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臺灣的真實經濟水平如何?

Seven_樂樂


臺灣和大陸地區經濟比較

2017年臺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8702億元人民幣,排名全國第六,低於廣東、江蘇、山東、浙江和河南5省。2017年臺灣增速為1.7%,創2010年以來最差記錄。該年,大陸地區實現GDP827122億元,臺灣佔大陸比重為4.8%。


按2015年不變價美元計算,臺灣人均實際GDP從1951年的630美元增長到2017年的23273美元,年均增長速度達5.6%。

大陸方面,按2015年不變價美元計算,人均實際GDP從1952年的135美元增長到2017年的9101美元,年均增長速度達6.7%。

1952年,臺灣人均實際GDP是大陸的5.03倍,發展至2017年,臺灣人均實際GDP是大陸2.56倍。

臺灣和大陸薪酬水平比較

根據臺灣當局相關部門統計,2017年上半年,在職員工月平均總薪酬(工資和獎金)53479元新臺幣,摺合11600人民幣。其中工資收入月均39733元新臺幣,摺合8600元人民幣。

大陸方面,根據智聯招聘統計數據,2017年大陸月平均薪酬(包括獎金)7600元左右,比臺灣的11600元低約35%,差距還是很明顯。



財經知識局


臺灣2016年GDP達到5295.8億美元,約合3.6萬億元人民幣,相當於那年北京GDP的1.5倍。臺灣2017年人均GDP超過2.4萬美元,而大陸人均GDP則剛超過8800美元,距離臺灣人均GDP還有很大差距。

臺灣近年來經濟增長不快,GDP每年增速不到1%。這就導致很多臺灣人來大陸工作,具體在大陸的臺灣工作者有多少很難說,有說40萬人,有說70多萬人,而臺灣媒體最誇張的說法是200萬人,無論多少人,對於總人口2000多萬的臺灣都是很大比例的人口了。

臺灣繁榮還是因為其具有部分高端的製造業,掌握著核心科技。比如臺積電就是生產單晶硅芯片最為厲害的企業之一,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譽,給很多高科技公司供貨。這一企業幾乎撐起了臺灣領先的半導體科技,可以說是居功至偉。如果大陸的芯片和半導體加工產業繼續發展,臺灣在這一領域的優勢也可能被削弱,臺灣經濟會走下坡路。


海匯觀潮


關於臺灣省的經濟水平,至今還是算不錯的,不過未來是很憂慮的。2017年的GDP增長是2.1%在曾經的東亞四小龍里是最後一位,其原因是現在的臺灣民主已經發展成為民粹。歷經了將近80年的的發展,到90年代初至今將近30年沒有在經濟上得到提升,我想這是臺灣省政府當局值得深思的問題。我個人針對當今的臺灣方向有幾點看法:

1. 馬英九最新成立馬英九基金會也就是智庫,發表很長的演講,其中最值得關注的一句話是: 不是為選舉是成立基金會,而是超越選舉,為整個臺灣未來而成立,說明臺灣現在的經濟處境很困難。

2. 而最近的菜英文當局是在做什麼呢 ?蓋離岸風電,燃煤發電,臺灣缺電的主要季節是夏天,而離風發電夏天沒有風,然後還經常有颱風,離岸風電根本擋不住颱風,後期維修還很貴要依賴於進口。對於蔡英文的口號非核家園燃煤發電顯然是汙染的世上沒有乾淨的煤。

3. 親美的菜英文看到美國通過臺旅法,國防什麼授權法就很激動,馬上表示要增加國防預算,向美國購買武器裝備,希望美國介入臺灣問題,不知道冤枉花這些錢幹什麼?

4. 據很多學者談論,兩岸關係,就是臺灣的國際關係,是臺灣的經濟關係,離開中國大陸的臺灣企業,商人,不可能給臺灣帶來經濟增長。

希望臺灣省人民多來多來走走,瞭解兩岸一家親,同屬於一箇中國。




竹炭者官方


放眼全球,中國臺灣的經濟實力還是很強的。以2016年數據為例,2016年中國臺灣的經濟總量為5285.5億美元,如果把它看成一個經濟體參與世界排名,則中國臺灣的經濟總量位居世界第22。2016年臺灣人均GDP為22453美元,位居世界第37位。而2016年中國大陸經濟總量雖然高達11.22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但人均GDP為8113美元,位居世界第74位。

