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春秋五霸版本这么多,为什么只有宋襄公如此受争议?

温明昊


历史上春秋五霸基本有两个版本,一说: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另一版本为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

《史记》,以第一种说法为版本。 但其中,宋襄公的地位是最为尴尬,最受争议的,甚至后来的很多人都觉得他根本配不上诸侯霸主的称号,而这一切都因他一直信奉“仁义”的结果。

宋襄公,名兹甫,他还有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叫目夷,属庶出。宋襄公是嫡长子,在传位上曾对他父亲说:目夷仁义,把国位传给哥哥吧。 这话把目夷吓得赶紧逃到卫国躲避。宋襄公“让国美名”(虽然没让出去)由此传开。

此后,宋襄公对外追随春秋首霸齐桓公,订立盟约,接受照应齐太子昭的嘱托;对内拜目夷为相,仁义治国,励精图治,使宋国有了争霸的基础。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饿死,五公子争位。宋襄公应嘱托两次起兵,终于迎立齐太子昭(齐孝公),帮助齐国平定内乱,名声鹊起。此时霸主空缺,宋襄公想效仿齐桓公会盟诸侯,继承霸主地位。目夷劝说:“以小国之力会合诸侯会引来祸患。” 宋襄公不听,毕竟旁边的小国郑国也曾“小霸”过(郑国开了春秋争霸先河,一度辉煌),况且宋比郑强大多了,他甚至想着有朝一日复兴殷商的统治(宋是商朝后裔)。

在第一次鹿地会盟没有结果后,宋襄公又紧接着提出了盂地会盟,目夷劝其带兵前往。宋襄公又不同意,说:“是我自己提出来不带军队的,与楚人已约好,怎能不守信用呢?” 盟会上双方发生争执,楚国早有军队防备,宋襄公被劫持。后来在鲁国的调停下,好不容易回到了宋国。

回国后,宋襄公开始了第三波作死。 气愤起兵攻打亲附楚国的郑国,楚军救援。 双方在泓水相遇,宋军已经在北岸布好军队,楚军才要渡河,目夷劝说趁楚军半渡攻击,宋襄公不听;楚军渡河后,目夷又劝趁对方军队散乱没布好发起进攻,宋襄公还是不采纳,说:“一个有仁德之心的君子,作战时不攻击已经受伤的敌人,同时也不攻打头发已经斑白的老年人。我又怎能忍心去攻打没有布好阵的敌人呢?” 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腿脚负伤,逃回宋国。泓水一战,宋国彻底丧失继续争霸的希望。

在晚年,宋襄公资助了在流浪的重耳(晋文公)八十匹马。后期楚国围困宋国,晋国救援,晋军设计退避三舍,大败楚军,历史上称为城濮之战,晋文公一跃成为霸主,算是回了宋襄公一报。

春秋时期,对于那个时代还算有普世法则的背景下,宋襄公以“仁义”之名争霸,可能是弱小的宋国唯一可以号召诸侯的“实力”了。

大家对宋襄公有什么看法呢? 欢迎大家来讨论,说出你的观点,喜欢的朋友记得关注大鹏带你看古建哦~


大鹏带你看古建


要了解宋襄公为什么受争议,就要先了解他所处的社会背景,社会环境,其次了解其家庭背景,成长经历,性格形成的原因…………这里四哥带大家来还原一个真实的宋襄公。

宋襄公,名兹甫, 宋桓公的嫡子,春秋时期宋国第二十任国君,在位于公元前650年至公元前637年,春秋五霸之一。

1、 天时篇

宋襄公,出生在春秋中期,生于富贵之家,可以说是真的根正苗红,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来看下人家宋国是怎么来的,宋国(公元前1114年一公元前286年),原是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国都商丘。周初被周天子封为公爵,国君子姓宋氏。 西周初期,周公旦辅佐周成王平定三监之乱,遵循"兴灭继绝"的传统,于公元前1039年封商纣王的兄长微子启于商朝的旧都商丘,建立宋国,特准其用天子礼乐奉商朝宗祀。

其次,作为天子礼乐唯一保留之地,贵族气十足、思维僵化。夏商之际,贸易发达,商人尤其注重商业与贸易。周人源自农耕文明,靠天给养的思维贯穿始终,其所创造的礼乐体系,亦是来自商人。宋国的商业文化的发达,对财富的索取讲究“取之有道”,这种规则亦自影响到整个宋国的思维体系和政治管理。

