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贵州贫困地区的农村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吗?

暴走夫妻


不知道你想象的贫困是什么样。我从以下几点跟你说说贵州农村人生活吧!



首先居住环境,贵州是中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只有稍微大一点的小坝子,是河流冲击形成,算得上是肥沃土地了,最适宜农耕,不舍得居住,所以你所见的大部分贵州农村房屋都是依山而建,大一点的村寨都建到了半山腰,比如西江千户苗寨,可想而知交通有多难,回家的路都是山路。古时贵州是苦寒之地,边疆地区,只有躲避战乱逃难,仇家追杀,发配边疆,构成了贵州人口,特别苗族迁徙史最为显著。就是看好了贵州的大山,交通闭塞,自给自足,怡然自乐,不与外界相通,绝佳的隐蔽之地。


贵州都是大山,河流纵横,村寨基本都是沿着河流两岸居住,一是水源充足,二是有适宜耕作的土地,只要有水源,沿山开垦梯田也是良策,有水的地方就有人家。所以居住环境都是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小时候走亲戚家都要走一天,爬到山顶对着对面山上亲戚喊一声做晚饭,下午天黑前就走到啦。真正的交通靠走,通讯靠吼。也就更别谈经贸往来啦,每家每户都是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大部分农村基本在八九十年代才通电,10年以后才村村通了水泥路,有住户的地方都修通了水泥路。


房屋全是木屋,贵州属于亚热带气候,林木繁荣,古时候大部分良木都取至贵州,后来大炼钢铁,砍伐殆尽。一般人家都是一栋木房子,基本和城里的四室一厅一厨一个概念,只要自家林地里有好木头基本可以保证这样的居室,内饰上就区别大啦,最穷人家是土地板,富有人家木地板,还有木屋装修,好一点的是窗户浮雕,差一点就是几块木板杂乱组装一块儿,冬凉夏暖,家徒四壁,寒风刺骨。

收入基本停留在自给自足,偶尔有空余的农资拿到集市也卖不上什么价,利润都被经商的赚,现在依然如此。大部分年轻人只能外出打工,挣的钱也是补贴家用,娶妻生子。老人都是一生劳作,年轻人打工回乡基本也是没有太多选择,还是农耕劳作为主。哪有什么收入,真的无可奈何,发家致富难于上青天,除非又出去。别说什么打工学手艺留在城里了,现在都是工业升级了,很多加工厂亟待转型,大部分工厂也转向东南亚赚取更廉价的劳动力,别说什么手艺啦!连农村大学生都在城里难以生存下去,更何况打工族,融不进去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



边城卒子


我就是贵州人,我知道一些农村的事,以前八十年代农民过是日升而作,日落而息,日子虽然辛苦,但到了吃饭的时候,一家人聚在一起的那份温馨和父母眼中那份疼爱是我终身难忘,我想在就是山里农村人的一种淳朴和诚实以及父母对孩子的关怀吧!!!现在社会在发展,农村现在整村整村的人基本有能力的都出来打工或经商去了,留下的是一些爷爷奶奶和小孩,由于缺少文化在外打工的人也挣不了多少钱,所以在外面的人苦,而家里的爷爷奶奶有些自己都还是需要别人的照顾却还要照顾家里的孙子一孙女,而因为有时没钱也只是对自己的儿子说一些违心的话,家里没什么事,你们多挣点钱要注意自己的身体什么的。我记得我小时候看一部电叫(阿信)是描述日本工人在工厂打工人的经历


b本心X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贵州人,以我自家生活经验谈谈,贵州到底有多贫困。我家乡坐落在佛顶山脚下,父母都是农村人,家里只有四五亩地,从小到大兄弟姐姐三人,小学时无需花费学费,家里种种地,养殖几只牛羊,基本可以维持生计。后来中学,高中,父亲不得不外出打工,供养我们三上学,没有文化都是建筑工地干苦力,一家人勤俭节约基本可以维持各自学业,无余钱,后来相既毕业出来工作,生活得到改善。村里有钱的也就那几家,其他人家无多余土地,无人帮衬,无公有福利,又无文化,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四季三餐果腹而活。


边城故事8


一个寨子32户人家,12户贫困户,那路是相当不好走,还好现在搞“组组通”,我看那个路已经硬化到1/6差不多(主路分过去),这么说大家可能没概念,开车在路上一大半时间移动联通都没信号,寨子信号一格到两格,还经常一格没有,只能打组长家座机。很大一部分人出去浙江务工了,好多还一家人全都去,能出去打工的说实话算很好的了,就怕因残因病致贫的,没劳动能力的那种。。。情况太多了,不好说,总的来讲,就是穷~~~



z追人的风筝


关于贵州贫困地区农村是什么样的,下面是我拍摄的视频,可以观赏一下,农村世外桃源一样的风景,空气好,吃得都绿色环保!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6899180796630894493, "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5b560000e73383a26ce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