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为什么美元不是由美国政府发行?

程文顺


想明白这个原因,大家需要摒弃一些固有的概念,美国政府是联邦政府,分为国会、总统、联邦法院三大机构,我们很多人的观点认为总统是一国最高元首,拥有最多权利,美国总统并不是这样,总统拥有更多是行政权、军事权和外交权,以及其他靠每个州无法行使的权利,比如出入境管理、对外贸易、国民福利等。对立法、司法等很多领域是没有管辖权的,很多人都知道,美国每个州都有自己的法律,并且州与州之间的法律也不完全相同,甚至每个州政府的人事任免权也都不在总统手里。这在国内是无法想象的,但在美国就是事实,并且美国经济能够领选全球,美国能够成为世界警察,其权利制衡的制度功不可没。


也正是基于这种权利制衡的初衷,货币发行权才没有给联邦政府。当然在美国这么多界总统中,总会有那么几个认为货币发行权应该归联邦政府所有,也有总统对此做出了努力,其结果就是总统被刺杀,并且还成为悬案至今未破,以后的总统也就不打货币发行权的主意了,毕竟命更重要。

美联储诞生时间并不长,也就100余年,1913年才成立的,虽然美国建国时间也不长,但显然要比美联储时间长的多。



建国之初,联邦政府基本上是一个松散的组织,权利主要掌握在各州政府手里,每个州都有自己的银行,在这样的情况下成立一个联邦银行,各州担心联邦政府的权利过大。但各州在应对金融危机时明显力不从心,两次金融危机倒闭了600多家银行,这才让各州及联邦政府认识到成立联邦银行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但在这个过程中仍然对联邦政府权限进行了严格限制,所以联邦政府没有货币发行权是很可以理解的。


坤鹏论


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美国的政府架构设置和美联储由来的常识。美国是三权分立的典型国家,早在建国时,从欧洲漂洋过海、受尽宗教迫害而来的建国先父们,一开始就对政府极不信任,便商议设置一种怎样的架构制约政府的权力,以便更好地服务于芸芸众生。

此后美国就有了三权分立,即立法权、执法权和司法权既相互独立,又互相制约。

大概而论,美国宪法规定,行政权掌握在美国总统手中,总统又是三军统帅,掌握军权;立法权掌握在国会手中,国会又分为众议院和参议院,由众议员和参议员组成,如果总统胡来,国会可以对总统进行弹劾,法案也要经国会批准才能成为法律;最高法院掌握最终的司法权,最高法官由总统提名,也就是说至少要与总统要同属同一阵营,一旦获任命便是终身制,可以判定总统的行为是否违宪。

而在货币发行上,美国宪法规定,发行货币的权力归国会,而国会授权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具体行使制定货币政策和对美国的金融机构进行监管的权力。1913年,时任总统威尔逊签署《美国联邦储备法案》,宣告美联储成立。

美联储相当于美国的央行,独立运行,现任联储主席是鲍威尔。美国政府没有发行货币的权力,如果要用钱,可发行国债,由财政部具体发行;美联储通过购买国债的形式,实际上也就相当于把美元交给政府了。

【小哥哥】曾行走美帝一线,目前关注中美经贸和美国经济等问题。欢迎点赞和留言,别忘了关注头条号【小哥哥打算盘】奥。后续更加精彩奥,么么哒。


摩羯小哥爱新闻


基本上大家都知道,美联储是美国的中央银行,但是美联储并非是国有机构,而是私人银行家们所共有的机构,掌握着美国金融的生杀大权。虽然说美联储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执行美国政府的政令,且美联储并没有货币发行权,同时美联储主席也需要政府来提名。货币的发行权实际上还是在国会,但是国会说到底不还是受到私人资本家的控制。也就是说,美国政府虽然名义上对美联储拥有一定的控制权,但是实际上,相比较其他国家而言,美联储这个中央银行的独立权要高的多。

实际上,美国历史上,曾多次试图建立政府主导的中央银行,但是都流产了。

1 美国的第一任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于1791年在费城成功建立了这样一个银行——美国第一银行(The First Bank of theUnited States)。

