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为什么一个国家的货币会崩盘?

搞笑大乐透


  • 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有大量的东南亚国家陷入外汇枯竭、固定汇率制破产的窘境;

  • 2014年,美联储启动第一轮加息,也同样让一大堆新兴市场国家再次陷入同样的窘境;

  • 今年,美联储的新一轮加息,包括换一个名头的所谓“缩表”,又如达利摩斯之剑,继续高悬头顶,年初,已经让一个非洲产油国安哥拉倒下了!

为什么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地区,总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呢?

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所谓“固定汇率制”,内在机理是什么,薄弱之处又在哪里,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完善制度、应对可能的危机。

似乎——固定汇率制之下,外汇储备不应该枯竭

曾今,固定汇率制也是许多理论家眼中,一个“看起来很美”的制度设计——

我是一个小国,独立发行自己的货币,在国际上显得很孤立,也不知道自己的汇率,该定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比较合理。不如抱紧当今世界上的头号经济强国——美国的大腿,我们手中有多少美元,就也按对应比例,发行多少自己本国的货币。这样,我们发行的货币,实际上就相当于美元在我们国家范围内的“代用券”。人们也就不用担心自己手中的本币价值不稳了——反正数量是两相对应的,你若不信任本币,拿着它,按照央行发行本币时设的那个比例,去换央行手中对应量的美元就是了。

可奇怪的是,每当人们真的开始怀疑这些本币的价值,纷纷拿它们去换美元时,常常换到后面,央行就说:不好意思,美元告罄,没得换了……什么?不是每一张本币,都按发行时的那个比例,对应着相应量的美元吗?为什么本币还在,美元却没了?

关键——央行发行的钱数,不等于人们手中拥有的钱数

其实,事情的关键在于:设计这套制度的人,并没有注意到“本币发行量”与“本币储蓄量”之间,存在的差异——

央行发行了多少本币,本国人民的手中(现金+银行账户里的数字),就也有多少本币的“钱”吗?并不是。

由于有银行体系的存在,所以,持有本币的人,一般会把他的本币存在银行,等将来需要用钱时,才会将其取出。而银行会利用这个时间差,又将这些本币,贷给其它急需用钱的人。等贷款者将这些本币花出去后,赚得这些货币的人,又会跟前面第一个人一样,将其存回银行,直到自己也需要用它时,才会将其取出。

既然一头被贷走,另一头就会被存回来,那么,就会有两个结果:1.贷款总量,基本上就等于存款总量。2.贷款总量,或者存款总量,会远超过央行一开始的货币发行量。毕竟,印一张钱,却可以贷、存好几遍。即使央行一开始只发行了一千元的本币,最后,本国的银行们,也可以放贷出好几万的本币;相应的,也被储户们存回好几万的本币。

既然存款总量,受到了“贷、存循环”的放大,最终会远超央行的本币发行量;而央行的本币发行量,又与外汇相等。也就是说,央行的外汇数量,并没有本国人民所拥有的本币存款那么多。

那么,一旦存款者拿着自己的存单,银行卡,要求将他们的本币存款,兑换成外汇,那央行可不就“崩溃”了。

委屈——以央行的一点小钱,却去承担银行级别的兑付

上一段的分析看到最后,是不是还是觉得很奇怪?既然货币只发了一点点,那本国人民怎么会拥有那么多的储蓄,以至于央行的外汇,根本兑付不过来?是不是那个所谓的“贷、存循环”,给本国人民作了弊?其实不该有这么多储蓄的?

其实,储蓄没问题,这些储蓄都是实实在在的。只不过,为这些储蓄承担兑付责任的,确实不该是央行。

仔细看前面的“贷、存循环”,我们可以发现:银行吸收了这些储蓄存款后,明明是将其借给了贷款者。所以,自然也应该是由那些贷款者,来承担这些存款的兑付。而且,也只有贷款者们的“贷款总额”,才和本国人民的“存款总额”,数量上基本是相等的。央行的外汇,则由于没有“贷、存循环”的放大,数额根本达不到前两者的量级。

问题就来了,既然这么大的“本币储蓄量”,根本就是银行们透过“贷、存循环”制造的,与你央行本无关系,那你央行为什么要莫名其妙,代银行和贷款者受过,给拥有本币储蓄的人,作每份本币兑换相应量外汇的承诺呢?

根源——“固定汇率制”的思想本身,就存在内在缺陷

归根结底,还是“固定汇率制”本身自以为是、大包大揽的基本思想惹的祸——

既然要干预汇率,使其“固定”化,自然就要求央行,直接与汇兑市场发生关联。也就是说,一个老百姓,或者一家企业,拿着它的本币存款,要求换汇时,你央行总得按你规定的那个“固定汇率”,换给他。否则,这个规定的“固定汇率”,就名存实亡了。

可是,你央行本来只是发行本币的,只与银行对接;你手中的外汇数量,也只够兑付发行给银行的那些本币。现在,你却直接与广大的储户们对应,拿你手中的那一点点外汇,试图兑付经由“贷、存循环”放大的、数不胜数的“本币储蓄”,这不是拿鸡蛋碰石头吗?

