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蘇聯米格25飛行員別連科叛逃,為何克格勃不追殺他?

放肆的青春詮釋了悲傷97315437


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飛行員叛逃所帶來的危害都是十分巨大的。在冷戰時期,一位蘇聯飛行員的叛逃洩露了蘇聯絕密軍事技術,甚至摧毀了蘇聯空軍的發展計劃,這個人就是引起軒然大波的別連科。可以說,他不是技術最好的米格飛行員,卻是最出名的米格飛行員。而然奇怪的是,克格勃卻沒有追殺別連科,這隻能說別連科沒有多大價值。

1976年9月6日,29歲的蘇聯空軍少尉別連科駕駛當時蘇聯最先進的戰鬥機米格25降落在日本北海道,宣告投奔美國,尋求避難。消息一出,全球譁然。蘇聯極力否認別連科叛逃行為,說他是迷航迫降,而美日卻說別連科拒絕了克格勃的要求,堅決不回蘇聯。

當然美國關心的並不是一個29歲的蘇聯空軍少尉,從他身上得不到太多有價值的消息。美國真正在意的是那架當時速度最快的戰鬥機——米格25.迫降不久,美國就把它大卸八塊進行了詳盡的研究,看看這個速度最快的戰鬥機到底神奇在哪裡。但是一頓研究下來,美國人笑了。米格25雖然是當時速度最快的戰鬥機,但它只有速度這麼一個優勢,綜合性能遠不如美國服役的F14、F15,更別說即將列裝的F16了。F16先進的雷達火控系統可以輕鬆的鎖定米格25,即使它速度再快。蘇聯苦心研究的王牌被美國摸得一清二楚,致使蘇聯近些年在空軍上下的功夫成為無用功,而神秘米格25的威懾力也蕩然無存,這讓蘇聯空軍發展計劃備受損失。

至於別連科本人,也沒有什麼價值。因為他人比較孤僻,在調換部門上和領導有衝突,被上級和同事孤立,甚至被認為精神有問題,為此妻子要求和他離婚,這讓他倍感壓力。最後,他選擇做一件大事情來排解心中的苦悶,於是就有了駕機叛逃的故事。去了美國,他也沒過多久舒服日子,被榨乾價值後,美國把他送到偏遠地方的農場,改換姓名成了農場主,蘇聯也認為他沒有多少價值,所以克格勃並沒有去暗殺他。即便克格勃不找他麻煩,別連科自己肯定活的也不輕鬆,每天提心吊膽,生怕哪天就一命嗚呼了。不過別連科就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消失了。

當然,期間也傳出過很多關於別連科的各種“死亡”消息,也有人說別連科至今還在美國活的好好的,從事外貿相關工作,孰真孰假就不得知了。


石頭說歷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原因很簡單。

第一,中情局可不是酒囊飯袋。

別連科逃到日本以後,立即由中情局的人保護起來。

在美國的初期幾年內,別連科深居淺出,一旦出行哪怕去超市都有中情局特工跟隨保護。

平時住在家裡,別連科也有特工負責保護基本的安全。

蘇聯特工想要暗殺別連科的難度非常大,並不容易。

第二,別連科是小角色。

除了帶走了米格25和介紹了自己知道的戰術以外,別連科終究是一個低級軍官,不是什麼重要人物。

米格25戰鬥機於1967年首飛,但別連科是1976年叛逃的。表面上,米格25戰鬥機的最快飛行速度達到了3馬赫,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戰鬥機。

然而,米格25其實並不先進。

後來美軍分析別連科的米格25後認為這種飛機性能有很大問題,只能適應高空高速截擊機,或者高空偵查而已。

飛機的適用面過窄,對於美國戰機的威脅有限。

可以這麼說,別連科的叛逃只是讓美國人搞清楚米格25多落後,而不是多先進。

而這個東西,美國人遲早會知道,算不了什麼。

別連科是小魚小蝦,既然已經叛逃,殺不殺無關大局。

第三,暗殺別連科一定會引起嚴重外交糾紛。

別連科不是什麼大人物,但叛逃本身確實世界聞名。

這種情況下,蘇聯去暗殺別連科,等於公然向美國宣戰。

以美國的性格,一定會去報復,也去暗殺自己的叛逃的人物。

這樣雙方就會把事情搞大,甚至無法收拾。

與其給自己添亂,不如就不管別連科這個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很多人會編造別連科的悲慘下場,其實他真的不悲慘。

