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2 歷史智慧:小人並非無用之人,一段歷史,領悟如何用小人辦大事!

我在前面的文章 探討了君子與小人的思維模式。說起小人這個話題,正人君子們都是一臉鄙視,或者展現出一副不共戴天的神情,繼而咬牙切齒的進行批判,彷彿這樣,就能證明自己不是小人,就能與小人劃清界限!其實,對小人的定義,不能一概而論!人人都有陰暗的心理,人人也都有過“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經歷。不同的立場,不同的情境,都影響著人們對其他人行為的評判。因此,要對一個人下定義、貼標籤,最好還是具體到當時的情境,綜合判斷為好!

歷史智慧:小人並非無用之人,一段歷史,領悟如何用小人辦大事!

今天,讓我暫時拋去道德審判的有色眼鏡和先知先覺的上帝視角,以功利主義來審視歷史,講一段用小人辦大事的故事!

公子重耳歷經劫難,終於在秦國的幫助下回國繼位,是為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

晉文公返回晉國的過程中,晉惠公、晉懷公時期的重要人物呂省和郗芮最後時刻叛變,向晉文公投降了!

呂省和郗芮是晉惠公、晉懷公時期的掌權人物,此二人得意的時候,沒少整過在外流亡的重耳以及跟隨重耳的謀臣們。現在雖然投降,還是擔心受怕,害怕晉文公坐穩了王位之後,騰出手來收拾自己。於是想要乘晉文公立足未穩,陰謀造反,殺了晉文公!

歷史智慧:小人並非無用之人,一段歷史,領悟如何用小人辦大事!

此二人找來勃鞮來商量此事。勃鞮跟晉文公也有仇,勃鞮曾經先後兩次追殺過晉文公,最兇險的一次,勃鞮甚至拿劍砍掉過晉文公的一隻衣袖!勃鞮明著答應一起造反,暗地裡卻想,當初刺殺重耳,是聽從命令,各為其主。現在重耳都繼位了,我何必還跟著那兩人亂整事?不如私下裡把這二人的陰謀跟晉文公告發了,過往的恩怨一筆勾銷不說,說不好還能得到獎賞!

晉文公對勃鞮恨之入骨,見了勃鞮,痛加責備。勃鞮這個小人,此時卻說出了一番道理:晉獻公是你老爸,晉惠公是你弟弟,你老爸要殺你,你老弟也要殺你,我算哪根蔥?我只是個小人物,當時只知道晉獻公、晉惠公是國君,聽命辦事,管你是誰呢?當初管仲用箭射齊桓公小白,齊桓公繼位後不計前嫌,重用管仲,才能稱霸諸侯!如果齊桓公向你一樣,一心計較管仲用弓箭射自己的怨恨,齊桓公恐怕也成不了事!

歷史智慧:小人並非無用之人,一段歷史,領悟如何用小人辦大事!

勃鞮的言論,正是各為其主,身不由己,立場決定行為。可以說這是小人的託詞,但也不無幾分道理啊!

一番話,說的晉文公晉文公無言以對。最終,晉文公寬恕了勃鞮,勃鞮告發了呂省、郗芮的陰謀,晉文公採用勃鞮的建議,設計除掉了呂省和郗芮!按理說,勃鞮要賣友求榮,真是個小人啊!可是,沒有這個小人,晉文公恐怕就真的被害了,哪還有後面的稱霸諸侯?

殺了呂省和郗芮,晉文公還想借此機會,把呂省、郗芮的同黨一同幹掉,畢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趙衰勸道:晉惠公和晉懷公父子倆,就是因過於嚴苛失去人心,您不能和他們一樣,應寬容一些!

晉文公聽從趙衰建議,對呂省、郗芮的同黨們實施大赦。但是那二人的黨徒很多,雖然晉文公頒發了赦罪的公文,但還是沒有安全感,蠢蠢欲動。晉文公也因此沒有安全感,吃不香,睡不好。趙衰這個人,是個君子,是個“大人”,提出了很好的陽謀。但是沒有提出解決問題的具體頒發啊!

這時,另一個小人閃亮登場。此人名叫頭須,最早也跟著晉文公逃亡,負責管理晉文公的財務。在最關鍵的時刻,頭須私自卷跑了晉文公的所有錢財,致使晉文公流亡路上受了很多苦,忍飢挨餓,才有了介子推割股啖君的故事!

歷史智慧:小人並非無用之人,一段歷史,領悟如何用小人辦大事!

頭須來見晉文公,晉文公也是一番責罵,發洩心中怒火!頭須說:主公能容勃鞮,方才免除呂、郗之難;我這次來,有安定晉國的計策,主公不聽,我就逃跑了!

於是晉文公決定聽一聽,頭須有什麼高談闊論!

頭須:呂、郗黨徒甚眾,這些人自知罪重,雖蒙赦猶在懷疑,主公應該想辦法解決!我曾經偷了主公的錢財,致使主公捱餓,眾人皆知。如果國君出遊,而用我為您駕駛馬車,讓國中人民,看見聽見,傳說此事,那麼所有人都會相信,國君是一位不念舊仇,寬宏大量的人!因此,那些有罪的人也就可以解除疑心啦!

晉文公依計行事,果然,人心安定了!

歷史智慧:小人並非無用之人,一段歷史,領悟如何用小人辦大事!

晉文公用了兩個與自己有過節的小人,一個讓自己免於被害,一個讓晉國局勢穩定。這些,晉文公身邊的那些知名人物可都沒做到啊!所以,小人並非無用之人,有時,用小人也能辦大事!這中間,有什麼值得深思的呢?

1、大人很重要,小人也並非無用。關鍵在於,被誰用!用大人容易,用小人難,能用的了小人的人,是真正的高人,是能成大事的牛人!

2、成大事的牛人,都有容人之量!這絕非易事!你不妨想想看,你開車的時候跟沒跟別的車置氣,有沒有想打人的衝動?你打球的時候,跟沒跟人有過口角,想把人打殘廢?有沒有得罪了你,你心理想著如果有機會,揍他千百遍?再想想,晉文公能饒了差點殺了自己的人,能寬恕偷自己錢,使自己捱餓的人,這有多難!

3、不學小人去害人,跟小人學點智謀!勃鞮和頭須,嚴格意義上都是小人。小人命長,因為小人圓滑,小人多智!這二人審時度勢,用一番思維縝密,邏輯合理的言論,不但舊罪免了,還收到嘉獎!此二人善於準確捕捉領導最擔心、最憂慮的事,結合自己的身份,幫助領導排憂解難!

4、學會像“小人”一樣思考問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人其實是很懶的,懶得思考!這要追溯到億萬年前,原始人們養成的思維習慣,那時的人們,面對獵物,要麼群起而攻之,要麼落荒而逃,慢慢的,養成了面對敵人,要麼打、要麼逃的習慣。致使現在很多人也是如此,面對問題,要麼就激烈的爭執,要麼就一味迴避。君子就是這種思維,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不達、不窮怎麼辦?君子的思維過於極端!君子如鋼,寧折不彎!這樣真的好嗎?

而“小人”往往更現實,哪怕就有眼前的苟且,也能充分利用起來。面對問題,積極思考,因勢利導,爭取雙贏!

您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