從社會發展水平上看,目前臺灣已經達到了中等發達經濟體水平。其實早在上世紀90年代,臺灣已經進入發達經濟體行列。20世紀60~90年代,是臺灣經濟騰飛的三十年。臺灣通過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加工產業,從而實現經濟年均超過7%的高速增長,與當時的韓國、中國香港、新加坡並稱為“亞洲四小龍”。目前臺灣的經濟總量在四小龍里位居第二,人均GDP位居第四。



從產業結構上看,當前中國臺灣的製造業仍然發達,其在電子精密儀器、半導體、IT、通訊等方面仍有不俗的實力。2017年臺灣有7家世界五百強企業,分別是:鴻海精密(第25)、和碩(第259)、廣達電腦(第326)、仁寶電腦(第400)、臺積電(第403)、臺灣中油(第443)、國泰人壽(第468)。此外,臺灣還有部分製造業轉移到中國大陸、東南亞等地。

與中國大陸相比,2017年臺灣經濟總量為174446億新臺幣,摺合3.87萬億人民幣,位居中國各省份第六,低於廣東、江蘇、山東、浙江和河南五省。但是在人均GDP方面,2017年臺灣人均GDP為16.44萬人民幣,在全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中,僅次於澳門和香港,位居第三。

總的趨勢看,近二十多年來,臺灣的經濟總量與大陸的差距越來越大。2017年中國大陸經濟總量為827122億人民幣,臺灣佔中國大陸經濟總量的比重已經不足5%,而在最高峰的1994年,臺灣的經濟總量曾佔據大陸的45.44%。人均GDP方面,臺灣與大陸的差距也在縮小,由1994年高峰——25.93倍,下降到2017年的2.77倍。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看,未來會有更多的省份在經濟總量是趕超臺灣省。


錦繡中源


你好,嗨住租房來回答這個問題。


“亞洲四小龍”臺灣早已踏入發達經濟體行列,人均GDP遠超內地城市


臺灣總面積3.6萬平方千米,包括臺灣島、綠島、釣魚島等21個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64個島嶼,是中國第一大島。人口約2350萬,超過7成集中在西部5大都會區,其中以臺北都會區最大。臺灣人口密度約是大陸的5倍,位列亞洲人口密度最高的前十城市。

就是這樣一個地少人多的島嶼城市,早在20多年前就踏入了發達經濟體行列,其人均GDP最高峰時候是大陸的30倍。1990年,臺灣GDP是1700億美元,大陸GDP3878億美元,在當年臺灣的經濟體量相當於大陸的44%!90年代初,臺灣一度躋身“亞洲四小龍”。

此後臺灣經濟增速放緩,內地迎來高速發展,內地多省市GDP都趕超臺灣


1990年可以說是兩岸經濟實力最為接近的一年,此後臺灣GDP數據便開始走下坡路。到了2007年,廣東GDP率先超越臺灣,2016年臺灣省GDP約為37000億元,其經濟總量相當於大陸的4.5%,全國排名第六,可以看到已經被排名第一的廣東遠遠甩在身後了。

2000年以來,臺灣每年平均GDP增速約為3.36%,而大陸其他省份平均增速在7-10%左右,近些年臺灣經濟增速緩慢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無論從GDP總量還是GDP增速來看,臺灣當前經濟發展形勢都不容樂觀。


內地城市只要保持目前的GDP增速,目前只比臺灣稍微落後的四川、湖北、喝杯、湖南,應該用不了太久GDP總量就會超過臺灣。

人均GDP位列各省之首的臺灣,真實生活情況究竟是怎樣的?

2016年臺灣人均GDP2.2萬美元,在所有省份中仍排在第一。大陸省份中,前三名分別是天津、北京、上海,人均GDP分別為2萬、1.8萬、1.7萬美元。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廣州、蘇州等經濟強市的人均GDP也已經突破2萬美元了,與臺灣幾乎不相上下。

不過事實上在衡量一個地區經濟實力的時候,除了GDP,還有實際購買力PPP。那麼人均GDP如此高的臺灣,普通居民的實際購買力是不是也是高出大陸呢?事實證明並非如此!

