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家里有个总爱问“为什么”的孩子,父母可以这样回答

面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家长可以用巧妙的回答,锻炼孩子独立思考和敢于表达的能力。


3岁左右的孩子,看到什么都好奇,非常善于观察和提问,每天都有一大堆的“为什么”等着你。

  • 妈妈,为什么鲸鱼会喷水?
  • 妈妈,为什么天会变黑啊?
  • 妈妈,小乌龟为什么不说话呀?
  • 妈妈,为什么这里没有挖掘机了?

问出这些问题,说明孩子正在仔细的观察这个世界,他在思考和探索,试图弄清楚外部世界的样子,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世界观。

  • 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 为什么是这样的,不是那样的?
  • 事物之间有怎样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 我遇到问题的时候,是不是可以提出疑问?
  • 当我有了问题的时候,是不是可以自己找到答案?
  • 我可以用怎样的方式找到答案?

孩子的“为什么“背后,隐藏是他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而孩子自己对这些问题的解释,都取决于孩子成长的环境,取决于孩子世界里的成年人,尤其是父母,回答这些问题的方式。

家里有个总爱问“为什么”的孩子,父母可以这样回答

作为父母的我们,在最开始听到孩子问为什么时候,还是会有很多惊喜的,面对孩子的为什么,作为父母,通常有以下几种处理态度:

  1. 觉得孩子的问题很傻,或者没什么意义,浪费时间。比如去动物园的时候,孩子会问,为什么猴子有尾巴呀?--“有时间去想这种傻问题,还不如去学习呢。”
  2. 如果父母当时正在忙,或者心情烦躁的时候,在面对孩子的“为什么”,就没那么多的耐心了。--“哪有那么多为什么,没看见我正忙着呢!”
  3. 总想着给答案,孩子问出的问题,一定要苦思冥想,非要给孩子一个解释,想着想着把自己也想晕了。--“这个我也没想明白,可能是这样吧”。

通常的这些处理,久而久之,会对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不敢问,因为会被教训,不会问,因为父母总有答案,不再问,因为不再会思考。那么有什么简单可行的回答孩子“十万个为什么”的方法吗?那就是巧妙地把问题抛回去,看看孩子怎么说。

当孩子问出一个问题的时候,比如:妈妈,鲸鱼为什么会喷水啊?我们可以这样回答:是啊,这个问题我也没想过哎,你觉得是为什么呢?这样的回答有几点需要特别提醒:

第一:对孩子的回答抱有好奇心。父母得是真的想听听孩子怎么说,而不是背公式,这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一开始可能会有些不舒服,需要刻意提醒自己,对孩子保持一颗好奇心。

家里有个总爱问“为什么”的孩子,父母可以这样回答

第二,不要着急,要给孩子成长的时间。一开始,孩子可能答不上来,支支吾吾,那是他的小脑袋在运转,在努力组织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是个思考的过程不要去打断他,经过一段时间,孩子就会养成开动脑筋思考的习惯。

第三,不要评判孩子的答案。开始孩子可能说的乱七八糟,或者完全没道理,也没关系,不要去纠正孩子,更不要讲道理,孩子还有很长的时间去学习对与错,但主动思考和敢于表达自己,这些能力的培养,比对错更重要。

既然我们希望利用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来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那么当孩子说出一个答案的时候,我们如何回应孩子,如何及时的鼓励孩子,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比如,面对孩子提出的“鲸鱼为什么会喷水”这个问题,我们反问孩子,他可能会说:鲸鱼在水里游泳,嘴巴里就进水了,他就需要喷出来,这是我儿子给出的答案,我就会这样回应他:有道理哎,我怎么没想到,幸亏你告诉我。

孩子听了之后就会特别有价值感,他自己想出了答案的价值感,他告诉了妈妈,帮助了妈妈的价值感,会帮助孩子培养自信心。

奥地利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孩子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通过一个关于“为什么”的亲子互动过程,我们不但可以跟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也就是阿德勒所说的归属感,还可帮助孩子建立价值感和自信心,可谓一举多得。

我刚才给出的回应方式,是鼓励孩子的一种方式,叫做赋能式鼓励,就是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有能力的一种鼓励方式,当妈妈在孩子面前适当的示弱,就是给了孩子感觉到自己有能力的机会,这样的回应,你要不要试试呢?

家里有个总爱问“为什么”的孩子,父母可以这样回答

如今是信息社会,我们的孩子有很多种找到“答案”的方式,可以百度搜索,问老师问家长,或者到图书馆查阅,这些“别人”提供的答案,就一定是孩子真的想要的那个答案吗?而从小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敢于表达的能力,则可以帮助孩子在面对问题和选择的时候,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而不仅仅依赖于外在的力量。

最后总结一下回答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的“标准”句式:是啊,为什么?这个问题我也没想过哎,你是怎么想的呢?听到孩子的回答以后,再给出一个赋能式的鼓励:原来是这样啊,我怎么没想到,幸亏有你告诉我。

一起做个赋能式的父母,充分利用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帮助孩子养成主动思考和敢于表达的好习惯吧!


作者简介:赵欣Ella,3岁半男孩的妈妈,坐标青岛,儿童游戏治疗师,科恩亲授游戏力讲师,美国正面管教讲师,鼓励咨询师,头条号签约作者。品读“亲子沟通如何说”头条号,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一起探讨有品质的亲子沟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