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即将服役的轰-6N比轰-6K提升在什么地方?

阿尔法热点


其实就是轰-6K的进一步小改进型。

纵观整个轰-6的发展历程,其实就是一部立足现有技术水平,瞄准中期战场环境,搞小步快跑的发展史。诸如轰-6H针对新世纪之初中国空军缺乏基本的可靠的对地攻击手段而整合AKD-63(KD-63A)型点攻击武器、轰-6M针对2005年左右中国空军缺乏有效的对海攻击手段而整合了YJ-83K与AKD-88A就是明证。作为这两型装备的升级换代版本,轰-6K自然也是如此。

轰-6K这型装备对于新世纪的中国空军来说非常成功,一是成本极低,风险极小。没大动结构,没大改气动,改进重点放在航空电子系统与发动机上,而且大量使用已经成熟或者充分验证过的货架产品,比如发动机就直接用了俄军的D-30KP-2,成熟可靠,皮实耐操。非常务实的改进策略使得轰-6K从研发到生产都十分顺利,以至于在刚刚公开所有人都以为还在试飞的时候,实际上已经装备整整一个团了,几乎让人目瞪口呆;二是目标明确,贴近实际。2010年左右的中国空军非常缺乏的是第一岛链与第二岛链之间的A2/AD能力,尤其缺乏对于第二岛链周边几个重点机场的有效打击能力(弹道导弹封锁机场的效率太差),轰-6K审时度势地迅速拥有了可以携带6枚巡航导弹的能力,不出意外地成为了我军到目前为止可以有效地向第二岛链实施火力投送的绝对主力。总的来看,轰-6K遵循了冷战结束之后战略轰炸机的一般改进逻辑:充分利用剩余寿命、重点强化巡航导弹运载能力与防区外打击能力。

轰-6K既然如此,那么轰-6N接着改进就是了。初步判断,相比轰-6K,轰-6N的小改进方向主要是增加空中加油能力,换用更加先进的航电系统,延长滞空时间与扩大作战半径。至于武器系统方面,有可能会携带我军新一代高超音速飞行器反舰导弹(也有说法它可以携带空射弹道导弹)或对面攻击导弹,差不多就是这样。当然,具体的改进结果还需要等开始换装以后才能得到最后的证实。

以上,欢迎评论区大神指正!


军武次位面


红六安型轰炸机是我国载货二零型轰炸机,服役之前研发的一款过渡型轰炸机。虽然我国的轰6k轰炸机已经拥有挂载六枚kd20精确制导巡航导弹的能力,也更换了更先进的航空发动机,但是他始终还是存在一个短板,那就是航程。

图为轰6N轰炸机CG图。


轰6K轰炸机的原型是轰6,而轰6的原型是图16,这款轰炸机本来是作为中程轰炸机使用的,但是随着我国空军战略转型,对于远程轰炸机的需求越来越明显,攻防兼备需要的首要性能就是作战半径。因此,不断的提高轰6K轰炸机的航程就成为一个现实的改进需要。

图为正在加油中的轰6N轰炸机。


一开始,轰6K轰炸机提高航程的办法是更换新型的涡扇18发动机,这是一款改进自俄罗斯D30KP2发动机的中等涵道比发动机,在过去俄罗斯发动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操控性能,改善了油耗。由此,轰6K的作战半径进一步提高到了3500公里,接近于战略轰炸机的需求,因此可以搭载6枚远程巡航导弹,拥有航程半径3500公里的轰6K被冠以我国第一款战略轰炸机的称号。

图为满弹巡航中的轰6N设想图。


但是3500公里的航程半径远远不能满足空军需求,空军也开始研发新一代远程轰炸机,也就是轰20轰炸机,轰20轰炸机的研发进度还算比较快,但是要达到服役的地步起码还需要最少5年,这5年里我国对于战略轰炸机的需求短板依然存在,必须要进一步改进轰6K,以获得过渡期的急需战力。

