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通過這次疫情,哪個行業受到的衝擊最大?你怎麼看?

娛樂正能量s


通過這次疫情,個人認為實體店特別是三四線城市、縣城、農村的超市、商店收到的衝擊最大。為什麼呢?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看:

1,貨物堆積沒法銷售

在中西部的一些城市,因為過年大量的返工人員回來走親訪友,會有很大的銷量,因為疫情無法出門,原本備足的貨物只能堆積,無法銷售出去。

2,現金流可能斷裂

大家都知道,過了春節,三四線城市和農村大量人口出去務工,又因為堆積的貨物較多,那些超市或者商店,都是沒有什麼剩餘資金,更何況年前進行了大量的備貨,根本無法產生現金流,可能完成資金鍊斷裂。

3,增加不必要的成本開支

備貨充足,但因為疫情原本預計的一波春節銷售量幾乎降為零了,原本的貨物過了春節人員返工以後,幾乎無法產生銷量,只能堆積出現過期造成不可逆轉的不必要成本開支。

以上就是從經營方面分析,當然還有很多行業受到的也非常巨大,比如娛樂行業的KTV、電影院等直到今天也無法開業,背後所承擔的成本所帶來的衝擊可想而知。



股市審判長


影響最大肯定是餐飲行業,近期看到很多因疫情導致崩潰的餐飲行業,有不少行業大佬(海底撈,西貝)以及數以萬計的小餐飲,這次疫情保守估計直接影響1-3個月,身為一個剛創業的餐飲小白其實最想說的就是,我們身在市場就得隨時準備忍受痛苦,雖然親身也經歷過非典時期,但那個時候可能還是一個學前班的小學生,這一次也算是經歷大風大浪的人了。

截止到現在面對高額的房租,每一天都在負支出內心是有一絲恐慌的,但內心深處另外一個我在告訴我,機遇都在拐點,決定一個人最終高度的,往往並非起點,而是拐點。


山村雷子


你好,非常開心回答你這個問題。儘管讓病毒的爆發,讓我們中小企業痛苦不堪。本次疫情,會波及到大部分企業。只有一小部分線上企業衝擊比較小,那我們來看看本次疫情影響最大的一些企業都是哪些

首先本次疫情最先受到衝擊的就是三產,我們也稱之為服務業,服務業的品類就非常的眾多,其中餐飲,娛樂,旅遊,酒店住宿,出行等等等等。

那為什麼說首先衝擊的就是這些行業的?因為本次疫情的爆發正值過年,也就是這些行業的黃金週期,那在這個時候封城,封路,店面停業。對服務業無疑是一次重創。不單單衝擊的是中小型的服務業,大型的巨頭日子也非常的難過。這不西貝的創始人就放出話來說,如果疫情繼續三個月,他的企業就面臨著破產。就連像西貝這樣的龍頭企業都撐不過三個月,其他企業就更不要想了。

受到第二次衝擊的第二梯隊就是製造業:疫情嚴防期間正好是春節復工時期,大量的工人回不來。即使工人回來了,做出的東西也銷不掉。因為疫情阻斷了溝通,自然而然也沒有什麼生意可言了。

總之疫情影響了大量的行業。服務業首當其衝,服務業中的餐飲業更是哀鴻遍野,個人覺得餐飲業受到的影響是最大的。


五常老帥


通過這次疫情,哪個行業受到的衝擊最大?目前全國除了湖北大部分地區各行各業都在緊急的復工復產,大家都在共同的努力爭取早日回到正軌。針對這次疫情有以下幾個行業影響還是比較嚴重的!

一、行。首當其衝那就是旅遊業了。這些年來每個地方政府為了刺激本地的消費指數,都在不遺餘力地宣傳自己的城市,從歷史到人文,從小吃到山珍海味,從古代遺蹟到現代文化等等。尤其是過年這個時間段,千家萬戶都聚在一起,而旅遊過年也逐漸成為了一種時尚,可以說每年過年的新聞頭條基本上都是哪哪的景區人擠人,哪哪的高速癱瘓了,結果都變成了數人頭。即使這樣也阻擋不了大家出去旅遊的熱情。所以旅遊業應該排在第一位。

