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老洲乡农耕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几点建议

老洲乡农耕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几点建议

老洲乡农耕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几点建议

一、老洲乡的现状与特色

老洲乡四面环水,属独立江心洲,古时称为:曹韩洲、白沙洲,成洲于明朝。因长江挟带的泥沙堆积而成,后人因其成洲历史悠久,改称老洲。洲上有古代的“铜陵八景”之一“曹韩沙谶”,因民间流传有“曹韩沙嘴圆,铜陵出状元”的故事而得名。全乡面积42平方公里,东与五松镇隔江相望,西与无为县、枞阳县隔江相邻。近年来,老洲乡紧紧围绕生态立乡、文化兴乡、商贸富乡、旅游强乡四大战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纺织服装、水上运输、休闲旅游四大产业,全乡经济社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1.老洲乡是个农业大乡。老洲乡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铜陵地区独特的农业种植模式,全乡耕地面积13790亩,有标准化蔬菜基地,水产养殖,高效育秧大棚,蔬菜配送中心等,蔬菜品种获得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乡内盛产油菜、小麦、花生、大豆等农作物,盛产鱼、蟹等各类江鲜,还有葡萄、草莓等时令蔬果,是铜陵市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菜篮子”和“果园子”

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基本形成了以棉花、意杨林、油菜、无公害蔬菜四大种植基地。老洲乡以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为抓手,精心实施蔬菜种植的“111”工程,即建立100亩农业科技示范园,1000亩特色蔬菜精品园,10000亩无公害蔬菜观光园。早在2003年,老洲乡就被铜陵市人民政府评为“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乡农业科技示范园被评为市级“双培双带”先锋示范基地。

2. 老洲乡是个文化名乡。老洲乡早在1958年就被周恩来总理亲笔命名、国务院授予“全国文化之乡”的光荣称号,还先后荣获第四届“安徽省文明村镇”、“安徽省千万农民健身示范乡”等荣誉称号;群众性体育文化活动蓬勃发展;发源于老洲乡的“铜陵牛歌”被文化部审定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3. 老洲乡是个生态美乡。老洲乡地处万里长江之中,岛上又无任何大工业污染;洲头“太阳岛”蜚声市内外。太阳岛占地约4000亩,草地、柳林、沙滩三大自然景观约各占三分之一,这里既有大海边那宽广浩瀚的宏伟气势,又有大草原那一望无边的壮美景色,还有东北大兴安岭森林那原始宁静的神秘状态。细细的沙滩,绿绿的草地,郁郁葱葱的树林,一年四季都是鸟语花香,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市民们到这里来游玩。老洲乡的“太阳岛”成名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初期,那时只是一个美丽的洲头沙滩、草地和杨树林,也不知是谁先发现了这块“新大陆”,厌倦了都市生活的铜陵市民们或结伴而行,或倾巢出动向着这个美丽的沙滩踊来;恰巧就在那时候中央电视台拍摄的一部电视片《哈尔滨的夏天》,其中由我国著名的歌唱家郑绪岚女士演唱的插曲《太阳岛上》风靡全国;电影上大部份的画面展示的都是哈尔滨松花江中的太阳岛的美丽场景;因铜陵老洲乡的洲头沙滩与哈尔滨松花江上的太阳岛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有些市民们便将这个沙滩也叫成了“太阳岛”,还有人在省、市的媒体上发表了《铜陵有个太阳岛》的文章,从那以后老洲乡的洲头沙滩便被人们称这“太阳岛”了,继而“太阳岛”的名字便一传十,十传百传了开来,名气便越发地红火了起来。虽然老洲乡的“太阳岛”,无论是从知名度还是开发、建设上,与哈尔滨太阳岛有一定的差距,但作为本市市民休闲踏青的旅游景点还是非常值得称道的。

4.老洲乡是个旅游富乡。近年来,老洲乡以“文化老洲·生态绿岛”为发展主题,不断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先后举办了“听牛歌·品江鲜”、“唱响牛歌·放飞梦想”乡村旅游文化节,以及“大手拉小手·放飞中国梦”风筝公益放飞、“行走美丽乡村·感受果蔬小镇”绿色健步走等大型活动,吸引超过15万游客踏青游玩。特色蔬果、优质江鲜、各色农产品等受到市民喜爱。乡村农家乐蓬勃发展,旅游接待能力迅速提升,带动致富能力不断提高,对外形象不断提升。

二、开发农耕休闲文化的几点建议

在数千年农业实践中,中国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农耕文化。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的基础。从普遍意义上讲,农耕文化是通过农业耕种所创造和积累的,与农业社会有关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包括传统农业基础之上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典章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风俗、语言、习惯等文化形态。

建议投资建设一个老洲乡的农耕文化生态观光产业园,主要用于挖掘、抢救、保护、传承老洲乡及周边地区悠久的农耕民俗文化,着力打造全市或在全省有影响的休闲农业园区。展示这个乡及周边地区传统的农、工、商、牧、副、渔等平民生产生活文化遗产,为大家提供一个科普休闲的好去处,为子孙后代保留下一份难能可贵的文化遗产,也为铜陵地区的休闲农业产业增添新的色彩。