但反对声音十分强烈,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点:

这样一个全国性银行比其他银行有更多竞争优势,会造成垄断;
该银行超出美国宪法规定的联邦政府权限;
成立全国性银行会削弱各州政府的权力。

因此在反对派的坚持下,国会只批准第一银行经营20年,由于参股70%以上是英国人,同时当时美国与英国已经开始出现争端,所以也就没有再延续了。


2 十九世纪初,英美再起爆发军事冲突。但由于美国此时没有自己的中央银行系统和统一的金融市场,美国各个州内的商业银行陷入一片混乱。1816年由美国国会投票通过,时任美国总统麦迪逊签署法案成立了美国第二银行。但因为美国第二银行仍旧和美国第二银行一样没有摆脱其商业银行属性。在1836年,美国第二银行重蹈第一银行覆辙,被迫关闭。


实际上,这是由于美国政府的性质所决定的,美国政府依靠的是三权分立的政治,总统的个人权利有限,而掣肘很多,而货币发行权是一个大蛋糕,谁都想要,政府想要,资本家们可不同意。


以股易金


首席投资官评论员西瓜菌

1903年开始,美国经济经历和一个很长的发展期,经济的过热带来了很多机会也伴随着,很大的风险。其实整个过程就像银行家在池塘里养鱼,银行大量向社会注入资本,人们在金钱的诱惑下努力的工作创造财富,当鱼儿养肥之后,银行家开始收紧银根,这是鱼多水少,只能等着被银行家收割。到1907年10月经济危机爆发后,一半左右的银行贷款都被高利息回报的信托投资公司作为抵押投在高风险的股市和债券上,整个金融市场陷入极度投机状态。到10月24日,股市交易几乎陷于停盘状态。 摩根和他背后的国际银行家们精确地计算着这次金融风暴的预估成果。首先是震撼美国社会,让“事实”说明一个没有中央银行的社会是多么脆弱。这也为后来建立美联储奠定了基础。

1910年11月22日,美国最重要的银行家坐着火车前往数百英里之外的佐治亚州的哲基尔岛。此行他们讨论的目的就是讨论《联邦储备法案》。文件是由保罗•沃伯格起草,此人是德国犹太人,英国和法国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代理人,美联储的总设计师,第一任美联储董事。 

 由于中央银行这个名称过于树大招风,所以保罗建议用联邦储备系统的名称来遮人耳目。但是它中央银行的职能,和英格兰银行一样,美联储被设计成私人拥有股份,并将从中获得巨大的利益。所以美联储的所有股份中没有美国政府的份额,成为了一个完全私有中央银行。

为使联邦储备系统更有欺骗性,保罗巧妙地提出:“国会控制美联储,政府在董事会中拥有代表,但是董事会的多数成员由银行协会直接或间接控制。”自此之后美国政府完全丧失了对货币发行的控制。

说到这里大家就可以看到了,美联储是一个完全私人的机构,但是它却掌握了美国的货币发行权。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美国政府没有货币发行权,那么美元是怎么被发行出来,然后再流入市场的呢?

其实是这样的,每年都由美国财政部做出预算,预算第二年的国家预算,然后国会通过后,由美国财政部代表政府向美联储举债,也就是向美联储借钱。然后美联储再根据美国政府编排的预算,发行美联储债券,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美元。但是美国政府向美联储举债之后怎么偿还呢?这就靠每年美国的税收,来偿还这部分的举债,也就是说美国政府是以国家税收做抵押从美联储借钱。


首席投资官


大多数人可能会想当然地认为是美国政府发行着美元,实际情况是,美国政府根本没有货币发行权!

1.谁拥有发币权呢?