別連科之所以叛逃,主要他被蘇聯軍官整的太慘,甚至被送入精神病院,原因是他揭露上級貪汙腐敗弄虛作假。

到了美國以後,我們知道蘇聯解體以後別連科還回國搞了貿易公司,活的很滋潤。

幾年前,別連科還在媒體中露過面,說明他沒死,正在安度晚年。

別連科是1947年出生,現在也已經70多歲,應該是養老階段,最終能夠善終的。


薩沙


不論是蘇聯還是其他國家,也包括我們,每每發生類似事件時,我們都會氣憤的說:應該派特工跨國去幹掉他!但隨後我們也尷尬的發現,國家層面很少會採取這樣的行為,即便有,相比較叛逃者的次數和規模來說,比率也是少的可憐,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原因?


引用連續劇潛伏中,地下黨員書店老闆的一句話:這需要動用的資源實在太多,值得嗎?

聽起來似乎像一句退縮的話,但實際上這個問題很具有現實性,以一個國家的實際情況和資源來說,很難長期成規模的開展這一類行動。

首先蘇聯不是恐怖組織,所以不會成批量地開展這一類活動,本身人員叛逃就已經是很丟臉面的事,再安排人員跑到其他國家四處殺人,恐怕更丟損國家的臉面,再說的難聽一些,為何就只有你這個國家叛逃的人這麼多?

其次就算對叛逃者採取類似行動,也需要考慮對方的危害性,以確認是否花費巨大資源來採取這樣的行為,在1976年發生的別連科叛逃事件中,別連科只是一個基層的空軍飛行員,除了帶走的米格25很有研究價值之外,他本人很難提供殺傷力強大的情報,所以對於蘇聯而言他們急需的是對米格25飛機進行升級,而對於已經失去價值的別連科而言,他們沒必要浪費資源去暗殺。

而且開展這一類的行動所花費掉的資源也實在太大,甚至可能要啟動蘇聯在海外的各個情報機構,確認目標之後安排人手採取行動,事後還需要保證全身而退,不引起國際糾紛,這一期間需要做的工作實在太多。



同一時間美國也花費大量資源對其進行庇護,重新對叛逃者進行鎖定也會花費更大的代價,在當事人價值較低的情況下,蘇聯沒有必要在這一問題上與美國交惡,而且也很難鎖定別連科的信息,例如從1976年發生叛逃事件至今,別連科可以說是音信全無,即便強大的蘇聯情報機關也沒有鎖定他的最終情況。

最後也是接前面所說,打鐵還需自身硬,與其想著四處對叛逃者搞暗殺,還不如好好規範一下自己的隊伍,從根子上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當然,儘管也無法真正的做到絕對控制!


遼寧資深球迷


1976年9月6日,日本領空突然出現了一架神秘的噴氣式戰鬥機,日本方面派出多架飛機準備攔截,但是都被這架性能優異的神秘戰機甩掉了。隨後由於燃油耗盡,這架戰機迫降在日本的函館民用機場,衝出跑道60米後才停了下來。

飛機的駕駛員就是蘇聯空軍上尉維克多·伊萬諾維奇·別連科,這一事件也引起了轟動,蘇聯空軍叛逃固然是一個大新聞,但是他帶來的座駕,米格25“狐蝠”戰鬥機,更是美國迫切想要研究的對象。

別連科在美國得到了政治屁護,美國人通過別連科帶來的信息,以及拆解米格25戰鬥機,還得到了敵我識別系統部件和機載雷達瞄準儀,蘇軍被迫緊急研製換裝新型瞄準儀,更換“口令”敵我識別系統。

蘇聯方面以叛國罪缺席判處別連科死刑,隨後別連科在美國定居,並獲得了美國國籍,還曾於蘇聯解體後重返俄羅斯,關於他的結局顯得比較撲朔迷離,有的說他在美國隱居,有的說被特赦回到俄羅斯,還有的說別連科失去了利用價值,被美國情報部門秘密處理了。至今,別連科仍然是個迷。

在別連科叛逃之初,美國政府為了防止克格勃的暗殺,對別連科實施了嚴密的保護措施。對於克格勃來說,“與其殺死別連科,不如讓他始終活在死亡的陰影下。”


