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5 一張《格律詩拗救對照表》幫你拗救

一張《格律詩拗救對照表》幫你拗救

一張《格律詩拗救對照表》幫你拗救

學習格律詩的難點是拗救。其實,拗救並不難,只是不好記憶和記不全。本人在學寫格律詩的過程中,根據王力、餘浩然、屈紅俠、清秋、楊小源、滄浪吟等人的有關格律資料和記憶口訣編制了一個《格律詩拗救對照表》,寫詩時對照參考,一目瞭然,方便實用。

《格律詩拗救口訣》

A式五六小大拗,對句五字是救兵。

B式三拗五自救,一石三鳥真是靈。

C式特殊仄仄腳,五六互換三應平。

D式相應平平尾,偶爾互換也可行。

A式小拗可不救,三字B式不通融。

七言一字最寬鬆,二字四字須分明。

一張《格律詩拗救對照表》幫你拗救


說明

1、本表若不包括D句式拗救內容外,便是王力《詩詞格律》中所講的全部四種拗救方法:

(1)A、對句相救;

(2)B、本句自救;

(3)B、對句相救和本句自救同步進行;

(4)C、特殊格式。

2、D句式一直存在爭議,是不多見的拗句(在“平平仄仄仄平平”的句式中,五六字對換變為“平平仄仄平仄平”),過去使用的人不多,承認的人很少。唐朝大詩人李白、孟浩然曾經使用過。李白《登黃鶴樓》“一拳打碎黃鶴樓”,孟浩然《歲暮歸南山》“北闕休上書”,《臨洞庭上張丞相》“八月湖水平”。現在按照馬凱“求正容變”的原則,將此句式也納入了拗救範圍,便於在遇到不可替換的固定詞語、對仗、為避免三平尾等特殊情況下使用;一般情況下以儘量不用為上。

一張《格律詩拗救對照表》幫你拗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