由于美国政府没有发币权,而只有发债权,美国政府以未来税收作为抵押来发行国债,然后用国债到私有的中央银行美联储那里做抵押,才能通过美联储及商业银行系统发行货币。


2.美联储是什么呢?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简称为美联储,负责履行美国的中央银行的职责。

美联储的职责类似咱们天朝的央行,制定并负责实施有关的货币政策,维持金融系统的稳定等。

1963年肯尼迪总统遇刺后,美国政府最终丧失了仅剩的“白银美元”的发行权。

美国政府要想得到美元,就必须将美国人民的未来税收(国债),抵押给私有的美联储,由美联储来发行“美联储券”,这就是“美元”。

美国中央银行其实是在特拉华州的私人企业,它和美国联邦政府机构根本不是一回事。

尽管美联储的主席是由总统任命,国会核准,但它仍然是一家私营性质的公司!美联储的核心是7人委员会,12家美联储银行,和公开市场委员会。

12家美联储银行全部是私有公司,由各自地区的主要银行组成。其中纽约美联储银行势力最大,实际上代行中央银行的职能。

7人委员会的成员-全部出身于银行和金融圈子,由总统任命,国会核准,主要负责重大货币政策。

公开市场委员会则是7人委员会决策的执行者,它主要是授 权纽约美联储银行实施具体操作-。

美联储的基本特点就是金融寡头们的行业协会,它的最高决策权看似掌握在7人委员会的手中,实际上仍然是操纵在金融寡头们的手中,因为所有的信息和形成决策的基础设施是最终掌握在银行家的圈子里。

3.来看看美联储是怎么产生的吧。

1907年,纽约证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从前一年的高位,下跌了近百分之五十,引起了恐慌。

当时,纽约银行市场流通性收缩、人们对银行和信托公司失去信心,从而导致了储户集中取款的现象,这就是知名的“1907年恐慌”。危机在纽约起源,很快蔓延到全国,很多银行和信托公司被挤提,最终破产。

这次恐慌让美国政府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持久地让财政稳定的办法。 一群银行家们策划成立一个全国性的中央银行系统,并掌握这个系统的核心权力。

在几次试图通过这一法案的努力失败以后,他们开始资助当时正在竞选的威尔逊,威尔逊-答应在当选以后签署这一法案。

1913年,机会终于来了,由大富豪洛克菲勒的祖父,参议员Nelson Aldrich在圣诞节前几天趁着许多议员休假之际,提出了联邦储蓄法案,并于12月23日通过,威尔逊总统立即兑现了诺言,签署了该法案。

为了低调起见,中央银行的名称被刻意回避了,代之以不太招眼的美国联邦储蓄委员会。 美国中央银行的大权终于落入了纽约银行家们的手中。

多年以后,威尔逊总统提及此事,懊悔地表示“我无-意当中摧毁了我的国家”。


直面丑陋的自己


美国《宪法》第一章第八节明确写道:“国会拥有货币的制造和价值设定的权利。”但在建国之初后的百多年里,政府和国际银行家们围绕货币发行权的斗争从未结束。

1789年,亚历山大·汉密尔顿被任命为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据后来的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付款数据显示,汉密尔顿曾长期接受欧洲银行家们的资助。

面对独立战争后严重的经济和债务危机,汉密尔顿强烈建议美国仿造英格兰银行建立自己的私有中央银行,履行发行货币的职责。

他曾向国会交代:新成立的中央银行为私有制,总部设在费城,各地建立分支银行,政府的货币,税收必须放在这个银行系统里,该银行负责发行国家货币,向政府贷款并收取利息,银行总股本为1000万美元,私人持有80%股份,美国政府拥有剩下的20%。由25人组成银行董事会,5人由政府任命,其余20人则由股东选举。

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

汉密尔顿的观点与托马斯·杰斐逊背道而驰,两人在银行制度上激烈交锋。

汉密尔顿代表精英阶层的利益,他认为:“如果不把社会上有钱的个人的利益和财富集中起来,这个社会是不可能成功的,国家的债务,如果不是过多,应该是我们国家的福祉。”

杰斐逊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他反驳道:“一个私有的中央银行发行人民的公共货币,这对人民自由的威胁比军队更严重。我们不能容忍统治者将永久债务强加在人民身上。”