一點點歷史


大概是美國CIA的(證人保護計劃)起作用了吧。

1976年.9月.6日,日本北海道涵館機場,突然之間降落了一架巨大的軍用飛機。尾翼上的紅星赫然醒目。

等機場人員發現飛行員是蘇聯紅軍的空軍中尉別連科,他駕駛的飛機正是使西方畏懼萬分的~米格25/狐蝠時剛才意識到,一件轟動世界的大事件發生了。令人恐懼的強大戰機終於撩開了它神秘的面紗。

米格~25,西方稱之為:狐蝠。它的出現,曾令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驚恐莫名。它的優異性能使得西方寢食難安。最大飛行高度:28000米、最大飛行速度3馬赫。它使得北約在對付、挑戰蘇俄、爭奪空中優勢時,問題變得異常棘手。《因為憑著狐蝠的優異性能,在28000米的高空再發射空空導彈,足以威懾到美國人的高空霸主~黑鳥的飛行安全!》

這裡有一個情況需要說明,美國也有如此優秀性能的戰機。起飛總重達77噸,巨無霸般的雙座高空高速戰略偵察機:SR~71~黑鳥🐤。技術指標甚至早就超越了米格25。但問題是,黑鳥是監測、照相偵察機,除了溜之大吉的本領讓人望塵莫及:飛行高度32000米、最大飛行速度3.5馬赫。但是絕不可能讓黑鳥來抗擊狐蝠。它們是兩股道上跑的車,走不到一起去。

令美國人一籌莫展的問題是,所有其它的在役戰鬥機性能都不是狐蝠的對手。再者,美國在試製SR~71黑鳥時,為了達到令人咋舌的3.2馬赫高速,特地開發了特殊的蝸噴\\衝壓發動機,它可以在兩種工作方式間自由切換。難道俄國人也有如此能力?

別連科的駕機叛逃,恰似給美利堅合眾國送上的一份大禮。頂扛著莫斯科的勃然大怒,美國技術人員就在涵館機場臨時搭建的帳篷裡拆開了狐蝠。

當美國技術人員用磁鐵接觸狐蝠的機身時,只聽得(咄)地一聲,被吸上了?!這使得美國人恍然大悟,原來俄國人並沒有大量生產高純度鈦合金的能力。而使用了普通材料。重量將會使狐蝠的作戰半徑大大降低。而它的發動機結構並不複雜。似乎不可能做到從蝸噴式工作狀態隨意切換成衝壓式工作狀態。

經過詢問了別連科中尉,美國人才解開了心中的謎團。一年前的北海上空,狐蝠在北約戰機圍堵中,以近3馬赫的速度絕塵而去。而瞞天過海的代價則是:回到基地後,悄悄更換了被燒壞了蝸輪葉片的發動機完事。實際上狐蝠並不敢任意暢飛3馬赫的驚人速度。

狐蝠的秘密揭曉了。滿口外交詞令的美國人,裝模作樣地宣稱狐蝠的《意外降落事件》通過了所有的安全評估,將飛機交還給了氣急敗壞的俄羅斯人。當地機場地面工作人員在跑道上掛起橫幅~~再見!狐蝠。再見!涵館。~~

對於別連科中尉,山姆大叔確實滿懷感激之情。所以CIA將《證人保護計劃》發揮到了極致。俄國人恩仇必報的行事準則真的讓人不寒而慄。而美國人又不願意在眾目睽睽之下讓人指責是過河拆橋者。

蘭格利的所謂《證人保護計劃》,就是給被保護人在極其秘密的環境裡,接受徹底的整容手術。然後毀掉一切醫療記錄。給予被保護人完全新的身份,所有身份證明將被炮製得天衣無縫、無懈可擊。通過模擬的環境讓被保護人能夠熟悉到如魚得水般遊刃自如地自在應付一切為止。這可不是一樁簡單的工作。需要花費大筆納稅人的錢財;需要被保護人的積極配合。狂熱地學習語言、思考問題的方式、以至日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稍有疏忽,即可危及生命安全。

當然會有極少數的知情人,他們也在(工程)完成後,一邊領著保密津貼,一邊隨即調離原來的工作崗位。面臨新的(工程)開展,他們將會慢慢忘記上次工作的細節。他們將被重複要求:忘、掉、自、己、曾、經、所、做、完、的、一、切!

事情已經過去了四十多年,別連科中尉,既然選擇了這樣的道路,只能永遠背井離鄉。假如今天他還活著,也已是七十多歲的垂暮老人。有著一個絲毫不引人注意的普通美國人的姓氏,瑞恩?約翰?馬克?

