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果光緒皇帝一直討好慈禧忍讓慈禧,等到慈禧死後再變革的話能成功嗎?為什麼?

烏拉189025667


其實大清晚期的幾次該改革都是慈禧主導的,如果沒有慈禧的支持,洋務運動,還有後來的新政都不會發展的如此之快的,但是在光緒主導的戊戌變法過程中,慈禧卻沒有支持。其實一開始的維新運動,當時慈禧雖然說不上支持,但是也沒有反對,只是一種觀望太對,所以一開始的維新變法發展的還是比較順利的。

但是說到維新變法其實都只是表面上的工作,下發到地方上根本就沒有人執行,所以自始至終其實就一場鬧劇,戊戌變法有一個很極端的錯誤,那就是極大的影響到了以慈禧為代表的這些頑固派人的利益,所以到了後期慈禧不再只是觀望了,而是反對了。

而光緒這些人呢,自始至終都沒有什麼實權,所以只要慈禧一反對的話,變法就馬上失敗了。這個也是為什麼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因為沒有實權。

當時影響戊戌變法失敗的最大的原因是慈禧,但是沒有慈禧的話也是很難成功的。

首先就說題主說的那樣,等到慈禧死了之後光緒再變法,但是問題是光緒還是死在了慈禧前面,所以這個假設也是很難成功的。當然光緒的死因到現在都還是一個迷,到底是不是慈禧殺的呢?如果真的是慈禧殺的,那麼可以看到慈禧是不會看到光緒死在自己後面的,所以這個假設就很難成立。

其次來說既是沒有慈禧,光緒也很難成功,雖然說維新變法的內容我們現在來看,確實很不錯,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社會等等各個方面都是比較好的改革措施,比如說在軍事上學習西方的,然後籌建軍事學堂,重視火器,槍炮等等。政治上也是精簡機構,重用新人,在教育,社會上也是非常好的改革措施,比如說新辦學堂,廢除八股,開始籌辦西學,派留學生等等。但是這些措施在當時來說完全就是脫離實際的,最關鍵的原因還是光緒這些人沒有實權,即使沒有慈禧,當時這些改革也是觸及到了老一輩人的利益,支持光緒的大臣基本上是沒有的,比如說光緒在京城裁撤官員,被裁的有上萬人,大部分的官員都被裁撤了,但是又沒有給這些人找出路,至於那些剩下來的,或者還沒有裁撤的,會支持光緒嗎?

其實我們可以看到在古代中國改革真正成功的有幾次呢?即使有皇帝的支持,在很多時候依然是失敗的,雖然說皇帝的權利最大,但是畢竟還是要大臣來支持的。維新變法就是因為沒有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而且又操之過急,所以才會失敗,維新變法的失敗直接原因是慈禧,但是根本原因還是自身的問題。變法過於單一,自上而下,沒有考慮實際問題,操之過急等等問題造就了戊戌變法的失敗。


中國歷史研究所


如果光緒皇帝一直隱忍到慈禧一命嗚呼的話,他為什麼要發動變法?

誠然,光緒皇帝如果能夠一直好好地討好慈禧,在他“親爸爸”面前裝成一個聽話的乖寶寶的話,慈禧確實不會對他怎樣,讓他好好當他的“傀儡皇帝”,她自己好好當自己的老佛爺,繼續主宰清政府的命運。

等到慈禧老死之後,清政府的實權自然便會落到光緒皇帝的手裡,到了那個時候,光緒皇帝的話便是聖旨,想幹什麼便幹什麼。

可是,如果光緒掌控了實權的話,他還會被康有為和梁啟超他們忽悠著去變法嗎?恐怕不然。

慈禧這個女人權力慾極強,否則的話,她也不會在咸豐皇帝死後聯合奕訢發動“辛酉政變”,從而一手毀了咸豐生前所有的佈置和後手。

咸豐皇帝臨終之前為了避免朝臣擅權,造成君弱臣強的局面,同時也是為了避免慈禧變成下一個呂后或是武則天,他一邊任命了所謂的顧命八大臣,然後又讓慈安和慈禧各掌一枚印章,為的便是讓他們相互牽制,讓載淳能夠安安穩穩地長大並親政。

然而,咸豐不過死了兩個月,慈禧便迫不及待地發動了政變,讓咸豐辛辛苦苦留下的後手付諸東流。

慈禧也自辛酉政變之後開始掌控了清朝的國柄,時間竟然長達47年,在這一點上,即便是武則天也不如她。

她給兒子載淳定的年號也充滿了政治意味,“同治”,意即她要和皇帝兒子一起統治天下,當然了,實際上是她一人統治,畢竟皇帝兒子年幼不懂事,後來懂事了,她又不願意還政給他。

所以,同治皇帝在成年之後過得很鬱悶,一直活在慈禧的陰影之下,只能在後宮裡過他的帝王生活,最後年紀輕輕便抑鬱而終了,死時不過19歲。

慈禧對自己的親生兒子尚且如此狠心,更何況一個光緒皇帝?

