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不生孩子或者只生了女兒的等老了以後真的會後悔嗎?

牽著蝸牛一起去散步



近年來,中國人口結構逐漸開始步入老齡化階段,而且這個趨勢是無法阻擋的,即使通過允許生二孩甚至全面放開計劃生育,也是無濟於事,今後的養老不再是現在的家庭養老,而必須也一定會是以社區養老、公共養老為主,因此,以前的養兒防老思想已經過時了,生不生孩子不會直接影響到人老了以後的生活質量。


但是人又是感情動物,不僅僅需要解決衣食住行,還需要情感的關懷,年輕時不覺得,等到老了,即便是都住在養老院,逢年過節別人都有兒孫看望,自己卻沒有一個親人,那時心裡上的孤獨和失落,恐怕就會讓人產生後悔的想法,後悔沒有生孩子。

至於生的是女兒或者兒子,和今後是否孝敬老人沒有直接關係,關鍵在於教育,教育得好則家庭和睦、晚年幸福,教育失敗就會用一輩子去後悔!


帶劍的說客


只要孩子教育的好了,就不會後悔。

我外公年幼時是個小叫花,是解放後才跟我外婆結婚的,所以雖然我外婆兒女雙全,但我外公只有兩個女兒。

外婆去世的早,外公一直一個人,跟著我媽和我姨生活,他一直身體挺好的,直到他77歲那一年,得了輕度腦梗,慢慢地行動變得緩慢,五年之後第二次腦梗,開始說話困難,行動也比較困難,最後84歲去世前第三次腦梗去世。

生病其間我媽和我兩個姨(大姨並非外公所生卻也是外公養大)一直細心地照顧他,尤其是我老姨,最後的時候把外公接在她家裡,一直照顧。記得外公第二次生病以後,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是我老姨和姨夫幫忙,甚至我小表弟都學會給他餵飯。我媽因為身體比較弱沒有親自照顧,但是在負擔了絕大部分的經濟支出。所以一直到我外公去世,他都被照顧的很好。從來沒有讓他在生活上受過一點委屈,家裡所有人都很尊敬他,沒有給他一點氣受。


外公年輕的時候曾經酒後流淚說自己沒有兒子,被我外婆一頓罵,說你以後就享我這兩個女兒的福。老了以後外公曾樂呵呵對我說道:當初你外婆罵的對。外公的名字叫大福,他年輕的時候接受革命思想,覺得太俗,想改成“大山”,老了以後感嘆,幸虧沒改,否則可能就沒有這麼大福氣了。

外公一生清貧,到死也沒有留下什麼財產,唯一留下了老家的兩間小屋子,我那個被外公外婆寵大的舅舅的兒子還想要來搶(雖然舅舅不是外公所生,卻很寵溺。外公去世的之前我這個舅舅和他的兒子從來沒有出現過),當然最後我爸力主把房子給了我姨家的弟弟,誰讓最後外公去世的時候我那個所謂的表哥都不肯回來捧靈,卻是我表弟捧靈呢?

我外公去世以後每年我們都會去給他和外婆掃墓叩頭。我在想,或許外公自己有了兒子,他的兩個女婿未必會這麼盡心盡力地對他(當然我覺得主要還是我外公人很好,對我爸我姨夫都很好,對我和弟弟也特別好,雖然他對我那個舅舅也很好,但是我舅舅成年後只對我舅媽好……)。

其實大部分老人到了很老的時候,還是靠女兒照顧的多,我覺得真到了8,90歲,估計後悔的會是沒有女兒的那些老人吧?



TT三寶麻麻


不要跑題了,兒女孝不孝順,全看教育,教育造成了最終的結果,而非性別,也非數量,有人說,結婚了身不由己,但是隻有王八才會和綠豆看對眼好不好,一個教養良好的人,在門當戶對的基礎上是不會選擇教養奇差的人的,當然有很少一部分的孩子被父母保護的太好了,沒有識人的眼力,反駁聲音會很多,我不想說太多,只想舉兩個身邊的真實例子,大姑三個兒子,沒人願出母親的喪葬費,我父親給出的,份子錢三個兒子分的時候,居然連哪年哪月給老母親買了豬肉都算進去,得要回來,極品,已經不來往了。姨奶家三個閨女,三個女婿,有富裕的,也有一般的,逢年過節,三家比著給老太太老爺子買買東西,比誰家買的好,三家走的很親近,互幫互助,三家小孩關係也很親密,姨奶一家也是農村出來的,和我大姑家的家境一樣,不說了,感覺像部八點檔連續劇,這也許是極端例子,但是對比太明顯,兩家最大的差異就是教育,其實這才是根源


