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果给15平的无人便利店投资15万元,一年回本,你会投资做吗?

人淡如菊153446607


对于这个问题,天阅商业评论AK认为:这个肯定选择投资去做啊,一年回本简直就是好事儿啊,傻子才不做呢,而且现在的社会也是迅速发展的很快,近年一直很流行共享经济这样,一开始只是刚刚有共享单车,现在慢慢的开展了很多的项目。这个共享经济还没有平民化,现在有出现了个无人经济。这个行业在这个市场上像一股热浪就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像很多行业已经开始介入像无人售卖机、无人车。而最让大家熟知最了解的也就是是无人超市。

像题目中说道,一年投资15万一年回本,前提是要在什么地段开这个便利店。找到一个很好的地段,年轻人多的地方我看靠谱这个事儿。最主要的是无人便利店,门店面积小,不需要什么人工费用,所以整套成本很低。据得知现在投资做个无人便利店是不需要租金的,所以现在很多投资者很看好这个项目。不需要租金这个其实省了很多资金。

但也有很多人觉得能回本么,其实在网上有人也做个便利店的行业调查,每个客价差不多都在18-25元,其实你自己去便利店买一瓶水在买点别的也差不多这个价格,所以这个无人便利店要开在年轻人多,上班族等这样的地段。现在城市中的便利店消费基本都是上班族占最大比例。每家店每天要至少销售出100左右的客单,才可以一年回本。其实这个项目可以投资去做,而且这个前景还是不错的。趁着现在店面少,赶紧做。到时候普遍了就不好说了。


首席投资官


会!

既然楼主已经给了命题:投资15万,一年回本!100%的回报率,我想对任何人来说都会投资。



15平米投资15万,做便利店,应该算比较好的便利店了。我们来算算这15万怎么花:

房租:二线城市举例,现在二线城市人流地段房租可达200元/平米,交三押一,第一次付房租:15000万

装修:无人便利店里面就吊顶和地砖以及灯,15平米,算装的好的就是500一平米,合计:7500元!

货架:15平米的面积,只能销售饮料、食品,其他的应该找不下了,就几组货架合计:3000元

货品:如果只是饮料和小吃食品,所有一起也仅仅需要2-3万的货款!

第一次投入合计:4-6万元!

如果还要加一些防盗系统,智能收银系统等,投入也在一两万。


综上所述,15万元投资15平米的便利店,实际上是用不了这么多钱的!

那么一年回本靠谱吗?

一年纯利润是15万元,一月纯利润12500元。

便利店的饮料和食品毛利率为25%

一月成本为:3000(房租)+3000(人工)+1000(水电)=7000元

所以一月的营业额必须达到:

(12500+7000)/25%=78000元

一天的营业额为2600!如果人流量大,这个营业额还容易达到,而且由于面积太小,品种单一,如果周围竞争较大,实际上很难达到!


杨小凡


一,关于毛利,没那么高:

看了很多答主说毛利有35%,但我说无人便利店没有!为啥?全家便利店的综合毛利31%,但这里包含占比不低的现制小吃和便当!这部分产品占比应该不会低于30%,毛利50%以上。但无人便利店很多产品没有,有,占比也不高,因为没地方给你吃!所以,缺乏高毛利商品!毛利只有不超过30%!



二,关于租金,没那么低:

很多答主说不付房租,5%扣点!这要么是品牌方的自娱自乐,要么是个案!不符合逻辑的!原因如下:


1,开在哪里?

便利店主要目标顾客是上班族!7-11,全家便利店等国际知名品牌,大都开在写字楼底商以及购物中心负一楼!无人便利店更应该这样选址,因为如果开在社区,一方面竞争不过美宜佳、红旗连锁、舞东风这样接地气的社区连锁(价格低)!另一方面,恐怕会沦为广场舞大妈的纳凉场所(马云的无人超市据说就这样关的)!

