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元代政治家廉希宪为何被称为文武全才?

勇敢坚强ygjq


廉希宪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开国功臣之一,今天北京外国语大学附近有一个叫魏公村的地名,它的由来就得名于廉希宪的府邸:廉希宪曾经被封为魏国公。

廉希宪是一个高度汉化的色目人,他的父亲布鲁海牙,是拖雷家族的重要理财助手。廉希宪19岁时,成为忽必烈的侍从。

他十分喜欢读经史书籍,往往手不离书。一天,他正在读《孟子》,听到忽必烈召见,怀抱着书进见。忽必烈问:“你读的什么书呢?”廉希宪答:“《孟子》。”忽必烈又问:“《孟子》 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廉希宪答:“陈说王道,辨别义利,对一头牛都有恻隐之心,将恩德推向四海。”忽必烈听了很高兴,对其大加赞赏:“你真称得上廉孟子了!”从此以后,人们就叫他“廉孟子”。

不过,廉希宪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书呆子,他十分善射,有一次在忽必烈面前,力挽劲弓,三发三中,众人钦佩他“文武全材”。

不过,作为忽必烈的开国功臣之一,廉希宪做过两件大事,这才是真的能文能武:

一是在忽必烈第一次治理汉地时,废除关中的羊羔儿息。

所谓“羊羔儿息”,其实就是高利贷。

成吉思汗时期,蒙古人喜欢把掠夺来的金银财宝交给西域商人,由其放高利贷或者经商,高利贷的利息额为每年一倍,如果当年不能偿还,则连本带息再加一倍,称为“羊羔儿息”。

蒙哥汗即位后次年,又下诏天下民户,每年要纳税银四两。老百姓困苦多年,根本拿不出来这笔钱,州县长官只能日夜催逼。

回鹘商人趁机出来,表示可以拿钱代为缴税,十年州县欠债达到上百万,最后州县长官只能把官印丢了自己亡命天涯。

“羊羔儿息”式的高利贷,无疑加重了本来已经非常贫苦的百姓负担。

1254年6月,廉希宪接替杨惟中担任宣抚使后,宣布“羊羔儿息”这种行为有罪,规定利息数不得超过本金,并将息券全部烧毁,以此规定作为法令。

二是在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的战争中,打破不利局面,控制关中。

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几乎同时委派自己的得力臣属前去控制关中。

五月三日,忽必烈任命的陕西四川等路宣抚使廉希宪、商挺、赵良弼等人抵达京兆府。

两天前,阿里不哥委派的行尚书省官刘太平、霍鲁怀已经抢先入城。

当时,驻守六盘山,掌控数万精锐骑兵的浑都海已经公开倒向阿里不哥,杀死了廉希宪派去的使者。

消息传来后,人心惶惶,有人建议应该派出急使向远在开平的忽必烈请示汇报;还有人认为浑都海兵力雄厚,争夺关中的计划已经落空,应该赶紧放弃关中退往汉中。

千钧一发的重要时刻,廉希宪迅速召集下属,果断发布了足以影响忽必烈和阿里不哥战争胜负的命令,“大汗刚刚即位,把如此重要的责任交付给我们,建功立业正在今天。倘若稍有犹豫,我们所有人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随后,迅速遣治中高鹏霄、华州尹史广,抢先捕获刘太平、霍鲁海及其党羽,并采取先斩后奏的办法将刘太平与霍鲁怀二人秘密绞死于狱中。

由于担心驻扎成都的军将密里火者和驻扎青城的军将奇台不花投靠浑都海,廉希宪又委派刘黑马和巩昌总帅汪惟正(汪德臣长子)分别赶赴两处将二人予以诛杀。

此外,廉希宪通过征召川蜀轮换兵卒等办法,紧急调动可用的全部兵力,拼凑出了大约4千人的队伍,吓得浑都海不敢进攻关中。

总之,廉希宪通过非常手段,迅速控制了京兆等地军权。忽必烈高兴地夸奖廉希宪真不愧有“古代名将临机应变的作风”,明代文坛领袖王世贞也因此评价廉希宪为“真男子大丈夫”。

然而,立下如此奇功的廉希宪此时年龄不过才30岁,这真是印证了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古话。


小奔说史


廉希宪,色目人(维吾尔族人)。其父曾经任“诸路廉访使”一官,所以用“官职”为姓。

唐宋代以降,就有不少少数民族子弟对中原的儒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刻苦研读,学业有成者也不在少数。廉希宪就是其中之一。