岑是我家的岑


身體允許不生孩子的我是不贊成,可能老了他們會後悔吧。生了女兒的,我覺得是不會後悔的,他們有了女兒的陪伴,幹嘛非得兒子啊,女兒更貼心,懂事。我家我父母就生了兩個女兒,雖然原來有些沒素質的人都說我父女怎麼養不出個兒子來,我覺得他們真的可恥,難道要什麼就生什麼嗎?但我父母從沒嫌棄過我和我姐姐,我和我姐姐也爭氣現在都成家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每到逢年過節我和姐姐都會輪流陪著父母,感覺父母也很開心,也不後悔沒生個兒子,相反那些嫌棄女孩的現在兒子連媳婦都還沒找不到。


寶媽小世界


我的觀點是不會後悔的

生孩子可以說是一種傳承、精神寄託,而隨著現代社會生活壓力大、生活品質的提高、生活方式多樣化,對於生孩子的訴求也是日漸走低

存在即道理,丁克一族從出現至今也不過短短几十年的時間,可是這一隊伍卻在不斷壯大,生娃年齡一拖再拖

只生一個孩子在計劃生育的那些年深入人心,到現在放開政策,人口也沒有爆炸式增長,在那個年代偷摸罰款都要多生幾個孩子的願望在近幾年壓力釋放之後沒有爆發,人們反而是接受了,並且適應了只要一個孩子

接受只要一個孩子也不僅僅是國家當初計劃生育政策的滲透,在現代生活中只要一個孩子的好處日漸顯露也是人們不生二孩的原因

雖然我現在沒有到八九十歲,也許我想的太美好,可是隻生一個孩子,我可以全心全意好好的教育她,兩個孩子可能看起來跟養一個孩子沒有什麼區別,可是我對自己還是不放心,傳承我做了,養育我也做了,為何還要重複曾經?!


張張侃


問這個問題的意思是沒有兒子以後就沒有人養老沒有人照顧了?我想說這個問題真的問的有點搞笑,那麼多生女兒的或者沒生孩子的他們以後都會後悔?我來說說我的觀點:


沒有孩子的人如果不是因為不能生育的原因,是自己選擇丁克一族而沒有孩子,那麼想他們老了最多隻會覺得孤獨,並不會覺得後悔,如果是因為不孕而沒有孩子,那麼肯定會有遺憾,但是也不會說沒人養。因為現在很多老人都喜歡去敬老院,裡面都是老人,有自己的娛樂,反而過得更為充足,並不需要子女伺候,反而那些護士比子女還要伺候的好。


再來說說生女兒的,我一直認為生女兒更好,就是因為老了走不動了,女兒肯定比兒子兒媳照顧的周到,而且現在男的都聽老婆的,都在丈母孃家。兒子再孝順畢竟也是男的,哪兒有女兒那麼細心,何況很多兒子根本就是敗家子,我周圍很多都是不管自己父母的,反而都是女兒回來照顧。而且那些老人一般兒子不會主動去給自己父母洗衣什麼的,而女兒則會來幹這些,跟著女兒的往往其實更享福。

其實不管男女,都有孝順的和不孝順的,為什麼有女兒就要後悔呢?我反而更喜歡女兒,你們呢?


兜媽育兒園


現在人們的生育觀念不同以前了,以前人們都會多生幾個孩子,認為“養兒防老”,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都不想過為孩子操勞的辛苦生活,想自己自由自在地生活。


因此在全面開放三胎政策後,人們還是不想生,普遍都是隻生一個,不管第一個是女孩還是男孩,甚至還出現了很多的“丁克族”,不生孩子。


以前的生活水平沒有現在高,但人們還是會生多幾個孩子,主要是受重男輕女和養兒防老的思想觀念影響,第一個是女孩的話,就會再想生一個男孩,如果還是女孩的話,又再生,直到有男孩。這樣一來,孩子肯定就多了。

人們覺得孩子那麼多,等自己老了,肯定會有人養自己的。孩子多,過年過節的時候是熱熱鬧鬧的,平時家裡也不會冷清,孩子能給父母帶來很多歡樂的。


如果年輕時沒有生孩子,忙於工作、做其他的事情,覺得沒有什麼,但到了退休後,不用工作,年紀也大了,沒什麼事做,身邊沒有孩子陪伴,哪怕說說話也沒有人。


有老伴的話,還好一點,但到了過年過節的時候,別家的老人都是子孫滿堂,自己看到,內心也會感到空虛和孤獨。


年輕時總說,賺夠了錢養老,沒有孩子也沒事。你一輩子衣食無憂,老了可以住進條件優越的養老院或者請保姆照顧自己,但身邊沒有孩子,內心也會覺得少了點什麼,生孩子,不僅僅只是傳宗接代,還可以照顧自己,為自己帶來歡樂和家的溫暖。


至於生了女兒的,老了會不會後悔,還得根據個人情況來看,如果女兒嫁出去後還細心照料自己或者把自己接到身邊來,那肯定就不會後悔,要是女兒一直都對自己不好,而且在自己老了以後也不照顧自己,可能就有點後悔了。


總的來說,後不後悔還是要看個人觀點!