历史上不少名人,都与宋国有关:老子,是宋戴公的直系后裔;墨子,其先祖是宋桓公的庶长子“公子目夷”;孔子,其先祖是宋前滑公(子共)的玄孙“正考父”。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孔子一直将宋国看成“祖先之国”、“梦回之地”,一生多次还乡。

2、 地利篇

经济中心从来不会成为真正的是政治中心,而政治中心可以是经济中心

《汉书·地理志》云:“宋地,房、心之分野也今之沛、梁、楚、山阳、济阴、东平及东郡之须昌、寿张,皆宋分也。”宋国版图跨有今河南东部、江苏西北部和山东西南部之间,面积约有十万平方公里,皆膏腴之地,国都商丘。

《史记》记载,公元前318年宋国“东伐齐,取五城。南败楚,拓地三百余里,西败魏,取二城,灭滕(山东滕州),有其地”。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所列举的邯郸、燕都、洛阳、陶邑、睢阳、彭城、番禺等地方都会,当时宋国的主要大都会城市有商丘(今河南商丘)、相城(今安徽淮北)、陶邑(今山东定陶)、彭城(今江苏徐州市西)、吕邑(今河南夏邑)等,且有些城市已经发展成为区域商业中心。

全国的大都会城市中宋国就占据了三个:睢阳是宋国的都城,时称宋城;陶邑一直是宋国最为富裕的属地;诸侯四通,货物交易”,底子雄厚加上区位优势,陶邑很快发展成为诸侯国间商品集会的中心城市,人口集中,客商云集,商业辐辏天下。

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地利之便便成为一个经济实力的体现。作为宋国最富裕之地,陶邑能够崛起,得益于运河的开凿。运河开通后,陶邑北临济水,东北有菏水沟通泗水,又横亘于济汝淮泗构成的交通网上,正好成为水陆交通的枢纽,可谓名副其实的天下之“中”。

占尽了天时地利,于陶邑而言未必是好事,相反却成为诸侯各国争夺的目标。公元前286年,齐缗王发动合纵战争,陶邑归属齐国。公元前284年,秦国攻取陶邑。公元前254年,魏安厘王救赵败秦,又乘机攻占陶邑。

短短数十年间,陶邑三易其手。作为合纵连横必争的“午道”,陶邑在战国诸雄的你争我夺之中,命运一直操持在他人手中。

3、人和篇

仁:让国之美。这里想说的是在等级森严的社会礼法和继承制度体系下,嫡长子继承制,宋襄公继位是明正言顺,而却借让位以博仁爱之名。

这里顺便提一下的是,宋襄公是具备超高的洞穿察力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试想想后来任用目夷为相,是得多了解这个人,多了解他的决策方式,多了解他的才能,才会把他放到相位。有如此洞察力的人,一开始就知道目夷的处理方式,也就是说个一眼就能看到结局的人,就顺便为自己博取仁爱之名。

过让则伪,过谦则矫,大伪即大奸,大奸即大才,宋襄公是有极大政治野心的人,那就是想借仁爱礼仪这名行霸主之实。

义:平定齐乱。宋襄公答应过齐桓公要照顾太子昭。齐桓公死后,齐国发生内乱,宋襄公率领卫国、曹国和邾国等四国人马打到齐国,齐人里应外合,拥立太子昭。

礼:泓水之战可以看出,宋襄公是一个优柔寡断、死心眼儿、因循守旧不懂得变通,又自负的人,想以德服人,以仁爱礼仪化育天下,但在礼崩乐坏,无义战的春秋时期,这无意于痴人说梦。可能在他的眼里,泓水之战虽败,却得到了仁义天下之名。

智:继位后,任用目夷为相,兄弟二人以“仁”、“礼”治国,把宋国治理的井井有条,可以说是一位明君,但即不是一位霸主,是一分帅才,但却不是一个将才。

信:太过于相信自己,相信别人,相信别人也会尊王攘夷。他看到了齐桓公作为霸主东征西讨,维护周王室的尊严,就想通过自己当霸主挽救礼崩乐坏的局面。所以待齐桓公死后,并且自己平定齐国之乱,内心觉得自己是全才,心有点飘了,于是就效仿齐桓公会盟诸侯,可会盟又不带军队,直接导致被楚国囚禁。

