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何评价国民党将领中的王耀武?

笔下发白


有种说法,叫“三李不如一王”,哪三李呢?李仙洲,第二绥靖区副司令长官;李延年,1945年李延年为山东地区受降长官,负责受理该区日本侵略军的投降事宜;李玉堂,抗日中将;他们3个都是黄埔一期的。王指的谁呢?正是王耀武!三李都是黄埔一期的,都不如三期毕业的王耀武,可见其厉害!时人也有“宁碰阎王,莫碰老王”之谓。可见王精明强干、头脑清晰,被我军将领称为国军里少有的几个明白人之一。


李仙洲在莱芜战役失败,王耀武做了经典点评——五万头猪让共军抓三天,都捉不完。三李黄埔一期,王是黄埔三期。这句话也作为台词在亮剑里被楚云飞所用,因为这话实在太经典,也可以看到王耀武的傲气,但他确实有这个资本。


王耀武在当团长的时候就教旅长柏天民改变作战决心,根据战略要地发挥部队死守的部署,一战成名。而在当补充一旅旅长的时候,野外行军作战,能守能攻,遇到战略要地绝不放弃,派出2个团防守,一个团搜索进攻。战绩:一下子干掉红军2个师长,这个战绩在国军战史上独一无二,除了二马对阵西路军。红十九师师长寻淮洲牺牲,红二十一师师长胡天陶被俘。(寻很可惜,如果不牺牲,以后大将没有问题)


王耀武在51师长任上,创造万家岭大捷。在军长任上,使得74军成为抗日劲旅,其部下57师余程万守常德,创造了抗日战争史上的神话。王耀武在集团军司令任上,亲自指挥作战部署,面对10万日军,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消灭了日军四分之一的兵力。



后来在解放战争时期,陈诚乱指挥,说不过王耀武,去忽悠老蒋介,用校长的命令压住王耀武,使其改变部署。粟裕在鲁南,莱芜战役期间的一系列欺骗手段都没有能骗过王耀武,包括粟裕用一个纵队伪装华野主力,减兵增灶,在运河上架浮桥,团级电台伪装纵队使用,这些都没有骗过王,想不到骗了陈诚,造成失利。还有些传闻,比如据说在济南战役前,王下令释放在押我军人士。济南战败了,王找了几个人冒充自己,分头走,结果解放军四处传来“捉了王耀武”的捷报。(只是最后因为一张卫生纸暴露了自己,那个年代能用卫生纸擦屁股的都不是一般人)


最后总结评价:王耀武从点心店的学徒到普通士兵到方面军司令,从国内战争到抗日都能打,是国军在八年抗战中最能打的虎将之一。当时各战区司令长官都抢着向蒋介石要王耀武的74军,他的74军几乎参加了所有的大会战,被日军视为最大的麻烦之一。 他在生活作风上也很有军人本色,与发妻相敬如宾,其被俘后解放军查抄其家发现并没多少钱,只有两台美国制造拖拉机(不过那年代拖拉机也不比坦克便宜多少),问他为什么家里要留两部农产拖拉机?答:退役后准备回泰安老家可以开几亩地种田。陈毅听了后感叹不已!


李三万的三万里




王耀武忠于蒋介石,又不忠于蒋介石。

既然是评价王耀武,我觉得应该要说说王耀武部的老蒋的心腹爱将张灵甫。

张灵甫在孟良崮战役中阵亡,老蒋听到消息后惊愕、痛心、发怒,我的心腹爱将阵亡了?!汤恩伯你给我滚过来!据说老蒋当时让汤恩伯跪着,然后用手杖劈头便打汤恩伯,将汤恩伯打得血流满面。这是蒋介石对待汤恩伯的态度。老蒋在张灵甫的追念会上说张灵甫是兵败自尽,但是陈毅明确表示,张灵甫系被我军击毙。老蒋的用意既是在维护和惋惜张灵甫的阵亡,更是在借机加强国民党将领对他的忠诚培养。

我们看王耀武,他在抗战时期从北到南、从南到北打得日本人咬牙切齿,老蒋虽然曾经称赞王耀武“善于带兵,有指挥才能”,但是实际上王耀武在老蒋心里的位置却不如张灵甫。老蒋在用人方面有自己的原则,但是偶有怪癖,王耀武这么厉害也成不了心腹,终生忠于老蒋的邱清泉也成不了心腹。但是要说老蒋不信任王耀武吧,在抗战胜利后他又将山东交给王耀武。

1948年9月,王耀武在济南战役中被我军活捉,然后变节投诚,甚至为我军劝降国军,遭到老蒋的痛骂。

王耀武忠于蒋介石,又不忠于蒋介石;为人民而战,也为自己而战!



王耀武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长袖善舞”,善于指挥作战。

王耀武很会做人,在国民党中有很好的人际关系,但是很遗憾,老蒋始终没有将他当成心腹。也许正是因为王耀武太会做人了,让老蒋心有疑虑吧。同时,王耀武很会做生意,这让他对老蒋的依赖感低于其他国民党将领,这恐怕也不是老蒋想看到的。你想控制军队,首先便要控制军队的经济来源,军人拿了工资才会给你打战,否则吃不饱的话谁搭理你?更何况当时王耀武手里拿着的是国民党的王牌军74军,老蒋还真有点忌惮或者说防备他,因此后来干脆将74军交给施中诚了。

王耀武参与的最精彩的战役当属1941年3月发生的上高战役,这场战役也被称为“抗战以来最精彩之战”。在上高战役中,74军战绩最为卓著,在官桥街击毙日军第34师团少将指挥官岩永,后又克复高安截断日军退路,因此被誉为“抗日铁军”。