也許此時他正在莫賽米地國家公園哪個不知名角落的小木屋前釣著硬頭鱒,備作晚餐下酒;也許此時他正坐在新英格蘭哪個農場草地的躺椅上,夕陽之下,正用混濁的目光凝視著遠方,想念著紅場上曾經邂逅的娜達莎。

再見,狐蝠。再見,別連科中尉。


手機用戶崔永方


1976年9月6日,前蘇聯飛行員別連科駕駛當時世界上最好的重型截擊機米格-25P型截擊機叛逃,在當時震驚世界,此事件是蘇軍三大叛逃事件之一。此事導致蘇聯空軍不得不更換敵我識別系統,數十位名指揮官和負責人被撤職。憤怒的蘇聯人曾惡狠狠對叛逃的別連科說:“你知道叛徒的下場!我們遲早會把你抓回去的。”那麼,歷史上別連科最後的下場如何呢?事後,美國偵查員的一句話道破了天機。



別連科的叛逃太出乎意料了,由於他對自己叛逃的原因一直箴言不語,以至於至今連蘇聯和美國人都沒有弄明白原因,只有各種猜測。出於各種目的,蘇聯人給出的猜測是別連科在蘇聯生活上,與妻子離婚,與父母決裂,在工作上不順心,曾一度被懷疑有精神病,並且被要求去醫院檢查,各種不順心,導致他選擇了叛逃。而美國的說法是別連科不滿所謂的體制而選擇了叛逃。

1976年9月6日12時50分,別連科駕駛米格-25升空,在盤旋一段時間後,直奔日本的北海道。他選擇了超低空飛行,並按動警報,製造飛機失事的假象。30分鐘後,別連科進入日本領空,日本自衛隊派出兩批戰機攔截,覺被甩掉,可見米格-25戰鬥力強悍。不久之後,別連科在油料快用完之時,在日本函館民用機場降落。

在別連科降落後,他要求面見日本官方人員,並直接提出自己是有意飛到日本,要求在美國政治避難的訴求。很快,他就被送到東京的海軍基地大樓。美國中情局官員與其會面,並且為他辦理政治避難的手續。與此同時,得到別連科叛逃的蘇聯人也迅速行動,要求日本遣返別連科。出於各種目的,日本還是安排蘇聯外交官與別連科見面,蘇聯外交官保證只要他同意回去,絕不會遭到懲罰。但別連科堅決不同意回去,憤怒的外交官對其進行了威脅,但最後也無濟於事,別連科是鐵了心要去美國。



不久之後,別連科就被帶到了美國,中情局的航空技術專家迫不及待地提訊了別連科,得到了米格飛機的一些秘密。隨後,在他的利用價值被榨乾後,他得到了一筆安家費,他先是被安排在一家農場裡工作。隨後,他離開農場,曾一度買豪宅,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但他很快就將獎金給揮霍完了,只能靠著中情局的接濟度日。他酗酒成性,一次他酒醉駕車,出了車禍,美國人為了讓蘇聯的克格勃放棄追殺,對外宣稱別連科在車禍中喪生,但此事並沒有成功地瞞過蘇聯人。



後來,別連科越發的思念家鄉和親人,渴望回國,甚至給美國人提出要回蘇聯當間諜,在美國人看來他簡直是快瘋了。後來,在別連科的要求下,他開始駕駛商業飛機。據報道,別連科至今仍然在美國活著。一個俄羅斯採訪記者曾問一位熟識的偵查員:“當年,克格勃就沒有辦法抓到別連科嗎?”這個情報員調皮地笑著說:“等待死刑比死刑本身更可怕……”別連科的叛逃,把參與制造米格-25飛機的近200家工廠和幾十萬人的勞動一筆勾銷了,對國家的損失是巨大的,叛徒真可恨呀!


密探零零發


工作生活不順利就跳槽,換環境的人到處都是,但是開著絕密的米格25戰機去他國跳槽的那就非常罕見了。

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飛行員叛逃所帶來負面影響都是十分巨大的。尤其是冷戰時期,互相策反軍事人員叛逃也成為了美蘇爭霸的重要表現形式。

