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为什么成功地大规模治理沙漠成绿洲的国家中,只有中国才能做到?

雾锁围城2


因为只有中国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植树植草,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半个世纪的苦干换来了今日的成就。如果别的国家也能像中国这样坚持不懈,同样可以治理沙漠成绿洲。

现在中国治理沙漠最成功的地方是库布其沙漠。经过30年治理,面积145万公顷的库布其沙漠已经有1/3 的面积变成了绿洲,并且还在继续扩大,这创造了一个不小的世界奇迹。
库布其沙漠出现的绿洲


再说一个我自己的亲身感受。我老家在农村,去年暑假回家,重走以前上小学的山间小路,全部都被各种灌木和树木遮盖了,多年没见的野鸡、黄羊也出现了;晚上在老屋里睡觉,可以听见远远山里狼的叫声。真的变化很大。

最近在新疆,科研人员还在沙漠发现一种苔藓,这种苔藓可以在沙漠里存活,平时看上去和枯死一样,但是一遇到下雨就会复活。科研人员打算大量培育这种苔藓,然后撒播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里。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现在,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和不断增加的投入,中国已经实现了荒漠化土地零增长的目标。

不过,相比起取得的一点成绩,中国的治沙任务仍然任重而道远。


哈密瓜的家乡


因为这就是中国。大家都知道,中国有个外号叫“基建狂魔”。作为世界上制造能力第一的国家,一切不可能的奇迹在这里都能发生。

像前段时间刚刚建成的珠港澳大桥,它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全长55公里,开车都够你开一个钟头的。整座大桥,将香港,珠海,澳门连在一起。

当然,这么长的桥,想要造起来可不容易,尤其是因为跨度大导致稳定性会有问题,于是工程人员干脆在中间加了个十多万平的人工岛,又修了一截海底隧道,使珠港澳大桥隧道成功成为全球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全球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

不得了不得了,随手一修,就是世界第一……


那么,世界第二是谁?不好意思,还是中国的,那就是青岛的胶州湾跨海大桥!


初次之外,世界第四也是中国的,那就是杭州湾跨海大桥!


中国的基建,可不仅体现在造桥上,造地铁也是一流的。给大家看看近几年中国造地铁的速度:

看着是不是感觉,地铁都要覆盖全中国了!


想一想,有这样可怕的基建实力,将荒漠变成草原,又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呢?


其实治沙,说简单不简单,说难也不难,注意保护生态,再开展一些修复措施,只要愿意投入人力物力,就没想象中那么困难,而这些,恰恰是当代中国最不缺少的!


赤兔电影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十分严重的国家之一,这些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开始加大了对沙漠和荒漠化土地的治理,也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国家对沙漠治理工作的有力支持,集中财力、精力和人力大规模开展沙漠治理,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做不到的。比如中国的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这种大型生态恢复工程,全球罕见。不仅是沙漠地区,还涉及黄土高源、荒漠化地区、水土流失地,都得到有效绿化和生态恢复。

二是多渠道鼓励沙漠治理。比如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国家鼓励民企大力开展治沙事业,同时结合发展治沙、光电、种植、畜牧、旅游等产业,目前库布其沙漠治理成绩显著,成为联合国大力推广的治沙样榜。国家还通过适当的财政补贴,进一步鼓励个人和企业投身治沙工作。

三是中国目前治理的沙漠区域多为人为破坏,原本这些地方有草有水,可以通过治理恢复。比如说民勤沙漠化问题,原来该地方是适合居住的,只是人为的破坏造成沙漠扩大。这几年国家通过对石羊河水资源进行调控,治理民勤沙漠化取得一定成效。比如说塞汗坝,本来就是林木丰富地区,由于人为砍伐才成为荒漠的。


华哥杂谈


我国是世界上土地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经过30多年的治理,土地荒漠化现象、沙化土地的扩展在不断缩减,目前全国有沙化土地面积约为174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的17%,我国治沙、防沙工作取得成效及方法经验已成世界典范!



我国土地荒漠化主要分布图

我国的治沙与防沙工作不但投入了大量人、财、物及技术还颁布世界首个《防沙治沙法》!并且明确了治沙责任主体!




三北防护林体系及农田防林体系



赛罕坝奇迹!

生态退耕、生态移民、划区轮牧、建设人工草场,加大对农牧民的生态补贴力度!