建议园区规划为五个功能区,每个区通过各具特色的功能,从不同角度来展示和传播老洲乡及周边地区的农耕民俗文化。

1. 生态农业休闲区(或称:耕劳体验区),地点设在标准化蔬菜基地

生态区内应设置有游客休闲活动的场所等基础设施,可以整理出一些土地,放置一些必要的体验农具,还要将配套建设水利管网、电网、道路等基础设施配置齐全,给大家提供一个传统劳作的学习体验区域,通过各式的农耕,手工劳作,让大家在学习中感受劳动人民无处不在的智慧,体验劳动人民的艰辛。游客有偿地认领一块土地,让其种植一些常用的瓜果蔬菜,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或结伴前来,或倾巢出动,在菜农的指导下承包耕种,收益归已,让游客也来品尝一下当“地主”的乐趣。此外,游客还可以在休闲区里自采摘、自烹饪、自品尝通过自己劳动所得到的成果。

2. 农耕文化展示区,地点设在老洲乡政府附近

这个展示区实际上是一个现代化的场馆。 由于老洲乡独特的地理位置,便形成了独特的农业生产和农耕文化。展馆里采用电、光、声等现代技术,配合文字解说,展示老洲乡不同历史时期的农耕用具、手工业用具、百姓民俗生活用品等农耕文化物品,如:棉花的种植、加工,大豆、油菜、花生生产与加工,还有植树、捕鱼和长江航运等各种生产工具和农具等。让游客们在游览观光的同时,了解老洲乡的历史与农耕文化。

还可以将铜陵地区其他主要农耕文化收集到这里,一并展示出来。如:铜陵的生姜文化、牡丹文化、采檀剥皮文化等,让广大游客可以了解到铜陵更多的历史与文化。

3. 田园生活休闲区,地点可建在老洲乡轮渡码头附近

以生态田园为背景,以百姓饮食起居生活为主题,兴建一些住宿、餐饮、休闲、购物、娱乐设施,里面的餐饮品种、商品都是当地材料、当地加工生产,并具有当地风味的地地道道的纯天然,无污染的“土货”;如土菜、土鸡、土鸡蛋、黑猪肉等,让大家感受“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那种田园生活的惬意和乐趣。

4. 民俗风情游览区,地点可建在乡政府附近

(1)以文化广场为中心,通过道具场景的设置,再现老洲乡农家各种节庆场面和古老传承的童真游戏,并为这个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铜陵牛歌”的保护和“文化之乡”、“体育之乡”的传承与发扬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

(2)建设历史文化街,定格历史画面在清末民初时期,历史文化街以经营传统民俗手工业作坊为主,譬如:手工纺线织布,染坊,酿酒,酿醋,油坊,粉坊,豆腐坊,手工挂面,铁匠铺,木匠铺,裁缝铺,剃头铺,客栈,茶舍,书社,酒肆,戏楼,当铺,肉铺,杂货铺等以及众多地方传统小吃等等,给人们一种身临传统农耕业时期,惬意悠闲慢拍生活之感受。

5. 太阳岛风光游览区,地点老洲头沙滩

“太阳岛”不仅是老洲乡的一个风景点,也是铜陵市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早已纳入市旅游总体规划,一年四季游客络绎不绝。

2017年的春季老洲乡政府就在这个“太阳岛”上举办了大型的“唱响牛歌·放飞梦想”为主题的文化旅游节活动,还有大型的文艺演出、大型特技风筝表演、特色风筝展示等一系列的配套活动,参加活动的游客可以说是人山人海。据说今后每年还要继续办下去,并且规模也是一次比一次大,内容也是一年比一年丰富多彩。

现在“太阳岛”上基础设施建设已远远不能满足旅游发展的需要。老洲乡政府近年来对“太阳岛”景区的建设虽然投入了一定的资金,兴建了东大堤至太阳岛段路、建设了旅游公厕和停车场,还建设了人行步道,架设了电力专线等配套设施,但对迅速发展的旅游趋势、日益增长的游客数量来说还远远不够,还应该加大投入。要根据老洲乡地处江心之中,四周不设防,易受到江水枯盈的影响,建设一些如高架、高脚形的具有江心地域特色的餐饮、住宿、购物等配套设施,还要修建一个大型的露天舞台。这个景点一年除冬季外,春、夏、秋三个季节游客都是络绎不绝,人数最多的一天可达5000余人。“铜陵有个太阳岛”这个称谓已形成了近30多年,其知名度早已是家喻户晓,并传到省内外,我们一定要努力地做好各方面的工作,让“太阳鸟”景区的知名度更高,让老洲乡的旅游事业进一步地发展壮大、更上一层楼。

老洲乡农耕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几点建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