國際輿論方面,對於所在國家來說,簡直就是赤裸裸的打臉行為;對接收方國家來說,絕對是個拿起來說事兒和探究對方保密軍事情報的極好機會。

各國飛行員多寶貴咱們就不多贅述。一般來講都是損失飛機事小,損失飛行員事兒大,然而,這一次,貌似正好反了。

1976年9月,蘇聯飛行員別連科駕駛米格-25戰鬥鬥機從遠東的勘察加半島叛逃,降落在日本北海道的函館機場。隨後他和米格-25一起被日本轉交給了美國。別連科本人沒啥特殊的,只是個蘇軍普通飛行員,據說叛逃起因都是些個人私事兒,比如不被領導重視,夫妻感情不和諧這類。但是,他帶來的飛機可不簡單,是困擾了美國多年的神秘戰機——米格-25。

作為高速截擊戰鬥機,米格-25是世界上第一個飛行速度超過3馬赫的戰鬥機,能以3400多公里每小時的速度、飛行在接近26000米的高空,是當時全球飛行速度最快、飛行高度最高的截擊機,在飛行速度、高度等方面曾創下了20多項世界記錄。美國十分想了解其中的技術卻苦苦找不到途徑,正在焦慮之中,沒成想,蘇聯飛行員竟然主動送上門來。
這如同天上掉餡餅一般,美國總統做夢都得笑醒了。

可以想像,費了大勁才整出來的,當時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超保密戰鬥機竟然落入美國手中,從此這款神戰機帶來的巨大威懾效應蕩然無存,引以為傲的武器裝備以後就這麼廢了,毛熊得氣成什麼樣....

米格25的神話伴隨著別連科的叛逃,直接破產。然而,在“你欠我一毛,得還我一塊”,報復心極強的蘇聯威脅下,別連科竟然沒被KGB(克格勃)以儆效尤般的滅口,其背後的原因也不算複雜。

開始,美國現實進行了詳細的調查與詢問,最終弄清楚了別連科的確就是“叛逃”,不是蘇聯情報方面派過來演“雙簧”的。緊接著開始對別連科進行了長達5個月的情報諮詢。

美國人在結束了對別連科的技術諮詢之後,他身上所有有價值的東西基本都被“榨乾”,但並不代表這個人已經沒用了。畢竟,如果蘇聯人投奔美國的下場都是慘死於KGB手下,以後在蘇聯,放誰誰也不敢再往“叛逃”方面想了,這就成了一錘子買賣。

於是,中情局頭子下令:“務必保證他活著”。據傳聞,別連科被帶到了一個農場,嚴密保護起來,KGB的確組織過暗殺,但是,一直沒探到門路。

舉個例子對比一下,

的確,KGB暗中幹掉了不少“叛國者”,但那也得有機會下手才行。比如,逃到英國的保加利亞的“反動文人”馬爾科夫,在去BBC上班的途中,等公交時,被個穿風衣的男人用雨傘戳了一小下,結果當晚毒發,陷入昏迷,沒幾天就嚥了氣。後來經過鑑定,這是中了蓖麻毒劑,作案工具就是那把“毒雨傘”。馬爾科夫的知名度可不比別連科,別連科作為轟動世界的風雲人物,美國提供的是AAA級保護,更別說讓他自己去坐公交上班了,所以,KGB再藝高人膽大,也找不到可乘之機。

值得注意的是,蘇聯雖霸道,但作為一個有巨大影響力的主權國家,還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又不是黑幫組織,關於叛逃一事,並非“惹著我,就直接派殺手幹掉你”那麼簡單。

此外,搞暗殺也不算是個光彩的事兒,前面說的馬爾科夫之死,KGB就一直不承認是自己下的手,指認是保加利亞秘密警察干的;而保加利亞方面也一口否認,直到蘇聯解體也沒個定論。而且,別連科已經把能交代的都跟美國說了個底兒朝天,之後除了蘇聯自己想起來噁心以外,幾乎不會再產生其他的負面影響,所以,這事就這樣不了了之了。

對此,後來GKB又說,當年蘇聯根本沒有暗殺別連科的任何計劃,解釋是:“讓他活在死亡的陰影之下,比直接殺死他還要可怕!”,聽著挺狠,每天都在等待死刑的感覺。不過,也許僅僅是無奈之下的詛咒罷了。

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政府官方曾表態不想再追究別連科的事情,於是,美國開始放鬆了對別連科的保護。

所以,不斷有傳聞說,別連科在某次航展上被俄羅斯國家安全局特工給炸沒了,或者被下藥偽裝成了心肌梗塞猝死等等;但美國方面從沒有發出過他的死亡消息,因此,健在的可能性大些。據說,1947年出生的別連科老當益壯,目前與人合夥,在美俄之間經營著進出口貿易。

本人文章一律原創,拒絕他人抄襲、任意轉載,如遇到類似“白鹿野史”這種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訴到底!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我是兵說,我來回答!

