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復活節島上的巨人石像是誰造的?

青春永駐23679


悟空問答,有問有答,且聽大獅嘮叨幾句。

說到世界未解之謎,有一個地方一定繞不過去,那就是復活節島。而復活節島上最神秘的地方就是島上的那些石像。這些石像長得很像外星人,所以很多人都認為復活島上的這些石像很可能就是地外文明修建的。

當然了,這些石像到底是不是外星人修建的一直都是一個未解之謎。但是這麼多年來,專家、學者,甚至是一些考古愛好者也一直不停地在探究關於復活節島上的秘密。今天咱們就來說一說隱藏在復活節島上石像背後的秘密。

在談石像之前,咱們得先從復活節島說起。

復活節島最神奇的地方除了島上的石像以外,還有它所處的地理位置。復活節島的地理位置堪稱是世界上最孤立、最與世隔絕的島嶼之一。它位於南太平洋上,是一個特別孤立的小島,最近的一個鄰居是距離它1200英里的皮特凱恩群島,最近的一個國家是距離它2800英里的智利。如果要從智利去復活節島需要搭乘5個多小時的飛機。

就是這樣一個四鄰不靠的孤島,竟然不是一個無人島,在島上還生活著土著居民,這也就成了復活節島的第一個疑團,到底這些土著是怎麼來的?

通過研究,學者們普遍認為這些土著居民並非是原始居民,而更有可能是從其他地方遷徙至此。因為這個島的面積非常小,僅僅有63平方英里,大概是160多平方公里,這麼小的面積是不足以產生人類的。

後來,專家們又找到了兩點有力證據證明島上的原住民很可能是古代波利尼西亞人的後裔。第一點就是復活節島上的原住民所使用的語言和波利尼西亞人所使用的語言非常的相似。語言這個東西常常被考古學界用來追溯種族的起源,也算是比較靠譜的一個證據了。第二點就是波利尼西亞的整個地區就是一個群島的存在,而且當時波利尼西亞人的航海技術比較高,所有就有這個技術條件從波利尼西亞航海到復活節島。

在島上還流傳著一個傳說,就是說他們的第一任首領當時是坐著獨木舟來到了這個島上的。這雖然僅僅是一個傳說,也無從考證,但是也從另一個角度佐證了專家們關於島上原住民起源的一個基本判斷,他們更有可能是在很久以前從其他地方遷徙過來的。

至於他們的祖先是什麼時候遷徙到復活節島的,專家們也僅僅是做了一個大概的猜測,認為很可能是在公元300年到公元800年這個時間段。基於的理由也是有兩點,其一是通過語言演化的邏輯進行的推斷;其二是對島上被砍伐的樹進行了放射性碳定年法的檢測得到的數據。

之前咱們也說過,這個放射性碳定年法用來測算年代雖然是迄今為主最靠譜的檢測方法,但是其準確性也並不是很高,原因就是由於原子彈的使用已經改變了自然界中放射性碳的含量,所以測量出來的數據也不太準確,僅僅只能用作參考。

說了一些島上的基本情況之後,咱們進入正題,說說島上的最大謎團,島上的這些石像到底是怎麼來的?

其實復活節島上的這些石像都是有名字的,名字就叫做摩艾。這些石像的高度從7米到10米不等,重量從20噸到90噸不等,最重的一個石像有200噸重,而且都長得很像咱們印象中的外星人,都是長臉、長鼻子和長耳朵。具體這個島上到底有多少石像呢,據統計有880多個石像,大部分分佈在島嶼的四周海岸線附近。

基於以上這些特點,有人就猜測這個石像並不是人類所造,而是外星人建造的。理由也很簡單,第一他們長得像外星人,第二是這些石像非常大非常重還非常多,遠遠超出了島上勞動力的負荷。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在1722年的時候,有一位荷蘭的探險家就曾經到過復活節島,根據他當時的記載,島上一共有2000多個原住民。很明顯,這樣的勞動力人數和要製造和搬運石像的勞動量來說,是其不相稱的。

而且這些島上的原住民也說不清楚這些石像到底是怎麼來的,但是在島上卻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說島上的石像代表的是他們的第一位首領,這位首領擁有非常大的靈力,這些石像的作用就是能夠把這位首領的靈力保留下來,守護這座島和島上生活的人們。所以我們看到,這些石像統統都是面朝內陸背朝大海的。

當然了,雖然關於石像的外星人說幾乎佔據了主流,但是科學家並不相信這些石像是外星人建造的,他們更相信證據。

他們曾經在島上發現了一些半成品的石像,進而就發現其實建造這些石像的材料就取自於島上的岩石。這些岩石幾乎都是火山灰堆積而成。這種岩石有一個特點,就是如果岩石浸過水就會變軟,於是就更利於雕刻,這就解釋了為什麼當時人們在沒有先進的工具的情況下能在巨大的岩石上雕刻石像了。此外,科學家發現島上的三個角上都有火山,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島上全是火山岩。

