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7 「消息」孔子研究院舉行孟夏儒學會講,研討論語學的研究與傳播

「消息」孔子研究院舉行孟夏儒學會講,研討論語學的研究與傳播

孔子研究院舉行孟夏儒學會講

研討論語學的研究與傳播

西曆2018年5月24日

為進一步做好傳統文化“登峰”與“落地”兩方面的工作,5月21日,孔子研究院孟夏儒學會講在孔子研究院儒學會堂舉行。

今年2月9日,孔子研究院創新舉辦了以“中華禮樂文明及其當代價值”為主題的迎春儒學會講,收到了良好的社會反響。此次孟夏儒學會講,時值孔子研究院海外儒學研究與傳播中心、論語學研究中心成立,會講主題“論語學的研究與傳播”也恰好與論語相關。

「消息」孔子研究院举行孟夏儒学会讲,研讨论语学的研究与传播

著名作家、學者、上海開放大學鮑鵬山教授,孔子研究院特聘專家、北京外國語大學田辰山教授,孔子研究院特聘專家、濟寧市尼山學者、韓國首爾大學郭沂教授,孔子研究院特聘專家、濟寧市尼山學者、韓國安東大學李潤和教授應邀擔任主講嘉賓。

孔子研究院特聘專家、濟寧市尼山學者程奇立教授,韓國書院整合保存管理團秘書長樸成鎮,山東省圖書館副館長、山東省尼山書院秘書長李西寧,曲阜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成積春教授,濟寧學院儒學與地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欽鴻教授等專家學者專程前來參加會講。

濟寧市副市長吳霽雯,濟寧市委宣傳部、市外辦以及曲阜市有關負責同志參加了活動。孔子研究院院長楊朝明,副院長劉續兵、陳曉霞,及全院工作人員,以及來自曲阜師範大學、濟寧學院、濟寧幹部政德教育學院、尼山聖境和北京、上海、濟南、濟寧、鄒城、曲阜等地文化、教育、文物、旅遊等機構和行業的國學愛好者共四百餘人積極參加。楊朝明主持了會講。

郭沂、李潤和、田辰山、鮑鵬山四位教授分別就“論語學研究與傳播”這一主題談了自己的見解。

「消息」孔子研究院举行孟夏儒学会讲,研讨论语学的研究与传播

郭沂教授指出,孔子和《論語》不論對於中華民族,還是對於我們個人,都非常重要。他提出了“論語類文獻”這個概念,除《論語》之外,還有許多其他的孔子言論值得重視,只有把《論語》和論語類文獻綜合起來去研究,才可以消除許多對孔子的誤會。

「消息」孔子研究院举行孟夏儒学会讲,研讨论语学的研究与传播

李潤和教授指出,儒學是包容的,今後也應該以更加積極的姿態來謀求文明間的對話,促進文明間的相互理解和寬容。

通過融合和對話打破停滯的體系和自我的界限,從而實現“復古和復興”、“傳承和轉換”的歷史性延續。儒學的核心價值是以和而不同的實踐方法對傳統儒學進行理解和詮釋,傳統儒學正在向現代性的、創造性的儒學轉化。

「消息」孔子研究院举行孟夏儒学会讲,研讨论语学的研究与传播

田辰山教授從比較哲學的領域出發,提出新時代“一多不分”儒學傳播的理論。以“一多不分”作為主題,用西方的語義環境來比較的說明自己的文化,不能只在自己的文化裡面說自己。

在這個基礎之上,建立比較哲學闡釋方法的共識,來闡釋中國文化、中國思想,把中國傳統內涵的東西推動起來,建立中國的話語體系,建立認同儒學的共識。在這個過程當中,要警醒現代以來用西方的語言來解釋中國的不對稱性。

「消息」孔子研究院举行孟夏儒学会讲,研讨论语学的研究与传播

鮑鵬山教授分析了《論語》章節的分合問題。他提到,我們今天看到《論語》的20篇,每篇都有相應的章數。

那麼每一章之間的劃分是不是原先、或者歷來就是這樣的?他認為,《論語》最早的編撰者實際上也會把很多相關的、內容相近的章節放在一起,一些相鄰的章節,可能就是孔子的某一次談話。這樣,對《論語》很多的思想就有可能進一步的理解。

「消息」孔子研究院举行孟夏儒学会讲,研讨论语学的研究与传播

幾位學者演講結束後,楊朝明提出了三個問題,引起大家的熱烈討論。第一個問題:《論語》是不是中國人的“聖經”?

