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 二戰日軍為什麼敢於挑戰美國?源於實力!

日軍偷襲珍珠港在今天看來無疑自尋死路,這其中除去日本高層的短視狂熱以及被英美卡脖不得已外,日本到底有沒有與美帝一決雌雄的實力?

二戰日軍為什麼敢於挑戰美國?源於實力!

軍事資源指標上,美國顯然碾壓日本,但日本在部分領域還是有一定的軍事實力甚至優勢的。例如先進的零式戰機,太平洋戰場初期天空的絕對霸主,如果不是美軍血厚,美國人可能早早出局;海軍自不必說,傾盡全國之力打造的聯合艦隊足以排進世界第三,無論航母還是戰列艦,更加之中國戰場錘鍊出的精銳飛行員,這對分散部署的美軍艦隊構成巨大的局部優勢,同樣的世界第三的造船能力持續為聯合艦隊輸血。因此,單純的軍事實力,在開戰之初日軍是有先發優勢的。

在41年底,橫行亞洲的日本實力擴張豈止是迅速!當時的日本控制了八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和超過三億的人口,這絕對是一個大國的標準;這廣袤的土地,日本需要的各種農產品和礦產品均可獲得,而迅速佔領東南亞則完全補強了石油和橡膠等戰略的缺口,假以時日消化這些資源,美國擊敗日軍絕非易事!

美國的工業產值強大無需置疑,但窮兵黷武的日本工業能力同樣不弱,當時的日本在世界上排名第五,工業體系完善,加上各個偽政府尤其偽滿洲國,45年工業實力甚至超過日本本土;加之國民經濟軍事化,日本的工業實力是非常強勁的。整個二戰,日本飛機產量達到了六萬九千架,武裝了超過700萬的兵力,幾百萬的偽軍。因此,在開戰初期,面對沒有進行戰爭動員的美國,日本的優勢是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