图为正在和歼11B一起巡航的轰6K轰炸机。


轰6N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他拥有轰6K的挂载能力和先进航电设备,同时还增加了受油设备,使得他可以在轰6油和伊尔78加油机的帮助下,取得更大的作战半径,他的航程半径将会由此扩大到6000公里以上,如果算上导弹的1500公里射程,那么他就可以打击到7000公里外的目标,已经足以覆盖整个第二岛链的范围,最远可达传说中的“火奴鲁鲁”。

轰6K经过改进,挂载能力进一步提升。


因此,作战半径的进一步提高,就是轰6N对比轰6K的主要改进了。


海事先锋


关于轰6N的消息目前不多,这是网上流传的一张据称是轰6N原型机试飞图。该图非常模糊,但是能看出轰6N与轰6K外观最大的不同就是在机头上方增加了用于空中加油的受油管。这也是轰6系列首次加装受油管。

增加空中加油功能会显著增强飞机的续航能力。轰6K通过换装较为省油的D30-KP-2/WS-18涡扇发动机,使得其最大航程从6000公里增加至800公里。而且通过加装先进的航电和火控设备拥有了使用长剑-10巡航导弹的能力。凭借轰6K本身3500公里的作战半径+长剑-10巡航导弹1500公里的射程,5000公里的打击半径正好用于打击美国在第二岛链上的最关键目标---关岛。因此轰6K在军内也获得了“关岛轰炸机”的美誉。

从“神威大队”所在机场到关岛的直线距离为4500公里左右。

但是5000公里只是理论上的打击半径。轰6K本身3500公里的作战半径恐怕不是满载情况下的指标,而且为了获得足够的精度,也不可能在长剑-10的极限射程就发射导弹。理论上5000公里上在实战中到底会打多大的折扣我们普通军迷难以掌握,但是肯定会捉襟见肘。

轰6K的弹仓不足以容纳尺寸较大的长剑10,因此长剑10只能挂载在翼下挂架下。这种挂载方式会带来巨大的飞行阻力,对航程影响较大。虽然轰6K有6个机翼挂架可供挂载红剑10,但是为了保证航程性能,一般只挂载2枚红剑10.这使得轰6K每次出击只能发挥其三分之一的打击能力。

轰6N通过加装受油管,可以满载6枚红剑10出击,通过空中加油来满足航程要求。仅这么一个微小的改进,使得轰6N一次出击作战能力是轰6K的3倍。

当然,轰6N还有一项独门秘笈,至于这个秘笈是什么,我们先从俄罗斯说起。俄罗斯总统普京在2018年的国情咨文中公布了一系列大杀器,其中一个就是“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在俄罗斯发布的资料中,“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由米格31战斗机发射,最大射程2000公里,速度为10马赫,可有效打击陆地和海上目标,俄罗斯甚至声称该导弹可以打击航空母舰。

米格31挂载“匕首”导弹的照片。笔者看到这个神器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这玩意不就是“伊斯坎德尔”战术弹道导弹吗?怎么挂载到米格31上就摇身一变成为“匕首”高超音速导弹了呢?笔者的这种感觉可以通过下面这张图表达出来。

图片左侧是旋转了90度的挂载在米格31机腹下的“匕首”,图片中间是起竖状态的“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是不是一毛一样的感觉?

伊斯坎德尔是俄罗斯装备的最先进的战术弹道导弹,为单级、固体燃料、全程制导导弹,起飞重量3.8吨,有效载荷380公斤,车载机动发射。伊斯坎德尔导弹的最大射程不超过500公里。但是加挂到米格31上后,凭借载机给予的高初速,“匕首”导弹可以达到2000公里的射程,射程增长3倍以上。

实际上美、俄等国在冷战时都开展过机载弹道导弹的研发,但是都没有发展成实用的型号。西方某些商业机构也探索通过飞机发射运载火箭以降低发射成本的方案。俄罗斯此番公布“匕首”导弹,其后续发展值得我们关注。

那轰6N跟俄罗斯的“匕首”导弹有什么关系呢?先容笔者上一张图。

看到这张图是不是被吓了一跳?轰6N挂载的东西看起来并非善类啊。根据轰6K的尺寸可以推算其挂载的那个东西长度在10米以上。笔者“无心”查询资料的时候,发现航母杀手东风21D的弹体长度刚好也是10米左右,好巧啊......

