城市,连接亚速海、黑海以及苏联的重点战略要地,是军事物资调运的中转站。而且,斯大林格勒是高加索大门,高加索巴库油田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二战后期由于缺石油导致德国的战争机器无法使用,许多军事上的计划都无法进行。

莫斯科战役后,德国全面进攻转为重点进攻,德军只能集中力量抢夺石油资源来补充战争消耗,因此,德军把魔爪伸向了年产量高达1000万吨的巴库油田。当时,苏联的石油也主要依靠巴库油田。因此,为了能保住油田苏联必须保住斯大林格勒。



2.信仰

斯大林格勒的原名为“察里津”,因为斯大林曾在苏联第一次卫国战争期间亲自指挥苏联红军在察里津击退了哥萨克白卫军,为纪念便以“斯大林”命名,也就是说这是苏联人民维护国家的象征,对苏联军民具有重要意义。


3、斯大林格勒是重要的重工业生产基地

这是一个冷知识,为了应付战争,在1942年以后,斯大林格勒的拖拉机厂能够生产T-34等多种类型的坦克,是苏联的重要军事工业生产基地。而且还在斯大林格勒的东部是苏联重要的粮食生产区,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利关系到苏联的经济命脉。

4、民族问题

这是一个问题,高加索地区有如哥萨克族等对当时的苏联政府不友好的民族,如果德军攻克斯大林格勒进入高加索地区,和可能和当地民族联合形成一个反苏势力,会对苏联形成左右夹击之势。


最新思维k


苏联人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守住斯大林格勒,因为这座城市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它的得失关系着战争全局的命运。为什么这样讲呢?试从两个方面分析。

一方面,从德国方面来看,一旦希特勒拿下了斯大林格勒,首先在军事上可以立即扭转因进攻莫斯科失败带来的被动局面,提升德军士气,重新赢回德国在其仆从国心目中的威望,同时德军可以沿伏尔加河北上,西向迂回莫斯科,东进与日本在西伯利亚会师,南下波斯湾,同日本在印度洋会合,然后回师进攻英、美,夺取轴心集团的胜利。其次,在经济上,攻占了斯大林格勒,就可以夺取巴库的油田、顿巴斯的煤炭和乌克兰的小麦,尤其是夺取了巴库油田,就可以大大缓解德国燃料补给的过度紧张局面。

另一方面,从苏联方面来看,一旦丢失了斯大林格勒,必然会带来一些列灾难性后果:首先,在政治上,这座历史名城的丢失必然会大大消蚀苏联军民的抗战意志,产生重大的国内国际政治影响。其次,在经济上失去了南方的重要战略资源,使其沦于敌手,资敌养战,后患无穷。最后,在军事上必然失去了莫斯科保卫战胜利所形成的战场主动局面,等于将莫斯科的东南大门向德军打开,德军可以随时从东南方向包围和夺取莫斯科。

因此,从以上两个方面分析,苏联没有退路,只有不惜一切代价死守。苏联军民在最高统帅斯大林、最高副统帅朱可夫的指挥下,发动了气吞山河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经过200个昼夜的激战,消灭德军66个师约150万人,击毁和缴获德军坦克及强击大炮3500多辆,火炮和迫击炮1200多门,飞机3000架。从此,苏军牢牢掌握了苏德战场的战略主动权,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力量走向胜利奠定了基础。


淮上秋阳


苏联不惜一切代价守住斯大林格勒,一方面是因为斯大林格勒的战略意义,甚至能够决定战争走向,另一方面则是苏联想要用斯大林格勒栓住精锐的德军。

斯大林格勒是苏联中央地区通往南方重要经济区域的交通咽喉,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斯大林格勒以西、以南是是苏联粮食、煤炭以及石油的主产区。