综上所述,宋襄公是一个有大略无雄才、心机深的大伪之人,是一位知人善任,选贤任能的明主,但不是冲锋陷阵,与天下争锋的雄主。

读书即是读人心,生活中也不乏宋襄公式人物,与这些人共事,只要把握住边界,其就会释放出耀眼的光芒。


四哥聊历史


  1.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宋襄公作如下评论:襄公之时,修行仁义,欲为盟主。其大夫正考父美之,故追道契、汤、高宗,殷所以兴,作商颂。襄公既败于泓,而君子或以为多,伤中国阙礼义,曪之也,宋襄之有礼让也。同时司马迁认为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  

  2.  用现代的眼光看来,宋襄公在春秋乱世中不切实际地空谈古时君子风度,为了守迂腐的信条在政治军事斗争中处处被动,并且把仁义滥用在敌国甚至是敌军身上,以至数次受辱。宋国是小国,宋襄公打了败仗,证明他对仁义还理解不到位,或者说对自己的实力还不清楚,若宋有后来秦国的实力再讲仁义必然称王,而且不只二世。但是宋襄公不肯埋头发展,他也曾说齐桓公用管仲20年称霸,而他等不了。急功近利是他失败的地方,但讲信用宽而待人,却使他位列春秋五霸。


妹子比瓜甜


自周平王东迁以来,周王室的权威就一步一步下降,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礼乐崩坏。与此同时,一些底子比较好的诸侯国却在悄悄崛起。在这样的背景下,强大的诸侯们就想出了一个争霸的方式,以此来号令诸侯。这就是春秋五霸的由来。

然而春秋五霸一直有多个版本,除了齐桓公和晋文公是实至名归的霸主以外,其他三个空缺一直有许多种说法。在这些说法中,宋襄公无疑是最受争议的一位。那么是什么情况导致了宋襄公如此受争议呢?

宋襄公只是号令了几个小国,远远称不上霸主

春秋时期的霸主,有一个基本条件,那就是举行诸侯会盟,使得诸侯们臣服。而宋襄公确实做到了这些,只不过他所举办的诸侯会盟和号令的诸侯,看起来更像是玩笑。

周襄王九年,齐桓公病重,齐国发生内乱。宋襄公在齐桓公生前曾经许诺要保护太子安全,于是他趁着齐国内乱之际,号召了几个十分弱小的国家,护送了齐国太子回国即位。这件事确实让宋襄公的名气稍微大了一点,毕竟齐国可是妥妥的盟主国。

可就是这么一点名气,却让宋襄公膨胀了。他当即觉得自己就是下一任盟主的人选。于是,他积极组织诸侯会盟,约诸侯们前来相见。然而,他错误地理解了盟主的意思,认为只要自己威望足够,就能够当上盟主之位。

然而春秋是一个什么时期?那是一个礼乐崩坏的时期。所谓的霸主说得好听,是尊王攘夷,说得难听一点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当时的背景,想要获得盟主之位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实力强大。正如宋襄公的臣子所言:小国争盟,祸也。

果不其然,宋襄公举行会盟之时,以爵位压制楚王,被楚王直接扣押,可谓是丑态百出。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楚王看不起宋襄公,认为他没有称霸的资格。

泓水之战,宋襄公迂腐的行为,更是为后人耻笑

上文中提到,宋襄公被楚王扣押后,经过众人的劝解,楚王终于答应放了宋襄公,但是这梁子算是结下了。

偏偏这时,郑国公开支持楚国当霸主。宋襄公觉得郑国的行为就是对自己的挑衅。于是,宋襄公果断出兵,攻打郑国。这一打,正和楚王的心意。毕竟,郑国是楚王的小弟,小弟被打,楚王出兵反击可谓是天经地义。

于是,宋、楚两国就爆发了这场十分有名的战役,史称“泓水之战”。

当时,宋襄公攻打郑国,楚国派兵救援,正好在泓水这个地方相遇。当时的情况,宋军在河边,楚军还没过河。宋军完全可以趁势攻打楚军,从而获得胜利。结果宋襄公认为趁人之危非礼也,坚决不肯动手,一定要等到楚军过河。