我們都知道,凡是火山灰覆蓋的土地都非常的肥沃,非常適合農作物的生長。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島上的居民如果要建造石像這麼大的工程,至少從口糧上來講還是具備充足的條件的。經過測算,島上土地的農作物產量應該可以應付數萬人的生活。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1722年的時候島上就只有2000多人了呢?專家覺得這可能和島上的資源逐步枯竭有關。為此專家們還做了一系列模擬,本來第一波移民到了復活節島,發現這裡土地肥沃,自然資源豐富,有足夠的樹木可能用來建造船隻,土地上又能盛產糧食,所以他們過得也非常的滋潤。

但是一代一代過去,樹木幾乎被砍伐光了,於是後代就失去了製造船隻的基本材料,但是還好,島上的土地非常肥沃,於是人們就由以捕魚為主的生活方式轉變為以農耕為主的生活方式。這個推測是基於公元1500年左右,海豚骨頭從人們的生活垃圾當中消失了。

再後來,土地的過度使用使得其變得越來越貧瘠,農作物產量逐年下降,人們為了爭奪資源就導致了各種社會問題,當然了也就沒有人有心思再去修石像了,所以專家們在島上看到了一些半成品的石像。

不僅如此,由於在他們的信仰裡,石像是有魔力的,於是分崩離析的社會形成的各種組織就會想法設法推倒敵對組織的石像,所以我們現在能在復活節島上看到很多石像都是倒下的。而且由於這個事情發生得比較近,大概在18世紀左右,所以關於復活節島上互相開戰和推倒石像的事情,在島上的歷史裡其實是有記載的。

後來科學家還對島上的石像進行了放射性碳元素的測定,剛才咱們說了,雖然這種測定年代的方法不太準確,但是通過這種方法至少能大概給出島上這些石像的建造年代,測定的結果也顯示島上的石像大概建造於三個年代。雖說年代並不準確,但至少也讓我們知道這些石像並不是一起建造的,而是分年代建造的。

這也從另一個側面佐證了一個說法,就是島上的石像其實都是為了紀念每一個酋長所建造的。既然是為了紀念每一個酋長,那麼建造年代自然就不同了。

說到這,想必大部分都會認同復活節島上的石像有可能就是人建造的,而並非是外星人的這一說法。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是人建造的,那麼人是怎麼搬運這些巨大的石像的呢?

說到這,咱們得說一下島上的一個傳說,據說在建造這些石像的時候,石像是可以自己走的,根本不需要人去搬運。這個說法乍一聽起來是不是很神奇,但是有心人朝著這個思路就真的設計出了一個不用人搬運就可以讓石像從一個地方自己走著去到另一個地方。

這個設計的具體辦法就是用三根繩子綁在石像的頭部,三根繩子由三隊人拉住,左右兩側各一根,人們就像拔河一樣讓石像動起來,後面一根負責控制石像的平衡。就這樣,石像真的就能在三隊人的協同作用下動起來了。

至此,關於復活節島上石像的秘密就被解開了。至於這一系列解釋是不是真的接近真相併沒有人知道,但不管怎麼樣,人們解開謎團的過程遠比真相本身更有意義。


大獅


沉默是給予輕蔑最完美的表現方式,無喜無悲的復活節石像,彷彿在無聲的訴說著世界的誕生與毀滅。1722年,著名航海家雅克布·羅克芬,在位於南太平洋一千三百海里的東部海域,發現了一個神奇的小島,小島上矗立著一千多尊巨大且神秘的火山岩石像,這些“神情嚴肅”的石像面朝大海,似乎若有所思……

雅克布·羅克芬被這些石像所深深的震撼, 由於發現這座島嶼日子正是西方的“復活節”, 雅克布·羅克芬為了紀念這個偉大的發現,將小島命名為“復活節島”,石像也順理成章的被人們稱為“復活節島石像”。
其實按照島上土著居民的語言文化來表示,這座島嶼的原名應該是“拉帕努依島”,而復活節石像的原名叫做“摩阿儀”。

復活節石像的大小、材質

總數大約一千多尊的復活節石像排列不等且大小不一,最小的石像高六米、約三十噸,最大的石像高達二十三米、約九十噸。 根據考察,復活節石像大約完成於距今一千年前的公元1100-1680年。

這些大小不一的石像紮根在佈滿碎石的荒地上,把文明和神秘結合在一起,又將人們的思維催生出探尋遠古文化的根芽。

在復活節島上有一座名為“拉若廓”的火山,火山是拉帕努依居民們的精神信仰,他們將火山附近的凝灰岩作為材料雕刻復活節石像, 凝灰岩的重量與硬度低於一般岩石,因此一千年前的拉帕努依人雖然沒有鐵器,卻可以用磨開鋒的玄武岩作為工具進行雕刻。