王耀武将军创造了国民革命军第74军的神话,74军也成了王耀武的辉煌。

王耀武与诸国民党将领相同,亦是成名与崛起于“围剿”,最有名的莫过于谭家桥战役。1934年,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下,我党方志敏率领所部红军向皖南转移。方志敏部在向安徽谭家桥移动时,王耀武率补1旅尾追而来,方志敏遂决定伏击王耀武部。经谭家桥战役后,红军19师师长寻淮洲英勇牺牲,红7军团更有8名师以上干部负伤,87团团长壮烈阵亡。1935年1月,方志敏返师赣东北,在怀玉山地区遭陷入10万国军包围圈。1935年1月29日,我红军将领方志敏因叛徒出卖被俘,方志敏将军坚持理想,誓死不降,最终被国民党残忍杀害。

经此役后,王耀武因功升任51师师长,开启崛起模式。



王耀武是国民党中少有的明白人。

1947年5月,张灵甫所部74师于孟良崮战役中全军覆没,张灵甫更是直接歇菜阵亡。74师战殁,则王耀武之臂膀失矣,则国民党之势去矣。

1948年9月16日,济南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八个昼夜的攻坚作战,于24日顺利解放济南。在此役中,我军歼敌104000万人,时任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的王耀武被我军活捉。当时的王耀武不知有没有想过在10余年前,这幕场景也曾发生过,只是这时候的剧情已经反转。真是山水轮流转呀!王耀武在被俘后,迅速向我军投诚,然后积极为我军劝降国军,确实很识时务,顺应历史的选择。

主席曾派人转告王耀武:“你功是功,过是过,你的抗日功劳我们共产党人是会永远记住的,只要你安心改造,很快就会回到人民中间的。”王耀武在得到保证后,积极接受改造。

1959年2月,王耀武获特赦,终于回到人民中间。1968年7月,王耀武病逝于北京,享年64岁。

王耀武曾被我党高级将领称作是国民党中少有的明白人,他确实活得很明白。


宁糊涂


烟酒阁大学士国军将领系列六:陆军中将、第24集团军总司令、第4方面军总司令、山东省主席、省保安总司令、山东统一绥靖总指挥王耀武。

“宁遇阎王,莫遇老王”,“三李不如一王”,这些话语都是描述抗战名将王耀武的。王耀武,字佐民,山东泰安人,黄埔三期生。国军五大主力之首74师的灵魂人物。

王耀武精明强干、做事雷厉风行。他能征善战、长于治军且威望很高。他训练的74军是抗日铁军,威名赫赫,获得过全军唯一飞虎旗。号称虎贲军、御林军,被日军称为支那第一恐怖军。

王耀武为人谦和,善于与上下级、同僚搞好关系。懂得经商同时为人清廉、作风正派、夫妻和睦,是国军将领中难得有口皆碑的将才。亦是何应钦系大将、蒋介石爱将、黄埔系升迁最快的将领之一。

抗战胜利后,王耀武主持山东军政,被评述为国军内部难得的明白人。1948年王耀武在济南战役兵败被俘,关押在战犯管理所,经改造后第一批释放。1968年逝于北京。



王耀武自幼丧父及长兄,在母亲抚养下成长,打工谋生。经族兄劝说,报考黄埔军校,开始军旅生涯。

王耀武(1904-1968年),字佐民,山东泰安人。王耀武幼年丧父,靠母亲抚养成人。自幼就读私塾。19岁时迫于生计,外出打工谋生,做过店员、工人。

1924年11月黄埔军校招生,王耀武在族兄劝说下托人弄了张高小文凭,南下广州报考,被录取为黄埔军校3期,在校期间参加过第二次东征。毕业后任排长、连长,驻军福建福州。

期间经福州法院官员结介绍,王耀武娶了第一任妻子郑宜芝,两人共育有七个孩子。后王耀武参加北伐,与张宗昌、孙传芳部血战。中原大战时因功升第32旅任团长。

王耀武擅长官场活动,在何应钦身上下了不少功夫,成为何系大将。因宜黄战役,终于引起蒋介石关注和欣赏。王耀武自此从此平步青云、一帆风顺。

王耀武有高超的经商手段,平时亦多结交达官贵人,很会做人。后来攀上了何应钦的关系,成为何系大将。后因宜黄战役,引起蒋介石关注,对王耀武很满意。

蒋介石肯定王耀武的战功,又发现了他的胆识,留下深刻印象。从此王耀武平步青云。国军编有6个补充团,后编为2个旅:补充1旅、补充2旅,其官兵素质非常高,很多人争取这个旅长位置。

王耀武随即调任补充1旅旅长,蒋介石告诉王耀武,不让他做第32旅旅长,是考虑到这个旅有很多黄埔一、二期出身的军官。怕他这个黄埔三期资历不够、压不住、带不好。

1933年10月,补1旅划归俞济时指挥。俞济时是蒋介石外甥,军事能力杰出。但俞更热衷充当蒋的大内总管,军事作战只是过渡。俞、王两人关系至深,为以后王耀武出掌74军打下基础。


侍从室主任、第74军首任军长俞济时。

1936年春,补1旅在汉中扩编成第51师,随即参加淞沪会战,荣获大功。战时俞济时奉命组建第74军,王耀武成为第74军元老。

1937年淞沪战争爆发后,8月24日王耀武的51师从汉中调往上海参战。29日邱维达团首先发起攻击,以2个连突入日军阵地随即撤退,日军以为国军败退,追尾追击,被我伏兵击毙300余人。

51师事迹很快传遍大街小巷,申报、大公报都予以刊文报道51师罗店大捷。王耀武接下来一个多月,与日军在罗店反复拼杀,坚守在阵地。打破日军从川沙登陆,切断京沪线的企图。

