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老子曰: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怎樣理解?

55e4680


這個脫胎於道家的“三知三守”理論,《道德經》有云,“知其雄而守其雌,知其榮而守其辱,知其白而受其黑”,按現在的話說,就是要勇於擔任帝王的“背鍋俠”,講究“事了拂身去,深藏功與名”。

什麼樣的人以“背鍋”為喜事,以“背鍋”為榮?

就是那些“得寵”的,身份卑微的“辱”人,只有這樣的身份低賤的人突然讓他得到寵信,可能夠達到“寵辱若驚”的效果。

而對這些“辱”人進行“寵”的後果,是要讓他們“驚”,從而為帝王“擋槍🔫”、“背鍋”,解決帝王的“大患”,他們雖然被斬殺,但是帝王們內心是滴血的,外表卻若無其事的斬殺。

帝王選拔“辱”人並進行“寵信”的目的,就是為了關鍵時刻,為帝王拔除“大患”,這就是“辱”人存在的目的。

以明王朝的魏忠賢為例,他是萬曆皇帝專門“寵辱”的對象,他本名李進忠,萬曆皇帝給他甚至達到專門改名“魏忠賢”的地步,所以他“受寵若驚”,一直對明王朝忠心耿耿,隨時有犧牲自己免除“大患”的覺悟,所以後來崇禎皇帝上臺後誅殺他,他也基本是毫無怨言的,因為他作為太監特務機構的負責人,與東林黨人的矛盾達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所以“大患若身”,慷慨赴死,只不過他和崇禎皇帝考慮的消除“大患”的錯誤是方向性的,即當時的主要矛盾是“外憂”這個“大患”,而不是解決“內患”這個“小患”。

在亡國上吊自殺之前,崇禎皇帝重修魏忠賢陵墓,就是後悔自己將萬曆皇帝留給自己的“辱”人殺早了,而且連“辱”人專門選拔的維護明王朝江山的兵家代表袁崇煥也處以了凌遲,徹底放棄了原來的軍事路線,在解決“大患”方面犯了方向性的錯誤。

再以漢武帝罷黜百家為例,實際上當時儒家是被打壓到最低點,他們脫胎於蚩尤九黎部落被戰敗者及其後裔形成的“民”,周公時代將他們這些“民”系統的通過“德”(上古針對“民”這種奴隸的登山運動,達到一定高度的“民”就可以名列榮譽板上,免除被琢瞎一支眼的刑罰,成為新國人)的方式選拔成為新國人,屬於儒教社會的“辱”人,“儒”的本來含義就是“根據需要而選拔產生的新國人”的意思,到秦始皇時期,進行了“焚書坑儒”,儒家地位由行政正道的“官”變為“以吏為師”的“吏”,政務型公務員變成事務型事業編制人員,心理落差可想而知,他們可以說就是當時的“辱”人,漢武帝為了讓他們為自己的統治服務,對他們進行了強大力度的“寵信”,儒家的祖師爺孔子被追封為儒教教主,至聖先師,而且以“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基本治國理念,所以儒家對其感恩戴德,達到“受寵若驚”的地步,心甘情願為其前赴後繼進行“背鍋”,消除君王的“大患”,如主父偃就情願為漢武帝身死族滅。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商鞅變法,徙木立信。

一個都不能少。

這些,都是貫徹的道家“寵辱若驚”原則在相應領域進行實踐的例子,這些思維的存在,有利於我們思考問題可以觸類旁通,博採眾長。


河東來


《老子》一書中的“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實則表明的是道家老子的一種“貴己”思想,而這種“貴己”與道家崇尚自由、萬物與我為一的觀點的結合起來,實則表明了老子對為上者的要求,即一個合格的為上者,在“貴己”的同時,會將天下萬物當做自己的一份子,繼而“貴”天下萬物。