2013年級臺灣人均月收入約是人民幣6500-7000元,其中像超市員工這樣的低收入者月收入約4000多,公務員大概在6500-12000元。臺灣經濟很多年沒有什麼大發展,普通民眾的收入在過去的十幾年間幾乎沒有發生什麼太大增長。而內地在改革開放後,很多省市的經濟連年翻番,居民收入更是取得了大幅提高。

臺灣收入差距整體沒有內地城市那麼大,但臺灣與內地相差無幾的物價、高昂的房價等也促使很多臺灣年輕人來內地尋求發展機會。特別是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只要肯拼搏,有能力,年輕人就可以大有作為。

在一線城市打拼,如何租到一套高性價比品質又很好的房子顯得尤為重要。在外打拼,租房就下載嗨住APP吧,全城海量真實房源,總能挑選一套讓你滿意的好房子。


嗨住租房


“亞洲四小龍”之一的中國臺灣地區,曾經有過一段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但進入新世紀以後,臺灣的經濟陷入了“中庸”的怪圈,經濟增長疲軟,受政治因素影響,實體經濟和旅遊業遭受沉重打擊,在“亞洲四小龍”裡面已經逐漸被邊緣化。

2008年算是臺灣經濟由盛轉衰的分水嶺,這一年世界金融危機爆發,臺灣也受到極大的影響,經濟再一次進入衰退期,當年的經濟增長率僅為0.12%,創下新世紀以來的新低,2009年更是出現-2.29%的經濟增長倒退,由此可見臺灣在應對全球金融風暴上還是缺乏理想的策略,在此後的十年臺灣經濟始終在不瘟不火中保持著中低速的前進。

我找到了一張臺灣近十年(2005年-2015年)臺灣和大陸GDP的比較圖,可以看到臺灣GDP佔大陸GDP的百分比是逐年下降,2005年經濟增速尚能達到5.4%,當年以3461億美元的GDP佔大陸的比重達15.6%,而到了2015年增速僅為0.85%,佔大陸的GDP比重更是降到可憐的4.7%,臺灣在過去經歷過經濟騰飛的高速增長時期,但在世界金融危機的重創和政治因素的影響下,臺灣的經濟由盛轉衰,GDP增速從當年動輒8%,9%的表現,退步到近年來“保1”“保2”的悽慘掙扎。

作為製造業極為發達的地區,臺灣近幾年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企業出走潮”,比如早早就佈局大陸的世界第一大手機代工企業富士康集團(其母公司鴻海集團是世界五百強)在臺灣地區僅剩下了三個工廠,精密電子的龍頭企業臺積電,臺灣聯電等也紛紛出走大陸,食品類的統一,旺旺,康師傅的主要市場也是在大陸,可以說臺灣這個小廟已經滿足不了大型製造業企業對更大市場的渴望和需求,而大陸廣闊的市場空間就是這些臺灣企業所需求的超級市場。

旅遊業可以說是臺灣地區的又一個重要的支柱型產業,臺灣豐富的旅遊資源也為臺灣的經濟增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臺北故宮,士林夜市,日月潭,墾丁,佛光山等都是大陸游客必遊的臺灣景點,但臺灣旅遊業受政治因素的影響很大,儘管兩岸早就實現了“大三通”,但臺灣旅遊業每一次的高潮和低谷無不伴隨著兩岸局勢的緊張或緩和,這也成為了臺灣經濟總量不能往上爬的主要原因。



2017年臺灣省共實現GDP3.43萬億人民幣,經濟增長率為2.64%,人均GDP達到2.2萬美元,經濟總量在全國排名第八位,人均GDP排名全國第一,增速在全國幾乎墊底。


大國布衣


大陸經濟未屈起之前,亞洲四小龍及日本對中國大陸怨言相對較少。當被超越以後,自尊心受到一定的打擊。尤如怨婦失寵一般,對大陸百般刁難,評擊。豈不知越怨被甩得越遠。臺灣島經濟離開大陸寵溺,後果可想而知。看看這些年四小龍的嘴臉基本上知道一個大概。在他們看來,大陸人不該有這麼多高速路和私家車,更不應該堵車;高速鐵路上的火車更不應該跑這麼快。最放不下身段的是南洋和東洋那兩小國。

所謂的島嶼國家,經濟發展條件肯定不如陸地國家。

大陸原先有多塊經濟特區,但,能真正得到合理發展的也不過是深圳。說不好聽的話,臺灣島的未來情況,如果還是如此玩下去的話,中國的兩大省級島嶼將平起平坐:臺灣島和海南島。


山那邊來人


1、拿臺灣跟大陸比不合適,大陸多大啊,是臺灣的300多倍呢,再說,臺灣好歹是個沿海省份,怎麼好意思跟中西部比呢?