日上海派遣军发挥海陆空火力优势,向罗店发动多次猛攻,均被51师击退。王耀武巧妙地运用夜战,派出部队强袭,先后击毙日军联队队长竹田和炮兵联队队长莫森,受到总部通报表扬。

战时军委会组建第74军,俞济时任军长。辖王耀武51师和廖龄奇58师(后加入余程万57师)。俞济时英雄相惜,见王耀武打的好,下令51师不必向他汇报,专心作战。

淞沪会战结束后,第74军不等整补,又奉命参加南京保卫战。俞济时部署:第51师担负南京淳化镇的守备任务;第58师在南京牛首山一带构筑防御阵地。

12月5日开始,日第9师团分别对淳化镇和牛首山阵地发动猛攻。第301团代理团长纪鸿儒率部拼死抵抗。工事全被日军炮火摧毁,全团几乎伤亡殆尽,官兵伤亡1400多人,团长身受重伤。

第51师被迫放弃淳化镇后撤。王耀武命张灵甫第305团向日军发动逆袭,掩护撤退。战斗中张灵甫左臂中弹,亦死战不退。撤到城内的第51师已残缺不全,12月12日,第302团团长程智率部在赛虹桥与日军激战时阵亡。

与此同时,第151旅旅长李天霞和第306团团长邱维达在守卫中华门的战斗中相继负伤,冯圣法的第58师也在战斗中伤亡惨重。12日下午,日第6师团一部攻入中华门,唐生智下令弃守南京。

撤退命令下达后,秩序大乱,仍与日军激战的第74军官兵接到命令后手足无措。多亏战前俞济时通过关系,预先留了一艘小火轮在江边接应,才使第74军残部成功撤到江北。

为了掩护主力后撤,第302团第1营营长徐景明率部断后,全营在孤军奋战的情况下,以他们的血肉之躯上演了悲壮的一幕,他们在弹尽援绝的情况下,全营官兵无一人投降,全部阵亡。


万家岭会战,全歼日第106师团。王耀武和张灵甫一战成名,成为全国抗战英雄。俞济时升任第10集团军副总司令;王耀武升任74军军长。

5月,刚参加豫东战役回的74军被调往江西北部,编入罗卓英第19集团军参加武汉会战。日第11军占领九江、马当等要地。并继续攻击赣北各重要据点。

日第106师团轻敌冒进、孤军深入,被薛岳5个军合围于万家岭地区。第106师团部署突围,一头扎进第74军阵地,受到廖龄奇58师顽强阻击。日军见突围无往,便坚守在最后退路张古山。

王耀武第51师担任张古山主攻任务,张古山易守难攻,第74军屡攻不下。俞济时告诉王耀武:“张古山我不管了,反正两天后,我要上张古山向薛长官报告战况!”

第153旅旅长张灵甫建议从张古山背后悬崖攀上去,精选出500名敢死队,张灵甫亲自率队。在正面激励战斗掩护下,成功登上张古山主阵地。两面夹击。

双方在张古山血战5天5夜,终于切断第106师团大部。这一战,日本人承认的106师团死伤就有3000人以上。这一战第74军名震天下,王耀武、张灵甫逐成为家喻户晓的抗日英雄。

此战后,王耀武升任74军副军长兼任51师师长。1939年6月,蒋介石亲自召见这位黄埔三期的名将,提升他为74军军长(俞济时升任第10集团军 副总司令)。


第74军51师师长李天霞。

俞济时是74军创始人,真正灵魂人物是王耀武。74军战将如云,但相互不和,导致全军覆没。

王耀武虽然是黄埔三期里升迁最快的,但毕竟根基不深。第74军人才辈出,余程万、廖龄奇、施中诚、李天霞、张灵甫、周志道、邱维达等等,位置就那么几个,老王也安排不好。

俞济时离任时,为了顺利交班给黄埔三期的王耀武,把58师中的黄埔1、2期军官调离,任命黄埔4期的廖龄奇为师长。但廖龄奇对王耀武意见很大,认为每次作战都让58打头阵。

第二次长沙会战,又是57和58师在前面,李天霞51师殿后。廖龄奇在前面血战,李天霞招架不住日第6师团,擅自撤退。造成廖龄奇部被日军截成数段,经过血战才撤了下来。

廖龄奇痛恨王耀武偏心,擅自拦下一列火车撤到了株洲。然后把部队交给张灵甫,回家乡祁阳休婚假去了。后来蒋介石亲自主持检讨会,连李天霞都受嘉奖,单独枪毙了心情激奋的廖龄奇。

施中诚调离后,李天霞和张灵甫争夺军长之位。王耀武认为李天霞为人狡猾,执行命令阳奉阴违;张灵甫可靠性没有太多心计,逐保荐张灵甫出任74军军长、李天霞调任100军军长。



其后李天霞、张灵甫不和。47年进攻临沂,张灵甫整74师居中,李天霞掩护右翼。结果张灵甫被围后,李天霞按兵不动、见死不救。

上高战役是与台儿庄、万家岭齐名的战役,何应钦赞:自开战以来,最为精彩一战。王耀武第74军歼灭日第34师团,名震天下。授全军唯一飞虎旗,成抗日第一铁军。

1940年,日军中国战场兵力不足,中国派遣军下令南昌的第33师团调往华北。第34师团提出在33师团北调之前,会同第20旅团打击、扫荡赣北国军,以减轻日后防守压力。

日军战役计划:第33、34师团、第20旅团兵分三路,合围进击,将高安一带罗卓英第19集团军司令部、第70、74军压缩至上高一带,聚而歼之。


41年3月15日,日军北路第33师团自安义进攻第70军,当日突破国军防线,占领奉新。中路第34师团16日自南昌出兵,17日占领高安。南路20旅团沿15锦江南岸进攻,直指灰埠。