復活節石像的運輸 上圖是拉若廓火山,我們可以看到火山周圍廢棄著很多大小不等的石像,這些廢棄的石像與運輸石像的過程有關。 拉帕努依人在火山周圍利用凝灰岩製造石像, 石像製作完畢後,要通過特殊的運輸程序將石像移動到特定的地方,上圖廢棄的石像就是在運輸過程中意外損毀的石像。

石像的運輸方法十分巧妙

事實證明古人的智慧與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落後, 拉帕努依人利用圓柱形樹木與地面產生的滾軸原理來運輸石像,或者用牽引力來使石像向前移動,來實現運輸的目的。

“倒下”的神聖石像

復活節島的面積並不大,淡水資源也不充足, 隨著島上人口的激增,拉帕努依人不斷砍伐樹木造船造屋,而且運輸石像需要大量的樹木,

又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島上出現了老鼠,老鼠成群的繁衍,對樹木的危害絲毫不比人類差,島上的資源漸漸變得越來越匱乏。

人類在受到生存威脅的情況下會爆發出嗜血的野性,各大部族為了爭奪資源而相互殘殺,並推到其他部落的石像。 若干年以後,拉帕努依人漸漸意識到戰爭帶來的後果是嚴重的,部落中的男人變少,勞動力大幅下降,令拉帕努依文明倒退了幾十年。

各大部落決定和平相處,因戰爭而倒下的石像重新被立起,直到今天,復活島石像成為了我們瞭解令拉帕努依文明的不朽燈塔。


白話歷史君


可能是當地人,花了上千年時間建造的。

這個島在哪呢?位於太平洋東南方向,名叫拉帕努伊島。面積不算小,162平方公里,人口只有5千7百人。

島上的人說我們這裡叫拉帕努伊島,是世界的中心。

其實拉帕努伊人的命運很悲慘。到了十九世紀,他們還非常的原始落後,被一群來自秘魯的海盜發現“商機”。所謂商機,就是奴隸買賣,海盜把拉帕努伊島的男性抓到秘魯做奴隸,雖然秘魯受到國際壓力,把這批奴隸給放了,但這麼一折騰,島上的拉帕努伊人也沒剩多少了。到了公元1877年,拉帕努伊島只剩下一百多人,再加上島人被歐洲的傳教士強行改信基督教,幾乎快亡國滅種。

拉帕努伊島現在是國家嗎?不是,他們是智利的一部分。拉帕努伊島還有一個舉世聞名的名字——復活節島。

為什麼叫復活節島?因為智利宣佈拿下拉帕努伊島的這一天,恰逢西方復活節。復活節島雖然距離智利很遠,足有3600公里,但智利知道復活節島的戰略價值,就像美國對夏威夷一樣,對復活節島特別重視。

從公元1888年吞併復活節島開始,智利人先在島上養羊,漫山遍野的大綿羊,讓智利人快樂的薅羊毛。不過,智利現在發展復活節島經濟,不需要再薅羊毛了,靠著復活節島上那舉世聞名的神秘石像,就能發洋財。

這些石像的存在,對世界來說確實是個謎。

這可不是石像兔子石像貓,小巧玲瓏,清一色的都是石像巨人。多巨呢?矮點的都有7米高,高點的10米,人類站在這些石像人面前,必須“高山仰止”,看到脖子轉筋。更要命的是,這些石像只有上半身,沒有下半身,都高達7米到10米。石像一般都戴著紅色的帽子,當地人稱這些石像為摩艾。

復活節島總共才162平方公里,島上卻有這種莫名其妙的半截石像巨人一千多尊。其中六百多尊碼放在海邊,另外三百多尊扔在石料場。隨便一尊都重達30噸,最重的90噸。

問題來了,如果是擁有高科技的現代人建造這些半截石像巨人,都不是容易做到的事。可這些石像都不是現代人建造的,最早一批石像建造於中國的北宋末年,最晚一批約建於中國的清朝康熙年間。

這麼一大塊石頭,如何能從山體切割下來,運到海邊。復活節島(拉帕努伊島)最多也就七千人的規模,減掉老弱病殘,能有多少勞力幹這活兒?可後來人們才知道,這些石像其實是有下半身的,都埋在了地下。人的下半身約佔人整個身高的一半,也就是說,這些石像估計能高達14米到20米。而在石料場的三百多尊石像中,還發現了一尊高達22米的石像。