2,租金多少

而这些地方的租金,基本要到300元一平以上,15平月租4500以上!扣点最低的都要8%,一般12%-15%!

三,关于人工,不是没有:

无人便利店,指没有营业员!但你加盟的话,你自己要管理,或者请人,最低3000元工资是要的!

四,关于杂费,并不便宜:

1,电费:1p空调,1小时用0.75度电,商业用电1.2元每度,每小时9毛,24小时30天648元,加上照明,门禁,监控,收银,冷柜等,年电费最好15000

2,税费:超过3万的营业额,要上税的

3,损耗:过期、鼠坏等,算2%。

4,资金利息:按最低2%,15万3000。

现在开始算总账:

毛利:30%-12%扣点-2%损耗=16%

固定费用:电费15000+工资36000+资金利率3000=54000。

也就是说,年利润要150000+54000=204000元,才能到15万利润。

那么营业额要多少呢?

204000/16%=127.5万,月10.62万,天3541元。

按客单价20元算。3541/20=177单!虽然是24小时营业,但有效营业时间就14小时,每小时要12.6单,也就是不到5分钟要一单!相当于人流基本不会断!没不能做到,我打个问号❓


餐先锋帮转铺


首先,我们来看一组理论数据。

这是以铺租6000,日均销售4000,工资3000/人,毛利22个点为基础的数据。

当无人便利店与传统便利店销售水平一样时,无人便利店的理论月利润是接近1.4万。12个月就是16.8万,不仅可以1年回本还有盈余,并且在经营过程中不用花太多的精力与成本。能解放出个人时间。


但是,因为无人便利店对比传统便利店,SKU 上有可能减少,我们假设无人便利店的销售额低于传统便利店的销售额。

这是以传统便利店铺租6000,日均销售4000,工资3000/人,毛利22个点为基础的数据。

无人便利店日均销售3000,其他都一样。

从理论数据来看,一家无人便利店的月利润在7300左右,12个月就是87600元。即要接近2年才回本并且盈利。

但是无人便利店省去了人工经营时间,能规模化等各种优点。相当于不用付出过多经营精力情况下能依然对很多人群都是有相当一部分吸引力。


所以,当无人便利店有更多优势和条件来提升单店盈利能力,把毛利做得更高时,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如果能1年回本,本人会果断投资。2年回本,也可以接受。


我叫无名


投资回报率100%,傻瓜才不做!这就好像政府说从现在开始抢银行不犯法,我想可能无数人都直奔银行去了吧。

所以问题的关键是投资15万到底能不能在一年的时间回本,我们可以好好算笔账:

利润:150000(一年收回投资,所以一年内要有150000的利润)

电费:5000元/年(不管你是不是无人店,电器用电是必须的吧,1台1P的空调,照明,收银设备,监控设备。。。,每年5000元未必够用)

人工:30000元/年/人(不用人值守,但是也必须要有人打理)

资金成本:3000元/年(15000存银行1年定期利率大约2%,就不算各种各样的理财产品了,买理财的收益会更高)

所以,投资的第1年当中实际上要赚到188000元才能收回本钱。

假设整店的综合毛利率是35%,社区分成要给多少呢?本人没有考察过具体的分成方式和具体金额,假设是按照营业收入的5%分成,那么你还有30%的毛利,假设有2%的损耗,那么毛利率还剩下28%;

现在我们知道了,每年要有188000的利润,综合毛利率28%,那么反推当年的营业收入必须不低于:188000/0.28=671428.6元

每天的营业收入不低于:671428/365=1839元

便利店的平均客单价是15-20元,那么基本上可以算出每天的客单数不能低于100单。

那么,如果一年收回150000的投资成本,就必须保证每天成交量不低于100单,平均每单的成交额不低于18.39元,你认为有没有可能?