北路第33师团发现第70军没有退向高安,而是撤往西北。于是一路尾追,被第70、72军两路夹击,伤亡甚大。逐退回出发阵地休整,准备调往华北。

日第20旅团攻占曲江后,留下一个大队驻守掩护南翼,主力20日占领灰埠。然后北渡锦江,与第34师团汇合,以加强上高方向攻击力。

罗卓英抓住战机,命第49军截击日赣江支队,尾追第20旅团,击其侧背。中路日第34师团于18日占领高安后,不顾南北两路友军受挫,继续向西攻击前进,兵锋直指第74军。

此时王耀武已替任俞济时担任第74军军长,辖李天霞51师、施中诚57师、廖龄奇58师(张灵甫为副师长)。全军31000人,面貌大为改观,战斗力不在一个普通师团之下。

19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于19日下决心:利用既设阵地,逐次抗击,诱日第34师团进上高地区予以围歼。当即电令:“严饬各军积极对敌猛攻,务将深入之敌,歼灭于高安锦河南北地区。”

王耀武将余程万第57师、廖龄奇58师置于一线阵地,应战第34师团。李天霞51师作为预备队,应战第34师团。

日第34师团19日发起对第74军的猛烈攻击,被余程万57师阻止于泗水东、泗溪附近后,,20日第34师团又采取锥形突击战术,继续猛攻。被廖龄奇第58师拼死挡住。


21日日第34师团在大炮、航空兵支援下,突破廖龄奇58师阵地。午夜廖龄奇率部退到白矛山一线,与余程万师形成斜交阵地,遏制住日军进攻态势。

王耀武为截断日34团退路,命李天霞51师肃清锦江南岸日军,进军高安。李天霞部22日与回师救 援的第20旅团主力相遇。日军在航空兵支援下,兵分两路夹击李天霞部。

李天霞不敌日军强大陆空火力,退守石头街高 地。王耀武获报后,命李天霞部往左转用,急调军直属野战补充团强行军,于23日7时赶到华阳,堵住第20旅团。


第19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 日第20旅团9时到达华阳,在强大火力支援下猛攻国军阵地,久战不克。日军主力自熊坊迂回,亦被补充团迫击炮连击退。

第20旅团恼羞成怒,使用毒气弹、燃烧弹突破熊坊阵地。 午夜,国军左翼李天霞派2个团反击夺回熊坊,并乘势收复石头街等阵地。第20旅团陷入背水作战窘境。

24日,日第34师团在70余架战机支援下,两次突破廖龄奇58师阵地,均被守军击退。午时日军第三次突入阵地,守军发起逆袭,拼死肉 搏,将日军赶出阵地。日军终于攻击乏力,限于困境。


第二次长沙会战,日军破译国军密码,欲合围74军。不料王耀武74军战力强大,连续发动逆袭,突破日军重围,全身而退。

第二次长沙会战,日11军突破汨罗江防线,第9战区急电王耀武驰援捞刀河。不料密码被日军破译,阿南唯几认为第74军战力强大,给日军危险最大,欲调集重兵合围第74军。

1941年9月25日,第74军第57师到达捞刀河北岸的春华山附近,发现春华山已被日军占领,随即占领南岸天鹅山,与日军对峙。日军向天鹅山展开进攻,双方激战至26日晨,日军被击退。

第57师乘机反击,夺回春华山并移交第58师,继续向麻林挺进。27日晨日第3师团向第57师正面连续猛攻,遭到顽强抗击。日第4师团攻击第57师左翼。第57师伤亡近3000人,仍坚守不退。

同时第58师在春华山一线、第51师在伍家渡之线,也与日军第3、第4、第6师团发生激战。配合捞刀河守军阻击、侧击日军,或主动向日军进攻,给了日军以相当杀伤,自身也伤亡重大。

27日夜薛岳下令王耀武撤出战斗,往浏阳河两岸转进、休整。然而第57师师长认为王耀武指挥不公,李天霞擅自撤退造成57师伤亡被围、损失重大,拦了辆火车将部队带离战场。



日第11军司令官阿南唯几。

王耀武任第24集团军军长后,第74军仍归其节制。第74军是以他为主一手打磨出来的天下名军,他是万万舍不得放手的。

1944年3月,王耀武不再兼任军长,那交给谁呢? 最有资格接任的是已调任100军军长的李天霞,李天霞是王耀武起家部队51师师长、副军长,与王耀武私交也不错。

但是王耀武认为他比较滑,对于自己命令未必能百分百的执行。 最终王耀武保荐了施中诚接任第74军军长。施中诚是杂牌军出身,不足以镇服51、58师黄埔系将领,部队不会脱离掌握;

施中诚是外来杂牌将领,能使得王耀武博得善于用人的名声。 果然施中诚担任军长后,王耀武任然以老军长名义跳过施中诚,直接指挥74军各部。

后来施中诚升任调离74军,王耀武以同样标准,在李天霞、张灵甫之间选择了张灵甫接任。 张灵甫与第74军在孟良崮被歼灭后,王耀武心急如焚。

保荐74军副军长邱维达重建74军,并将大量山东保安部队的军官、以及一个旅的精兵拨给邱维达,并再三要求74军归其指挥。

济南战役前,王耀武再三要求徐州剿总和国防部将邱维达第74军协防济南,一直未成功。战役开始后,王耀武要求空运74师一个旅增援,结果只到了一个团,也乐的王耀武亲自去机场迎接。


