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教师签到有必要么?

石76531090


教育是我的主业,我来聊几句吧。

我觉得,老师签到完全没有必要。

现在很多学校,都实行签到坐班制。

有的学校每天签到签退四次,不签或迟签的老师,当旷工或迟到惩处。

签到方式五花八门:有纸签的,有打卡的,有指纹签的,有刷脸签的,还有用最笨的人工点名。

领导美其名曰——科学的出勤管理。

签到目的就是让老师按时到岗、离岗,把老师困在校园,置于领导的眼皮底下。

为什么学校喜欢搞签到呢?

1、有的校长跟风,看见别的学校搞签到,也跟着做。

似乎不搞签到就落后了,显示不出校长的管理水平。

有的是响应教育主管部门的检查。

有的把出勤签到,当作绩效考核的指标之一。

2、有的校长认为,签到是最方便、最公正的管理。

有的校长管理能力太差,只有惰性,没有开创性。

校长不考虑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而是想着怎么控制老师的时间,担心老师偷懒。

把自己当做《半夜鸡叫》的周扒皮了,不可笑吗?

其实,签不签到,都是校长说了算。

校长管理理念和能力不同,对签到的态度也不同。

据我所知,一流的学校和某些私立名校,都不需要老师每天签到的。

然而,这些学校的老师却活力十足,取得惊人的成绩。

这老师的工作动力来自内驱动,每周每月有细化的工作流程,有业绩考核,实行末位淘汰。

说白了,只要你工作做好,过程顺利,结果优秀,谁管你几点到校几点离校?

白岩松曾说过:如何一个单位,只要到了强调考勤、打卡,一定是它在走下坡路的时候了。

学校的生命力,不能靠考勤押着老师上班。

校长要得到老师的支持,绝不能把签到,作为评判老师是否优秀的标准。

我发觉,越没水平的老师,签到越是积极的。

总之,没有归属感和奉献精神,就没有积极进取的教师队伍。

事实上,教师签到的意义不大,过于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签到留得住人,留不住心。人在校园,心在江湖。

这样的签到,不要也罢!

——我是“小李滔滔”,谢谢您的关注、点赞、转发!


小李滔滔


我记得白岩松说过:当一个单位需要用签到机来考勤的时候,这个单位的前景发展也就到头了。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所经历的学校历经这样一些考勤的办法:

1、点名。

早晨七点半,集中点名一次(有的班主任五点半到,由级组考勤)。上午,由教干抽查两次,一般是一三节课或是二三节课,十一点半左右教师就可离校了。下午也是抽查两次。基本上一天五点名,大型会议除外。每天十点前,值班教干把考勤结果公示在醒目的通告栏上,谁迟到、谁旷、谁没上课大家一目了然,然后一周已统计、一月一汇总,学期末汇总,按考勤规定纳入到绩效考核工资中兑现。

效果是:绝大部分教师很在意,有事尽量请假,扣钱不多,但极个别教师不闻不问,经常旷工甚至旷课,一学期扣款达几千元。

2、实行指纹签到机考勤

学校购买指纹签到机,把每个人的指纹采集下来,然后把签到机放到门卫处或副校长室,教师也是按时间点签到,上午三次,下午三次。每周政教处汇总公示,迟到,旷签,在考勤时间节点外的无效签到一目了然,后根据学校考勤制度学期末汇总,纳入绩效考核。

效果:一开始规范,个人教师摸到规律后,签过到转脸走人,到下次签到时再来。没办法,学校又加派教干上下午各抽查一次。也有的个别教师,夫妻两公用一个人的指纹,可以代签。

3、签到制

在大门口放上签到簿,教师到校,按时间节点签上自己的名字。离校时签离校,上下午各两次。由值班教干看管。

效果:一开始规范,时间长了会出现代签现象,教干睁只眼闭只眼。

总结,发现以下规律:

1、一个群体而言,绝大多数教师都很认真,诚恳,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主流是好的。

2、总有那么部分人,无论采用什么考勤方式,他这是想方设法逃避管理。

3、任何一项考勤制度的实施,只要实施的人,监管的人认真到位,都能达到良好的效果,问题往往出在管理者本身。

考勤当然必要,至于采取签到还是其他方式,因地制宜,但是无论什么方式的管理制度都是死的,只有深入教师的心灵深处,多站在教师角度人性化考虑,再加上奖罚分明的激励措施,用制度、真情、关爱、激励去赢得教师的信任才是管理的正道!


