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護理行業的前景如何?

中國護士網


在由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護愛基金聯合護聯網發佈的中國首版《中國護士群體發展現狀調查報告》中提出,“隨著護理服務的內涵、外延不斷拓展,護理服務需求更加多元化、精細化,護理服務領域逐步從醫療機構向社區和家庭拓展,服務內容從疾病臨床治療向慢病管理、老年護理、長期照護、康復促進、安寧療護等方面延伸,在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樣化、多層次的健康需求方面,需要更加努力地發揮護士的專業性、積極性;同時,需要積極開拓護士服務半徑、培養護士新技能,不斷滿足新階段下護理服務的新需求。”

  日益增長的護理服務需求,為護理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創新護理服務模式會產生怎樣的價值?這些價值由哪些機制保障?

  新里程醫院集團CEO 林楊林提出,醫院多點執業、三級診療體系、護理保險推廣將為之提供製度、空間和支付等三大保障;醫療和養老機構在認識到護理人員的價值後,應該為護理人員建立三大體系:定位清晰的護理業務體系、獨立垂直的護理績效體系、全面的護理人員發展體系。

  護士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是健康管理的基石,護士在健康管理領域有著豐富的職業拓展的空間,中國人壽投資健康管理和資源整合部負責人何鐵強先生分享《健康管理與護理創新——重新定義的價值》,既能做好護士本職內的工作又能做好慢病管理、老年健康、骨科康復等“護士+健康管理”的複合型護理人才正在被護理管理者和市場廣泛認知和認可。

  與“護士+健康管理”複合型人才創新類似,護士在臨床研究中可以擔任更多的角色,藥明康德津石醫藥任科總經理指出,從臨床協調研究、藥物安全、臨床運營、質量保證、數據管理等均可由護士擔任,護士在新藥臨床研究領域中的不可低估的價值。

  無論是發展社區和居家護理服務,落實醫養結合、安寧療護以及養老護理服務業,回應不斷加劇的老齡化社會問題,護士都是重要的專業服務力量,無論在醫院集團、臨床研究還是健康管理都擔負著重要的職責。

  本次活動承辦方護聯網現有超過60萬精準護士人才庫,覆蓋中國所有城市。護聯網創始人兼CEO張雪莉女士認為,當前護理服務需求爆發式增長,但護士群體尚無法對接市場化需求,市場化服務體系和能力尚待大力發展,解決這一問題的本質就是“存量挖掘增量開發”,提升專業價值,滿足更多需求,同時護士收入增長。

  眾所周知,中國老年人口規模大,老齡化速度加快,失能老年人規模較大,收入不足以支付護理費用,對外經貿大學保險經濟學院於保榮教授指出對於長期照護保險制度設計,核心內容應至少包括:覆蓋人群、籌資機制與籌資標準;長期護理服務需求評估標準與評估機制;長期護理制度的待遇享受人群和服務內容;長期護理支付範圍、支付標準及支付方式;服務提供體系的能力建設與服務質量管理;長期護理保險及服務的管理與經辦六個方面。

  看不懂別唱衰!社會資本催生爆發式護理需求

  與其他行業相比,養老產業的投資回報率並不高,其回報週期更是長達10-15年。這讓很多資本方並不看好養老產業,甚至有人在“唱衰”。但近幾年仍有不少的大資本開始佈局養老市場。

  2013年被專家稱為中國的養老產業元年。《中國健康養老產業報告(2016)》顯示,2013年以來,各類企業紛紛涉足,從2014年地產、保險、醫療服務、康復輔具等企業的蜂擁而入;到2015年地產、保險、醫療、康護、器械、互聯網、大健康等產業鏈相關企業的群英薈萃;再到近兩年國有大型企業和民營企業集團的資本介入與跨界湧入。

  地方國企積極探索破解城市養老難題。如上海地產集團與萬科、上海中醫藥大學聯合成立了醫養服務運營商上海申養公司,提供涵蓋居家養老、醫養社區養老、照護機構、長者公寓等多種形式的養老服務,並將專業公立醫院嵌入養老機構,彌補了醫養結合運營短板。

  上市房企也將目光鎖定到養老闆塊。綠地控股2017年10月發佈康養產業戰略規劃,計劃投資200億元,2年內在全國開工建設100家康養居酒店,5年內在國內外形成500家連鎖,並打通醫療體檢、旅居養老、健康保險等健康產業上下游,對優質健康養老資產推進資產證券化。此外,復星等民營資本也開始大舉進軍養老產業,成立大健康投資和運營平臺星健,打造以社區健康服務、專業養老、康復護理為核心的多產品線。

  險企在養老產業方面表現的也非常積極,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至2017年間,國家鼓勵保險企業參與養老服務產業的政策就有7條。太平人壽自2014年就開始探索養老產業與保險業務的互動模式,推出配套養老保險產品,同期規劃建設太平梧桐人家國際健康頤養社區,建立了“保險業務+養老社區”的互動模式。合眾人壽則於2016年12月的最後一週斥資2億元收購了上海長青藤頤養院、南京歡樂時光老年公寓等長三角地區共7所養老院,成為國內首家收購養老院股權的保險公司。

  此外,養老產業這塊“蛋糕”也吸引了一些財富管理機構。伴隨著各路資本的湧入,給養老產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生機。


投資界


護理專業就業還是不錯的,找到工作是沒有問題的,只是有的人可能年薪5W都沒有,而有的人則有可能是年薪百萬……

1、用老人的話來說那就是:旱澇保豐收!

