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銀吉(右)和年近八旬的父親王天昌在騰格裡沙漠腹地種樹 (資料照片)
在王銀吉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地處甘肅武威市涼州區長城鄉紅水村北面的騰格裡沙漠腹地,映入眼簾的是生機勃勃的沙棗樹、梭梭、花棒等沙生植物,宛若一片綠色的海洋。
十幾年前,這裡卻沙塵暴頻發。沙漠不斷向村莊逼近,村民常年遭受風沙侵襲。
村裡不少人選擇外出打工。從小在這裡長大的王銀吉沒有離開,思來想去,他決定和風沙拼上一拼:“決不讓沙漠埋掉家!”自1999年至今,他和家人堅持在離家3公里外的騰格裡沙漠義務植樹。
王銀吉和家人提出治沙想法後,得到了全家人支持。1999年春節剛過,王銀吉一家就帶上帳篷和鍋碗瓢盆等生活用具,拉著壓沙用的麥草和玉米稈,來到村莊北面3公里的沙漠腹地,在一個叫“廟兒墩”的地方駐紮下來,開始壓沙造林。
為了運輸樹苗、麥草、水,王銀吉購買了兩匹大駱駝,在家與沙漠之間3公里多的崎嶇小路上日復一日地往返,來回一趟就得3個小時。駱駝馱水遠遠不夠苗木需求,王銀吉又在沙漠裡挖了一口水窖,用塑料薄膜包裹在水窖壁上,積蓄雨水。冬季,將駱駝馱進沙漠的水儲存在水窖裡,澆灌苗木。
“每天被子和枕頭上全是厚厚的沙塵,每天吃飯,碗底也有一層沙。”王銀吉說,一年四季風餐露宿,勞累過度,父親王天昌患上了嚴重的風溼病。
王銀吉與父親王天昌駐守在沙漠深處,家務重擔幾乎全部壓在了王銀吉的母親和妻子肩上。婆媳倆在家做飯總是計算著時間,爭取讓他們在回家後馬上吃上可口的飯菜……
王銀吉走到一棵樹前,深情地擁抱著樹幹。這是他的兒子生前栽下的一棵樹。2005年春天,上小學六年級的小兒子患上了腦幹膠質瘤。“爸爸,一定要把我葬在治沙點上,我要陪你把這片沙漠全部種上樹。”這年端午節之前,王銀吉的小兒子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媳婦埋怨我只顧種樹,沒有關心照顧好兒子,把孩子的病給耽擱了。”這成了王銀吉心中永遠的傷痛。但這之後,還是家庭給了王銀吉安慰和支持,一家人將思念與傷痛化作了壓沙造林的動力。
19年來,王銀吉一家壓沙造林近8000畝,累計栽植梭梭100多萬株、花棒120多萬株、毛條30多萬株、檸條5萬多株、榆樹20萬株、沙棗樹10萬棵。
王銀吉一家的事蹟感動了身邊很多人。同村的趙德元向村委會申請,承包了5000畝沙地,帶領15戶人家到沙漠壓沙植樹;大灣灘的移民戶找到王銀吉,請他指導壓沙,王銀吉爽快答應了,並將苗木、勞動工具、技術無償提供給大家。
“我只想多栽些樹,為改變家鄉生態環境盡點力。”王銀吉堅定地說。
閱讀更多 中國林業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