说到底,有几分资源做几分事,央行们既然控制不了社会底层的“贷、存循环”,就同样也不要试图去干涉社会底层的“本、外币汇兑”。不干涉“本、外币汇兑”,自然是控制不了汇率了。可是,央行们本就不该去控制什么汇率啊——价格、利率、汇率,这是市场经济最核心的三项调节机制。调节,自然就是要动来动去的。被你控制了,还怎么调节?

结语:

当前世界上很多地区实行的所谓“固定汇率制”,本身就存在着一些内在缺陷,具体来说,主要是无力控制本币的贷、存循环(或者说“货币乘数”),与“自不量力”承诺以固定比例进行本、外币汇兑,两者之间的矛盾。

由此,每逢经济周期切换时,实行此种货币制度的地区,就往往会面临外汇枯竭、固定汇率制破产的窘境。

问题就来了——

既然存在着内在缺陷,那么,当遭遇到本币换外汇的挤兑,包括来自投机资本的所谓“狙击”时,这些地区的货币当局,除了以政策手段应对之外,是否也应该对所实行的货币制度本身,作些反思和修正呢?

如果你觉得文章很棒,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小白读财经(ID:xiaobaiducaijing),订阅更多的优质原创推文!


小白读财经


发行货币是需要有抵押品的,传统意义上,我们称之为储备,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太多,而储备价值却打了折扣,那么货币信用就会产生不足。

比如A国发行1块钱货币,账面上就多了1块钱的资产和1块钱的负债,然而A过央行将1块钱提供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账面上有1块钱的货币,A国央行依然有1块钱的资产,但是这个资产不是货币,而是债权,账面上,商业银行欠A国央行1块钱。如果商业银行一切正常,到时候归还给央行呢,情况就很合理,货币进进出出,如果还不了,那么央行就出现了1块钱的坏账,这个时候央行这1块钱的货币已经到了老百姓的手里。你再回头看央行,他有1块钱的负债,如今在老百姓手里,他有1块钱的资产,是商业银行欠他的,这个时候,收不回来了,所以他纯欠老百姓1块钱,他没有办法还。这就是基本的货币信用崩溃。

现实的事情还要更复杂,央行就是这么一个机构,一方面他发行货币,然后用这些货币换成各种资产,有国债,有商业银行的债权,在一些国家也有黄金,或者股票,这个时候央行也是一家银行。理论上他持有的资产,都会有人来归还,而其发行的负债,最后都可以通过处理资产也就是储备处理掉。

但是经济并非如此,由于经济中的杠杆存在,经济呈现周期性,资产价格也周期性变化,这个时候央行资产实际可兑换的流动性越来越少,而负债承担越来越多。这最终体现在货币上面,货币贬值了。这种结果和当年铸币的时候国王偷走贵金属道理上是一样的。但让经济发展到如今这个水平,很多的情况更加复杂,但是探究本源,就是如此,所有货币贬值,原因在于储备不足,当这个国家经济不济的时候,银行可能会破产,而在央行,借给银行的那部分债权变为收不回来的坏账。

同样的,很多国家货币危机都看外汇储备,实际上储备的形式很宽泛也很多样,只是外汇储备的流动性更加好,能在该国央行被挤兑的时候及时变现。这其实和银行被挤兑,道理一模一样。


凯恩斯




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货币崩盘,对其国家的经济造成的伤害是相当巨大的,恶性的通货膨胀将致使政府财政入不敷出,最终会丧失货币汇率的控制权及发行权(汇率可以自由浮动),导致经济严重衰退。

而货币崩盘,则意味着人们对本国货币失去持有的信心,就容易导致货币快速贬值,进而引起货币的超发,而货币超发更加剧货币贬值,这一系列的恶性循环,将不断循环往复。



回顾近年来某些货币崩盘,如委内瑞拉(石油)、埃及、尼日利亚(石油)以及蒙古(矿产、煤炭、黄金)等等,无不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倒退,为什么呢?无外乎两个方面:



内在方面,它们无一例外的都有一个惊人的相似之处,就是这些国家经济结构单一,长期经济结构失衡,严重地依赖资源的出口,同时他们自身的外汇储备几乎为零。

外在方面,在美联储一次次量化宽松以及加息的影响下,真是左右为难。若美联储量化宽松,则在美国的货币洪流之下,其国家的资产、石油、粮食等价格都会水涨船高,国民将会怨声载道、纷乱四起。若美联储加息,则热钱回流美国,美元上涨以致全球美元都会拥抱美国,届时这些无外汇储备的国家货币将会崩溃。

因此,为防止受某些外力影响而导致货币崩盘,经济倒退,努力促使本国经济向多元化发展,同时增加一定的外汇储备(预防货币崩盘的核心),以不变应万变,才能更好地屹立于世界之林。