第74军第三任军长施中诚。

济南战役前,王耀武飞往南京求援。蒋介石要求坚守济南:“济南稳则徐州稳”,并许诺援兵不日就到。

1948年,济南已成为一座孤城。王耀武认为解放军必攻济南,于是飞往南京求援。陈布雷在机场迎接,然后蒋介石设家宴招待。宋美龄亲自下厨炒菜,有王耀武最爱吃的红烧鸡块炖粉条。

蒋介石高规格接待王耀武,是希望他能死守济南。蒋介石说:“济南稳则徐州稳,徐州稳则中原稳”。他告诫王耀武:济南在政治、军事、地理上都很重要,必须固守,如发生问题你要负责。

王耀武说明济南虽有十万守军,但多为地方部队,战斗力教弱。希望把74军或100军调派济南。蒋介石说徐州杜聿明有第2、7、13兵团,一旦济南发生战事,十天必赶来解围。

9月16日,济南战役打响。由于吴化文战场起义,济南城防西线敞打开缺口。王耀武给徐州和南京发电报,提出向北突围的请求。结果遭到蒋介石的严厉斥责,要求务必固守。

王耀武望眼欲穿的援军迟迟未到,王耀武抵挡不住、化装逃跑。半途被识破被俘。不过王耀武战前做过2件好事:一是疏散市民,二是释放所有监狱犯人。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济南战役前国军高层都认为凭王耀武的能力,济南固若金汤。然而协助王耀武布置防务的黄百韬认为济南必败。

王耀武被俘,改造最快,成为第一批特赦的国军将领。所以共产党一方亦评价王耀武,是国军当中少有的明白人。

第7兵团司令官黄百韬对人说,济南战役时其兵团电台监听到王耀武通话,不是先布置军务、调度部队,而是长时间与家人讨论战败后如何脱身、如何安置等事物,说明他根本不想认真抵抗。

烟酒阁大学士百名国军将领系列文章,感谢您的点赞和关注。


烟酒阁大学士


王耀武出身于黄埔军校,极富指挥才能,善于用兵。抗战时期,他率部奋战在抗日一线,从淞沪会战到芷江作战,大型会战几乎都有参战,立下赫赫战,是抗日的一员虎将,他率领的74军是抗日的一支劲旅。

八一三事变时,王耀武率51师驻守罗店。日军调集重兵对罗店发起多次强攻,遭到51师强势反击。51师被上级通令表彰,英勇战迹被全国盛赞。淞沪会战上海最终失守,但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华”的狂妄计划。

万家岭战役中,74军威名大振。王耀武部奇袭张古山,取得大捷。战后王耀武被任命为74军副军长。一年后升任军长。

1941年,王耀武参战上高会战。此役中国军队取得全面胜利,日军损失惨重。74师在此役中战功卓著。战后王耀武和74师均被嘉奖。
_

鄂西会战后,王耀武升任29集团军副总司令。常德会战中,王耀武率部参战,在常德东北与敌血战,由57师师长余程万守卫常德。日军调集密集火力强攻常德,战况惨烈。王耀武指挥51师密切配合其他参战队伍,浴血奋战,成功收复常德。后王耀武升任24集团军总司令。

1945年4月,王耀武参战芷江战役,此时他已任第四方面军司令官。王耀武率部迎战来犯之敌。此役双方均投入精锐重兵激战近两个月,日军被彻底击溃,死伤近3万人,缴获大量军需,连日本人自己都承认此役是灾难性的完败。

1945年9月15日,王耀武作为长衡地区受降官出席日军第20军总司令坂西一良的投降仪式,军旅生涯达到最为荣光的时刻。

抗战后,王耀武主政山东。参战了莱芜战役、济南战役。在济南战役中,王耀武被俘。

王耀武功过皆有,抗战中浴血奋战,也是抗战的有功之臣。


岁月是一条河流


王耀武,山东人。他出生在一个普通农家。
王耀武早年在族兄的劝说和影响下,决心投军报国,考入了有着将军摇篮之称的黄埔军校第三期。在军校中,他严遵校训、刻苦学习,受到同学的好评,同时也受到了上级领导的重视。王耀武既能打仗,又有战功,还善于处理上下级的关系,因此仕途也较顺利。
1932年,王耀武任32旅的上校团长时,参加了第四围剿江西苏区的行动。在宜黄县32旅被红军团团包围,危机时刻蒋介石命令该旅突围。但王耀武力劝旅长据城坚守,若突围必被消灭。结果,32旅坚守了二十多天,红军始终没有攻克下来。蒋介石也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奇迹,对王耀武则刮目相看。不久,王耀武被提升为独立补1旅少将旅长。王耀武在与红军作战时多次立有战功,1936年被提升为51师师长。
抗战八年期间,王耀武有七年是在前线渡过的,他是国军部队中几乎参加了所有战役的少数几名将领之一。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兰封战役、武昌会战、南昌会战、上高会战、三次长沙保卫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湘西会战,特别是在武汉会战时,第51师与日寇106师团展开激烈交锋,中国军队在久攻不克的情况下,王耀武命令组织300人的敢死队,成功夜袭张古山日军基地,为重创日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战后不久,王耀武任74军副军长,一年后任该军中将军长。
1945年初,战功赫赫的王耀武任第四方面军司令,这一级别无一不是老资格的上将大佬,只有王耀武配中将军衔,可见王耀武的功勋和强悍。王耀武还是黄埔系第一个出任方面军司令和省主席的人。
蒋介石曾说王耀武是善于带兵,有指挥才能的人。时人曾有“宁碰阎王,莫碰老王”之谓。就是中共将领也称其头脑清晰,精明强干,是国民党军少有的几个明白人之一。
总之,王耀武在抗日的战场上,舍生忘死,杀敌立功,为国家、这民族做出了贡献,不愧为抗日名将之称谓。
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
雲绯文学号:芳绯文学
欢迎点赞和评论