随后,楚军过河,宋襄公麾下谋士再次谏言,认为己方以逸待劳,现在攻击获胜的机会很大。结果宋襄公还是以胜之不武的理由拒绝了。

结果就是,在相等的情况下,宋军根本打不过楚军,就连宋襄公本人都中了一箭,不久就去世了。而宋襄公本人也成为了众人的笑柄。

结束语

本来宋襄公没有打泓水之战,那么他的霸主地位尽管承认之人少,但是好在没人会太瞧不起他。可他偏偏要在礼乐崩坏的春秋施行礼,与当时的主流格格不入,也难怪他的争议如此之大。


小云轩谈史


大家好,我是历史的影子!今天和小伙伴一起聊聊“春秋五霸”最受争议的“宋襄公”!话说当年,宋襄公其实也没有相信自己能这么顺利就把太子昭迎立回国。当年齐国陷入内乱的时候,宋国号召天下诸侯会盟,为齐国匡扶正义。当时,在宋国的号召下,联军阵容相当庞大。有宋、卫、曹、邾四个国家。其中,只有卫国好歹算得上一个能跟宋国差不多实力的国家。这还是拜当年宋国拥立卫国公子的功劳。没办法,无论如何,说过的话不能收回,还是要上的。当时的四国联军竟然一路猛进,打败了公子无亏和竖刁的军队。以小博大,真的击败强大的齐国把太子昭迎立为了国君。可能正是这个原因,也让宋襄公真的相信“仁义”一词了。由于宋襄公奇迹般的胜利,江湖上从此多了一位人物。

膨胀了的宋襄公开始了进一步的行动,既然当年只能跟着混的齐国现在都被自己打败了,那我应该再做点什么了。所以宋襄公开始带着自己的小弟们会盟。宋襄公囚禁了藤国的国君,还杀了曾国的国君,就是告诉他们现在的宋国很强大。后来,宋襄公发现带着这几个小弟在中原玩过家家没什么意思。所以,宋襄公就决定让齐、楚两个大国也参加。这个时候,作为相国的公子目夷可就看不下去了。

公子目夷谏曰:“小国争盟,祸也。”不听。秋,诸侯会宋公盟于盂。目夷曰:“祸其在此乎?君欲已甚,何以堪之!”

宋襄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告诉齐、楚自己要当霸主。当时的齐国虽然觉得不舒服也不太敢有意见,毕竟齐孝公自己都是宋国立的。但是,楚国就不一样了。楚国在西周开始,到现在两百年的时间已经成为南方霸主。他可不是中原的小国,不可能听宋襄公的。所以,再次会盟时候他就要给宋国点颜色瞧瞧。在再次会盟,楚国用计骗宋襄公只身会盟,最后扣留了宋襄公。还是由于鲁国出面调停才释放了宋襄公。

宋襄公回国后,宋襄公的高潮才来了。当时郑国承认楚国的称霸,所以气急败坏的宋襄公决定出兵攻打郑国。很快,楚国的救兵就来了。楚国没有救援郑国,而是直接进攻宋国。宋襄公之后回援,两军在弘相遇。很明显,宋国在春秋时期只是个中等国家,地处中原根本没有扩张的空间。否则,当年的郑国早就称霸了。

所以,两军在弘相遇时候,看到楚军的阵容宋襄公肯定相当震撼的。但是没办法,硬着头皮也要继续打。本来司马子鱼建议在楚军渡河一半的时候进攻,一举击溃楚军。但是,宋襄公却不这么做,而是待楚军列阵完了之后才正式对决。这样,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这也是“襄公之仁”的成语由来。说了这么多,那宋襄公为什么还是成为了春秋五霸呢?

一、前期风光,主持会盟

宋襄公,难道不知道自己的地位?宋国虽然在西周时期是个大国,那是因为当时周天子封了几百个诸侯。在春秋时期,宋国只是跟鲁国、郑国一样的中等国家。宋襄公能够主持会盟号召到了中原各个诸侯国的原因正是因为他击败了齐国,拥立了齐孝公为君。而宋襄公的影响力也因为这件事在政治、军事上得到了较高提升。

虽然,后来被楚国击败,但是前期在中原的征伐中宋国也是无往不利的。宋襄公敢于进攻郑国,虽然是郑国承认楚国霸主地位,不过也反过来看出郑国原来是承认宋国的霸主地位的。宋国当时不比其他诸侯国,他对中原姬姓国的征伐其实相比于称霸更多的是想复兴殷商。当时子鱼劝谏说:“天之弃商久矣,不可。”也可以看出,宋国一直都认为自己是商朝子孙。相比于后来几个宋国君主的碌碌无为,我们为什么不认可宋襄公的功绩呢?