1791年,汉密尔顿的法案在国会经过激烈讨论,最终以微弱的优势通过。而此时,被严重债务危机压得喘不过气的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则犹豫不已。他知道这个提案明显与《宪法》冲突,但没有说明国会是否有权转让货币发行权。汉密尔顿找到华盛顿,财政部长的账本似乎更有说服力,如果不成立中央银行以得到外国资金入股,政府将很快垮台。显然,汉密尔顿的说法打动了华盛顿。1791年2月25日,美国签署了第一个中央银行授权。

据后来的资料显示,外国资本占到了1000万股本中的700万股。英格兰银行,内森·罗斯柴尔德成为美国第一银行的主要股东。从中央银行成立的1971年到1976年短短的几年时间,美国政府的债务就增加了820万美元。

19世纪以来,原有的英格兰模式,即以国债作为抵押来发行货币,政府举债,银行发行货币,确保债务规模越来越大。但在金本位的前提下,黄金白银增加缓慢,这就等于给银行放贷设了一个上限。所以原有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银行家们的胃口。他们摸索出一套更高效和复杂的货币体制——法定货币体制。通过这套体制,货币发行彻底摆脱黄金白银的制约。通过无限制的增发货币,银行家们掠夺了整个国家的财富。而增发货币引发的通货膨胀却要普通人民来承担,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没收了人民的财富。

图为美联储总部

美联储的成立

1912年伍德罗·威尔逊当选美国第28届总统,在公开场合,威尔逊不止一次的抨击华尔街金融垄断,私下里,威尔逊确实华尔街银行家们的代言人,他的上位完全得益于银行家们的资助。

美国第28届总统伍德罗·威尔逊

1913年6月26日,威尔逊入主白宫仅三个月,由弗吉尼亚的众议员格拉斯正式抛出《美联储法案》,对于这种有关国家货币发行的重大提案,他的通过却堪称神速,许多议员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投了赞成票。而威尔逊总统为报华尔街的知遇之恩,法案通过仅一个小时,就正式签署了该法案。

消息传出,华尔街和伦敦顿时一片欢腾。

谁拥有美联储

多年以来,美联储的所有权一直是个谜,美联储自己总是含糊其辞。这个秘密终于被发现《美联储的秘密》一书作者尤斯塔斯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终于得到了12个美联储银行最初的企业营业执照,上面清楚记录了每个联储银行的股份构成。

美联储纽约银行是美联储系统的实际控制者,它在1914年5月19日向货币审计署报备的文件上记录着股份发行总数为203053股,其中:

洛克菲勒和库恩雷波公司所控制的纽约国家城市银行,拥有最多的股份,持有3万股。

J.P.摩根的第一国家银行拥有1.5万股。

当这两家公司在1955年合并成花旗银行后,它拥有美联储纽约银行近1/4的股份。

保罗.沃伯格的纽约国家商业银行拥有2.1万股。

罗斯柴尔德家族担任董事的汉诺威银行拥有1.02万股。

大通银行拥有6000股。

汉华银行拥有6000股。

这六家银行共持有40%的美联储纽约银行股份,到1983年,他们总共拥有53%的股份。经过调整后,他们的持股比例是:花旗银行15%,大通曼哈顿14%,摩根信托9%,汉诺威制造7%,汉华银行8%。这些银行实际上决定着美联储主席的候选人,美国总统的任命只是一枚橡皮图章而已,而国会听证会更像一场走过场的表演。

在威尔逊总统去世之前,他承认自己在美联储问题上是被欺骗了。他内疚的表示:“我在无意之中摧毁了我的国家。”


盖世英豪


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货币当局是相对独立的,或者完全独立。

在美国,货币当局是美联储。它的主要领导人虽然由总统提名,但美联储不是政府的内阁部门,而是对国会负责的独立机构。

如果货币由政府发行,那么存在以下几个严重的后果:

第一,国家财政不受不收预算约束。国家的财政由财政部门负担。如果货币由政府发行的话,那么财政部门在出现四肢的情况下,就不需要发行国债向银行或者私人借钱,而是直接从银行拿钱或者干脆印刷货币。如果政府的财政不受约束,那么他就会变成一个经济独裁的政府,想干嘛干嘛,能干嘛干嘛。



第二,存在巨大的通货膨胀隐患。政府一旦有了,无限使用资金的权利,怕就会毫无顾忌和不计后果的使用资金。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通货膨胀和经济毁灭。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中国宋朝。在宋元明三个朝代,政府拥有纸币的发行权,但最终后果就是严重通货膨胀。从而导致纸币在明朝退出中国历史。根本原因就是,纸币没有金属货币作为后盾支持,随意发行导致社会发生严重通货膨胀。


在发达经济体,无论是美国、英国、欧洲国家、还是日本或者中国香港,货币都不是由政府直接发行的。即使在中国大陆,发行货币的法定机关中国人民银行隶属于国务院,属于政府机关。但它也严格独立于财政体系之外。


财经知识局


其实在1900年之前,全世界各国的政府基本上都是不掌握货币发行权的,那个时候有“金本位”、“银本位”等等货币体系,大家只认黄金和白银。总的来说,在1900年之前的世界中,真正能称得上货币的基本就是黄金和白银,在更久远的历史中,就是铜币了。这主要取决于这些贵金属的稀缺性,据说在拿破仑时代铝比黄金还贵,所以理论上也是可以当货币使用的,只不过后来铝变得越来越便宜,还是不如黄金保值。


这也就意味着,黄金才是当时那个时代的主流,甭管你是金币还是金块,只要是黄金,就能获得大家的认可,生意也就有的谈,所以在那个年代,各国君主都信奉“黄金主义”,所谓手中有黄金,遇事总不慌。假如你印一张纸,那就没人承认了,就算你在纸上写“1000”,但这又能代表什么?所以在那个时候,所谓的纸币,并不是货币,只是一种“信用凭证”,比如说英国人弄了一张纸,上面写上1000,虽然纸的成本只有0.0001,但为什么还会有人用?因为如果有人拿着这张写着1000的英国纸,他可以到大英帝国的银行中直接换出1000单位的黄金,所以这是一种信用象征,而不是因为这张纸成本是1000单位的黄金,这是以大英帝国的信用来抵押的。

因此,那个时候的各国政府,想要大笔捞钱,最佳的办法是什么?就是发债,这基本上是名目众多了,最著名的就是“战争国债”。举个例子说,假如法国国王弄一张纸,上面写上1000,需要大家用1000单位的黄金来换这一张写着1000的法国纸,法国国王承诺,战争打完后,大家手里这张写着1000的法国纸,能够换来2000单位的黄金,直接赚一倍。最后法国国王印了100万张,换来了1000000 * 1000单位的黄金,然后拿着这笔钱招兵买马造装备。但是仗打输了,大家蜂拥而至找国王兑换2000单位的黄金,国王被逼无奈的跑路了。

这个例子就说明了,国王有能力发债,但是没能力印黄金,黄金数量是有限的,是稀缺的,如果国王可以随随便便的把黄金印出来,那国王自然也就不用跑路了。这也说明了那个时代,财政问题是个很严重的问题,主要就是货币发行权掌握在大自然手里,而不是政府手里,如果政府没有足够的黄金,那就运作不下去了。因此,在19世纪之前,欧洲人迷信“炼金术”,希望可以把黄金造出来,结果黄金没造出来,却把化学工业给造出来了。

因此美国政府不掌握美元的发行权,这也是大概率事件,美国政府建立于1789年,那个时候世界各国政府都不能发行货币。现在所谓的“美元”,也就是美国的法定货币,在1793年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当时美国通过了“铸币法案”,合众国13个州开始统一货币,但当时的“美元”,是货真价实的美金,可以直接兑换银元和黄金。在20世纪之前,西班牙银元是一种广义上的“国际货币”,同时期还有“墨西哥鹰洋”,都是贵金属货币。在1860年之前,大多数美国人也是不使用美元钞票的,而是换成西班牙银元,因此西班牙银元,才是北美通用货币。