下面我們分別來理解一下“寵辱若驚”和“貴大患若身”,繼而進一步體會老子“貴己”思想的深意。

1、為何要寵辱若驚?因為寵和辱表現的,是一種“卑下”狀態

要想全面理解“寵辱若驚”,就要結合這句話的上下文。《老子》一書中記錄:

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老子這是在告訴我們,得寵和失寵在老子心裡是沒有什麼區別的,得寵和失寵都指向一個事實,即自己面對自己邀寵的對象,自己是卑下的存在。毫無疑問,老子這是在影射古代社會的尊卑秩序,認為上下區分明顯的尊卑秩序,會讓一部分人居於卑下的地位,而這種卑下無疑是“不自然”的,是人私慾的結果。

所以,在老子心裡,寵也好,辱也罷,都是一樣的,都是讓人驚恐的事情。因為寵和辱,都標誌著人之卑下的地位,都反映著人類社會不自然之尊卑秩序。

2、為何要“貴大患若身”?因為人當“貴己”

深刻理解了“寵辱若驚”,我們不難看出,老子是在藉著“寵辱若驚”批判世人皆讚的“寵辱不驚”背後之人甘於卑微的“病態”現象,而這種甘於卑微,無疑是一種不“貴己”的體現,也就是自己不愛護自己。所以,老子進一步提出了“貴大患若身”,並對“貴大患若身”進行了解釋。

《老子》一書中記錄到: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也就是說,老子告訴我們:為何要重視身體像重視巨大的禍患一樣?因為一個人之所以會有大憂患,源於這個人擁有身體,如果沒有身體,又何患之有?

基於此,再將“寵辱若驚”與“貴大患若身”聯繫起來,我們不難看出,老子這是在告訴我們,一個“看重自己身體”的人,一定是時刻“寵辱若驚”的,如果在“寵辱”面前表現得雲淡風輕,則是甘於卑下的表現,屬不愛自己的體現,也就是所謂不“貴己”的體現。

3、老子對領導者的要求:如貴己一般貴天下人

解釋完了“寵辱若驚”和“貴大患若身”,老子又進一步闡明瞭他心中理想的領導者。在《老子》一書中,是這樣記錄的: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

老子這是在說,如果一個人可以和重視自己一般來重視天下,那麼可以將天下託付給他;如果一個人和愛惜自己一般愛惜天下,可將天下寄託給他。

其實老子這裡隱藏著一個潛臺詞,如何讓一個人像愛惜和重視自己一樣愛惜和重視天下?那便是要求這個人不分自己與天下,將天下看成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因為“貴己”,這個“己”並不是單獨的一個“個體”,而是“天下”。如果一個人的“己”是“天下”,那麼便可安心拜託這個“貴己”的人去“治天下”了。

其實,這便是老子藉著“寵辱若驚”和“貴大患若身”中體現的“貴己”來指明自己心中理想的領導者,也就是說,老子認為,理想的領導者應該猶如“貴己”一般“貴天下”。

4、總結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得出總結,老子提出的寵辱若驚,實則是在藉著“寵”和“辱”突出的上下級關係,繼而批判那“不貴己”的“寵辱不驚”,認為“寵辱不驚”是甘於卑下的表現。而老子提出“貴大患若身”,則是進一步強調老子的“貴己”思想。值得注意的是,老子的“貴己”可並非自私之意,這裡的“己”是沒有排他性的,不是和天下人對立的“己”,相反,天下人都是“己”中的一個部分。所以,老子提出“寵辱若驚”和“貴大患若身”,最終是為了強調“貴己”思想,告訴我們,人不應該限制於尊卑對立,一個領導者應該將天下人看成組成“己”的一份子,像愛惜自己的身體一樣,愛惜天下。


顏小二述哲文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語出老子《道德經》第十三章。若想準確理解此句話的含義,我以為最好通讀全文。

《道德經》第十三章全文為: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

我在《時空之外·道法自然》中,作如下譯解: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被寵者的地位相對低下,得到寵愛會很驚喜,失去寵愛會很驚恐,這就叫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我們之所以會患得患失,是因為我們擁有這個肉身,若我們的肉身不存在了,我們還有什麼可擔憂?

