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拒絕“側切”分娩前你需要做哪些準備?產後如何護理?

定勺隆怕忽康


臨到生產,很多準媽媽怕生產痛,怕被側切。那麼怎樣的情況才需被側切?準媽媽如何才能不被側切?側切後又該如何護理呢?

需側切的情況

  • 產婦陰道狹小,會陰彈性差,或伴有水腫炎症等症狀。
不側切後果 易造成產程延長,胎兒在產道停留時間過長,出現窒息等難以預料後果,還易出現會陰撕裂現象。



會陰裂傷分度

一度裂傷:無需縫合,可自行癒合;

二度裂傷:撕裂深度達皮下軟組織和肌肉,但不傷及肛門和括約肌,簡單縫合即可。

三度裂傷:皮下軟組織受傷,肛門及括約肌均出現斷裂,需及時縫合處理避免術後感染,易造成大小便失禁。

四度裂傷:裂傷直達直腸粘膜,陰道與直腸相通,縫合處理術後護理不當,極易造成感染並出現尿失禁併發症,同時影響二胎及X生活。

  • 胎頭大,胎兒位置不正,產婦用力不當,胎兒在產道遲遲不娩出。

不側切後果 如上,同時自然撕裂傷口不規則,有的呈鋸齒形,容易增加縫合難度,同時也增加了傷口癒合難道。
  • 高齡產婦,尤其指35歲以上並伴有心臟病、妊娠高血壓綜合症等有各種身體健康隱患的產婦
不側切後果 因為身體素質方面,在順產過程中為減少產婦體力消耗,多實施側切,如果不側切易使產程過久,導致產婦體力透支,最後增加分娩難道,醫生還需同時搶救孕婦和胎兒。
  • 分娩過程中出現異常情況,如胎心不規律,羊水過少,羊水渾濁等,為儘快結束產程,進行側切,加速使胎兒娩出。

什麼是側切

側切是指在產婦分娩過程中在會陰部剪開一道斜形切口,基本長度在1cm左右,使胎兒快速娩出。



如何減少側切幾率

  1. 孕期加強運動,增強身體素質;
  2. 在最佳生育年齡懷孕生子;
  3. 在妊娠32周左右,可進行會陰按摩來增加會陰彈性和鍛鍊肌肉組織(可自行網上搜圖,這裡易被和諧);
  4. 孕期合理飲食,合理增長體重,保持胎兒正常大小;
  5. 按時孕檢,保持羊水,胎盤條件,胎兒位置發育等正常;
  6. 生產過程中正確用力,不隨意大喊大叫;
  7. 術前與醫生溝通好,因為側切是有指標的,同時也要隨時做好被側切準備,相信醫護人員是為你好。

側切產後護理



祝所有準媽媽順產順利!

如果你有更好建議或任何疑問,歡迎留言一起探討~


小皮育兒經


拒絕,這個詞史醫生覺得您說的不太好。

為什麼要拒絕?側切,不是生產中必須經歷的一件事。這是醫生經過考慮之後在決定的,這是由您的產道情況,胎兒大小等客觀因素決定的。

俗話說的好“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產道是胎兒分娩的必經之路。一般分為骨產道和軟產道,而陰道與肛門之間的軟組織就稱為會陰,會陰則是陰道口到肛門之間的軟組織,它們都是軟產道的一部分。

由於每個人的產道情況不一樣,所以產婦在陰道分娩過程當中,常常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會陰裂傷,有時可能會導致生產時大出血危害生命,還會發生產傷性肛門括約肌損傷,從而導致會陰部位正常的組織結構功能發生改變,出現肛門失禁等之類的併發症,這不僅僅是會影響患者的心理,同時也會對患者的生理功能和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

而側切就會一定程度上緩解這個問題,側切準確的來說應該是“會陰切開術”,切開的方法目前有三種:左側切、右側切、正中切,其中左側切最常見。側切之後,可以加快生產過程。同時也會防止產婦會陰撕裂,還有保護盆底肌肉的作用,且外科切開術容易修補和癒合的更好。

史醫生小提示:側切之後傷口容易受到惡露、大小便的汙染,所以護理就顯得非常重要,否則會出現傷口癒合不好的情況。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的關於婦科的問題,請關注史玉雲醫生,30年婦產經驗,分享你想問的產科知識、解答你想了解的婦科疑團。


史玉雲醫生


不想側切,需要做哪些準備?