廉希宪在19岁时就得到了忽必烈的赏识和重用。特别是在担任“京兆宣抚使”一职时,尽显文武双全的难耐。

中统元年五月,京兆宣抚使廉希宪到任时,阿里不哥已遣亲信大臣刘太平等“行尚书省事”于陕,联络六盘山及四川蒙古军帅,欲据有其地。

廉希宪采取果断措施捕杀刘太平等,并征调秦、巩等处诸军进入六盘,发仓库金银充军赏,同时遣使入奏,自劾越权之罪。

忽必烈赞赏他善于行权应变,并根据需要于同年八月将京兆宣抚司改置为行省,以廉希宪为中书右丞,行省事。

宪宗死后,廉希宪秘密进言忽必烈:“先发制人,后发人制。天命不敢辞,人情不敢违。事机一失,万巧莫追。”

力促忽必烈迅速北返,在与阿里不哥争夺皇位的斗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并最终夺得帝位。

总之,为忽必烈日后能够一统天下,建立元朝百年基业,廉希宪为有功之臣。

同时,廉希宪也是又一个少数民族“汉化”而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翻滚的一朵小小的浪花。


闲看秋风999


元朝名相廉希宪,忠贞且富有政治远见的一生!

当我们翻开元朝的历史,有一个人是始终无法绕过去的,同时也被当时的元朝皇帝称之为“廉孟子”,也被后世人称之为“文武全才”,这个人就是被称为“宰相中的真宰相”廉希宪。廉希宪是畏兀儿族(唐朝时期称作回鹘人),是元朝初年的著名政治家。

廉希宪从小身材就非常魁伟健硕,一看就是习武之人,从小廉希宪的举止就和一般同龄人不一样。同时当时十九岁的廉希宪进入到了忽必烈的王府,在忽必烈的府中廉希宪因为自己“喜爱经史,手里几乎从来不离经书”的勤奋好学的精神,深受忽必烈的赏识。

根据相关历史典籍记载,有一天廉希宪正读《孟子》一书,忽然听到了忽必烈召见自己,廉希宪就匆忙将书放入自己的怀中。最后廉希宪怀中藏书被忽必烈发现了,忽必烈就问廉希宪《孟子》这本书讲的是什么,廉希宪向忽必烈陈述说性善、义利、仁暴等。忽必烈为了表达和嘉奖廉希宪的学问,就称廉希宪为“廉孟子”,于是廉希宪就从此闻名于天下文人之中。这在某种程度上提现了廉希宪“文武全才”中的文。


廉希宪除了精通文史外还善于骑射,有一次廉希宪在忽必烈的面前展示自己力挽劲弓,射箭三发三中,现场众人都纷纷钦佩廉希宪为“文武全材”。元宪宗死后,廉希宪劝忽必烈北归即位。廉希宪先后平定了刘太平等叛乱,力拒阿里不哥(当时蒙古的贵族)旗下将领浑都海的进攻。廉希宪从政期间刚正不阿、直言敢谏。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廉希宪的“文武全才”中的武以及政治远见和政治才能。


通过以上的讲述和分析,我们知道了廉希宪虽身居高位,手握大权,在从政期间廉希宪基本不考虑自己个人的进退荣辱。廉希宪一生清贫勤政廉洁,刚直不阿,廉希宪几十年如一日,忠于职守,深察民间疾苦,一生致力于除暴安良,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很多利民的善事,廉希宪一直被后人所称颂和赞扬。廉希宪不愧被称之为“文武全才”。

以上为本文的全部观点,如有不同意见欢迎围观讨论交流!


BM大嘴


廉希宪,元初政治家,畏兀尔族,也就是现在同音的那个,父布曾任燕南诸路廉访使,以官为姓,所以姓廉。

廉希宪自幼身材魁梧,而且作为畏兀尔族,自小学习骑马射箭。

十九岁的时候进入忽必烈府当差。有一天他正读《孟子》,突然忽必烈召见,他把书往怀里一塞就去了。忽必烈问他《孟子》写的什么,廉希宪陈说性善、义利、仁暴等内容。忽必烈嘉奖其学问,称他为“廉孟子”。

还有一次廉希宪在忽必烈面前射箭,三发三中。从此,人们都称他文武全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