益孚新零售


会的,无人便利店的客单价约22~24元,每天的营业额在2000元左右,10万元的单店成本,模式则是与社区分成合作,几乎没有租金成本。

投资回报率100%,傻瓜才不做!这就好像政府说从现在开始抢银行不犯法,我想可能无数人都直奔银行去了吧。

所以问题的关键是投资15万到底能不能在一年的时间回本,我们可以好好算笔账:

利润:150000(一年收回投资,所以一年内要有150000的利润)

电费:5000元/年(不管你是不是无人店,电器用电是必须的吧,1台1P的空调,照明,收银设备,监控设备。。。,每年5000元未必够用)

人工:30000元/年/人(不用人值守,但是也必须要有人打理)

资金成本:3000元/年(15000存银行1年定期利率大约2%,就不算各种各样的理财产品了,买理财的收益会更高)

所以,投资的第1年当中实际上要赚到188000元才能收回本钱。

假设整店的综合毛利率是35%,社区分成要给多少呢?本人没有考察过具体的分成方式和具体金额,假设是按照营业收入的5%分成,那么你还有30%的毛利,假设有2%的损耗,那么毛利率还剩下28%;

现在我们知道了,每年要有188000的利润,综合毛利率28%,那么反推当年的营业收入必须不低于:188000/0.28=671428.6元

每天的营业收入不低于:671428/365=1839元

便利店的平均客单价是15-20元,那么基本上可以算出每天的客单数不能低于100单。

那么,如果一年收回150000的投资成本,就必须保证每天成交量不低于100单,平均每单的成交额不低于18.39元,你认为有没有可能?

近几个月来火不胜火的无人便利店,相较于传统便利店来说,到底是不是一个更优选项?各色刷脸技术乍听上去很酷炫,但最后人们关心的还是,它是否会比以往的便利店更赚钱。

这笔账要怎么算呢?

入局者:一年回本不费力

“与传统店相比,其实无人便利店更像是一个搭建起来的无地基玻璃盒子设备,而无人贩售机则根本就是一个装置。因为无人店是一个搭建的玻璃盒子概念,所以并非传统便利店那样是一个物业,无人便利店是不需要租金和店内人工的。我们的开店是基于与合作伙伴的商谈,比如盒子(无人便利店)进入社区开店则需与社区物业、开发商等达成合作,经过他们允许再进入。

“一家无人便利店的投资额在15万元左右,以我们目前营业来看,单店每天的营业额在2000元左右,即一个月有6万元收入,毛利率在35%左右,再去除分成等,我们估测单店8个月~1年可以回本。且因无人店没有进场费之说,所以供应商更愿意和无人店合作。”

旁观者:只计算显性成本不合理

但是相较于入局者的乐观,另一些观察者却有着不一样的思考。在他们看来,目前无人便利店玩家们依旧按照传统便利店的方式计算成本,有很大一部分的 “新开销”却是没有计算进去,这样算帐似乎是不大合理的。

而即使是按照显性成本来看,也依旧有人认为,这并非一笔想象中划算的买卖,比如之前超市老万算的几笔帐:

就坪效来看,无人便利店并没有优于诸如7-11之类的日系便利店,而目前20万一个的便利店盒子(20平大小)的投入成本也远远高出了一家90平的普通便利店。虽然无人便利店在资金、人力成本方面确实能占据些优势,但即使是4个人能维运40家店,或者按另一说法,2个人能维持7家店的运营,其硬件上的巨大投入,从很大程度上几乎毫不费力地能够覆盖掉费心费力想要剩下来的租金、人力成本,从提升效率上来看,较于7-11等连锁便利店也并没有明显的改善。

不会的,无人便利店是最近频繁被提出的一个话题,如果一年回本的话,就表示这一年内盈利最少15万,而且虽然说是无人便利店,但其实还是需要人管理,加上最低人工费3000元/月,12月3.6万,其他的各项杂费加上,这就说明一天最少要盈利500-600元,觉得有点难。