1、孕婦控制飲食加運動,避免胎兒過大。

這就要求孕期定期產檢,以便對胎兒的體重,胎位,孕婦的骨盆情況做好檢測,胎寶寶的體重控制在合理範圍之內。做到合理的,科學的飲食,少吃含糖高熱量的食物。每次飯後不要立即躺下或長時間靜坐,每天早中晚散步半小時,爬爬樓梯,做做孕婦保健操,有條件的可做做孕婦瑜伽。



2、縮肛鍛鍊。

收縮肛門括約肌10秒,再放鬆,反覆50~60次,每次練習三輪,每天都要鍛鍊,這樣一直保持到分娩,能自如的控制會陰處的肌肉。

3、生孩子時保持體力,不要大喊大叫。和醫生溝通好,該怎樣正確用力氣,呼吸配合好,不要用蠻力。



產後怎樣護理

1、按摩子宮。目的是幫助子宮復原及惡露的排除。方法:找到子宮的位置,當子宮變軟時,用手掌稍微施加力量於子宮做環形按摩,使子宮變硬。當子宮收縮疼痛厲害,暫停按摩,可採取俯臥姿勢減輕疼痛。

2、勤換衛生棉,每日觀察惡露量,顏色及氣味的變化。凡是超出正常量,或顏色氣味改變以及時間延長均視為異常。

3、產後1~3護理與飲食



4、排尿,排便


5、惡露

6、傷口護理



感謝您的閱讀,祝您家庭和睦,生活愉快,工作順利!


育兒妹子一枝花


如果想要做到順產不側切,還是有辦法的,產婦可以在孕期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預防:

1) 孕期做到堅持鍛鍊括約肌

鍛鍊括約肌即收縮陰道和肛門的肌肉,每次堅持8到10秒再放鬆,每日準媽媽們堅持200次這樣。這種方法不僅能夠增強肌肉組織的柔韌性和彈性,降低會陰側切的幾率,還能阻止產後盆腔內器官的脫垂和老化哦。

2) 孕期嚴格控制寶寶體重

老人常說的"母肥子壯"已經是老觀念了,現在講究科學孕育,孕期孕婦不要暴飲暴食,要講求科學的膳食,體重不能增長太多,防止胎寶寶體重過大,增加側切的幾率。一般來說,將胎兒的體重控制在六斤左右就有望不側切。

3) 孕期提倡多做有氧運動

孕期很多準媽媽因為身材的變化,腰部等部位的疼痛,不太樂意運動。建議孕婦們考慮到未來身體的回覆,還是不能懶,要適當做一些有氧運動,比如做一些瑜伽、游泳、散步等有氧運動,這會使產婦盆底肌肉和陰部肌肉更具張力,在分娩時更易放鬆,減少側切的發生。

4) 生產時分產程科學呼吸

生產時產婦不必過分緊張和恐懼,更不要因疼痛而亂喊亂叫,因為這樣反而會阻礙產程進展,引起難產。孕媽媽在生產的時候,應該聽從醫生的建議,只有和醫生很好的配合,才是減輕產痛、順利分娩的有效辦法。當胎頭的頂部可以看見時,醫生會告訴你不要太用力,因為如果胎頭娩出太快,會陰處的皮膚可能會撕裂,你可用幾秒鐘的時間喘喘氣。胎兒即將娩出時,應按醫生的要求張口哈氣,以減輕腹壓,防止產道裂傷。