二、“仁义”之名为后世评价甚高

今天我们觉得春秋五霸中的宋襄公有争议,是因为我们是从胜败的角度看。这个角度更倾向于荀子提出的五霸角度,即:“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但是,宋襄公的五霸地位是孟子提出的。为什么孟子会觉得他是春秋五霸之一呢?因为儒家的仁义,不以成败论英雄。如秦穆公一样,宋襄公拥立太子昭为齐国国君、在与楚国作战遵守战争礼仪。这些举动是儒家非常提倡的恢复礼制的标准动作,所以必然会受孟子的称赞。何况,宋襄公当时的确也做到了在中原地区,也就是狭义上的中国的会盟中原诸侯。这无论如何也是要成为霸主之一的。

三、文人的抹黑

宋襄公受到争议,其实也离不开文人的抹黑。在先秦文人眼里,宋与楚、秦一样,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己人。如果不是后来秦、楚成为大国,估计他们的地位也会和宋国一样是个笑话聚集地。所以,宋襄公的功绩也是由于“襄公之仁”这样本是遵守礼制的标准春秋战争礼仪被说成笑话才变得满受争议。

我们不如这样想,就算宋襄公的军队半渡而击楚军就一定能获胜吗?凭宋国的军队,一时击败了楚军也要回国防守,何不就这样光明正大的打一仗将仁义之名贯彻到底呢?


历史的影子


先说一下,春秋五霸的版本具体有哪些,然后再讨论宋襄公为什么有争议,以及为什么太史公把宋襄公列入春秋五霸。


版本:

《史记》: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

《荀子》: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白虎通·号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

《四子讲德论》:齐桓公、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越王勾践

《汉书·诸王侯表序》: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吴王夫差

《鲒崎亭集外编》:齐桓公、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

《辞通》:郑庄公、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综上所述,7个版本中,齐桓公、晋文公是全票通过,楚庄王和秦穆公也是 5票当选,越王勾践2票,吴王阖闾和夫差共计3票,宋襄公2票。《鲒崎亭集外编》有点偏向晋国,毕竟晋国称霸的时期最长。

  • 齐桓公

重要事迹:尊王攘夷,九合诸侯,北击山戎,南伐楚国,葵丘会盟

  • 晋文公

重要事迹:拔擢贤能、强大晋国;联秦合齐、保宋制郑;勤王败楚、称霸春秋

  • 秦穆公

重要事迹:称霸西戎,扩土千里;

不足:终生没有东扩,多次被晋国打败,国力无法在中原大国中称霸

  • 楚庄王

重要事迹:一鸣惊人,联齐制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

不足:只在小国间称霸,且未动摇晋国霸主地位的根基

  • 吴王

重要事迹:振兴吴国,称霸南方,破越败齐,称霸一时

不足:局部称霸,没有逐鹿中原,且最终被越国灭亡

除了秦桓晋文,其他霸主都有一些不足之处。但都在其在位时,都有霸主的事迹和国力。而宋襄公无论是从国力和地位,还是霸主事迹都是缺失的,甚至被沦为一个笑料存在。

宋襄公

子姓,宋氏,名兹甫,宋国第二十任国君,在位于公元前650年至公元前637年。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死后,齐国发生内乱,宋襄公率领卫国、曹国和邾国等四国人马打到齐国,齐人里应外合,拥立齐孝公,宋襄公因此声名鹊起。

宋襄公雄心勃勃,想继承齐桓公的霸业,与楚国争霸,一度为楚国所拘。公元前638年,宋襄公讨伐郑国,与救郑的楚兵展开泓水之战。楚兵强大,宋襄公讲究“仁义”,要待楚兵渡河列阵后再战,结果大败受伤,被俘,次年伤重而死。