雲绯


王耀武山东泰安人,出生于1903年,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国民党高级将领,抗日名将,曾任山东省政府主席,兼省保安司令、山东军管区司令,蒋介石评价王耀武说:“善于带兵,有指挥才能。”曾获得青天白日勋章,授中正剑。

(图为王耀武)

年轻时,王耀武曾在上海某饼干公司做店员,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入步兵科,1926年毕业。军校毕业后,王耀武被分配在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任排长,后升连长、营长,不久升第一军第二团副团长,独立第三十二旅第一团团长,参加过北伐。

1933年底,王耀武升任保定陆军补充第一旅少将旅长,率军开赴江西,对共产党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1934年,又出兵围剿方志敏率领北上抗日的中国工农红军先遣队,在谭家桥战役中,以优势兵力围攻红十军团十九师师长寻淮洲率领的部队,致使寻淮洲壮烈牺牲。1935年初,王耀武率军开赴川陕边境,加入阻截长征工农红军战役,受胡宗南节制,后来,他的部队改编为新编第十一师,升为师长,继续围剿红军。

王耀武最大的战绩是抗日战争中的英勇杀敌。1937年,淞沪抗战暴发,王耀武率军开赴上海,参加对日作战。在南京保卫战中,他指挥军队抗击日军的疯狂进攻,部下三0一团自团长、副团长以下,官兵拼死冲杀,阵亡达700多人,战斗打得十分悲壮。

(左一为蒋介石,右一为王耀武)

1938年,王耀武受命支援河南,在砀山、回龙集、兰封等地抗击日军。后驰援江西,在江西德安战斗中,伤亡官兵2000多人,同时也给日军以重创。1939年4月,王耀武参加南昌会战,两次攻下高安,重创日军。同年9月,参加第一次长沙会战。因抗日战功卓著,王耀武于1940年被重用为七十四军中将军长,辖三个师。

1941年以后,王耀武指挥七十四军,先后参加了上高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在抗日的战场上,毫无畏惧,英勇杀敌,是日本侵略军眼里的煞星,尤其在常德会战中,他的五十七师,固守常德18天,日军攻入常德后,全师将士与日军展开巷战,誓死捍卫,寸土不让,全师最后仅剩几百人。王耀武因此升任第二十四集团军中将总司令。

1944年,抗日战争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部成立,何应钦任总司令,下辖四个方面军,王耀武任第四方面军中将司令官,下辖四个军、十一个师,共计12万兵力。1945年,王耀武指挥第四方面军打击武冈、洞口、新化一线负隅顽抗的日军,后又参加雪峰山战役,杀敌6000多人。

(左一为王耀武)

抗战胜利后,王耀武调任第二绥靖区山东司令长官,后又兼山东省政府主席,指挥5个军10多万兵力同人民解放军作战。1948年,华东野战军发动济南战役,激战八昼夜,将王耀武11万守军全部歼灭,占领济南,王耀武化装逃跑,逃至寿光时被捕,从此被作为战犯关押改造,关押11年,1959年被特赦。1968年,王耀武在北京去世,享年65岁。


帝国的脸谱


要说战争需要天赋也确实如此,谁能想到20岁还在天津打功的年龄人,会在十年后能指挥出色的战斗,二十年后指挥出色的会战。王耀武就是这样的人。

(王耀武)

1、谭家桥战斗

这一年王耀武在三十岁,率领补充第一旅与红军第七、第十军团在谭家桥作战。

起初,王耀武部被伏,但王没有慌张,而是固守阵地,并在两翼发起作战,愣是将一个伏击战打成了反包围战,寻淮洲在此战中阵亡。

(谭家桥战斗)

国军的组织形态能在如此形势下打出如此战果,指挥员的素质起到了关键作用,战后,王耀武担任第五十一师师长。

2、雪峰山会战

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武汉会战江南作战、几次长沙会战、常德会战、上高会战,74在王耀武的带领下成为国军首屈一指的王牌部队。

(雪峰山会战)

1945年,随着滇缅线的打通,国军在昆明设立了陆军司令部,下辖四个方面军。王耀武为第四方面军司令。率十八军、七十三军、七十四军、一OO军等部队与日军作战两月,击溃日军,俘虏300余人。

此战显露出其具备指挥大战役的能力。

3、贬值的绥靖主任

抗战胜利后,王耀武入主山东,当时胶济线、津浦路作战是关键,王耀武此时指挥有大量的部队。随着莱芜战役李仙洲兵团的覆灭,王耀武在山东战场的指挥权迅速下降。


之后更多的是徐州方面指挥山东战场,而王耀武逐步被边缘化,绥靖主任设置越来越多,自然也就贬值了。

(莱芜战役)

王耀武无论内战、外战确实是一位出色的将才,尤其是其在抗战中多次与日军血战,是国家和民族的栋梁。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抗日战争时期名将辈出,但是在这所有人当中,王耀武绝对算得上是最耀眼、最会打仗的名将之一,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带领着当时最为日本人所恐惧的74军转战大江南北,为抗战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接下来我们好好的讲一下王耀武将军,王耀武出生于农民之家,自幼家世贫苦凄寒,父亲和年长的兄长早早的因病故去,留下了独自一人的母亲,把王耀武辛辛苦苦养活大了。

虽然当时很穷,但是王耀武的母亲非常的有眼光,她觉得自己的孩子天生不凡,所以坚持让王耀武在私塾里读了好多年的书,宁愿自己辛苦点,也要让王耀武受到教育。

当王耀武到了19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已经养活不了他了,所以他孤身一人来到了天津,做着一些小零活以赚钱养家,他在天津呆了一年之后,突然看到黄埔军校招人的消息,就马上报了名。