发射中的东风21导弹。弹体形状是不是跟轰6N挂载的那个东西一毛一样?射程不到500公里的伊斯坎德尔搭上米格31的顺风车后立马有了2000公里射程,那么射程超过2000公里的东风21D导弹搭上轰6K的顺风车呢?考虑到轰6K的飞行速度远小于米格31,6000公里的射程总是可以期待一下吧?轰炸机本身超过3000公里的作战半径再加上空射弹道导弹6000公里的射程,总共9000公里的打击范围里有什么目标值得打呢?

笔者“无心”测了一下,从“神威大队”的机场到夏威夷刚好9000公里......


从此萧郎是路人甲


轰-6是我国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仿制苏联图-16轰炸机而来,先后衍生有包括轰-6K在内的十几种众多产品。相比其他衍生型号,轰-6K改进最大,不仅换装了大功率、更省油的涡扇发动机,还将驾驶舱全面升级为“玻璃化”座舱,并加装了具备地形测绘、合成孔径、地形跟随等功能的机载火控雷达,以及具备昼/夜光电侦察、激光测距、激光定位和指示打击等功能的光电转塔,机翼重型武器挂架也增加到6个,使得轰-6K的信息化水平和整体作战效能,都比之前有质的提升。而轰-6N则是最新衍生型号。从目前披露的照片及公共报道消息来看,与轰-6K相比,国产轰-6N的改进提升之处主要有两点:

图注:国产轰-6K型轰炸机

一是轰-6N机头右侧上方加装了不可收缩型大型受油探针。这说明轰-6N具备了采用中国空军通用的软管加油系统进行空中加受油的能力。这个能力是中国此前所有的轰-6系列改型机所不具备的,也是制约轰-6K作战能力发挥的唯一短板所在。此前,没有加油能力的轰-6K轰炸机被认为最大作战半径为3000千米,而外媒分析,轰-6N加装受油管后,最大作战半径就能超过5000千米。

图注:网上流传的国产轰-6N轰炸机效果图

二是轰-6N载弹更多,或能发射东风-21D和东风-26弹道导弹。轰-6K此前虽然在理论上具备携带6枚,12吨远程巡航导弹进行远距离战略飞行的能力,但在实战中,要想满油起飞以获得足够的航程,最多只能携带4枚大型巡航导弹,这大大限制了轰-6K的远程投射能力。而采用加受油系统后,轰-6N则可以选择少油满载起飞,到了空中再通过空中加油机进行补油扩展航程,这样一来,轰-6N的大载荷能力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根据外媒猜测,轰-6N除能携带更多的反舰导弹或空地导弹外,甚至还能携带东风-21D或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进一步增强对敌军大型水面舰艇编队的打击能力。


兵工科技


轰-6N相比轰-6K最显著的特点便是加装了空中受油管,其通过空中加油可以增加3000公里作战半径,且可以携带数枚射程在1500公里的AKD-20空射巡航导弹。此外,轰-6N还可以当做发射平台,用来发射卫星或导弹导弹。

被称为“战神”的轰-6K,虽然经过大幅改进,机翼的气动性能也得以全面改进,而且用俄制D30-KP-2涡扇发动机换装了旧有的WP-8涡喷发动机,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轰6K“腿短”的问题。轰-6N就承担起解决航程短的使命。而且轰-6N实现空中加油后,也可以通过减少燃油搭载来携带其他更多载荷,例如轰-6N在起飞时便可以搭载6枚巡航导弹,再在途中进行1~2次空中加油,这样既能保证增加航程,还能增加载弹量,可谓一箭双雕。

轰-6N经过空中加油后,航程能将7000公里基础上拓展一倍,作战半径也能增长到4500公里。轰-6K的载油量在40吨左右,作战半径在3500公里,而实现空中加油的轰-6N航程可增长至10000公里,作战半径达到5500公里,这已经将西伯利亚-印度洋-澳大利亚囊括到轰-6N的威慑范围,也涵盖美国包围中国的第二岛链中所有基地,包括西太平洋的关岛和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亚。