现在人们手中的“美元”,其实是诞生于1913年,也就是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建立的这一年,美联储发行联邦储备券,成为美元的发行机构,也是事实上的美国中yang银行。因此,1913年之后的美元,全称其实是“美利坚合众国联邦储备券”,代表了美国政府的信用。在1913-1944年期间,美元可以直接兑换黄金和白银。在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后,美元如果想兑换黄金,就只能找美国政府兑换,这种局面持续到了19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才真的变成了“一张纸”。

综上所述,在1793-1913年期间,美元只是兑换银元和黄金的“凭证”。

在1913-1944年期间,美元是一种金银票,可以自由兑换黄金和白银。

在1944-1973年期间,美元是可以到美国政府兑换黄金的凭证。

在1973年之后,美元才成了“一张纸”,而这张纸的名字叫“联邦储备券”。

因此,美联储不只是美国的中yang银行,也可以称为“美利坚造纸厂”。


图维坦


现代社会几乎所有国家都有一个央行,而每个国家的货币供应量都是由央行控制的,这里几乎没有例外。关键在于央行由谁控制。

美联储的特殊性在于,美联储独立于白宫运作,其委员是美国6大区域银行的主席构成,但其总主席及另一半的委员由总统提名、国会通过。美联储每年两次向国会汇报工作,解答其各种政策出台的理由。

这个构架可以看出美联储不必向总统负责,总统不能过问其运作(否则就是干涉美联储的独立性,有违法嫌疑)。所以我们一般都说美联储拥有美元发行权。

但是,美联储的成立,源自于国会的1913年联邦储备法案。也就是说,美联储的权力从根子上来自于美国国会。如果美联储滥用权力或危害经济什么的,美国国会完全可以通过一个法案将其解散或剥夺其权力。这就是为什么美联储出台的每一次政策都有完整的记录,包括谁谁谁怎么投票的、什么意见、及各种数据理由,它不可能随欲所为,每隔半年就得向国会解释为什么降息加息或为什么不降息不加息。如果有不合常理的行为就会被国会拷问。

08年次贷危机时,美联储为了紧急拯救危机,希望购买房贷债券给银行提供急需的流动资金。但它不愿独断行动承担责任,而是让财长通过国会批准这样的救助计划。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美联储不是权力大到随意发行美元的地步,它的独立运作也受国会制约。

有个名人说过“掌握了美元的发行权就掌握了世界”什么的,就这一句话,被许多喜欢阴谋论的人脑补出了罗思柴尔斯、犹太集团、甚至共济会什么的。其实美国的权力制衡机制很巧妙地防止了社会被个别集团控制的可能,美联储也不例外。

现代其他一些国家的央行后来也都渐渐开始学习美国。比如英国央行、日本央行在1997年分别获得法律上的部分独立运作权,但多少都还是受制于政府的财政部。

欧洲央行是另一个例子,它不听命于任何欧元区国家领导,也独立运作。但是欧洲多国政治的环境,决定了它独立能力还是受到政治影响比较大。

至于另一个东方大国,好像央行和财政部同时隶属于国务院,受同一个大脑指挥,经常唱同一首歌。好处是行为协调一致。坏处我就不说了。


听我说完好吧


美国货币由美联储发行、调控、监督市场,美联储由国会统管,它是独立白宫之外的单独存在,双方相互制约,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央行,但是却行使央行权利,更多的像是一个机构,通过货币政策调节经济。


这就要从美国的由来和发展谈起,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与其说它是由众多洲联合组成,不如说它是由美国所属洲的利益集团所掌控,美国的大财团和一些家族掌控着美国经济,甚至影响政治,从历任美国总统的身上可见一斑,美国选举需要庞大精选费用,而身后就是大财团的支持,相应的利益集团主张。

而美联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机构,做到钱权分离,根据经济情况,制定货币政策引导美国经济,未尝不是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