斯大林格勒战役爆发时,德国北方集团军群已经包围了列宁格勒,但是由于苏军顽强抵抗,德军久攻不下。

德军的中央集团军群在莫斯科战役惨败,损失惨重后只能向后撤退,虽然仍然对莫斯科构成威胁,但是基本上不太可能重新发动进攻。

德国的三大集团军群只剩下南方集团军群,如果攻下斯大林格勒,南方集团军群可以切断苏联南部与莫斯科的联系,还可以顺伏尔加河北上,包抄莫斯科,再来一次莫斯科会战。



如果苏联守住斯大林格勒,就会迫使德军与苏联进行没有胜算的全面战争,德国迟早被苏联拖垮。

苏联方面不断在斯大林格勒进行拉锯战,德军进不能攻下斯大林格勒,退又不能退,整个第六集团军被苏军拖住,此时苏联方面开始部署军队准备反攻。


德国的保卢斯上将指挥的德军第6集团军受领攻占斯大林格勒的任务,该集团军辖33个师约47万人,火炮和迫击炮约3000门、坦克约500辆,由第4航空队(作战飞机近1200架)负责支援。

苏联方面保卫斯大林格勒任务时仅有120个师160万人、火炮和迫击炮220000门、坦克约4000辆、飞机14540架,由远程航空兵(轰炸机150~200架)和防空航空兵第102师(歼击机60架)负责支援。

苏联军队反攻德军时,不断进攻斯大林格勒外围的德国盟友,主要是意大利等国军队,这些军队一触即溃,导致斯大林格勒内的德国第六集团军与外部的德军分隔。

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精锐的第六集团军全军覆灭,整个战役损失80多万人,德国彻底失去了进攻的能力。


视野新观


你好!我是冬眠蛇,由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希望多多关注!

死守斯大林格勒是由苏德战场的形势变化造就的。1941年冬的莫斯科保卫战中,苏联成功的守住了首都,并将德军击退了150至300公里,暂时解除了德军对莫斯科的威胁,但并没有改变整个苏德战场的态势,所以他只能被动防御。



日本偷袭珍珠港,德国对美宣战后,希特勒迫于美国参战带来的压力,迫切希望尽快结束东线作战,然而莫斯科失败后,德国已经没有能力发动全面进攻,只能选择一点重点进攻。



在初期进攻苏联的三个方向上,列宁格勒虽被围,但没有进展,莫斯科又被击溃,只有南线基辅方向似乎有机会可寻。而在1942年五月到七月的春夏两季战斗中,苏联的失败给了德国人机会。



一开始,斯大林就想在南线有所动作,尤其想夺回工业重镇哈尔科夫,于是他不顾众人的反对,把预备队调往哈尔科夫一线,以求有所突破。开始的进攻很顺利,但德军马上行动,很快就把苏军给包圆了。与此同时,德国将领曼施坦因天才般的指挥使得固守在克里米亚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中的10万苏军投降,整个克里米亚半岛失陷,这就使得东南战场门洞大开,给希特勒看到了机会和希望,他果断命令部队向东南挺进,进占斯大林格勒。



斯大林格勒是苏联南方通向中央的重要交通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乌克兰失守后,这里就成为苏联的粮仓和重要的重工业基地,更关键的是,此地的南面就是苏联赖以生存的高加索油田,而这些资源也是希特勒垂涎已久的。所以从七月份开始,战略态势已经明朗,双方都已经十分清楚,斯大林格勒必将有场大战,而能否守住斯大林格勒将决定苏联的命运!




苏军一方面派出军队层层阻击,迟滞德军的攻势,一方面开始组织大量军队,准备随时进行反攻。而此时,希特勒因为南线进展十分顺利,认为苏联已经没有力量固守,便抽调部队南下去抢高加索的油田,造成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只剩下保卢斯指挥的第六集团军27万人,使得苏军有力量将其困在了斯大林格勒,而苏联在伏尔加河东岸得以从容组织大量反击部队。





1942年11月17日,苏联百万大军发动反攻,因为为德军进行侧翼掩护的意大利,匈牙利和罗马尼亚部队战力水平低下,不久就被苏军全面击溃,保卢斯的第六集团军被围在了斯大林格勒。1943年2月,保卢斯率领第六集团军投降,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告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