5) 產前幾周做會陰按摩

會陰按摩就是對會陰部進行按摩。通過對會陰部皮膚肌肉組織的按壓、拉伸來增強皮膚、肌肉的彈性,從而減少會陰部的損傷。媽媽在懷孕34周以後,身體會分泌一種激素增加會陰的柔韌度,一般建議媽媽在懷孕34周以後開始進行這個按摩,每週至少一次,每次10分鐘左右。注意,按摩的力度一定要適中,一般按摩到有微微的灼熱感,但是要避免用力過度,不要用力按壓尿道,防止尿路感染和發炎。

6) 事先和醫生溝通好

有調查顯示有70%左右的媽媽,在側切時並沒有得到醫生的通知,而是在不明就裡的情況下被側切了,如果非常在意側切,為了讓自己不至於糊里糊塗地被切上一刀,事先和醫生的溝通就很有必要。在陣痛開始的時候,先提前詢問下值班的醫生會是誰,如果有機會,儘量和他談一談,告訴他你的想法,例如:如果情況允許,能不能不做側切,你是否願意承擔會陰撕裂的危險等,通常情況下,醫生會在你進產房前,把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告訴你或是你的家人,並且讓你在手術同意書上簽字,以便可以在發生危險的時候,節約溝通的時間,這時你也可以抓住機會,爭取醫生的幫助。當然,事先和醫生溝通好也很重要,醫生會根據你的情況儘量避免側切,但是當側切指徵非常必要的時候,依然要聽取醫生的建議,該切時就切,以防對自己和寶寶不利。



關注牙牙媽的頭條號,每天定時更新最新、科學的的孕產育兒知識。

最新文章:

分娩時這樣做,能讓產婦疼痛減半!你卻還在硬撐?

新生兒出生後醫生都在做什麼,產婦分娩後該如何配合?

不要以為準備待產包就夠了!孕晚期的你需要做好這些分娩準備!


牙牙孕育手冊


醫生會根據病情決定檢查方法、明確診斷、制定治療方案。其實沒有哪種治療方法,一定完美或者一定不利,因人制宜,只要用的合適,就是好方法,比如說剖宮產、產鉗技術、胎吸技術、會陰側切。


會陰側切的確對女性的外陰有傷害。但是分娩本來就是一個充滿風險的過程,輕輕鬆鬆就想把可愛的寶寶抱在懷裡,未免太過天真。

會陰彈性差,不側切可能造成嚴重裂傷甚至傷及尿道、肛門時;

胎頭已撥露,存在胎兒窘迫,如果不盡快分娩,可能導致新生兒窒息時;

醫生和助產士跟你建議,側切對你來說是最好的,你擺擺手說“不,側切毋寧死”。讓想幫你的人無可奈何,這一切不良後果都需要你自己來承擔,畢竟醫生盡到了告知義務,是你的選擇導致了不良後果,醫生沒有太大責任。

但是注意孕期保健,的確可以減少會陰側切或者嚴重裂傷的幾率。

1.孕期合理增加運動,運動可以改善會陰彈性,飯後散步、游泳、瑜伽都是孕期推薦的運動,特別是瑜伽,對改善柔韌度有很好的幫助。


2.孕期注意合理飲食,攝入高蛋白食物的同時,不要過度營養,避免血糖過高,導致胎兒過大,不利於順產。

3.到孕婦學校去接受孕期課程,學會拉瑪澤呼吸法,在分娩時,能較好的配合醫生和助產士,在胎兒娩出時合理用力。


婦產科小超人,奮鬥在臨床一線的小醫生,為女性健康而努力學習和奮鬥,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幫助,歡迎共同探討,期待您關注小超人的頭條號或者微信公眾號(chaorenaini666)。

謝謝一同陪伴成長的粉絲們,希望給大家更多有趣故事和科普。


婦產科小超人


馬上就要分娩了,孕媽媽這些待產工作都準備好了嗎

在分娩前,孕婦做到這些,生個健康寶寶沒問題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生孩子是人生的大事,無異於在鬼門關前走一趟,所以每一個孕媽在懷孕之初如履薄冰,在懷孕中期小心翼翼,在懷孕末期更是重中之重,面臨分娩的時候則是如臨大敵,所有孕媽共同的心理是:不論生男生女,只要順利生下健康的寶寶就行。