采用工程措施,绿洲周边防护林体系、方格固沙法,水利工程保证水资源有序合理利用。







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面临的问题





海阔天空218505852


我觉得首先这得从沙漠或者荒漠化土地对所属国家的重要性来讲,这决定这沙漠治理的紧迫性。沙漠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而导致的旱地生态系统的持续退化,它发生在几乎所有大洲,2000年占地球陆地面积的41%旱地生活着人类人口占三分之一,即20亿人口。由于长期未能平衡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和生态系统所能提供的生产数量,造成了荒漠化,归因于人类因素如人口压力和气候因素如干旱。沙漠化将威胁到人类福祉的改善。因此,荒漠化是当今最严重的环境挑战之一,也是满足干旱地区人类基本需求的主要障碍。

最容易受到沙漠化影响的地区是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和中亚干旱地区,世界上的著名大沙漠主要集中在非洲,阿拉伯半岛,中亚,中国和澳洲。非洲,阿拉伯半岛和中亚还在奋斗满足基本生活水平,澳洲地广人稀,所以紧迫性都不强,而我国荒漠化面积达26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国土陆地面积的27%,远远超过了中国的耕地面积,由于之前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加上集中力量办大事,“与天斗,其乐无穷”,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因素的影响,对沙漠治理的积极性最高。为此,国家林业局实施了一项全国性的沙控计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目标是到2010年实现对沙漠化的基本控制;第二阶段的目标是到2030年将沙漠化地区逐年减少;第三阶段的目标是提高国家的森林覆盖面积,并在2050年前使所有的荒漠化资源得到有效控制。据估计,通过植树造林、保护和自然再生,可以恢复5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样一项事业所需要的时间,甚至使长征看起来像是周末的散步,但是,到目前,这项艰巨的任务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植树造林达到了改善生态系统的目的。如近30年前,内蒙古的库布奇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是一片没有水、电或未来的贫瘠土地。为缓解沙漠化防治,造林面积超过6,000平方公里,导致沙尘天气下降95%,库布奇降水增加6倍。

上图为库布奇沙漠及其沙漠中的一家酒店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注重环境改善的发展。从“死亡之海”到“绿色经济绿洲”,花了28年的时间,把库布奇沙漠从“死亡之海”转变为“绿色经济绿洲”,给当地社区和居民带来了更好的环境和更多的经济利益。成功的实践证明,正确的策略和坚持的努力,是把广阔的沙漠变成财富和财富,以及更环保环境的重要因素。

当然,治理沙漠成绿洲的国家除了我国,还有一个重要国家——以色列。相比我国,以色列更是一个自然资源极其贫瘠的国家,沙漠面积达国土面积的67%,其沙漠治理的紧迫性不言而喻,以色列的策略不仅采取植树造林,还直接在沙漠中建立城市,发展农业。

上两图为以色列的沙漠农业


Yatir 森林,现在是以色列最大的森林,1966年才开始种植,自2000年以来,Yatir森林一直在充当一个活生生的实验室:它有一个复杂的监测站,它可以监测各种自然数据——降水、湿度、植物生长、树木自然生长机制、气体的排放、空气的组成以及其他因素。Yatir森林进行的测量发现,Yatir沙漠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效率与潮湿地区的森林一样有效——事实上,它做得更好。Yakir森林有它自己的“生物钟”,由它的环境条件决定。在炎热干燥的时期,Yakir森林处于假死状态,其树处于非常低的体力活动状态。只有在冬天的时候,森林才会恢复到完全的新陈代谢功能,树木生长,吸收二氧化碳。

以上两图为Yatir 森林

40年前,以色列南部沙漠城市贝尔谢巴还是一片荒芜的景象,其中大部分是沙子和骆驼。如今这座城市经历了一场近乎奇迹的转型,也获得了新的声誉,建立了旨在重振内盖夫沙漠加夫纳盖夫先进技术园区(ATP),造就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生态系统。


科学闰土


这个问题并不复杂,首先有因必有果,我国治理沙漠的成果卓越,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国的沙漠太多了,根据联合国统计的数据来看,我国沙漠化的土地面积,有70万平方公里,而如果连带上半沙漠化的戈壁,我国沙漠的总面积,已经达到了120万平方公里以上,另外随着一些人为的因素,我国的沙漠面积,正在持续的增长当中,所以治理沙漠就成了一件刻不容缓的问题。

那么我国在对抗沙漠的工作当中,可谓是想尽了办法,耗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最终取得了一些有效的成果,那么这其中的功劳,也有其他国家的一份力,例如以色列,以色列可以说就是一个沙漠国家,他们有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都是沙漠,所以以色列在治理沙漠的研究当中,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我国在治理沙漠的道路上,也一定程度上借鉴了以色列的经验,但以色列毕竟国土面积小,如果同样是采用滴灌技术,那么成本也太大了,所以我国在治理沙漠的道路上,采取了更符合国情的办法,典型的例子就是“库布其模式”。

库布其沙漠是我国的第七大沙漠,在几十年之前,库布其沙漠堪称死亡之地,这里缺粮,缺水,缺电,后来在当地老百姓和一些带头企业的努力之下,当地人想出了一种和经济发展结合的办法,来综合治理沙漠,例如说在沙漠里种植甘草,那么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之后,库布其沙漠不仅植被覆盖率增长了,而且每年还创造了大量的经济利益,所以中国在治理沙漠的问题上,确实是走在了世界前列,但这一切的原因,其实都是被逼的。


科学薛定谔的猫


我们知道,地球上陆地的面积只占表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九,而沙漠干旱地区等,又占到了陆地的三分之一,沙漠绿化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了。

然而,无论在非洲国家、阿拉伯半岛,还是澳洲地区,在大规模治理沙漠的工程中取得成效的,却寥寥无几,这是为什么?