——END——



你覺得不生孩子或者只生了女兒的等老了以後會後悔嗎?歡迎在下面留言和評論。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不會後悔。

看了你的描述之後覺得你這是在為養老的問題擔憂。你這意思是隻有女兒或是沒有孩子,到生活不能自理的時候就會沒有人照顧。感覺這個想法有諸多不妥之處。

1、女兒不需要養老。

如果就算是隻生了女兒,養老女兒也是可以的啊,為什麼會有女兒了還在擔心養老的問題呢?是對自己沒有信心還是對女兒沒有信心呢?從情理和法律上來講,女兒養老也是天經地義的,並不是非要按照習俗必須兒子來養老。

2、有兒子就一定有人養老。

就算你現在不看新聞,不上網,身邊就沒有遇到過兒子好幾個,就是沒人養老的?反正我是看到過很多這樣的。有兒子又如何?教育不好將來照樣沒人養老,所以不用為了沒有兒子而擔憂,女兒也好,兒子也好,教育好了才是真的。

3、沒有孩子就沒有人養老。

你所擔心的這個問題,目前有很多人正在經歷,你可以去了解下那些現在正處在這個狀態的老人,看看他們現在的生活。最好是做下對比,比如大街上要飯的無兒無女的老人,比如在養老院住著高檔房間的無兒無女的老人。養老也並不是非得兒女來完成的,自己的經濟實力夠的話,也是可以享受晚年的,雖說可能比不上有兒女的那麼幸福,但是安享晚年還是能夠做到的。


鏡花水月螢火蟲


首先!等你老了以後後不後悔,跟自己生不生孩子或者只生了一個女兒沒有必然的聯繫!

很多老人兒女成群,然而兒女不孝順,或者兒女們在晚年為了分家產或者在相互推諉贍養老人義務上的表現,讓很多老人心痛不已,更別說後悔了!


所以即使有了孩子也不是自己幸福的必然條件!

而且,現在的我們國家社會的發展越來越進步了,孤寡老人的養老方面也越來越健全,當你老了,你完全可以去養老院,和一群老人們其樂融融!又或者自己和一幫老友找一塊世外桃源,一起悠哉樂哉的生活,也很愉快!

相反,就算你有了兒子,年輕人為了賺錢都很忙的,哪有太多時間一直陪著你,以後指望兒女養老,讓自己幸福,反而越來越不靠譜了!



所以不生孩子,自然也可以找到另外的樂趣!當然,有孩子,有子孫繞漆的天倫之樂還是無可取代的!而且現在生女兒更好,女兒更貼心更會照顧人,自己晚年反而會更幸福!


淮楚有鵬飛


每個人的思想觀念和自身條件不一樣,有的人會後悔,而有的人不會後悔~

思想前衛開明的人就不會後悔的~

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除了生兒育女之外,還有很多有意義的事情,比如好好的工作,創業,好好的享受生活,旅遊,跟著老伴兒遊山玩水,老了以後找家好點的養老院,安度晚年,兒女們有空的時候去看看自己,也是不錯的選擇。

思想保守,眼界短淺的人或許會後悔~

很多人重男輕女的思想觀念一直都有,始終想不開沒兒子覺得人生不滿意,覺得自己白活了一樣,其實仔細想想,兒子女兒又能怎麼樣?等你去世的時候,又帶不走他們,他們還要過自己的人生,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羨慕吧!只要自己開心快樂了,何必在意那些外在的東西。

不管男女,兩個孩子人生就圓滿了~

其實,以前的社會人們都要生男孩,男孩兒社會地位高,能幹體力活,女孩會被人看不起的,而現在的社會呢?男孩女孩有什麼區別?相比之下,女強人比比皆是,女人買房子買車當老闆多的是,所以,兩個孩子最圓滿了。

不生一個孩子,人生會有遺憾~

女人能夠生孩子,生了孩子的女人才算是完美的女人,活一輩子,不要孩子,體會不到孩子帶來的樂趣和幸福,體會不到做媽媽的快樂和知足,如果每個人都不要孩子,人類豈不是就要滅絕了嗎?

我一個親戚姑姑,結婚後跟老公做丁克族,兩個人無憂無慮,讓有孩子的人無比羨慕,但是過了四十五歲之後,他們覺得沒孩子缺少什麼,最後下定決心生孩子了,可惜懷不上,最後抱養了一個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