所以在分娩前期,為了順利產下健康可愛的寶寶,孕媽們一定要提前做好待產準備工作:

1、放鬆心情

新手孕媽們因為沒有經驗,瞭解到生產的時候很痛,又加之新聞上報道的許多意外例子,讓孕媽們心情跌宕起伏,處於焦慮狀態。這就要求孕媽們多轉移注意力,親友們多關心愛護,告訴她們現在的醫學科技技術特別發達,醫護人員助產師們都有著豐富的接生經驗,難產的事情只是小概率存在,一定要定期檢查身體,瞭解胎兒的動向,一般都會是順產,放鬆心情就不會出現大問題的。

2、精心準備

一般到了懷孕末期,親人們應當提前準備生產時和生產後的用品,比方說衛生紙、尿布、尿不溼、小褥子、嬰兒用的乾淨奶瓶、質量合格的奶粉、嬰兒穿的小衣服等等,避免到時候手忙腳亂,發生不必要的意外情況。而且到了預產期,孕媽最好別再去遠處出門,也不要坐車長時間地顛簸導,防止會出現旅途勞累,以免發生早產現象,出現危急情況。

3、男孩女孩都一樣

中國沿襲下來的封建迷信思想致使許多人重男輕女,尤其是一些思想陳舊的婆婆公公總是期盼著早日能抱上大孫子,這就讓一些孕媽們會產生心理壓力,擔心自己生育女孩怎麼辦?擔心日後要看人臉色!其實這時候親人最應該注重孕媽和孩子的安危,保護母子平安健康,生男生女都一樣,孕媽更是要放下一切包袱,輕裝上陣。

4、適度鍛鍊

多走路鍛鍊體質,增加營養,保證體力隨時待產。保證休息充分,隨時有親人陪伴旁邊,突然提前面臨生產,可以有安全保障。另外要儘量提前洗澡,讓身體始終乾淨清潔 ,生下孩子以後可以隨時哺乳。

5、做好產前檢查工作

從36周開始,密切注意身體和胎兒的狀況,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安排產檢的週期,隨時關注胎位正常與否,多關注胎心跳動的頻率和胎兒在腹內的活動情況,掌握胎盤的成熟成度,如果達到3級成熟度,就要進行催產了,打催生針或者剖腹產,總之不能讓胎兒繼續停留在母體,否則導致缺氧會引發危險。

備好車輛、現金、住院卡、戶口本和所有以往檢查身體的單據,以備不時之需,隨時能提供給醫生做參考。

新生命的誕生是個偉大的過程,是人類後代的延續,是美好的來臨,是新手父母難忘的一天,希望孕媽和親人們做好最安全妥善的準備,迎接孩子平安健康的降臨。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我是J媽,創建了寶媽自媒體創業營,帶領全營寶媽實現經濟獨立!曾經以為自己足跡踏遍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現在認為做了媽媽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經的職場達人,現在的育兒達人,專心在頭條碼字,每天更文,專注於育兒經驗和寶媽自我提升以及時間管理,分享我的所學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標點,全部是我一個一個敲打出來。J媽學堂的美國家庭萬用親子英文教學課程已經上線啦!關注即可免費獲得!


J媽學堂


很多媽媽們會遇到順產側切的情況,主要是因為腹中的寶寶個頭比較大,媽媽陰道口鬆開的不夠,導致寶寶卡在陰道出不來情況,這時候醫生會建議在陰道口開一刀,使寶寶順利的分娩。

媽媽們如果不想分娩的時候來這麼疼痛的一刀,在分娩之前可以做些什麼使得時候不側切呢? 陰道口也是由肌肉構成的,所以說,如果肌肉得到足夠的鍛鍊的話,它的伸縮性也會變大,在分娩的時候不至於彈性不夠。所以媽媽們在懷孕七個月之後應該每天加強對會陰的鍛鍊,以此來提高陰道口的彈性。

