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 在武汉,一个人过年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今年,是我大学毕业之后的第一个春节。

过年,对我而言,在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又到了要和不太熟的亲戚硬着头皮寒暄的日子,用不了三天时间,回到故乡的兴奋和家人团聚的喜悦就逐渐消磨殆尽

可是,就一个人在武汉过年吗?

在武汉,一个人过年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今年的我或许是没办法解答这个疑惑了,在你们看到这篇内容的当下,我应该正吃着年年相似的年夜饭,看着2017网络段子大集锦一般的2018年春晚。

但我还是找到了一群人,让他们来告诉你“一个人在武汉过年”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在武汉,一个人过年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自述人:范范

大学生,春运志愿者,十堰人

“回家过年,可是回哪个家呢?”

其实,我的家乡离武汉不算太远,每年过年回家的车票也挺好买的,但偏偏我就不太想回家过年,其实应该说我也不知道回哪个家过年。

我还记得父母离婚的时候,我还只是个小学生,因为他们关系不好,我很早就懂得看大人脸色,只有努努力考的更好一点,更听话一点,仿佛才能让他们有所缓和。

后来他们离了婚,彼此都松了口气,我一下子觉得似乎是有了两个家,一个是爸爸家,一个是妈妈家,他们像是要补偿我似的,不约而同的对我纵容些许,那儿会觉得离婚原来这么好!

可我又总觉得自己其实是没了家,时间久了他们也都组建了新的家庭,对两边来说,我都像是一个多出来的人,

过年的时候我去哪边都总觉得不是滋味,像是在打扰别人的团聚。

在武汉,一个人过年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慢慢的,本就对过年不太感冒的我,就更不喜欢过年了,尤其是坐在一群看似热心的亲戚中间,总要被问起爸妈离婚的事情,这让我充满了挫败感,尴尬的无所适从。

今年就干脆跟两边都打好招呼,说学校要求做志愿者,就不回去了。

在武汉,一个人过年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在汉口站做志愿者,每天都能看到领着大包小包,带着大堆行囊的旅客,他们不管有钱没钱,只要一听到开往家乡的车次,即使已经很疲倦的他们,总是能一瞬间就兴奋起来,仿佛已经到了家门口。这种对家庭团聚的期待,说实话我真的很羡慕。

还有那些带着孩子赶春运的旅客,一边要顾着孩子的安全舒适,一边还要顾着行李没有遗漏,每次我看到他们总会上去问问,看他们是否需要帮助。

在武汉,一个人过年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虽然志愿者都发了统一的橙色马甲,总还是有不太放心我们的旅客,总觉得我们有所图,刚开始的时候,被人误解了特别委屈,也想着说要是回家了哪至于这样,可真一想到回家,回哪儿呢?

陈可辛不是拍了一部叫《三分钟》的短片吗?看着里面主人公在火车站短短三分钟的相遇,有一刹那我就想回到小时候,也努力给妈妈背乘法口诀,看妈妈对我笑。

在武汉,一个人过年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自述人:小虫

地铁站务,武汉人

“又一次,爸妈留下我去广州过年”

跟去年一样,爸妈飞去了广州,我一个人在武汉过年。

外公外婆都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就跟着去了广州的儿子在南方定居下来,原来每到春节,我们家都会飞到广州,跟老人一起热热闹闹过大年。

去年从学校毕了业,来地铁公司做站务,像我们这种服务行业的基层岗位,逢年过节正是最需要人手的时候,如果正好休假算是幸运,没有假期才是家常便饭。

在武汉,一个人过年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去年是生平第一次一个人过年,刚开始也没多伤感,反倒是觉得自在,终于从爸妈一年的唠叨里解放出来,用武汉话讲,是放了野鸭子。一切都变得自由自在起来。

而且知道我一个人在武汉,家里有些在武汉的亲戚就会打电话来,说去他们家吃个饭;朋友们也会约定时间聚一聚,挺热闹的。

年三十那天,我正好在车站当班,那天车站也没什么客流,很多人都已经回了家,再看看外卖列表里仅存的几家连锁店,恍惚间还是会觉得一阵孤单,热闹是世界的,与我无关。

在武汉,一个人过年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今年的年三十不当班了,自己在网上学了几道快手菜,一个人也好好做一顿饭,看看春晚,给爸妈他们打个视频电话,也算是和他们在一起过年了吧。