所以認為天下比自己的肉身還重要的人,才是可以寄放天下的人;認為天下比自己的肉身還可愛的人,才是可以託付天下的人。

本章老子先設問,後作答解,並由此得出"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的重要論斷。文辭通俗,比較直觀,理解起來相對容易。

以上純屬個人見解,供大家參考。


劉怯之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

如果全文引出,意思不難理解。

以對仗互文來解釋吧:

寵辱若驚VS大患若身。

以身而言,寵辱皆小,所以身為大。

以患而言,寵辱皆下,所以身為貴。

再直白點:

命是自己的,只有一次;

寵辱是他人給的,予奪予取!

合而譯之:

如果你對寵辱都那麼在意,

為什麼不把身家性命當成大患來重視呢?

是以: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商業模式師袁連法


此句是《道德經》13章的開頭兩句,全文如下: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

這一章,老子自問自答,既指出人們“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的普遍現狀,又分析了之所以如此的原因。

前兩句的大意是:

人們因得寵與受辱而感到緊張不安,是因為太把得失當回事了,看得就像自己的生命那樣,倍加珍重。

老子解釋了“寵辱若驚”的原因:為什麼得寵和受辱,會感到緊張不安?是因為得寵者地位一定是低下的,因此得到寵愛以至於緊張,而受到屈辱以至於不安。這就叫做得到寵愛或受到屈辱,以至於感到緊張不安。

人又什麼如此重視大患以至於如同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呢?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人患得患失而心中只有自己。如果人能不患得患失而心中裝著別人,那麼還有什麼憂患呢?

老子作為帝師,因此,他的全部哲學的立足點都在君主一方,主要是說給君主聽的,所以,最後他說:以天下為貴,並把自身獻給天下的人,天下才可以交給他;能以天下為己任的人,天下才可以託付給他。

理解老子,就要站在老子的角度

首先,老子的對話對象是君主,而非普通官員或者百姓。其次,老子的世界觀是“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其全部思想是建立在“有無相生”基礎上的,即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以其對立面的存在為前提的,有寵必有辱,有得必有失。

“寵辱若驚”產生的前提是“寵為下”,有下就有上,得寵者一定是地位卑下者,所以無論得寵還是失寵都“若驚”。人們之所以“貴大患若身”,是由於“有身”,有身對應無身,“有身”是心中沒有別人,只有自身,即“小我”,事事處處只想著自己的利益名譽;“無身“就是心中裝著別人,裝著民眾,是“大我”,首先考慮的是大眾利益。

老子批評名利之害,教人重道忘“身”,斤斤計較於自身名利的“有身”,到頭來名利盡失;而“無身”的聖人則“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因為不自私,所以能成就自己。


問道黃老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怎麼解釋? 首先,在道德經產生的年代,是一字一意的,即字字都需要解釋,有其含義,我們今天的習慣是把“寵辱”當成一個詞,但是在兩千五百年前和更久遠的年代裡,“寵”是“寵”,“辱”是“辱”,比如“寵你”,“寵”是動詞,“你”是名詞,寵的是你。 那麼“寵辱”呢?“寵”是動詞,“辱”是名詞,“寵”的是“辱”或者“寵”是名詞,“辱”是動詞,即“寵被辱”這兩種狀態都是“自己對自己的”。 “寵為下”,“寵的是自己的下”。 “辱是下,但辱可為上,即辱為上,上是自己的大腦”,這一切都靠“驚”來驗證,“驚”是自己身體上的“痙攣”,或者說“自己身體上穴位的跳動或者連續的跳動”。 離開了自己的身體去解釋“寵辱若驚”也已經解釋了兩千多年了,就像“大智若愚”解釋成“聰明的人看起來笨笨的”也已經解釋了兩千多年了,但是任何人都很難回答“這個聰明的、看起來笨笨的人是幾歲開始聰明的、是幾歲開始看起來笨笨的、是從一出生就開始嗎?”