2、就拿沿海地區的經濟水平跟臺灣比,例如蘇南地區,不論總量還是人均已經超過臺灣。而且,臺灣的人均GDP22000美元有很大的水分,臺灣以外臺商創造的增加值計入總量,臺灣的人均被提高。事實上,臺灣有點名氣的企業幾乎都在臺灣以外,這些臺商繳稅不在臺灣、薪水不在臺灣,企業投入也不在臺灣,幾乎跟臺灣沒關係,只能讓數字好看點,僅此而已。

3、臺灣的經濟依靠的是來料加工出口,並沒有自己的品牌、技術專利和研發能力,決定了臺灣產業的附加值比較低,進入門檻也低,容易受到市場衝擊。僅有的幾個高科技行業,例如芯片製造、面板製造等,也因為臺灣長期敵視大陸,逼迫大陸要自己發展相關行業,從而進一步擠壓了臺灣產業的空間。嚴格意義上,富士康這種臺灣特色的代工企業衰敗是遲早的事情,所以郭臺銘才這麼著急需要購買夏普等等,希望向全產業鏈延伸。

4、談到薪資,這個比較複雜,一個13億人的經濟體跟0.23億的經濟體本來就不是一回事。就談一個現象,為什麼將近300萬臺灣人在大陸謀生?同行業薪資比臺灣要高得多吧。另外,就算人均40000臺幣,大約8000人民幣,在沿海比較發達的省份也就普通水平。

5、如果解決不好兩岸關係,臺灣經濟沒有未來,每年臺灣對大陸將近900億美元的逆差,而對歐美日都是逆差,大陸在臺灣經濟中扮演的角色無可替代,繼續仇視大陸,去中,只會死得更快。


Jazzch


我媽說的,她去旅遊了一圈,走馬觀花肯定沒那麼準確。但是好歹也是親身體驗了一把,物價不算很貴,很多東西甚至比大陸便宜,開大巴車的司機月入2萬人民幣,這樣看上去應該不錯是吧?可是他不滿意!因為15年前他就是賺這麼多!現在還是這麼多!剛畢業的大學生月薪約等於5000人民幣,在臺北也就是餓不死的樣子,所有的城市都跟大農村一樣,是所有的!101周邊有鐵皮房子,城市規劃的那叫一個亂七八糟!人民尊重蔣經國,看不起馬英九,恨蔣介石!人很有禮貌,路面乾淨,汽車禮讓行人。大部分的人既不想統,也不想獨


棵開花的樹177475824


臺灣的GDP統計水分很大!

臺灣的GDP統計水分很大!

臺灣的GDP統計水分很大!

去過臺灣的人都知道,這哪裡是像一個人均GDP達2萬美元以上的發達經濟體社會啊,咋感覺連大陸好多城市都不如……

以上感嘆分割。

臺灣GDP統計=GNP +非臺灣企業在臺經濟增加值

換句話說臺灣GDP統計=GDP(國際上包括大陸普遍定義的gdp)+臺灣企業在臺灣外的經濟增加值。

這是當年陳水扁為了數據上好看才改的,和現在的印度更改GDP統計成分差不多的意思。

臺灣號稱有5000億美元GDP,人均2.2萬,真實GDP可能連3000億美元都差,人均應該才到1.3萬左右。

這又就解釋了為什麼人均GDP離2.2萬還差一點的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在經濟活躍度,人民生活水平,基礎設施上卻全面的超越了臺灣!

為什麼臺灣GDP從90年代未的近3000億美元到現在5000億美元,人民收入卻沒有增長?

因為他們把在大陸的臺企創造的價值全算進去GDP中了,可憐生產端不在臺灣,銷售端也不臺灣,甚至連稅收臺灣省政府都收不了……

其實臺灣就是真正的停滯了20年,比日本更慘,日本所謂“失去二十年”只是經濟以平均年1%左右增長,近乎於停滯,而臺灣卻是真真正正的停滯,根本毫無增長。

只可惜臺灣人抱著假GDP數據繼續秀優越!

大陸人均GDP8千美元差一點,如果臺灣人還是不自知的在民粹的深淵內耗下來,繼續停滯的話,到2025年,整個大陸的人均GDP怕超過臺灣也問題不大,大陸在經濟上對臺灣的領先將從局部性變成全國性的。

經濟水平是決定軍事科技文化衛生水平的根源,到那時的臺灣面對大陸在還有什麼優勢可言?

臺灣面對大陸也將耗無籌碼。可悲,可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