正確的鍛鍊方法是每天固定的做100次收陰提肛運動,也就是每次收縮1到5秒鐘,然後再放鬆1到5秒鐘以此來鍛鍊括約肌,就好像要上廁所之前憋尿一樣。這裡要提到的是每次做的速度應該要均勻,不能時快時慢。 產後的媽媽在寶寶生下來之後會產生陰道鬆弛以及漏尿的情況。這是由於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日漸加重,媽媽的盆底肌受重壓迫變的鬆弛,產生關不住尿的情況。

在過去不重視產後康復的情況下有些女性甚至出現了子宮脫垂的情況。所以產後的媽媽在分娩之後應該怎樣做正確的產後康復呢?

這裡結合我們之前提到的媽媽在分娩寶寶之前做的收陰提肛運動,在分娩寶寶之後,媽媽們還要加上鍛鍊盆底肌。盆底肌就像一張網一樣起到一個至關重要的承重。盆底肌的正確鍛鍊是利用胸式呼吸,控制腹部不動,然後收緊十秒再放鬆十秒,每天做100次,每次做均勻。再結合括約肌的訓練堅持下去會起到一個不錯的康復效果。


KK健康


先來看側切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側切就是在順產時在會陰切一刀,讓口子更大一點,讓胎兒可以更快更順利的出來。

但是不是所有的順產都會側切,甚至不是所以的順產都會有撕裂傷。

無論是WHO(世界衛生組織),還是ACOG(美國婦產科醫師學會)還是英國的NICE指南。都不建議常規進行會陰側切。

正常來說會陰側切是有指徵的,就像我們剖腹產一樣也是要有指徵的。

會陰側切有以下四個指徵:

1、需要行產鉗助產時;

2、胎頭吸引助產時;

3、肩難產助產;

4、胎兒窘迫等。而如果胎兒生產時順利,一般是不需要進行會陰側切的。

減少側切的風險,我們要做的準備就是讓胎兒更順利的分娩出來,胎兒順利分娩主要有三個要素。

順產有三要素:

產力:生產時的各方力氣。

媽媽生產時用於把胎兒擠出來的力氣。以收縮為主的力量,如產婦的子宮收縮力,腹肌和肛提肌的收縮力以及膈肌的收縮力,其中子宮的收縮力是主要產力。

鍛鍊產力:

孕期運動很關鍵,找一個合適自己的運動,比如散步,瑜珈,游泳,堅持去做。建議可以上一些孕期運動的專業課程,學幾個有助於鍛鍊產力的動作,堅持做。

記得,堅持很重要。

產道:分為軟產道和骨產道。

產道是胎兒出生必經的通道。

骨產道是指母體的骨盆。骨盆的大小、形態直接影響到分娩。

軟產道是指產婦的宮頸、陰道及外陰,如果宮頸口開全、陰道沒有阻力,胎兒就能順利通過,正常娩出。

無論哪一條道都需要合適和通暢。

媽媽要有信心:

媽媽一定要會信心,相信自己可以順產,有些媽媽信心足的,痛了二十個小時也會非常的堅持。

而有些媽媽沒有信心,痛了幾個小時就不想生了。

胎兒:需要進行控制

胎兒的大小、有無畸形及胎位是否正常,直接與分娩順利與否相關。

媽媽可以控制的就是胎兒的大小。

控制胎兒大小:

在懷孕時就時時的注意體重的控制,在做B超時監測到胎兒的大小,讓胎兒以合適的體重進行增長。

胎兒的體重在6.5斤左右是好生又好養。當然如果媽媽的骨盆比較小,甚至把胎兒控制在5斤半就可以了,生下來還可以用母乳把孩子儘快的養大。

所以為了好好的順產,為了避免側切,一定要運動,飲食雙管齊下進行控制。

而萬一因種種原因需要側切,媽媽也不用太擔心,側切也要給剖宮術的傷口要好癒合。

護理在三個方面:

1、防裂開

下蹲時動作在慢一點。

2、防弄溼

洗澡時在小心一點。

3、適當運動

聽醫囑下床活動有利於傷口的癒合。

菁媽,混跡育兒界的醫師,藥師,營養師,心理諮詢師四棲生物,家有菁妞,各平臺原創作者,希望給焦慮的媽媽們一點支持和幫助。

菁媽育兒


不想要側切,能不能在孕期做些什麼,來儘量幫助自己避免被側切的命運呢?答案是可以。

首先,在孕期你需要做的就是控制好體重。要知道,寶寶越大越不好生,巨大兒側切和剖腹產的概率相對來說是更好的。這就意味著在孕期,甚至是懷孕前,你就得充分做好體重的管理,時刻注意自己的BMI值,懷孕了以後,也不可以放開了大吃大喝,而是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合理增重。一般來說,整個孕期增重在25~30斤左右比較合適。如果是本來就很瘦的孕婦,可以稍微多一些。

僅僅管住了嘴還不夠,還得邁開腿。一懷孕就吃了睡睡了吃,整天除了去廁所就是窩在沙發床上,這是最不可取的方法。只要是正常的懷孕,日常的活動並不受到限制,避免一些危險的,勞動量過大的運動就可以了。

適當的鍛鍊比如慢跑,散步等輕度的有氧運動,不僅可以幫助你控制體重,還可以提升身體的耐受能力,幫助胎頭下降。要知道,力氣足足的產婦,可是比虛弱不堪的產婦更好生一些。

做好了這些,剩下的就是看寶寶是否爭氣了。但是,生孩子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醫生會根據劇情情況來選擇最合適的處理方法。側切並不是洪水猛獸,在緊急情況下,側切其實是可以救命的溫柔一刀。所以,我們也不能盲目抵制側切,做好自己的努力,剩下的交給醫生,聽醫生的話,才是最好的選擇。


婦產科女司機颯姐


不太明白為什麼要拒絕側切。我之前也聽說過不少民間的說法,比如要跟醫生要求順產,拒絕剖宮產,也有和你一樣,要拒絕側切的。我生第一個孩子,和第二個,雖然在同一個醫院,但來幫我生的醫生不一樣(不同的醫生可能會有不同的判斷),加上我自己的狀況不一樣,所以第一次醫生給我切了一個很小的切口,我記得縫了四針(有可能記錯,但是幾天就好了,所以肯定是沒有幾針),那次是個比較有經驗的臺灣婦產醫院的院長,他在之前的產婦學校上課的時候就跟我們詳細地講了,什麼樣的情況要側切,為什麼要側切,之前的答案講得很詳細了,簡而言之就是合適時機的側切,能保護產婦不發生嚴重的會陰撕裂,也能一定程度上縮短產程,有利於胎兒娩出,有一些產婦堅決拒絕會陰側切,結果自己生產條件並不是很好,胎兒再大,就非常容易發生撕裂,嚴重的撕裂,不僅會影響陰道,也會影響到肛門附近的肌肉,那樣的話,恢復期間對產婦來說是比側切更加痛苦的。當然進行側切的時候,醫生的經驗和判斷也是相當重要的,包括什麼時機進行側切,側切多長,切的具體方向,都是非常有講究的,所以我建議還是信任醫生的判斷。第二次生,可能是我本身是經產婦,生得就很快,加上多少可能更會使勁一點吧,另外幫我生的助產士和醫生,也是非常努力在指導我用力的節奏,我老公在旁邊幫我拍了視頻,當胎兒的頭出來了一點之後,他們一邊扶著她的小腦袋,一邊把我的組織往下一點一點的扒,手法相當細緻。最後是一級撕裂,縫了兩針,也是沒啥感覺,第二天就感覺不到什麼疼痛,能隨便走了(第二天我自己抱著寶寶去做的聽力篩查,護士們看到都說我就像去菜市場撿了個孩子……)。同樣,我覺得還是醫生的經驗和手法,反正這兩次生,我都很感謝醫生的努力,所以還是尊重醫生的判斷吧!恢復也遵醫囑就好,包括清洗傷口,聽他們的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