这些东西简单说叫ppt项目,给你一个盈利方案,找投资人。北京中关村产业园,众筹咖啡厅的产物,什么滴滴搭车,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和这个基本类似,虽然马云也搞无人商店,无人超市,但目前都只存在于一个概念层次,首先要具备一定客源,偏僻地点当然没销量,繁华地段资金高,而且这种商店想普及需要一个过程,自动取款机这么多年了,很多人都不一定会用,很多新鲜事物大多数人,都不容易被接受。总结一下这个方案,大多数是和其他ppt方案一样,打包骗融资的,共享单车,网络二手车平台,各种众筹,看清楚了都是一个事,骗别人的钱干自己的事,失败了是别人买单,成功了卖给阿里巴巴,腾讯拿钱走人。不要帮别人完成梦想,牺牲自己。忽悠别人创造自己的财富人生是可耻的。

我觉得这个首先要考虑自己的经济状况允不允许,如果自己目前没有15万的情况下,那么大部分人不一定会去做,所以首先要看自己的经济能力,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等等,当然也可以选择贷款,但这也是分人的,有的人不一定选择去贷款做买卖,目前我是不会考虑去做,因为别说15万了、五万我都没有,有时候不是自己不想做,而是心有余 而力不足,当然如果自己资金充足的话有个几十万,其他方面都没问题,按照您说的这个情况肯定会去做了,所以只能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吧

不可能回本 !放心吧 有这个好事 身价几百亿的还用你们来投资! 笑话 !别说什么把机会留给大众 呵呵! 这种就是 先投资 融资 做好合同模式 上市 股东变现 跑路 谁买单 😏

如果有保障的情况下,我当然会去做!一年收回成本,以后每年赚15万,而且我每年都会增加一间的,何乐而不为呢???就像复利一样,只有15万的本金,次年就会有30万的收益,每年递增,我相信每个人都会去做,关键前提是否有保障???

我说一下我的看法啊,题主说投资15万的便利店一年回本。如果有保障的话,别说一年回本就是两年回本,我也相信会有很多人选择去做的。

做梦呢,年回报率100%?做风投的平均下来年回报率才25%左右,这还得是好一点的。上班的,好好工作,把多余的钱买买银行的保本就得了,或者买点银行股放个十年八年。想多了,你那点积蓄就成别人的了。

会,傻子都会投,总比房子首付少吧!第一年收回15万,第二年开两家,收回30万,第三年收回60万,第四年收回120万,如果第一年投资150万,也就是第四年收回1200万!不用你去投资连放高利贷的都投!!秒杀巴菲特,气死比尔盖茨!

👻才做,为什么,首先我没有15万,等我有十五万,风口也过去了,就算我现在有十五万,做了以后你确定一年回本?生意要是这么好做,钱那么好挣,👻才信,都洗洗睡吧,晚上做个发财梦

一个小区六七个便利店了,坏了东西还能换,为什么去你那个呢?小区都是做的熟人生意,偶尔还会帮点忙,两年都不一定回本吧,说保障的都是想好事的,投资谁会给谁保障呢?你投是看重收益,同样要承担风险,说得再好算的再好你算不到我今天或者明天去哪里消费吧!

无人超市是时代发展的一产物,光无人超市前端是无法赚到钱的,真正能赚钱的是靠无人超市后端附属产业链,所以资本运作商别再骗普通老百姓的的钱去加盟你那无人超市,看似新颖的新零售,实际就是一场圈钱扩张增涨资本商其他产业链!