“貴大患若身”的解釋也絕不是那樣的

為什麼不是那樣的? “身”是誰的“身”。 我們今天都說“修身”,但“修身”這個詞不是來源於“道德經”,有人把道德經中的“修之以身”變成了“修身”,“修身”前面有個主語,這個主語不可能是“你”是“他”,必須是“我自己”,所以“貴大患若身”的“身”是誰的“身”,是誰“修之以身”,只能是“我自己”,“修之以身”,“之“是什麼,“之”是我們面頰上向上生長的毛,和“天之道”的“之”是相通的,舍“之”而談“修身”,就只會修理別人的“身”,不會修理自己的“身”啦,包刮“孔子”


華民學讀道德經


一、老子其人

歷史記錄上,關於老子最早的記載於司馬遷的史記當中。《史記》第六十三卷為“老子韓非列傳”,其中關於老子的內容如下:

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從史記當中,我們至少能夠知道關於老子的兩條信息。

1.老子是楚國人,姓李,名耳,字聃(一說字伯陽)。

2.老子的職業是周朝守藏室之史。(“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

這是目前來說我們能夠知道的,關於老子生平最詳細的資料。那麼今天我們為什麼還要這麼關注於老子呢?就在於他所留下的傳世經典之作。《道德經》

二、關於道德經  

是春秋時期老子的哲學著作。也是道家哲學思想的一個重要來源,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被譽為中國的萬經之首。魯迅先生言中國人都要讀一讀,如果不讀就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三、道德經第13章 

  回到提問來看,我們先看下老子13章的全文,在解讀題主的問題。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

這是內容,本章主要談的是淡薄生命中所遭遇的寵和辱,達到寵辱不驚的地步,進一步就是要破除生賤不為外物所奴役,從而獲得人的身心真正自由的理念。

  

四、老子的方圓智慧

 對於每一個普通人來說,寵辱若驚都是不容易所丟失的心理狀態。寵來了大家心裡就很高興,寵走了大家就失落。辱來了就很傷心,辱走了就感到如釋重負,一顆心被外界的譭譽所左右,不得擁有片刻的內心安寧,喜怒無常。

為什麼會這樣呢?就是因為我們太把自己當回事了,太注重自己的成敗得失了。我們的心裡裝滿了很多我們以為應該非常在乎的東西:錢財、名譽、地位、親情、友情、愛情等等。對這些外在的東西執著的越多,我們的心就越不能自由。事實上,這些東西都是建立在“有”這個層次上,因此都註定是無“常”的。

  老子五千言是方,大音希聲,響徹千古,震懾人心,老子的五千言又是圓,做人,處事,養生,管理等等無所不包,以洞見本源的智慧受到世人的矚目。

我是史上雜談,一個歷史愛好者,歡迎關注。


史上雜談


你好筆者我是顛強時代很高興能為你解答問題:

首先你所說的: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是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十三章寵辱若驚篇的語句它的大體意思得寵和受辱都會感到擔驚受怕,把大患看的和自身的生命一樣重要。

在他的這一章節中主要討論了兩個問題一個是寵辱若驚,一個是貴大患若身。都知道人是情感動物,並且這種情感的體驗十分敏感,當我們受到寵愛時內心是喜悅的,但這種喜悅是短暫的,人有患得患失的弱點,得到的寵愛並不使長久快樂

與之相反當我們受到別人的冷眼嘲笑譏諷時我們就會表現出驚恐、不安,人類自身的弱點決定了我們不論受到寵愛還是受到屈辱憂心忡忡,惶惶不可終日。所謂貴大患若身:貴就極為的榮耀大患就極為的憂慮,得寵就驚喜就喜悅,受辱就驚恐就恐懼所以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是人世間的普遍常態
這只是個人的拙見筆者和讀者有什麼更好的理解意見。

