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0 曾国藩:30岁前我一无是处,一个字却让我迷途知返

曾国藩:30岁前我一无是处,一个字却让我迷途知返

曾国藩

曾国藩28岁考中进士后,做了翰林院的庶吉士(小京官),想着风光无限,便带父亲到北京小住,没想到,父亲呆了一段时间就回家去了,还在家书中特别给他提出一个忠告:要节欲,节劳,节饮食。他一看,惭愧的无地自容。

原来,他到北京做官之后,每天用于社交的时间特别多,到处去蹭饭、喝酒、聊天、听戏、下棋,不乏声色犬马,还伙同朋友去调戏别人的小妾,自己在日记中忏悔说自比禽兽。同时为人傲慢、脾气比较暴躁,多次和别人吵架交恶。

这就是30岁以前的曾国藩,和一个普通人并无异常。但后来,全靠老师的一个字,彻底的让他迷途知返,终成一代圣人。

曾国藩毕竟是有大理想的人,每天这种生活也让他苦恼羞愧。他发下誓言,立志改变,便想着拜师求教。拜的老师就是倭仁和唐鉴,都是当时著名的理学大师。倭仁教给了他写日记的方法,让他反省自励,记录每天的不足和缺点;另一个是教他敬畏慎独,学会自我控制。记日记的方法被曾国藩坚持了下来,连续几十年没有断过。但这并没有带给曾国藩多大的改变。他日记写道:“自立志自新以来,至今五十余日,未曾改得一过。”一条毛病没改掉,生活还是老样子。

直到倭仁的老师唐鉴送给曾国藩一个字,才彻底的改变了他的人生。

这个字就是静。

唐鉴说:“若不静,省身也不密,都是浮的,总是要静……最是静字工夫要紧。”静不下来, 一切都是空的。问题在浮,静下来才有改过的可能。曾国藩之前一切的行为其实都是浮躁、好动的表现,按照老师的指点,果然不多久,他面貌一新。

他怎么做的呢?一是他特别主张静坐。不论压力大,一定要找时间静坐。两腿一盘,就把脚禁锢住了。二是临事淡泊守志。遇事时,要养成先静下来的好习惯,淡定从容。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曾国藩说,养得胸中一种恬静便是这种道理。

一百多年前的经验,对今天的我们同样适用。每天忙着刷朋友圈,忙着跑圈子,心中想着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同样是浮躁。但只要能够像曾国藩一样,守住胸中的一个静字,管住腿,沉下心来,必定也会获得一番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