姑婆那些事儿


这么赚钱的买卖太少了,如果真遇到,绝对要做。

投资15万,1年回本,这是100%的年化收益,比股神巴菲特的投资回报率都高很多很多。如果是实体公司,即便是盈利很好的贵州茅台,亦或工商银行,资产收益率也没有这么高。


所以,我想,这不是做不做的问题,而是到底有没有这么好的买卖,不能被广告宣传忽悠了,而是要算好账。

比如,我们小区楼下新开了一个京东便利店,跟老板闲聊说,说加盟费每年是20万。再加上人工、水电这些,每年固定成本怎么着也要25万。便利店的平均毛利率按30%算,光是固定成本,每年的营收大概是85万才能覆盖。如果想要再赚15万,那营收就要135万,平均到每天的流水大概是3600,按单客单笔消费50元,每天要有180次消费。这还没算税这些。

我们小区就两栋楼,估摸是很难达到这个数的,所以总感觉要赚钱很难,不知道这个店能坚持多久。


无人便利店是同样的道理,在算能否收回成本的时候,要把总的利润分摊到每个月去看,没天去看,甚至是每个人头,才能知道那些招商广告上的说辞,到底能不能实现。

而且,便利店的选址也很关键,周围的人流量会影响交易量。

很多加盟店在开之前,都要去做实地考察,先看已经成熟的店,估算每天的交易额到底能有多少,才能知道到底划不划算。

15万说多倒也不多,但真要打水漂了,也挺可惜的嘛。


康愉子


这问题稍微有点常识的都知道怎么回答。当投资与回报成正比、没有风险、又是实体经济的情况下,不投资那才是傻子。但假设就是假设,与现实无关。

15平无人超市根本没有那么高的收益。

去年,马云的无人超市概念很火爆,第一家无人超市也开起来了,当时最火爆的搜索关键词就是“无人”,凡是无人概念沾边的东西都火了一把。但无人超市真的有那么受欢迎么?而且超市售卖与无人超市售卖的商品利润几乎公开化,100%的回报率真的很难实现。

按销售额、量、利润、空间分析

干过便利店的都知道,15平米的空间去除设备占用的空间,满打满算也就能摆满1-2万的货(饮料、零食等),利润点在10%-30%之间。假设是成人用品店,利润在50%-100%之间,商品的成本也就1-2万。试问这15万的纯利润是怎么来的?如果售卖普通商品,30%的利润15万,你需要售卖出去近50万的商品。成人用品的话你需要销售出去15-30万的商品才有可能赚回你的投资的钱。但一家15平米的店,商品种类、容客量、来客数、客单价都有很大的局限性,靠售卖这些产品一年回本根本不现实。


额外费用较大

无人超市虽是个新概念,也的确有可行性,但机器毕竟不是人。监控得有、物业费得有、在除去房租的情况下,补货查货、整理商品、机械维修、商品调整,如果是小县城的话,交通工具、商品仓储都需要成本,再加上房租会占去利润的15%以上,如果商品平价出售,基本上是没有当年回本的可能。如果第二年机器老化、设备陈旧、店面租金涨价那更是很难经营下去。

不过也不排除一些无人超市、加盟、连锁的经营模式会回本,毕竟每个行业都有亏损和盈利的,但作为一个小白,这种假设成立的话,还是要慎重投资,毕竟有风险。

最后引用《资本论》的一句话来概述:求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出自资本论24章的哪一节资本有了百分之二十的利润便活跃起来,有了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就会铤而走险,有了百分之百的利润就敢践踏一切法律,有了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就敢冒绞首的危险.

实体店老王


先看看无人便利店的初衷是啥,自然是去人工化,降低成本,提升毛利率。

就题目我们核算一下,一家无人便利店15万的投资,一年回本需要怎样的营业额支撑。无人店没有进场费之说(估计按照没有)这个可以抛去不算,按20%的利润。你得年营业额到75万。每个月就是6.25万,每天就是2083元。一个15平米的店,除去走道,能摆多少东西,要卖多少钱东西才能支撑两千多的营业额?