牧风芳华


我是一名在私立学校的老师,同时也是一名班主任。我们学校就要求要签到,一天四次,早上8点半前一次,11点半后一次,下午2点半前一次,5点半后一次。个人觉得,拿这个来束缚老师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其实,大部分老师都是非常有责任心的,该上课的时间肯定会去上课,而且像我们私立学校,都要看成绩的,很多老师都会利用课余时间再给学生抓一抓背诵,或者再讲解几道题的。而且除了上课,我们还要备课,像我做班主任的话,还有很多班主任工作要处理,有时候一忙起来就忘记去签到了,明明人是在学校忙,只是因为忘记去签到,然后还要被扣钱,那心里别提有多不是滋味了。

再者,我们一周要轮一次学校值日,从早上六点开始到晚上十点,中间都不带休息的,一天忙下来可谓是筋疲力尽了,然后第二天就算早上没课,你也得赶在八点半前去签到,得不到良好的休息,要让老师怎么备课怎么上课呢?

最后,我想说的是,通过这个手段要把老师束缚在学校是没有用的。因为想偷懒的人,他来学校签到一下,该走他还是会走的。不但留不住他的心,连他的人也留不住。对于这种人,就可以大胆开除掉,剩下责任心强的老师就可以了,而这个签到机器对他们来说就是多余的了。何不把他取消,让老师相对自由安排些,以更好的状态来教学呢?


郑老师谈数学


就我所在学校来说,教师签到伤民伤财。

一、伤民

我所在学校三栋教学楼,两栋四层的,一栋五层的。

我上课年级教室和办公室在同一楼。教室在三楼,办公室在五楼。签到在五楼。

每天签到四次,不管有没有课,都先爬五楼签到。

有的老师,跨年级教书,教室在不同的教学楼,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签到在这栋五楼,上课去另一栋楼三楼。

老师上课一般连续几节,站一两个小时还要大声讲课,能量基本都会消耗,还要爬这么多楼梯为了签到。

所以,很多老师抱怨,认为这种签到不合理。

二、伤财

老师没有及时签到的,算迟到早退,要扣钱。扣的钱比上一节晚自习还多,老师的工资已经很多,还这么扣,所以,老师们宁愿上课迟到都去先签到。

签到是为了什么?为了谁?这种制度谁想出来的?


化学姐话教育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签到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签到是教师精细化管理的一部分,殊不知正是精细化管理让教师工作苦不堪言。

教师签到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出勤率,杜绝教师迟到、早退等现象。教师的工作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非特殊情况教师都是会按时到岗的,因为学生对教师的监督远大于签到制度。所以签到制度是对教师极度的不信任,是典型的形式主义。



教师签到制度风靡盛行,但往往流于形式,每天浩浩荡荡的签到签退,不仅浪费了教师时间,而且加重了教师心理压力。有的教师幸幸苦苦上了一天课,偶尔因教学而忘记签到还落个批评、扣钱。司空见惯已失去实际意义,到头来签到记录也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


教师签到虽无实际意义,但形式却五花八门,还能够做到“与时俱进”。纸质签到代签、补签现象严重,紧随其后的是指纹签到、打卡签到,现在又来了一个钉钉。无论哪一种签到,看似完美但是都有其漏洞,毕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与其花时间对付无聊的签到,还不如多花点心思在教学和学生上,教师的本职工作就是教书育人。


总之,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总归对教师签到制度有再多的不满,作为教师只能默默的服从。


教育情缘


教师签到,我认为,行政形式大于实际意义。

教师的工作职态,并不取决于是否签到。

教师签到,以前强调的坐班制,固然杜绝了教师有课才来,到课上课的问题。但是,教学的重心不是在于是否到班到岗,而是在于是否钻研教材,精心备课上。教师只要做好了这些,至于在班到岗都没关系。

教师为了签到,一早赶到学校,是否就会埋下头来备课批作业,那也要看各个教师自身的职业素质。如果到校后,只是聊天,串岗,那不但不会提高教学效果,还会影响其他教师,这样的签到又有什么意义?

教师的工作和工厂工人以及其他岗位的员工不太一样,相对弹性还是比较大的。教师只要把自己的教学任务认真完成,这里的教学任务包括:备课,批改作业,上好课等,并不需要一直绑定在自己的座位上。有些教师就习惯于晚上在家备课,会更安静,更有思路。而学校环境,相对还是比较嘈杂,可能因为其他教师在办公室的来回走动,或者处理学生,反而会心绪不宁。

学校的管理还要看教师的自觉性。我目前所在的学校是我们这里教学质量最好的学校,算是名校。学校就没有实行教师签到,事实上,班主任不会迟到,任课老师也会很自觉的到校准备。为什么?因为从上到下,从校长到家长,到社会群众,都睁大眼睛盯着你的教学结果。校长不需要你一定要在学校,但是,如果你教不好学生,班上的成绩比较差的话,校长就会直接找你谈话,搞到你待岗下课,就糟糕了。所以教师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他们在家在学校都会紧张工作。

所以,我认为签到只是手段,让教师自觉感教学所需而努力工作才是最有效的管理。


知乎哉


学校里的所有在编人员按工作性质分为三类:行政人员、教辅人员加后勤、教师。前两者不上课,除了某些领导在硬性规定下兼上几节课,拿的是比教师高得多的课时费,既完成上级规定,又有比老师好得多的待遇,何乐而不为?