放護士身上就是怎麼著你都能找到工作,您說是不是~

即使你沒有護士證,回鄉鎮做護士,每天打針輸液,工資不少掙,在外人看來你就是一個很受歡迎的宜嫁娶適齡女青年~

2、專業性明確呀!

我上學的時候,學的是計算機信息管理,至今我爹媽都不知道我到底是幹嘛的~說不清道不明,跟他們解釋,也是雲裡霧裡的,這我要是跟著二表姐似的學護理,進了某某醫院做護士,我媽也能在村兒裡跟村口王大媽顯擺顯擺,閨女在市裡醫院做護士的,不至於是現在這種情況……

3、朋友身邊的“私人護理專家”

4、薪資待遇還算不錯

五險一金都有的吧~小妹兒到現在都沒資格給國家貢獻一份個稅呢~護士姐姐們!你們是有機會的呀!人家應屆畢業生還能高薪呢~

5、出國!!出國!是可以出國的!

對於其他專業來說,可能拔尖才能出國,但是對護士來說就不一樣了。往大了說,國外本來人口基數就少,再加上人口老齡化,所以很多國家地區在移民就業方面方面都願意給護士開綠色直通車,這要擱其他專業基本是沒這待遇的。

據說美國護士年薪百萬都是正常的


添翼國際護士培訓學校


正常畢業後,一般都是三甲大醫院,基本工資+獎金1萬穩穩的,如果努力一把,考個研究生,就去醫院護理部管理層了,如果不想做這一行,去部分本科學校,專科,衛校當老師也行,以專科,衛校當老師為主,也可以考事業單位去疾控,或許其他事業單位,當然也可以考公務員,衛計委系統的,路子還是很寬的,很多外行不懂,總拿一個衛校的護士來比2000塊錢一個月,其實高學歷護理還是可以的,目前二本一本正常都是三甲,平均三甲工資很高的,對於普通大眾家庭,收入不低了,就二本及以上本科而言目前學歷還算可以,對護理這一行來說,但是再過若干年應該就不行了,護理大醫院慢慢向研究生過渡了,不過,學醫還是蠻辛苦的,付出肯定要付出的。本人自己也醫務工作者,個人觀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老上海情懷


在高職專業中,護理專業是比較好的一個專業,就業前景也是比較好的。

我退休之前就在東營市廣饒縣綜合高中(現廣饒縣職專)工作,高職這塊我校做的很早,並且做的很好,在全省高職這一塊我校也是有名的,有的考生成績在全省前幾名;我校開設的專業也比較多,護理專業就是其中之一,護理專業是我校的特色名牌專業,每年都有很多學生考進高校深造,大學畢業後學生大部分都能找到工作,就業前景好。

護理專業是比較好就業的,但是你必須努力學習,也不知道你是否在讀護理專業,如果在學習護理專業,必須刻苦學習,學好文化課,學好專業課,只要努力了一定有好收穫,專心學好專業課,你學習的護理專業社會需求量大,一定有你的用武之地,你的才能社會一定讓你施展的,努力吧!學子們。


超越平凡161778296


在國內前景怎麼樣我不知道,但是在德國需要大量的護理人員

由於現在的醫療水平,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均壽命也大大提高,很多老年人需要護理,德國的護理人員需求很大,前幾年開始就啟動了從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引進護理人員的計劃。

當然如果想要到發展的護理人員,首先要會德語,達到B2水平,能和人溝通,另外這個工作也比較辛苦,不是國內的護士所做的工作,而是更多護工的工作,工資大致2500歐月薪。



萊茵河畔金荔枝


養老服務之所以成為養老產業的發展中心,一方面是伴隨著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失能、高齡、空巢和獨居等養老服務重點對象將大幅增加,產生了大量的養老服務需求。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中國養老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預測到2020年,我國的失能老年人將達到4200萬,80歲以上高齡老年人將達到2900萬,而空巢和獨居老年人將達到1.18億。另一方面,當前中國養老模式的頂層設計已經形成,即“9073”養老模式:90%的老年人在家中接受養老服務,7%為社區短期託養,3%為機構養老。

2020年我國老年人口規模佔比統計情況及預測

目前,我國養老服務市場還處於起步階段,主要體現在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床位數量不足、供需不均。據民政部統計數據,截至2017年底,全國養老機構和設施總數為15.4萬個,增長了10%,各類養老床位合計749.5萬張,增長2.6%。從老齡人口以及市場供應的養老床位來看,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31.1張,而根據中國”十三五”規劃,“十三五”期間,每千名老年人口擁有的養老床位數將提升至35-40張,其中護理型床位比例不低於30%。目前全國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床位數量繼續增長,但明顯不足,供需不均局面仍然待解。