王耀武千里迢迢的从天津赶到了广东入学,自小的经历让王耀武培养出了刻苦的精神,他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为认真努力,受到了很多教师与同学的赞誉,而且他本人在军事上也非常有天分,所以没多久他就成为了黄埔第三期学生中的佼佼者。



他在学校期间不到一年,就参加了蒋介石的东征,在东征中,王耀武的表现优良,被记下了一笔功劳,所以他在毕业之后被分配到了一个很好的部队,当了排长,最终从最下层的排长做起,一路上升,因为过人的领兵能力以及大胆的用兵方式使得王耀武一路高升,最终成为了国民党第51师的师长。

在王耀武的带领下,弟51师被打造成了一支被当时所有人都赞誉的强大兵力,在抗日战争开始之后,第五十一师与其他的两个师合并成为了74军。




王耀武继续担任着第51师的师长,在抗日战争的前两年里,因为王耀武第51师的英勇表现以及强大的战绩,王耀武被升任为了74军的副军长,再后来,他坐上了74军军长的宝座,从此开启了他开挂一般的辉煌人生。

作为被日本人称为“支那第一恐怖军”的74军,74军对日本人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屡屡在正面战场上重创日本的军力,这其中有很多功劳都是王耀武立下的。


在王耀武的带领之下,74军变成了一头下山的猛虎,朝着日本人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是王耀武带领着74军走向了辉煌,使得74军变成了当时国内最强大的兵力之一,王耀武成就了74军,74军的强大战绩也成就了王耀武诺大的名声,受到了蒋介石的极大赞誉,授予了代表着当时最大荣耀的青天白日勋章和中正剑。

当时的人们还有一句话形容王耀武的强大领兵能力:宁碰阎王,不碰老王。说的就是形容王耀武的战斗凶猛。

在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内战爆发了,最终王耀武被解放军俘虏,与杜聿明等国民党的高层将领被关在了功德林里面,但是当时王耀武受到了解放军的尊重。

他们对王耀武在抗日战争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是非常肯定尊重的,所以一直对王耀武礼敬有加,在后来王耀武低下头之后,受到了更大的优待,因为王耀武在抗日战争中作出的贡献实在是太大了,所以在很大的程度上被人们所原谅。


我觉得王耀武将军的一生战功彪炳,足以载入史册,理应成为我们人人所知的抗日英雄,被我们后人所铭记,如果没有王耀武将军这样的抗日英雄所作出的巨大贡献,那就没有今天的我们,就没有今天的中国,所以我觉得我们欠王耀武将军一份迟来的敬意,我们应该向王耀武将军致以崇高的敬意。


孤客生


王耀武(1904~1968),被我军高级将领称为国民党中少有的几个明白人之一。如何在国民党极其复杂的军情体系里将一支杂牌部队变成中央军的王牌,王耀武做了最好的解答。

作为黄埔的三期生,资历不算老,又是山东泰安人,和老蒋的江浙体系相隔较远,王耀武能在论资排辈、以乡音为亲的军队里异军突起,成为战功卓著的抗日名将,个人能力勿容置疑。

首先是军事能力强。王耀武22岁从黄埔毕业,在东征、二次北伐、中原大战中屡建战功,四年时间就升至团长。1932年率部在江西宜黄坚守,被红军围困24天而城池不破,后被任命为补充一旅的旅长。他发现追击红军的行动可获成功,即主动请缨参加,在谭家桥战斗中,让红十军团军团长刘畴西(黄埔一期毕业)指挥的北上抗日先遣队遭受重创,红十九师师长寻淮洲牺牲,二十一师师长胡天桃被俘后牺牲。此役后一路升迁,成为51师师长。

虽说只是三团制乙种师,但部队的底子和框架非常不错,士兵和下级军官均为北方人,勇猛彪悍,中高层军官基本由黄埔军校的学生担任。加上王耀武注重训练,官兵具备较高的军事素质和应变能力。1937年8月27日投入第二次淞沪会战,因为当时进入战场的部队非常多,为便于管理,将他们和58师合并成为74军,从此开始在抗日战场上用牺牲和鲜血书写军人的顽强与风骨、一路慷慨、壮志悲歌,打出抗日铁军的荣耀。

(右为王耀武)
死守罗店,保卫南京,大战兰封,血染南浔线,万家岭大捷,雪峰山战斗,八年中,他们参加了几乎所有正面战场的重大战役。在混着血水和泥水的战壕里誓死坚守,在泥泞的道路上奔跑阻击;以血肉之躯承受着飞机、大炮、坦克的钢铁之威,忍受着生活艰苦、缺医少药的折磨;多少次伤亡惨重,多少鲜血染红战旗。最后74军打出赫赫声威,成为王牌中的王牌,被日军称为“虎部队”。作为第二任主官的王耀武居功至伟。

从一个杂牌旅开始经营,直至发展壮大,期间没被吞并或消耗掉,仅靠战功远远不够,王耀武的长袖善舞同样发挥着巨大作用。他少时父亲兄长早亡,由母亲供养读书,家境败落后入商行学徒,这些经历都使他深谙人情世故,会不露声色地“抱大腿”,同时不忘广布雨露,不辞辛苦地打点上上下下的机构官员。

(左一为王耀武)