郭沂認為,“聖經”這個詞我們古語有之,西方藉助中國古已有之神聖的概念將聖經翻譯成了Bible,在翻譯的過程中是有問題的,已經是喧賓奪主了。田辰山講到,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一個不對稱的問題,“聖經”和《論語》是不可相比的,“聖經”是一個絕對“一”的東西,是以神為中心的,而我們中國的《論語》是以“人”為中心的,《論語》跟中國的其他經典是有機的,不是絕對的唯一的東西。鮑鵬山認為,大家把《論語》和“聖經”進行比較,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因為這兩個經典分別是兩個民族的信仰源頭,西方人的信仰來自於“聖經”,中國人的信仰來自於《論語》。中國沒有宗教的信仰,但是中國有“教”的傳統,孔子創建學派以代替“教”,形成文教的傳統,這是我們中國人的文化信仰體系。

第二個問題:如何看待人們常說“半部《論語》治天下”?郭沂認為,一章《論語》就可以治天下,那就是“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李潤和認為,其他宗教給人提供吃的、喝的、觀念,而《論語》的偉大在於提供給老百姓幸福。田辰山認為,不要單純的從字面上來理解。《論語》當中的每一句話,都包含著整個儒家傳統思想體系的精神,從這個角度理解應該更為準確。

鮑鵬山說,這個問題要看“治”這個字怎麼理解,如果從制度、技術的角度去理解,“半部《論語》治天下”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不能從方法的角度去理解,而是應從方向的角度去看,《論語》給了我們一個方向,具體的方法是要我們後人根據自己的實踐而得來的。

第三個問題:就當今整個社會《論語》等經典的弘揚與傳播以及經典熱、國學熱現象而言,這個過程中是否存在一些問題?如果有,最突出的問題是什麼?

郭沂提到,最突出的問題是我們把經典翻譯成現代漢語帶來了很大的問題,因為現代漢語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歐化了。李潤和也指出,對於韓國人來說,面臨的最大的問題也是翻譯的問題。

田辰山認為,最突出的問題,應該是在很大程度上我們講不清楚自己,特別是不能直面我們現代社會生活中的一些錯誤思想意識,不能面對西方思想的影響。鮑鵬山提出,要注意儒學的現代性,不能覺得中國傳統文化可以解決所有問題。

當一種文化無法在現代社會提供一種思路,不能讓我們很自信的面對世界,無法對世界的問題進行自己的解答時,這種文化就沒有意義了,所以文化的現代性很重要。

學者們的討論引起了觀眾的熱烈回應,並就“論語學的研究與傳播”問題向嘉賓進行了提問。李潤和教授在回答儒家文化、中國傳統文化對韓國青少年的教育問題時提到,韓國有很多關於《論語》的著作出版,並且《論語》在學校裡的傳播比較廣泛。

田辰山教授在回答如何運用“一多不分”進行傳播時講到兩個問題,一個是要“摳”語言,每個字都有自己的邏輯和道理;另外一個是要注意“一”的問題,中國和西方對“一”的理解具有不對稱性。

最後,楊朝明總結指出,對於中國人,《論語》代表著“傳統文化”;對於外國人,它代表著“中國智慧”或“中國思維”。

也許你認為孔子“只有一些老練的道德說教”,或者你認為他提出的方法很簡單,但他的“不簡單”也許正隱含在它的“簡單”背後。

不管你是不是喜歡它,其中的確蘊含著比你第一眼所看到的更多的智慧。只有仔細品讀,或者對照孔子的其它相關材料綜合思索,才能慢慢“品味”出其中關於人生的“品位”來。《論語》其實是“生命面向生活”的思考,孔子乃至《論語》的編者想告訴人們,面對生活的各種狀態,每個生命都應該有理性的認知,只有這樣才能去自覺信奉、遵守人們共有的道德,從而活出生命的精彩。有《論語》相伴,人生的腳步會更踏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