俗话说,与天斗,其乐无穷,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改造自然的精神,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都是古人所赞颂的精神。我国沙漠治理沙漠积极性高,效果好,也和国家对此重视,强调可持续发展有关。

另一方面,我国人口众多,所谓集中力量好办大事,除了财力人力方面的投入,国家对沙漠治理的鼓励,推出自主经营、利益归己的政策,也调动了许多当地农民的积极性。

结合不同产业的发展,给予适当的补贴,让原本枯燥艰难的沙漠治理工程,成为了潜力无穷的聚宝盆。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就曾经提出沙产业的构想,认为沙漠地区可以创造上千亿元的产值,钱学森的农业思想,也深深地影响着我国沙漠治理的过程。

目前,我国沙漠面积年均减少两千多平方公里,库布齐沙漠绿化甚至被称赞为国际上沙漠治理的标杆性工程。

说到底,这些都是因为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办成大事啊~


潘彩蛋


上海科技报科普问答主持人:主任记者 吴苡婷

根据公布的第四次《中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的数据,与2004年相比,2009年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8587平方公里,年均减少1717平方公里。与2004年相比,2009年全国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减少7608平方公里,年均减少1522平方公里。

治理沙漠的成功治理有很多因素。最为重要的是全国动员的自上而下的治理模式,对于北部沙漠地带的政府都有考核机制,严格禁止沙漠化地带中滥放牧、禁止滥开垦、禁止滥樵采。还有坚持不懈的植树造林,另外还创造了大量固沙的好方法,产生了大量的科技成果。

有一个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老百姓治理沙漠的积极性,那就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我国很多沙漠地区推行 “谁造谁有、自主经营、利益归己”的政策,很多农民积极承包国有荒滩,自己筹措资金在沙漠上种树,向世界上农业强国以色列学习,打造节水灌溉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种植枣树、葡萄、土豆、甘草等经济作物。不仅治理了大片沙漠,也给了内地的农民一条致富的道路,大大提高了治理沙漠的积极性。在很多人眼中,沙漠不再是狂风肆虐的妖魔,它是具有无限潜力的聚宝盆。甚至有很多企业都来到沙漠地带植树造林。中国的沙漠总量持续下降与这样政策的推出有有密切关系。

在中国沙漠的治理进程中,还是要提一下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1984年,《内蒙古日报》一位科学副刊责任编辑给钱学森写了一封约稿信,希望他来谈谈中国的沙漠治理问题,没有想到钱学森非常重视,半个月后钱学森就把题为《草原、草业和新技术革命》的文章邮寄了过来。

1984年5月,钱学森在中国农科院科技委员会进行了学术演讲,他提出了第六次产业革命的理念和沙产业的构想。他觉得可以用100年时间来完成这个革命,现在只是开始,沙漠地区可以创造上千亿元的产值。钱学森的农业思想在中国的农业发展中和沙漠治理过程影响深远。


科坛春秋精选


之所以中国可以大规模成功将沙漠治理成绿洲,是因为有党的坚强领导!

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是坚持唯物主义的政党。因此面对大面积的沙漠,敢于发动群众来进行长期艰苦的治沙斗争。如果是在西方国家,其政党之间首先就会为了治沙的投入产出争论不休,而民众也会从自己短期利益出发来考虑治沙问题!最终治沙工程必然搁浅!这一点参考美国西部最大两个城市洛杉矶和旧金山之间有600多公里距离,相当于武汉至南京之间的距离,按说修个高铁,会多么方便!但是从讨论这个问题到现在8年以上了,还在争论!而武汉和南京之间高铁早已公交化,每天都有50多趟高铁!

而治沙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然也是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和人民难以想象的!所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就如同一家人一样,如果父母有见识,就会不惜代价将收入投入到孩子的培养上;而如果父母是短视的,就会将收入投入到理财、旅游等上面!


地震博士


我的观点是随着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民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升,国家层面在防沙治沙投入不断增加,社会层面有一大批社会企业家以身做则,(比如新疆亿利集团几十年如一日防沙固沙治沙,这样的精神值得推崇),具体防沙治沙手段有进一步的提高(比如是选择在沙漠种植合适的树种,选择相应的地形,设置合理的间距等等),还有就是国家对森林绿化很重视,以前那样树木乱砍乱伐的现象基本不见了,比如这些年我所经过的陕西内蒙交界毛乌素沙地大面积沙化的情况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观,黄土高原每年的3,4月份时候坡顶等绿化情况也非常不错了,面朝黄土背朝天成为历史,当地经济发展的相当不错,百姓有钱赚,中西部大开发很多厂矿企业陆续开办,还有一部分百姓发展经济价值高的农作物,据我观察,经济生活条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我观察的情况,也可以聊聊你们知道的情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