蘇聯飛行員別連科叛逃事件發生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當時別連科駕駛米格-25戰鬥機逃到了日本,原本準備降落日本的北海道軍用機場,卻降落到了民用機場。隨後,別連科被日本特別情報處嚴密保護起來,之後被移交給美國情報部門。

別連科個人對於美國價值不大,但是他帶來的那架米格-25戰鬥機對美國意義重大。米格-25戰鬥機於1967年首飛,才剛剛加入蘇聯空軍。米格-25戰鬥機的最快飛行速度達到了3馬赫,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戰鬥機,也是蘇聯最先進的戰鬥機。這樣一款對美國形成威脅的武器,美國卻對其一無所知。這顯然不符合美國做事的風格,於是便策反了別連科,獲得了米格-25戰鬥機相關的技術資料。

這樣嚴重的叛逃事件,對蘇聯顯然是侮辱和重大損失,不可能不報復。當時,蘇聯最強大的情報機構克格勃,擁有幾十萬的諜報人員,在美方也潛伏著克格勃派遣的情報人員。但此時的別連科已經被美國中情局秘密保護起來,想對他進行暗殺難度太大,畢竟美國的中央情報局是世界四大情報組織之一。直到現在,關於別連科的死亡傳言很多,但人們依然相信他還在美國生活。


兵說


個人理解是不划算。別連科事件雖然很讓蘇聯氣憤,甚至全國恨別連科這種人,群情激奮,但是在米格25將領在日本的時候,損失已經造成了,而別連科這個他不是科學家,也不是重要情報人員,其實已經沒有太大的價值了,對一個沒有價值的人你用克格勃去暗殺,真的不划算。

其實米格25這款戰機真的算是一款經典的傳奇吧,但是整體科技含量還是不高,只是速度3.2馬赫+2.6萬米高空巡航,這是轟炸機都沒有的數據啊,其他的戰鬥機飛不到這麼高,當時的導彈沒有這個飛機飛得快,因此這個飛機非常囂張,跑到別人國土去到處偵查,從來沒有失過手,因此美國對這款戰機嚴重高估了,認為這是蘇聯最新高科技結晶,美國派出了大量的情報人員收集這款戰機的情報,結果都失敗了!


而在1976年的別連科事件,當這架飛機已經停在了日本機場的時候,其實別連科的價值就已經沒有了,如果派出 克格勃去暗殺了別連科有什麼用呢?只會造成西方國家的譴責,以及報復,怎麼報復?你殺我一人我殺你一人,這不就很正常了!說實話沒有必要。這時候蘇聯最想幹的是就是抱著僥倖心理,從日本那裡把米格飛機給要回來!

如果叛逃的是一個科學家,或者重要情報人員,甚至他寫到蘇聯間諜身份那種人,克格勃絕對會毫不猶豫的下水暗殺。

其實米格25這款飛機已經服役有10年了吧,保密工作已經做得非常好了,這時候雖然暴露了真實的實力,但是蘇聯也不虧,因為在偵查中的良好表現,以及美國解剖米格25專家們的讚歎,這款飛機開始出售反而賣得非常好,蘇聯的小兄弟們大量的購買,讓蘇聯找了一筆不小的外匯!


狼煙火燎


29歲的空軍上尉別連科駕駛的飛機叛逃,連美國人都非常的驚訝,因為美國人當時很想要他所駕駛的那架蘇25戰鬥機。

他叛逃的原因就是他本身工作很不順利,因為他是一個比較孤僻的人,不善於和別人打交道,所以說在工作崗位上和領導和同事發生了很多的衝突,家庭生活也很差勁,沒有任何人策反他,他自己意氣用事,就做出了這種叛逃行為。

蘇聯的軍事法庭判處他死刑,而美國人將這種先進的戰鬥機研究了一個遍,他們發現這架戰鬥機除了速度優勢之外,其他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所以說美軍將蘇聯人的飛機又送回去了,這是一種侮辱,

別連科叛逃成功了,但是,在美國過著提心吊膽的生活,因為蘇聯的克格勃從來沒有準備放過他,所以說他過著孤苦伶仃的生活,一直隱居,隱姓埋名在一個偏遠的農場,但是現在已經沒有人再管他的生死了,他只好一個人孤獨的生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