顛強時代


這是《道德經》第十三章中的話,將它帶入原章來分析。

[原文]   

寵辱若驚①,貴大患若身②。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上,辱為下③,得之若驚,失之若驚④,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⑤;及吾無身,吾有何患⑥!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⑦;愛以身為天下⑧,若可託天下。

[通釋] 受寵幸像得到驚喜,受羞辱像受到驚嚇,把大的憂慮看得像身家性命一樣重要。什麼叫“寵辱若驚”?把受寵幸看作上等好事,把受羞辱看作下等壞事,得到寵幸就驚喜,失去寵幸就驚慌,這就叫“寵辱若驚”。什麼叫“貴大患若身”?我有大的擔憂的原因是我有自身的利益要求,如果我沒有自身利益要求我還有什麼可擔憂的!所以把自身交給天下的人值得倚重,這樣才能天下託付給他;把自身交給天下的人值得愛戴,這樣才能把天下交付給他。

[註釋]

①寵辱若驚:受寵幸像得到驚喜,受羞辱像受到驚嚇。寵辱,都用作動詞,受寵幸,受羞辱。若,像,如。驚,用作動詞,得到驚喜與受到驚嚇。

②貴大患若身:把大的損失看得像要自身性命一樣重要。貴,以……為貴,把……看得重要。大患,大的擔憂,患,因怕失去權貴、財富等形成的擔憂。身,自身,引申為身家性命。

③寵為上,辱為下:把受寵幸看成上等好事,把受羞辱看作下等壞事。寵”與“辱”前均省略了“以”。為,看作。上,上等,好。下,下等,壞。王弼本“寵為下”後漏“為上辱”三字,據唐景福碑補。

④得之若驚,失之若驚:得到寵幸就驚喜,失去寵幸就驚慌;受到羞辱就驚恐,沒了羞辱就驚喜。若,好像。之,代詞,分別代指寵幸和羞辱。

⑤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我有大的擔憂的原因是我有自身的利益要求。所以……者,……的原因。為,是。有身,有自身的利益要求。

⑥及吾無身,吾有何患:如果我沒有自身利益要求,我還有什麼可擔憂的。及,如果。

⑦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因此把自身交給天下的人值得倚重,這樣才能把天下託付給他。貴,以……為貴,值得倚重。以身為天下,把自身交給天下。“以身為天下”是“貴”的賓語。以,把。為,交給。若可,這樣才能。若,乃,才。

⑧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把自身交給天下值得愛戴,這樣才能把天下託交給他。愛,值得愛戴,樂。“以身為天下”是“愛”的賓語。

[意義歸納] 本章通過對“寵辱若驚”的描繪和對“貴大患若身”的剖析,提出“貴以身為天下”“愛以身為天下”的主張。全章分為三層。

第一層:“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提出問題。

第二層:分析問題。再分兩小層:

(一)“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描繪和分析“寵辱若驚”的表現。

(二)“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分析“貴大患若身”產生的原因。 第三層: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提出“以身為天下” 的主張。

[考辨]

“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王弼本為“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漏“為上辱”三字。查帛書甲乙本,此處為“寵之為下(也)”;查郭店楚竹簡,此處為“寵為下也”,都沒有“辱”,可見王弼本此處缺失是有原因的。 單取“寵為下”,必然不能與“寵辱”搭配,又不符合世情之邏輯。“寵辱若驚”與“貴大患若身”皆老子否定之世情。“寵為上,辱為下”,才符合邏輯。“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道德經》列舉的在寵辱面前患得患失之人的認識和表現,這些人的認識不是《道德經》的認識。如果這些人能達到“寵為下”這麼高深的認識就不會有“得之若驚,失之若驚”了,就不用“寵辱若驚”了。故據唐景福碑增補。

[解讀與點評]