不得不面对的成本

这个题目显然是仅仅考虑了显性成本,本人的朋友有做这一块的,通过聊天了解到,对于无人超市从系统上和进货上成本也是比较大的,如果是加盟,再加上保证金的基础上,在价格上并没有优势,再加上店面的租金,如果在区域选址上没有太大的优势,还是要慎重考虑,经营利润不一定很可观。

在中国,单单是无人监管导致的破损率、丢失率,就会侵蚀掉零售行业平均的15%毛利率,至于会侵蚀多少,我们不妨以共享单车为例(本质上是无人租赁自行车)“据ofo共享单车公司的工作人员透露:目前ofo共享单车的损耗率至少为20%”,我记忆尤新的是小鸣单车的运营人在面对记者时,回答是“我们坚持运营到了最后一辆可以正常使用的单车”。

人工化的价值

自助结账终究是机器,会突然出现故障,包括老年人不会使用,买东西需要咨询,有人偷拿顺带等问题。所以,绝对的无人化仅仅只是美好愿望而已。若综合考虑,人机结合才是最好解决之道,这不仅可让人感受到机器的高效,也能让人体会到来自于人的贴心服务。

另外,去人工化的意义是在人工成本占运营成本更高比例的场景下才有作用。虽然现在国内人工成本是在逐步攀升,但整体而已,相比较国外发达国家,还是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特别是零售店店员这种低门槛岗位,在一线城市,月薪三四千可以轻轻松松的招到。

笔者认为如果是想靠这个挣钱,资金并不是那么富裕的话,小投资还是不要考虑了,光无人超市前段小投资是无法赚到钱的,真正能赚钱的反而是靠无人超市后端附属产业链。而且对于消费者来说,无人的噱头恐怕要高于实际作用。


谈津论道


相比起传统便利店租金、进货费、加盟费、培训费、员工工资,动辄数十万近百万的投资成本,无人便利店15万的投资成本看上去诱惑力十足。快速回本的回报率也令人蠢蠢欲动,当然,看到这里,千万别跟风投资,做好功课算好账,也是学会投资的基本功课。


1、看似低成本的投资,背后隐藏着看不见的隐形成本。

很多人看好无人便利店的一点就是它前期投入的成本低,只要15万,就能加盟铺设一家盈利的便利店,无需多余的租金成本和人工成本,看上去一本万利,实在让人心动不已。然而事实上,里面的陷阱还真不少。

无人便利店因为占地面积小,推行的是和商圈物业合作的方式来节省租金这块投入,当然无人便利店想占物业的便宜,物业肯定不会轻易松口,摆个小货架可能前后拉扯一两个月,按照这个投资进度,迟早要凉凉。

除此之外,因为无人售货,虽然省去了收银员,理货员的工资,但背后的仓储配送员,监控员人力方面的投入,可能不减反增。无人便利店的智能锁和自动付款机上的IT技术附加值也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认真算起来,15万只够前期投入,后期维护和运营还需要不断加码。最为关键的是,无人便利店不是你持续投入,就能有稳定收益的投资,回报你的还有可能是资金链断裂,投资全部砸入水中。


2、一年回本的诱人承诺,真的能实现么?

多数人看好无人便利店的一点就是看好它的盈利能力,外行看热闹,光看15万的低成本投资,看起来似乎利润可观。然而事实可能并没有这么美好。SKU齐全的传统便利店日营业额必须要达到6000块才能实现盈利,而实际上,2016年的数据显示,传统便利店的日营业额只有一半左右。

姑且将无人便利店的成本看作传统便利店的一半,但是无人便利店的营业额却无法达到传统便利店的一半。数量极少的商品不具备爆款能力,无人售货的卖点也暂时没让主流大众追逐。

防盗防损问题仍是重点疑难杂症。接连倒闭的无人货架早已验证了这一想法。


基于以上投资回报的分析判断,无人便利店的确不是当下投资优选对象。有过错失比特币的经历,相信很多人在投资方面会对一些新潮的,没有经历过市场验证的新渠道倾注大量的热情,然而仔细分析,无人便利店方面也不是无迹可寻,希望观望中的投资者可以实地考察,更为谨慎。


我是吴怼怼,虎嗅、36氪、钛媒体、产品经理等专栏作者、前澎湃新闻记者,专注互联网科技文娱解读,更多深度解读,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