寰视财经


一个国家货币的崩溃一般都和内部债务过高有关,也就是资不抵债。这种情况第一是比较容易出现在小国家,第二是出现在纸币时代。

一个小型国家,当国家预算不周,执行不安计划,很容易产生国内债务快速增长。比如,委内瑞拉最近的情况就是一个典型栗子。当国债超过GDP总量之后,为了降低债务,贬值货币,以期减少债务。通胀过甚,就造成货币信用坍塌。

现代货币体系都是信用体系,是建立在国家信用上的。而硬性的约束不像贵金属货币时代那样。所以我们看到,贵金属时代,因为贵金属,黄金,白银,铜,不能按照国家意志无度增加,所以常常是用横征暴敛的方式,解决国库所需。那个时代的特征是,因为贵金属明显的通缩作用,造成社会发展缓慢,税务刚性强,各阶层压力大。而纸币时代,货币弹性大,通胀显著。

现在不仅小国家,大国也进入政府债务高企时代了。像日本这样在世界经济中分量排位第三的国家,国债已经是GDP的240%。并且通过实行负利率,-0.1%,的基准利率。日本2017年的GDP总量是4.34万亿美元。那国债就是10.4万亿美元。美国人口是日本3倍多,也才21万亿美元。所以实际上日本的债务,尽管不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但是按照人均来说是最高的。像这样的债务水平,几乎是没有机会逆转了。也就是它必然会走向委内瑞拉化。只是小国家容量小,回旋余地小,剧烈程度就大。像日本这样的规模,它的国债发展速度总体缓慢,可控程度会高很多。

放眼全球,二战以后,高速发展,结果都是国债高企。这里其实是两个问题,第一是纸币的刚性问题,第二是税收的规则问题。如果说到人均国债负债,我相信你会认为这里出了问题了。因为你很艰难的活着,却还被人套上人均,而挣钱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按照人均给你过。

沟通认知,交换世界。我是大舟,欢迎关注大舟财经观。


大舟财经观


简单来说,一个国家的货币崩盘主要还是自身外汇储备不足或者说很少造成的。当然也和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有很大关系。

比如说,像委内瑞拉、俄罗斯等产业结构单一、又严重依赖资源出口的国家于2016年下半年就曾相继出现了货币崩盘。

当时委内瑞拉货币玻利瓦尔对美元汇率挫跌将近60%,达到10000:1的地步了。想当初,其货币玻利瓦尔兑换美元处在8:1的位置(几乎与人民币相同)。



一个国家货币崩盘的最直接表现就是: 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加剧,致使人对本国货币失去信心,本国货币兑换美元汇率大幅下跌,最终导致本国货币不值一文。

我就以邻国蒙古国为例来说一下:

蒙古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拥有156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人口约为300万。由于历史的原因,本属于我国的领土一部分,后独立。可耕地更少,大部分都是被草原覆盖。

据媒体报道,2016年蒙古政府债务占GDP比重达到近80%,货币贬值超过20%,加之到期的5.8亿美元债务,由于其国内外汇储备跌至7年来最低点,民众不得不砸锅卖铁度日。

由此可见,经济结构单一、依赖资源或能源出口,同时外汇储备不足都是一个国家货币发生严重问题的因素。尤其是后者更甚!


东震木


目前人类使用的纸币属于信用货币。既然是信用货币,支撑其价值和持有信心的就是国家信用。如果国家信用崩盘,货币自然失去价值而崩盘了。


这种事情在人类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不论大国小国都有,造成的原因也各有不同,连续的战争,经济危机,都可能造成。


当某国收入连续低于支出时,不得不增加货币发行量偿还债务,不断快速增加的货币发行量使该国的货币处于贬值趋势。


如果经济增长不足以偿还利息的话,债务会越来越大,处于国家破产状态。资本了解到这种趋势会加速流出,这又会进一步降低偿债能力,货币币值迅速下降,进而失去控制,通货膨胀高涨,货币崩盘。


对冲研究


一个国家有三样东西,一是国民生产总值(国内)二是出口产值(外汇储备)三是黄金储备(可在国外,国内)。如果一个国家的法币崩盘无外乎出口不畅,国内严重通涨,对外贸易逆差过大,黄金储备消耗过大等。


昆山金手指


一个国家的货币会崩盘,有以下几个原因:

1.极其错误的经济政策。错误的经济政策导致生产不足,出口不畅,进口困难,货币超发,通胀严重。最终货币如废纸。

2.战争。战争让国家财政虚弱,外债累累,通货膨胀严重。

3.金融大鳄的货币投机。97年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就因为美国金融投机家的攻击,有些国家的货币崩盘。

4.政权更迭。新政权重新发行货币。


闲话经济


1、国家银行发布钞票,是以国家经济来做的背书,以外汇和黄金储备来做为衡量。

2、当一个国家的经济缓慢大量印钞来刺激经济,会造成通货膨胀,购买力下降就会越来越不值钱

3、国外炒家狙击货币,是的汇率急剧波动,没有好的经济特征那么一个国家可动用的外汇不多也是可以造成崩盘的


八爷的江湖醉


一个人只所以愿意收国家的货币,是基于信任。他知道这个货币象征着财富。如果由于种种原因这个国家的货币不被人们信任了,人们不敢要,那不就崩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