轰-6N除了挂载常规炸弹和长剑系列巡航导弹,还能挂载国产反辐射导弹,真能摧毁敌纵深雷达探测目标。其次还能携带体积更大的反舰导弹和反跑道子母弹等。轰-6N携带自卫导弹还能极大提升战场生存率。轰-6N虽然还是在轰-6的基础上的改型,但是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真能极大释放中国空军的战略核威慑力。


航空之家


轰6N相较于轰6k外观上最大的区别是加了一个空中加油管。不要小看这小小的加油管,有了它可以让轰6N的航程突破10000公里,以现在的标准定义战略轰炸机,要求航程至少8000公里 ,所以可以算作战略轰炸机,而轰六k最大航程只有8000公里,只能算作准战略轰炸机。

目前唯一张轰六N的模糊照片

其他方面如发动机有可能换装国产的涡扇18,目前轰六K使用的是俄制的D30KP-2发动机,涡扇18是D30PK-2国产化版本。WS-18发动机单台推力117.6千牛,耗油量比D30KP-2要低20%。


图为涡扇18装机试飞成功

航电系统方面轰六N应该会换装大型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均比轰六K的火控雷达和搜索雷达要强很多。

武器系统方面轰六N可能会改装复合挂架,提高载弹数量,且能够发射新一代隐身巡航导弹。


图为轰六k

无论再怎么改,轰六的机体设计还停留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最终目标是研制一款与美国B-2类似的隐身战略轰炸机。与歼20,运20,直20共同开启中国空军的20时代。

轰20想像图


老施胡侃


轰6K已经使用了国内最先进的机载雷达、三防设备、现代化材料和武器系统,因此很多小编说最新的轰6K会进一步提升上述设备性能并不现实,轰6K诞生之初就反复强调他仅仅是外形上还有着图-16的影子而已,其余的机载设备已经全部换装国内的最新产品,大推力节油发动机是轰6K性能大步提升的主要原因。下一步改进应该是根据最新作战任务的小幅度修改。

过去2017年的一年时间里轰6K执行最多的就是突破第一岛链前出太平洋任务,以及环绕第一岛链岛屿执行战略威慑任务,因此它的改进应该也是围绕上述任务需求进行的。扩大航程就是轰6K的最大升级空间,但是他的机身不可能再修改也就基本无法通过增加载油量扩大航程,因此新型的轰6N会增加空中加油能力,在加油机配合下执行更远航程的环行威慑任务。

原有轰6K的作战航程(挂弹情况下)也就是3500公里左右,如果具备空中加油能力的话有望扩大到5000公里,这就足够覆盖整个亚太地区了。美军B-52轰炸机具备空中加油能力可以从加利福尼亚的垃圾场一路飞到曾母暗沙,这正是轰6N应该具备的能力。不过考虑到中国正在自行研制的大型轰炸机,老式的轰6系列不会再有太多浪费资源的改进了,这一点可以参考俄罗斯重新生产图-160。

图-160在老旧型号基础上仅仅是加装了全新的定位导航和新发动机,并且使用了具备隐身能力的新材料,就是说大型轰炸机都开始追求隐身能力了,因此轰6N的最大亮点可能就是局部隐身性能,获得隐身能力不一定需要更换气动外形,通过大范围使用吸波材料和涂装也可以实现较好的隐身,这一点英国台风战机就做到了。


利刃号


轰6N只是轰6K的改进型,不算是轰6系列的魔改版。主要改进就是增加了空中受油能力,提高作战半径,可能还改进了导航增加了隐身涂料。轰6K已经是魔改的很厉害了,内部设备和飞控几乎都换了个遍,没什么再大改的空间和余地了,除非说有更合适的发动机航电诞生。

相比于轰6K,轰6N前端多了一个长管,推测是空中受油管。如果轰6N具备空中受油能力,那么作战半径由原先的3500公里将增加到5000公里。之前轰6K在40吨油情况下达到3500公里作战半径,保留20%油料备份,那么实施一次空中加油可以多提供22吨燃油,也就是多超过2000公里作战半径,那么总的作战半径超过5000公里。加上射程超过2000公里的长剑巡航导弹,就相当于有能力攻击7000公里之外的目标。不过这一手段还是要靠伊尔78MD空中加油机实现,或许将来会由运20加油型替代。