2013-2017年全國各類養老服務機構設施、床位數量統計情況

獨居老人和空巢老人存在的問題

調查顯示,在獨居和空巢老人中存在心理問題的比例達到60%。而達到疾病程度,需要醫學關注、心理干預的空巢老人,比例佔到10%—20%。日常生活無人照料佔58%,老人獨自承擔重活佔22%。加之社會針對老年人的電視節目少、健身娛樂設施不足,導致老人的精神生活貧乏。

獨居和空巢老人身心健康存在的問題有:

1、空巢綜合徵;

2、患病率增高;

3、社會適應能力降低;

4、勞動和經濟負擔較重;

5、安全問題(財產安全、消防安全、用藥安全、人身安全、就醫安全等);

6、情感問題(孤獨感、寂寞感、遺棄感)。獨居老人和空巢老人問題是個社會問題,主要還是社會支持系統不夠健全完善。比如體弱多病、無人贍養、就醫困難、孤獨寂寞等。


前瞻產業研究院


作為護理行業中的一員,雖然現在醫患關係緊張的情況下,還是非常看好的。

護士有協助 指導 幫助患者康復的權利,而不是像服務員一樣對你們所有的要求都要滿足。當然我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患者的,比如有位患者沒有家屬,我們交接班時會特別囑咐下一個班的同事,格外照顧一下。我們工作不管再忙的情況下,碰見有行動不方便的也會主動上前幫助。甚至有的患者家庭情況不算好的,我們還會把自己的工作餐分給我們的患者。其實在我們的心裡,我們把患者當成了家人 朋友,希望您也能像家人一樣理解我們,我們也會理解您的痛苦儘量幫助減輕到最低。讓您在醫院感受到溫暖。

我們有我們的工作方式,我工作是有條理有順序的,而不是你想那種我先來的一定您優先,我們是要看患者病情的嚴重情況。

作為一線的護士工作者,我想說請理解我們,我們也是人,吃喝拉撒睡都是我們的正常需求,我們也有自己的父母 兒女 朋友 親人,請正常的對待我們,我們不是神。工作忙的時候連去個衛生間都沒時間,閒的時候也有坐下來喝杯水的權利。

醫護人員的短缺其實就是大部分人不能理解我們的工作導致的,我們的護士們經常加班加點的工作,結了婚的沒時間照顧家,有了孩子的沒時間看孩子,有了男朋友的沒時間談戀愛,生病了不能請假等等諸多事情.......

沒有離開現在崗位工作的同仁們,大部分都有著喜歡這份工作的理由。

只要我們得到了大家的信任和支持,相信我們護理工作的前景會非常大,也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我們這行業裡來。說的不對的地方還請大家理解和包含。在此謝過大家


不知名的小護士


護理行業還是分個人護理和醫療護理(護士)

個人護理包括養老護理,家庭護理,幼兒護理等。

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消費升級,幼兒出生潮的到來,對以上護理的需求只會越來越龐大,同時對專業性的要求越來越高。專業護理人才的需求量會隨著社會發展不斷提高,社會大眾對於養老,家庭成員專業護理的關注度,包括對居家護理,養老院護理等的接受程度也都在發展。

觀察發達國家,對於個人護理領域的需求佔比也逐漸攀升,相關的公司也應聲建立。

第二,醫療護理。我國對專業性護士的缺口仍然巨大。2015年我國醫護比例已經達到1:1,每年需要培養各層護士15萬人。未來要求醫護比例達到1:2,重點科室1:4。對於專業性護士需求會不斷增加。

護士荒已經是擺在各國面前的問題,未來十年,主要發達國家將需要200萬名專業護士,世界護理人才的資源短缺,也給護理行業的發展帶來巨大前景。

綜合來說,國際上護理人才的社會地位,薪酬待遇都處於比較好的位置,這也給我國護理行業發展設立了目標。所以,護理行業大有前景。


鴨川畔


作為臨床工作了近十年的護士,從一名實習護士成長為專科護士,針對護理行業前景說說自己的理解/<font>:

1、護理行業發展與人才培養與國外存在巨大差距,國內護理擁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如果你想在護理崗位有所發展,首先請熟練掌握臨床技能,善於發現臨床問題,運用創新思維解決或改變臨床問題,將極大的提升你的工作積極性及職業成就感。/<font>

2.國內護理人員的緊缺及低學歷。護理人員的緊缺為各類護理人員提供的廣闊的就業平臺,但現在大多數三甲醫院基本上本科起點,不斷的學習及提升將是護理行業長期存在的突出問題。

3.護理專業作為一級學科,其護理專家,護理科研,慢病管理,心理康復等等,都將是未來行業發展趨勢。

4.護理與臨床專業最大的差距在於缺乏評價指標。

最後以簡單事情重複做,你就是行家送給護理崗位的所有人。/<font>


嬋的禪453


只能說一般般,最重要的還是走出社會後在實踐中選擇出自己所擅長的,你現在所學的並不代表以後所從事的工作,現在的終生職業太少了,瞬息萬變,現在所能積累的只有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