受寵幸就驚喜得了不得,受羞辱就驚嚇得了不得,把這樣的得失看得像身家性命一樣重要。什麼叫“寵辱若驚”?把受寵幸看作是大好事,把受羞辱看作是大壞事,得到寵幸就驚喜,失去寵幸就驚慌,這就叫“寵辱若驚”。 “寵辱若驚”只一句話,中間本無標點,展開解釋時變成了兩句話,中間加了標點;而且在“寵為上”“辱為下”的註釋中,我又分別從兩個角度解釋,因為對“得之若驚,失之若驚”要分別從兩個角度去理解。

兩個“得”,一個得寵,一個受辱;兩個“失”,一個失寵,一個止辱;兩個“驚”,一個驚喜,一個驚恐。“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

如果單就“寵為上”而言,“得之”者,“得寵”也,乃“驚喜”之“驚”——可以彈冠相慶,得意忘形,因此最終帶來“滿招損”的結局;“失之”者,“失寵”也,乃“驚恐”之“驚”——會驚恐萬狀,憂心忡忡,甚至鬱結成疾。

如果單就“辱為下”而言,“得之”者,“遭受羞辱”也,乃“驚恐”之“驚”——會悶悶不樂,憤憤不平,因此而傷心而致傷身;“失之”者,“羞辱止”也,乃“驚喜”之“驚”——止住了羞辱也可能驚喜得忘乎所以。

什麼叫“貴大患若身”?我有大的擔憂的原因是我對獲取有強烈的要求,如果我對獲取沒有強烈的要求我還有什麼可擔憂的! “貴大患若身”,就是把大的擔憂看得像自身性命一樣重要。

為什麼會“貴大患若身”呢?“為吾有身”,是我存在自身利益,自身有利益需求。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這其實是社會人的一種常態,古往今來,爭權奪利、爭名奪利的現象一直沒有停止,有太多的人對權力趨之若鶩,如蟻附羶,如蠅逐臭。老子生活的時代的人們是這樣,如今之人依然故我,有幾人能跳出“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的怪圈呢?

《道德經》第四十四章也曾討論名利財貨與“身”的關係,提出三個疑問:“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隨後間接給出一個結論:“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這似乎是本章內容的一個補充。

所以把自身交給天下的人可貴,可以倚重,可以把天下託付給他;把自身交給天下的人可愛,可以信賴,可以把天下交付給他。 《道德經》推崇的是“無身”的境界。“以身為天下”,用今天的話講是“把自身交給天下”。要注意“把自身交給天下”並不是“為天下獻身”,而是“將自己融入天下”,“以天下事為己任”,明確自己是天下的人;不是把天下當成自己的——達到這個無私忘我的境界,所以值得倚重,所以值得愛戴,所以“若可寄天下”“若可託天下”。

置身於爭鬥的漩渦之外,何等超脫!超然於物外,反而“外其身而身存,後其身而身先(第七章)”。坊間流傳著這樣的順口溜:“不怕收入少,就怕死得早”,“知足者富”(第三十三章),無欲則剛,無慾就會無憂,保持無憂的良好心態就會健康。跳出名利場,置身紛爭外,自然是另一番境界。

“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觀天外雲捲雲舒”,願以此聯共勉。

本章有成語“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以身為天下”,“受寵若驚”衍生於本章。


陳廣逵


寵:就是寵愛或偏愛溺愛。

辱:指屈辱,羞辱,恥辱,侮辱等。

寵辱若驚:是指受寵說明你卑下,得到它所

以才驚恐;而一旦失去它,便是侮辱,你也

如喪考妣,也會驚恐萬狀!

貴:就是很看重,看得很重。

大患:指自身,有自身就有得寵或失辱的

虛榮(自身就是個載體)。

貴大患若身:就是把大患看得比自身的生

命還重要!

我之所以有大患,就是因為我有這個自身,

換言之,這個身體就是個大患,是個累贅!

這與佛教導的一樣一一我們不要執著這個

五蘊假合之身。觀身不淨,九孔常流,應

生厭離。捨棄小我,廣利眾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