这也是为什么被嘲笑了两千多年的宋襄公 不被认可的“霸主”原因,图霸主失败,兵败被俘,与上述霸主相比,差的太远

而太史公把宋襄公列为五霸之一,更多是考虑到宋襄公的“仁义”,毕竟汉武时期,儒家思想统一了国家。但“仁义”在春秋战国,更是妇人之仁。


木叶村第七班


历史上春秋五霸基本有两个版本,一说: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另一版本为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

《史记》,以第一种说法为版本。 但其中,宋襄公的地位是最为尴尬,最受争议的,甚至后来的很多人都觉得他根本配不上诸侯霸主的称号,而这一切都因他一直信奉“仁义”的结果。

宋襄公,名兹甫,他还有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叫目夷,属庶出。宋襄公是嫡长子,在传位上曾对他父亲说:目夷仁义,把国位传给哥哥吧。 这话把目夷吓得赶紧逃到卫国躲避。宋襄公“让国美名”(虽然没让出去)由此传开。

此后,宋襄公对外追随春秋首霸齐桓公,订立盟约,接受照应齐太子昭的嘱托;对内拜目夷为相,仁义治国,励精图治,使宋国有了争霸的基础。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饿死,五公子争位。宋襄公应嘱托两次起兵,终于迎立齐太子昭(齐孝公),帮助齐国平定内乱,名声鹊起。此时霸主空缺,宋襄公想效仿齐桓公会盟诸侯,继承霸主地位。目夷劝说:“以小国之力会合诸侯会引来祸患。” 宋襄公不听,毕竟旁边的小国郑国也曾“小霸”过(郑国开了春秋争霸先河,一度辉煌),况且宋比郑强大多了,他甚至想着有朝一日复兴殷商的统治(宋是商朝后裔)。

在第一次鹿地会盟没有结果后,宋襄公又紧接着提出了盂地会盟,目夷劝其带兵前往。宋襄公又不同意,说:“是我自己提出来不带军队的,与楚人已约好,怎能不守信用呢?” 盟会上双方发生争执,楚国早有军队防备,宋襄公被劫持。后来在鲁国的调停下,好不容易回到了宋国。

回国后,宋襄公开始了第三波作死。 气愤起兵攻打亲附楚国的郑国,楚军救援。 双方在泓水相遇,宋军已经在北岸布好军队,楚军才要渡河,目夷劝说趁楚军半渡攻击,宋襄公不听;楚军渡河后,目夷又劝趁对方军队散乱没布好发起进攻,宋襄公还是不采纳,说:“一个有仁德之心的君子,作战时不攻击已经受伤的敌人,同时也不攻打头发已经斑白的老年人。我又怎能忍心去攻打没有布好阵的敌人呢?” 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腿脚负伤,逃回宋国。泓水一战,宋国彻底丧失继续争霸的希望。

在晚年,宋襄公资助了在流浪的重耳(晋文公)八十匹马。后期楚国围困宋国,晋国救援,晋军设计退避三舍,大败楚军,历史上称为城濮之战,晋文公一跃成为霸主,算是回了宋襄公一报。

春秋时期,对于那个时代还算有普世法则的背景下,宋襄公以“仁义”之名争霸,可能是弱小的宋国唯一可以号召诸侯的“实力”了。





云暗雪山


春秋时期的霸主何止五个十个,每隔二三十年都会换一个的,只不过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比较突出而已,其实齐国、晋国能够算霸主的都有好几位,更不用说春秋时期首先称霸的郑武公了。宋国在春秋前中期不仅是一个军事强国,而且还是周礼固守的最后阵地,可谓在道义上也一直占有高地。


董元奔古典情怀


因为弱,没有太大的说服力,没有强大的实力作为支撑的基础,所以才被人质疑。

春秋五霸中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基本是公认的三位霸主,其余的两位根据不同的说法有不同的人物,特别是齐桓公和晋文公两位,春秋时期最为标准的两位霸主,实至名归,史称“齐桓晋文。所以各史籍皆全票通过,没有争议。秦、楚两国虽不被中原国家敬重,可秦穆公和楚庄王不论才干、功绩都十分显著,无法埋没,尤以当今视角来看,这两位有相当高的认可率,所以在各史籍当中秦穆公得票超大半,楚庄王也得到了宽泛认可。宋襄公在军事上的表现难以说得上是霸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