在补充旅时,王耀武提拔钱大钧的亲戚李天霞当团长,为的是搭上关系,将自己置于顾祝同的保护伞下;参加追剿时,又搭上老蒋的心腹爱将俞济时,鞍前马后地随行,以恭谨、谦虚、善战,甚得俞的赏识,一直罩着他。淞沪会战时改编,就是51师和俞济时的58师合并,俞是首任74军军长;南京保卫战时,多亏俞济时通过族叔俞飞鹏的关系提前在江边准备了小火轮,撤退时才使两个师抢运出七、八千人。1939年,俞济时升任集团军副总司令时,又通过调动师级干部,为王耀武做好铺垫,使其顺利就任军长,带领74军走向自己的全盛时代,成为军委会选定的四大攻击军之一。1944年2月,王耀武升任二十四集团军司令;1945年4月,因在雪峰山战役中的出色表现,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

王耀武胸怀大志,不仅治军严格,而且生活简朴,声明自己不贪污、不喝兵血,但会通过做生意解决缺钱的困扰,用盈利补贴军饷。他还用真金白银帮助各级官兵解决困难,以此激励士气、吸引人才,大获人心。

岁月悠长,也不会掩盖王耀武和74军在民族存亡的危急时刻所付出的艰苦努力和英勇牺牲,他们建立的卓越战功会在史册上一直闪耀光芒。


文史今安在


在淞沪会战中表现出众的中级指挥员有两位,一个是隶属第8军黄杰指挥的税警第4团团长孙立人,作战特点是非常善于使用预备队,战斗中不幸重伤,9块弹片崩入体内,缺席后半程;另外一个就是第51师师长王耀武,这是个非常有头脑的黄埔三期生,到达前线仅两天就琢磨出味道来了,在弹丸之地的上海拥挤着几十万国军,既无纵深又无陆空火力优势,不吃亏的唯一办法就是:夜战。



1937年8月29日,第51师306团邱维达(黄埔四期)部夜袭当面日军第11师团和知联队得手,一家伙干掉500多日军后随即跑路,日酋和知鹰二率部追击报复,又被事先埋伏的第51师主力打个措手不及,和知的第44联队不到15天被74军打残。王耀武部在坚守罗店的战役中,击毙日军步兵联队长和炮兵联队长各一名,受到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顾祝同全军通报表扬,第51师与第58师火线合并为第74军,王耀武抗日名将风范初露。

其实王耀武的抗日生涯要追溯到1928年的济南惨案,由于蒋介石的软弱和退缩,北伐军在日军的压力下撤出济南绕道德州北上,而负责断后掩护的部队正是黄埔一期的第1师李延年团,时任宪兵营长的王耀武主动留下来配合李团死守城垣阻击日军,与敌血战三昼夜,打得日军不敢再轻举妄动,一直到5月10日接到蒋介石密电才率部撤出济南,十年后的淞沪会战,王耀武已经是第二次对日作战。





王耀武发迹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1932年宜黄之战,上校团长王耀武力主第32旅死守不逃,凡24天城池不破,获蒋介石亲自接见并提升为补充第1旅少将旅长,这个番号看起来不是什么主力,其实是以保定编练处训练出来的精兵组成的中央军嫡系部队。1934年奉命调往前线时,精明过人的王耀武为防止部队被陈诚吞并,利用部下李天霞的关系搭上了蒋介石“八大金刚”中的两位:钱大均和顾祝同,第一阶段被编入顾祝同纵队,第二阶段被拨给浙江保安处长俞济时指挥,从此站好了队,有了背景和靠山,谭家桥一战后因功晋升第51师师长。

“宁碰阎王,莫碰老王”。

这是指从抗日军兴开始,王耀武在华中抗日战场几乎无役不从,且战功彪榜,很少有国民党军师级将领能拿得出王耀武这样的抗战成绩单,在正面抗日战场的22次大型会战中,王耀武领军参加了至少11场: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第一和第二次长沙会战、上高战役、浙赣会战、鄂西战役、常德会战、长衡会战和湘西会战,其中可称大捷的万家岭战役、上高战役和湘西战役,王耀武麾下全部是战场主力(第51师、第74军、第四方面军)。



“三李不如一王”。

这是指出身黄埔三期的王耀武在抗日战争中直升机般的晋升,远远甩开了山东同乡的三位黄埔一期将领李玉堂、李延年和李仙洲。1937年7月率领第51师由陕赴沪时,王耀武是少将师长;1938年7月晋第74军副军长;1939年6月实领第74军军长;1943年4月擢升第29集团军副总司令;1944年2月新建第24集团军总司令(第73、第74、第79和第100军);1945年3月升任陆军总司令部第四方面军司令官,与老资格的卢汉、汤恩伯和张发奎并驾齐驱,领兵数量和军职重量仅次于黄埔一期的胡宗南。

王耀武治军赏罚分明、恩威并施,对上级公关手段更是出类拔萃,能打仗会赚钱。以战功论,若选国军抗日名将足可排进前三,蒋介石称其:“善于带兵,有指挥才能”,并給与了极大的信任和提拔,特许第24集团军的人事全权,那可是四个嫡系中央军。按照蒋介石的一贯手法,对亲信大员往往赏以地方实权,所以在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特别任命为第二绥靖区司令官兼“山东省主席”,这反而并非王耀武所长,也最终断送了王耀武的军事生涯,把整74师、整83师等王耀武的亲信部队交给汤恩伯指挥,实在是个昏招。



1948年9月,坐困济南孤城的王耀武手中只掌握三个整编师9个正规军旅,余皆保安部队,其中的整编第2师和整编第84师又隶属于整编第96军建制,只有整编第73师由司令部直辖,所以当整编96军军长吴化文战场起义后,王耀武已经是大势已去。十四年后,当年谭家桥失利仅率2个连自怀玉山区突围的粟裕将军终于来报仇了,华野上下喊出的口号是:“攻进济南府,活捉王耀武!”

一语成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