几十年体会下来,病假事假车祸不算外,正常上班的教师没有一个迟到或是上课找不到人的。签不签到到有什么实用意义?你签不签我也在那里,不摇 不动。

至于领导,除了开会,上班时间很难得看到办公室的门是敞开的,敞开了也是空城计;大门紧闭敲了也无人回应的时候太多了。理由无非是去教育局去某某地方开会,外出学习参观考察等等。



后勤和教辅人员,除了开学或放假前,中考末考时不得不累一点,其他时候可以敞开了玩。他们是领导做事的双手,一切听从领导们指挥,头脑可以不闲着闭门想想点子,手是可以常常休息的。



综上所述,教师签到有什么实际用处?谁会放着满堂孩子不管不来?常常见不到人的,签到又有什么用?找人代签或砸了签到机或签了再走还是找不到人你也无可奈何。


静听江心雨


这个还是有必要的。

教师队伍很大,既然大,自然不好管!

有的老师觉得心若在,何须签到!

有点老师就不怎么自觉了,老是迟到!

所以,为了证明你来上班了,打卡制还是需要的!




打卡是可以的,但是不要太行政化!

我认为,上班打一下,下班打一下就可以了,但是你不能这样吧:

1、上午8:20-11:40,下午14:30-17:40打卡(指纹、面部识别、签到)

我的天,我上个课,搞不好一转身就忘了,你搞这么复杂,这么多流程!

基本上,采用面部识别,这样其他人也代替不了,早上上班打一下卡,中午什么的就不要再打了,晚上下班打一下就可以了!

有的老师就一上午或者一下午的课,那就上完打卡走人,干好自己的事情,带好自己的班就可以了!


大家觉得这样如何?



红烧肉加碗饭


你好,我是一名初中英语教师。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打卡签到,这是当前学校和有关单位实行的一种考勤记录方式.通过打卡签到,表明职工上班啦,甚至通过打卡下班,表明职工不早退.这是记录施工是否按时上下班比较有效的方式,那么打卡签到,有必要吗?其答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这要区别对待 .

首先,签到可以保证职工正常上班.不管是学校,还是其他单位,有了固定的上上班时间,职工按时上下班,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提高单位的工作效率.如果不签到,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部分职工会偷懒,不按时上下班,甚至到外面做其他事情,影响了单位的形象.

其次,签到可以证明职工正常上班.如果在上班时间,职工发生意外,可以得到相应的补偿.同时可以证明,职工工作的态度是认真的,可以作为一种评优评先的条件.

再其次,签到有其不利的一面.也就是单位对职工的不信任,到尤其是打卡签到挫伤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领导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有些学校和单位签到制度过严,职工是出工不出力,做表面工作,工作不积极,工作效果和效率都大不如以前.

最后,签到应该灵活处理,不应该过于强硬.有的学校和单位签到时间过早,签出时间过晚,没有弹性,职工压力大,不是从心里服从学校的签到制度

综上所述,签到制度有利有弊,单位应该灵活处理.


英语老师老陈



签到不签到,从西往东瞧。为何要签到,就怕你溜号!为防人代签,指纹机可靠。你若不签到,我扣你绩效!签到就签到,免受人聒噪。忍得一时气,人人都签到。

学校管理,签到已成例行公事。签到是学校管理中一项较笨拙的措施,虽然大家都觉得它“笨拙”,但很多情况下离开它还真的不好管理。


除了办公室及后勤人员必须签到外,教师哪些时候要签呢?一、早读,二、晚自习、三、教研活动和学校各类会议。

早读和晚自习签到,属于课外加班,有一点补贴,你来签就有,不签就木有。出工就有报酬,不让偷懒的人占便宜,天经地义!

教研活动签到,可以考核你是否积极参加教研,是否有团队合作精神。各类会议签到,是为了防止老师“旷会”。学校以此为依据,可以评价你是否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是否有组织纪律观念,是否支持学校工作,并以此作为年度考核的一项依据。

签到流于形式,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学校不相信老师,处处为难老师,签到过集过密,是缺乏人性的表现。如何调动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让教师热爱学校,关心学校,才是学校管理者需要努力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