二、吃,今年那些開大大小小的飯店酒店。被這突如奇來的疫情可以說是徹底打蒙了。誰也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一種過年方式,都等著備好新鮮的食材,趁著過年的時候大賺一筆。結果是從頭涼到腳,廚師、服務員終於被逼無奈了休息了一個多月,具體休息到什麼時候還不清楚,這個真的事連他們自己都沒有想到。結果爆出比如西貝,比如海底撈等在不營業也快要撐不下去了。想一想這些餐飲業的空頭都這樣,那剩下的那些千千萬萬的餐飲商家呢?可能只有默默無聞的沉默下去了。

三、教育行業,現在中小學包括大學,什麼時候可以正常上課,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教育行業不向實體行業,可以算出損失多少,教育本身不是用金錢來衡量的。尤其最重要的是中考和高考,我覺得對這些莘莘學子們影響會特別的大,而此時此刻相信他們的內心應該也是比較糾結的。多想回到美麗的校園,見到可愛的同學和受人尊敬的老師。

最後雖然現在疫情已經好轉了,希望大家也不要掉以輕心,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別人負責。


小劉為己雜談


這次疫情影響到的行業,絕不僅僅是一個兩個而已,餐飲,服裝,旅遊,教材等等,我覺得是包括一切實體行業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影響。

隨著近些年互聯網經濟的崛起,微商,社群電商,就包括外賣等,給了實體行業很大的衝擊。究其原因,實體行業需要房租,水電,人員工資,交易需要人與人面對面,而在互聯網,只要通過一臺手機,一臺電腦,就可以做到足不出戶,買遍萬物。

任何一個行業的轉型都孕育了大量的商機,只要我們能夠把握住,就能夠順勢而起。而往往那些固步自封的人,卻是被摔得遍體鱗傷。通過這次疫情,就深刻的闡述了這個問題。多少老闆發不出工資,多少人付不起房租,多少人還不起貸款,貨物堆積在家無人買。

所以,不論哪個行業,如何用移動互聯網的方法和工具,在不推銷,不打價格戰的前提下,如何做到讓客戶主動上門,主動成交,主動復購,主動轉介紹,才是我們目前的重中之重





嚴幸


2019年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首先自武漢開始出現並逐步蔓延至全國各地,給人民群眾的健康安全帶來巨大威脅,也對各行各業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目前,儘管全國大多數的工廠和企業都已陸續復工,但是人流量密集的購物中心和娛樂場所,依舊是一副冷冷清清的樣子。也就是說,疫情對線下零售的影響仍將持續。據業內人士分析:此次疫情對零售行業的影響大於2003年SARS帶來的影響,但中國消費品和零售企業仍可通過迅速行動、打好戰術和戰略組合拳等方式,度過逆境。

據歷史數據表明:自然災害、疫情等公共事件對宏觀經濟都會產生短期負面影響,經濟和消費常呈現出“V型”走勢。通過對本次疫情影響範圍、影響週期和影響的業務規模來看。本次疫情對零售行業的短期影響會超出“非典”時期的影響。

新冠肺炎疫情較“非典”影響範圍更大

非典”疫情主要疫區呈散點式分佈,疫情期間有6個省份感染人數超過100人。而新冠疫情以中部省區為核心迅速蔓延。截止2月10日已經有25個省區感染人數超過100人。

新冠肺炎疫情對零售行業,尤其是實體零售行業影響週期長

“非典”疫情從發現確診首例病例到疫情基本結束的整體週期為7個月。從疫情結束後的統計數據來看,對零售行業的負面影響主要體現在5月。雖然政府在本次新冠疫情期間採取了更嚴格的管控措施,疫情整體週期有望縮短,但對零售業的影響週期可能較上次疫情更長。其主要原因在於:

1.為避免疫情蔓延。各地自1月24日開始實施交通限制和延遲復工措施:

2.自1月底開始.各地開始實行城市內部的封閉式管理措施:

上述兩項措施限制了實體門店的客流,也限制了零售企業(包括電商企業)的員工在春節後返工.從而造成企業客流下降和交付瓶頸。即使疫情迅速得到控制.考慮到民眾在疫情後對聚集性場所的恐慌心理存在一定的持續性,本次疫情對零售行業,特別是實體零售企業的影響週期可能會長於“非典”疫情。

百貨/購物中心受疫情影響最大

本次疫情對於不同零售渠道的影響程度差異巨大。整體來看:綜合電商、即時配送/到家服務以及新興業態的“新零售超市”滿足了本次疫情中對“非接觸性”服務的需求。在疫情期間,新增用戶量有望增加.受“棘輪效應”的影響.疫情結束後,新增客戶留存將使得上述渠道受益。其中.即時配送/到家服務和“新零售超市”將獲得較大的長期收益。

