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6 抗日女英雄周咏南, 39岁带着儿子抗日, 和3个日军拼刺刀

自古以来女子从军的很少,像带着儿子去从军的更是前所未有的。下面就来讲一下这位抗日奇女子周咏南。

周咏南,1900年生于祁阳县元木冲。她从小就开始习武,聪颖好学,经名师悉心指点,至十一岁时,已练就一身过硬的武功,即使三五人围攻,她也应付自如,不在话下。她爱习武,亦好学文。在父亲的教诲下,她勤苦攻读,九岁能写短文,十一岁能吟诗答对,这在风气未开、女权未立的当时,实属难得。

抗日女英雄周咏南, 39岁带着儿子抗日, 和3个日军拼刺刀

十九岁时,才貌双全的周咏南嫁给祁阳县城孝子里黄延庆为妻。黄延庆家境甚好,颇有才学,其父乃民国时期著名学者、书法家黄矞。二十岁时,周咏南生下儿子黄天,二十一岁时丈夫去世。猝然遭此重创,周咏南痛不欲生,但看到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儿子,她决意抚孤成长。从此,母子俩相依为命,孤苦度日。

抗日女英雄周咏南, 39岁带着儿子抗日, 和3个日军拼刺刀

在她39岁时,带着未满二十的儿子参加抗日,母子二人同时报考黄埔军校,由于年纪大的原因学校不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后来学校破例让她母子二人参加考试,结果她和儿子都考上了。毕业后,女兵连正式成立,直属军部,任命周咏南为连长,从事军事训练。

抗日女英雄周咏南, 39岁带着儿子抗日, 和3个日军拼刺刀

1943年,周咏南率女兵连参加了津市保卫战,这场战争打的很艰难,共抵挡住了日军的15次疯狂进攻。打的最激烈的时候,双方直接拼起了刺刀,周咏南是有武功底子的,3个日军都没打过她,就在她和日军混战时,日军军官向她冲了过来,结果被她一刀毙命。在这场战争中周咏南的腿部受了重伤,后被抢救,送一二九兵站医治。伤愈后,调任一二九兵站医院新闻室少校主任,从事伤兵的励志工作。

抗日女英雄周咏南, 39岁带着儿子抗日, 和3个日军拼刺刀

1945年,日军投降,抗战胜利啦,她认为报国之志已偿,便毅然提出退伍,解甲归教的要求,愿执教于家乡,启蒙后代。1945年10月,周咏南受校长张雨生的聘请,仍执教于白地市中心小学。文化大革命时,母子二人同时受到冲击,周咏南含恨死去,临终时,遗诗一首,以为遗嘱。暴雨狂风冲破楼,苍松流泪柳摇头,从军抗日成深罪,不悔当年报国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