除此之外,随着北斗导航日益成熟,轰6N在保留GPS基础上增加北斗导航系统。其次就是增加卫星通讯天线保证远距离作战的通讯需求。其他方面就是更换隐身涂料增强隐身效果。据推测轰6N增加了空射弹道导弹的能力,可能是东风21中程导弹,可携带核弹头。

轰6K是轰6的魔改版,使用俄制D-30KP-2涡扇发动机,最大载弹量达到15吨,机翼下拥有6个武器挂点,可携带6枚射程超过2000公里的长剑巡航导弹。取消机炮、领航员舱,增加雷达和火控设备,机内由老式仪表更新为液晶屏显。机组人员由原先6人降为4人。

但是个人认为轰6再怎么改还是轰6,虽然航程增加具备威胁美国太平洋甚至本土一些基地,但是整体结构还是没有改变,机体尺寸和发动机数量注定最大载弹量和航程都很勉强。而且虽然使用隐身涂料,但是轰6基础就不是隐身飞机,无法与真正的隐身飞机相媲美。战略轰炸机突防无非就是速度和隐身,轰6都不具备,只能靠防区外发射导弹来弥补。比如B2靠隐身、B1TU160靠速度,而且他们的载弹量都不低于20吨,甚至B1B极限情况下可以携带60吨弹药。

真正的战略轰炸机还是要等轰20的出现,到那时候中国才算真正有和美俄战略轰炸机相抗衡的空基战略和力量,到时候轰6就可以作为轰20的搭档。


雏菊西瓜Peterpan




如果说轰6K是面对美国强大濒海战斗能力而开发的空基巡航导弹载体,那么轰6N就是应对核战争而开发的空基弹道导弹载体。轰6N可以使我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空基核力量的常态巡航,而成为轰20之前过渡阶段战略级别的轰炸机

轰6是我国仿制上世纪50年代前苏联图16轰炸机的产物,至今已有60年历史。尽管机身结构设计是一款老爷机,但由于我国一直缺少大飞机制造能力,轰6只能作为过渡机型进行一系列的改装,比如能空投核武器的轰6A,能发射反舰导弹的轰6D,加装惯性导航和GPS设备的轰6F,可挂载巡航导弹的轰6H等等



而目前大规模列装的轰6K,是首次轰6系列的大改,比如更换全新的电子设备与雷达,用新兴材料应用到飞机上,更换全新的大推力发动机,通过调整挂载结构设计可以加装巡航导弹等,改装后的作战半径高达3500公里,具备打击中南半岛和第二岛链的能力。

而最新亮相的轰6N同轰6K相比,将增加空中受油能力、空射弹道导弹能力、增加相控阵雷达与新型机载航电系统、加装隐身涂装、增加三防能力等等。空中受油方面,通过增加受油能力,使得航程从原来的3500公里半径可以增加到9000公里,意味着可以前出到关岛地区或在加油后绕飞日本本土,有效加强威慑能力。武器装备方面,除了可以挂载8枚常规导弹外,还可以换装2枚空射型弹道导弹,可能是DF21D或DF26型反舰弹道导弹,这将有效威慑整个西太平洋的大型敌方船只。可以猜测,最终的轰6N的战术就是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半油起飞,在空中通过空中加油,达到空基核力量的巡航。


马克观察


轰六K及轰六N若想取得跨越式的进步,建议采购俄罗斯的NK321发动机(即用于图160的航空发动机)!

当然动力依赖别人终究不是解决之道,即使是买其生产线来生产或改进发展,也非长期明智之举!

将就一阵子,于十年、二十年后的局势大不利,因为完全自主研发先进国产航空发动机的技术能力和设计团队没有得到锻炼和提升!以后如何逐步进步?如何不断的推陈出新?真正的设计师就如铸剑师,若其技艺被迫荒废,整体局面当如饮鸩止渴。

好好学学航天系统,不管局面好坏,一定要切实保障自主研发能力!

(附图是本人在英国皇家空军博物馆拍摄的协和超音速客机,可以转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