前置倉業務在疫情期間同樣獲得爆發式的流量增長.雖受到配送能力不足的制約,但不影響短期的業務成長。一方面,這一渠道會從“棘輪效應”中受益,獲得增量客戶。另一方面.疫情期間的業務表現無疑將提升投資

不同零售渠道受影響程度

2019年中國零售行業總結

1、零售市場規模超過40萬億元,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持續顯現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2萬億元,首次超過40萬億元。分季度看,第三和第四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均超過10萬億元。其中,第四季度在國慶假期、“雙十一”電商促銷節等因素帶動下,當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1.5萬億元。

消費品市場保持平穩增長。201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名義增長8.0%,總體保持平穩增長。2019年消費品市場增速比上年有所回落,主要受石油類和居住類商品增速回落影響。2019年,受成品油價格回落、汽車銷售量下滑等因素影響,限額以上單位石油類商品零售額增速比上年大幅回落12.1個百分點;受房地產市場總體放緩影響,限額以上單位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傢俱類和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商品零售額增速分別回落3.3、5.0和5.3個百分點。據測算,石油類和居住類商品共拉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約0.8個百分點。

國內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持續發揮。據測算,2019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7.8%,分別比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淨出口高26.6和46.8個百分點,消費繼續發揮對經濟增長的主引擎作用。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網上零售規模持續擴大,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助力消費市場較快增長

新興零售業態快速發展。隨著物流配送體系的完善以及網購用戶數量的增多,網上零售繼續保持快速增長。2019年,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9.5%,增速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快11.5個百分點,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0.7%,比上年提高2.3個百分點。國家郵政局預計2019年快遞業務量和業務收入分別完成630億件和7450億元,分別增長24%和23%。據測算,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的貢獻率超過45%。

傳統業態加快融合發展。為應對網上零售等新模式對實體店零售的衝擊,傳統零售業態加速轉型升級,積極推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2019年,包括超市、專賣店、專業店等在內的限額以上單位實體店零售額比上年增長3.8%。其中,限額以上超市和便利店零售額分別增長6.5%和4.9%,增速比實體零售平均增速分別快2.7和1.1個百分點。據測算,2019年,限額以上單位通過互聯網實現的商品零售額佔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的比重為12.9%,比上年提高2.7個百分點。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基本生活類商品平穩增長,消費升級成為零售市場增長的重要推動力

吃用類商品增長穩中有升。2019年,限額以上單位吃類商品零售額比上年增長9.7%,增速比上年加快0.2個百分點。其中,糧油食品類商品增長10.2%,增速與上年持平,繼續保持兩位數較快增長;飲料類商品增長10.4%,加快1.4個百分點。限額以上單位日用品類商品增長13.9%,加快0.2個百分點。

消費升級類商品增速加快。2019年,限額以上單位化妝品類、文化辦公用品類和通訊器材類商品零售額比上年分別增長12.6%、3.3%和8.5%,增速分別比上年加快3.0、0.3和1.4個百分點;體育娛樂用品類商品增長8.0%,上年為下降2.7%。在消費升級類商品中,可穿戴智能設備、智能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等發展享受型商品零售額快速增長。

4、餐飲市場增勢平穩,服務消費成為消費領域重要增長點

餐飲收入平穩增長。2019年餐飲收入比上年增長9.4%,增速與上年基本持平,快於同期商品零售1.5個百分點;其中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增長7.1%,增速比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快3.4個百分點,比上年加快0.7個百分點。快餐、特色餐飲企業營業額增速加快。在限額以上餐飲企業中,快餐服務、飲料及冷飲服務、餐飲配送及外賣送餐服務企業營業額分別比上年增長12.6%、24.5%和22.5%,增速分別比上年加快2.2、8.7和3.7個百分點。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旅遊、文化等服務消費增長較快。旅遊市場方面,據文化和旅遊部數據,2019年前三季度,國內旅遊人數達到45.97億人次,增長8.8%。文化市場方面,國家電影局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電影總票房超過640億元,增長5.4%;新增銀幕9708塊,全國銀幕總數達到69787塊。

5、市場供給質量提升,新興消費領域投資增長較快

代表消費轉型升級方向的行業生產保持較快增長。2019年,消費品工業生產中,醫藥、計算機等電子設備製造等行業增加值比上年分別增長6.6%和9.3%,增速分別比同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平均增速快0.9和3.6個百分點。