有人說這些石像是當地有錢人祭祀祖先用的,有點像中國古代陵墓前的石像生,就是那些石頭刻的文武百官。但中國的石像最高的也就3米左右,復活節島上的石像最矮的都有十幾米,祭祀祖先,用得著搞的那麼高?不但雕刻費事,搬運更能累死人。

後來,復活節島巨人石像有了合理的解釋,就是有錢人祭祀祖先用的。石像據說都是生前的酋長,死後,孝子賢孫們按祖先模樣修建石像。為什麼建這麼高?你這麼想,現在如果給先人修墳墓,是不是建的越奢侈豪華,越能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現代人這麼想,古人也不傻,所以把這些石像修的越高大,越證明你有錢。至於花費的成本,本就是個面子工程,誰還計較花錢,再說還不知道花誰的錢呢。

花別人的錢你會心疼?

至於石像是外星人建造的說法,純粹是看科幻小說看多了。有科學家做過試驗推演,結果還真證明了科學家的觀點。找到70個普通人,只允許他們用繩子和木頭,用5天時間就能把碩大的石像搬到海邊。

這就是有錢的好處。


地圖帝


1722年的春天,一群荷蘭船員踏上了南太平洋上的一個小島,發現了島上數百尊令人驚歎的巨石像。當時恰逢耶穌復活節,船員們給這個小島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復活節島。


復活節島共117平方千米,今屬智利。由於它位於南緯27°10西經109°31的地球中心地帶,有“地球的肚臍”之稱。小島孤懸海上,其東面與南美洲相距近7000千米,西面距離塔希提島大約3800千米,四周是一片茫茫無際的大海。這個本很普通的島嶼,由於那些高高矗立著的石像而蒙上了一層神奇的色彩。


據統計,小島上總共分佈著600多尊石像,當地居民稱之為“莫阿伊”。石像高達7至10米,有著非常明顯的共同特徵:形態各異的長臉、突起的眉毛、深陷的眼睛、略微上翹的鼻子、向前突岀的薄嘴唇、略向後傾的寬額、垂落腮部的大耳朵、刻有飛鳥鳴禽花紋的軀於,以及垂立於身體兩側的手臂。它們一個個面朝大海,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島上還分佈著約百座用以置放石像的石臺,大的石臺高45米,長90米。石臺上豎立的一尊最大的石像高達10米,其重量至少有50噸。那一尊尊昂首挺胸的高大石像,遠遠看去,可謂氣宇軒昂。


學者研究發現,小島上最早的石像出現在公元900到1000年之間。那麼,是什麼人雕刻了這些石像?他們雕刻石像的目的何在?在四面環海的島上,當時的人們是依靠什麼技術採集石材、運送島上、雕刻成像,並將之豎立起來的呢?有人認為是島上最早的居民波利尼西亞人雕刻了這些石像,為的是紀念先人,他們可能使用木橇或者滾輪來搬動巨大的石頭…但這些僅僅是猜測,缺乏依據,難以令人信服。這就是神奇的復活節島。面對那一尊尊高大的“莫阿伊”,我們不得不感嘆先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他們在為我們留下燦爛的文化遺產的同時,也在考驗我們後人的智慧,留下一個個謎團,等待我們去揭示答案。


尚武菌


專門從事印加巨石與尼比魯長頭人研究,觀光,寫作的Brien Foerster早就把眼光投入復活節島的石像了,如第八圖,他發現巨石堆砌的手法和印加巨石文明如出一轍。

他也證明全世界性的巨石文化,埃及金字塔,瑪雅金字塔,印加石頭城堡等等都是長頭人,人類的創造者,導師所為,他們的DNA證明,他們非人類,他們集體於八世紀離開地球了。











貝裡士


雕像應該是當上島上人想象的人,也有可能是當時上層貴族人氏。


一名真實的人


這個可以說是世界級難題了,有人說是外星人造的,有人說是本土人造的,我更傾向於,地球人用自己的智慧造的,好多人質疑那麼大的巨石在當時生產條件下是怎麼搬運堆砌的,我想到反問,世界7大奇蹟哪一個能用你們說的標準在當時都很難完成難道都是外星人完成的,萬里長城,秦陵,這都是有記載的,所以我們知道是古人的智慧,所以我認為巨人石也是古人的智慧結晶,個人觀點


飛天蝙蝠v柯大俠


確切真相不明朗。但由於復活節島雕像的神秘色彩我覺得他們應該是當時復活節帶的土著居民雕像🗿,天外來客的高科技令他們感到震撼,所以視其為神明。所以雕刻雕像面朝神明離去的天際,期待神明的再次到來。


ooO孫悟空Ooo


反正不是我造的!!!


浪跡天涯0388


這個問題連科學家也解釋不了,可能是當地人心目中的神,信仰一類的。也有人說是外星人造的,真實是誰,有待未來科技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