和几个发小也约定好,大年初三的时候一起到家里来煮火锅,吃吃喝喝,笑笑闹闹,让家里也充满了过年的欢声笑语。

在武汉,一个人过年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自述人:王超

疆料老板,新疆人,来武汉将近十年

“今年,差点就决定不回家过年了”

我是一个新疆人,还是少数民族,所以其实“过年”这件事情,虽然我们也会和家人团聚或走亲访友,但过年的感觉还是不及内地这么浓厚。

前几年大学刚毕业,是我第一次没回家去过年。

那时候和一个在广州的朋友合伙做服装生意,他从广州发货来,我就在汉正街租个小门面对外卖,年轻人嘛一股子创业的激情和热血,满脑子都想着要是赚钱了回去过年该有多开心。

在武汉,一个人过年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可没成想,汉正街的服装竞争太激烈,我们除了热情又没什么经验,每个月都要亏上许多,到了年前,满心期待的第一桶金也没挣到,倒是亏了个底掉。

那时候有点受不了创业失败的打击,跟家里人借的钱也都投了进去,总觉得自己没有办法面对家里,心里就不太想要回家过年。

印象里第二次没回家过年,是因为那时候店子刚刚起步,正是需要人的时候,家里人也不是很理解我在做什么,总觉得你一研究生毕业怎么就去开小饭馆了呢?

于是,带着点想要证明自己的心情,那一年就留在了武汉,我还记得年三十那天,店里也没有电视,就跑到人家超市里买上一堆零食,跟超市职员一起看春晚。

大年初三的时候,跟着去朋友家里吃羊肉火锅,看着他们一家济济一堂,想家的情绪一下子涌上心头,那一刻就觉得不论如何,过年还是要回家,跟家人在一起。

在武汉,一个人过年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今年因为工作忙差点也就不打算回去过年了,可转念一想自己和远在新疆的家人本就聚少离多,年岁越大越感觉到阖家团聚的温暖幸福,于是还是买了机票飞回去,哪怕待不了多久就要回武汉。

在武汉,一个人过年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自述人:胡图

城市学院大学生,江西人,来汉2年

“春运票太难买,干脆就错峰出行了”

实话讲,本来今年不出意外的话,我是会回家过年的。

你也知道,我们大学生别的没有,时间还是挺足的,寒假放的早,就答应了寒假要给一直在上家教的小孩多补补课,一直补到小年前。

小年的车票1月10号开卖,春运火车票本来就不太好买,去我们那儿的人又特别多,于是特意去某app上,弄了个加速抢票vip的资格,谁知道这样也不能“说走就走”,一放票就卖光。

在武汉,一个人过年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没办法,只好跟家里说,元旦也回去了一趟,那就干脆“错峰出行”,要是来得及就争取开学前再回去一趟,来不及的话就等清明假期。

听我这样讲,爸妈也没多说什么,叹口气又嘱咐我要照顾好自己。其实他们叹气的那一下,我就有点后悔了。

后来我想着也算空闲,就托人给找了份兼职,在超市里卖新年糖,上班的超市在商场负一楼,没开多久,好在厂家也没要求销量,手上的活没那么多,做起来也算是挺开心。

在武汉,一个人过年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因为家教的缘故,跟厂家讲好做到初十就不做了,我也算了一下,寒假家教的报酬加上这儿的工资,清明回家的时候,路费都在里面了,还能给家里买点东西,弥补一点愧疚。

今年已经不打算回家过年了,可武汉的年味一天比一天浓,超市里来买糖的人也越来越多,怪想念原来在家过年的点点滴滴,明年干脆一放假就回家去,总比今年这样要好。

在武汉,一个人过年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这是4个“一个人在武汉过年”的故事。你可能会在里边找到自己的身影,又或者,庆幸自己没有成为这里面的任何一个。

其实,在科技不断发展的当下,想念家人的声音已经变成了一通电话的距离,想念家里的菜肴也不过是一趟航班的花费,团聚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的容易,却也比任何时候都来的艰难。

原来总觉得电视上的那句“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是强行感动人的广告词,后来才明白这句话里的种种心酸。

好吧,不管有钱没钱,希望最后你都能回家过年。

在武汉,一个人过年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