消費品進口增長較快。國內市場供給穩定增長的同時,消費品進口也保持較快增長。據海關統計,2019年我國消費品進口比上年增長19%,其中水果、水海產品、化妝品和醫藥品進口大幅增長,分別達到39.8%、37.6%、38.8%和25.8%;電動載人汽車進口增長1.2倍。

消費升級相關行業投資增勢良好。在消費轉型升級的帶動下,與消費直接相關的計算機、通信、教育和文化體育娛樂等領域的投資增長較快。2019年,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投資增長16.8%;教育投資增長17.7%;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投資比上年增長13.9%,明顯快於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平均增速。

隨著居民收入穩定增長及促消費政策逐步落地見效,消費結構不斷優化,轉型升級態勢仍將持續,新業態新模式較快發展,消費市場有望繼續保持平穩增長。








百味胖子


1個受損行業:電影行業。

第2個受損行業:餐飲行業。

第3個受損行業:旅遊行業。

第4個受損行業:交通運輸行業。

第5個受損行業:零售行業。

第6個受損行業:製造業。

第7個受損行業:原油及大宗商品。

第8個受損行業:出口行業。

第9個受損行業:地產業。

第10個受損行業:銀行業。

第1個機遇職業:醫生及智能診療從業人員。

第2個機遇職業:在線教育從業者。

第3個機遇職業:人工智能及數據分析從業人員。

第4個機遇職業:無人零售、無人餐飲、機器人、快遞從業人員。

第5個機遇職業:遠程辦公、家庭辦公及視頻會議從業人員。

第6個機遇職業:健身及保健類從業人員。

第7個機遇職業:公共事務應急管理及社區網格化管理從業人員。

第8個機遇職業:心理醫生及私人醫生。

第9個機遇職業:自媒體、短視頻、直播及VR、AR、 線上娛樂從業者。

第10個機遇職業:上門服務、同城跑腿、訂製服務從業者。


大別山di山野村夫


打工者,受到最大的衝擊,春節想回家團圓被堵在路上幾個月,進退兩難,生活成最大問題,現在開始復工,工廠因工人少無法復工,先來人員無工可做,工作難找,象幾天前澄海報導一對外來打工夫婦,因生活問題把親生孩子都丟在醫院上,所以說:打工人是這次疫情最大沖擊者。


地球最高頂點


一,餐飲業,旅遊業,養殖業,運輸業,培訓教育等受損失最大。

二,零售業,店鋪等,短時間受到很大損失,但是應該會在疫情解除之後,有很大反彈。

三,製造業等亦有很大損失(個別除外:如口罩等防護用品,消毒液,急需醫療器械,以及防疫抗疫所用物資等製造業)

四,公務員,事業編,教師等等國家財政開資人員,幾乎不受損失。


慕容三十二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線下消費受到直接衝擊,市場避險情緒下投資變得更加謹慎,進出口受到貿易摩擦和疫情的雙重影響,拉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受到全面波及。

人力與資本分離,造成短期內生產中斷。

新冠肺炎經飛沫、氣溶膠接觸傳播,且潛伏期可能存在傳染性,各地出臺政策要求除必需行業外,靈活安排復工時間,為了規避疫情風險,大量勞動密集型企業選擇延遲開工,生產供給出現結構性失衡。

地區隔離,造成經濟效率損失。

新冠相對SARS傳播能力更強,使防控成本幾何式上升,我國部分地區採取了封城、封路、封村的政策,地區隔離阻斷了城市間的商品交換,封閉了原有低成本渠道,造成產業鏈和渠道斷裂,經濟效率大大降低。

居民足不出戶,造成消費放緩。

新冠肺炎防護需要居民減少聚集,居民線下消費變為以食品類為主,疫情的發展對線下消費產生了極大的抑制作用。

國際關注,造成進出口緊縮。

2019年的中美貿易摩擦剛剛趨穩,2020年隨著美歐經濟延續下行壓力增大,國家間經濟博弈加劇,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新冠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進出口防疫檢測和部分商品限制,進出口規模收縮,加大了中國經濟穩定的壓力。

規避風險,造成市場現金流不足

疫情衝擊了投資者心理預期,雖然線上產業和醫療產業投資會有所增長,但是其他行業投資會趨向謹慎,整體市場投資趨緊,如疫情進一步持續惡化,將擴大市場損失。

疫情帶來的人力、資本、貿易、心理預期受損,使一是消費短期承壓首當其衝,二是進出口受國內外需求影響存在下行壓力,三是生產和投資的現金流緊張影響,投資緊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