慈禧為什麼會選擇光緒皇帝接同治皇帝的班呢?

一則光緒皇帝載湉是慈禧的親妹妹的兒子,從血緣關係上來說,載湉和她的親屬關係更親。

二則載湉的生父奕譞也是慈禧能夠成功發動辛酉政變的一個功臣,讓載湉當皇帝,顯然能夠拉攏奕譞成為自己的鐵桿支持者。

不過,慈禧雖然讓載湉當了皇帝,卻不代表她會讓載湉真正地掌控皇權,一如她的親生兒子載淳一樣,她需要的只是一個乖乖聽話、在後宮裡好好享受生活的皇帝,而不是一個會對她的權力造成威脅的皇帝。

所以,當時只有3歲多的載湉便成為了最合適的人選。

只是隨著光緒皇帝的長大,他也逐漸看懂了一件事——他雖然是皇帝,可是卻沒有皇帝的權力,反倒是他的“親爸爸”慈禧太后更像是一個皇帝。

載湉是皇帝,但是當國的卻是慈禧這個女人,這麼一來,清政府必然會分成兩派,一派支持光緒皇帝,一派則支持慈禧太后,即帝黨和後黨。

後黨之所以支持慈禧,是因為他們已經通過支持慈禧獲得了政治利益,如果轉而支持光緒的話,他們不確定自己能不能得到更多的政治利益,或者說光緒在奪回皇權之後會不會給他們想要的利益,甚至是光緒會不會秋後算賬。

因為這一點,所以他們不願意也不敢去冒險支持光緒,不然惹怒了慈禧,光緒又不成功的話,他們可能會死。

帝黨之所以選擇支持光緒皇帝,說白了是因為他們沒有從慈禧手中獲得足夠多的利益或者根本沒有獲得利益,所以想要通過支持光緒皇帝去獲得他們所想要的政治利益。

翁同龢為什麼會支持光緒?一則是他是光緒的帝師,天生便有受到光緒皇帝信任的優勢,只要光緒掌權,他必然能夠得到重用,成為一代權臣;二則是慈禧不願意用他,所以他只能選擇光緒。

康有為為什麼會拋開已經掌控了清王朝幾十年的慈禧太后,傻愣愣地跑去支持光緒?看看康有為這廝的履歷便可明瞭。

康有為雖然自視甚高,可是他從14歲開始參加童試,考了兩次沒有考上,第三次有沒有考過?可能也沒有,但是他有祖輩餘蔭。

他參加鄉試的時候更慘,他從19歲的時候開始考鄉試,一直到了36歲,第七次參加鄉試的時候才中了舉,用了19年的時間!反觀他的學生梁啟超,簡直是一個地一個天,小梁11歲中秀才,17歲中舉人,不可謂不風光。

可見,康有為要想走正兒八經的科舉之路的話,別說旁人對他沒信心了,恐怕連他自己也沒有信心。

1895年的康有為已經37歲,人生已過一半,他心裡能不著急嗎?所以,他想要坐火箭往上升的話,只能另闢蹊徑——拋開慈禧去討光緒皇帝的歡心,成為光緒跟前的紅人,然後幫助光緒掌控實權,如此一來,他還怕得不到權勢?

光緒皇帝又為什麼會被康有為忽悠,會用康有為?說白了,光緒和康有為的目的在本質上是一樣的。

光緒也不甘心當慈禧的傀儡,他也想從慈禧的手裡奪回屬於他的皇權,康有為這時候所提出來的變法便成為了光緒奪回皇權的一個契機和突破口。

所以,光緒皇帝之所以會點頭答應陪康有為他們玩一場變法的鬧劇,實則是想借助變法打垮慈禧,從而掌控實權,當一個真正的皇帝。這一點,從後來光緒默許了康、梁等人策劃所謂的“圍園殺後”便可見一斑。

然而,如果光緒真的能夠一直忍到慈禧去世的話,慈禧一死,他自然也能夠順理成章地從慈禧手中接過權力的交接棒。

此時的光緒皇帝憑什麼還會去聽康有為一頓漏洞百出的忽悠?更何況,康有為所提出的變法說到底也會對他的皇權產生一定的威脅。

所以,光緒能夠老老實實地等慈禧老死的話,他幾乎不可能會選擇變法,自然也就談不上變法會不會成功了。


寧糊塗


題主有兩個誤區:

第一、慈禧並不反對變革。

實際上在甲午戰爭之前,大清那一點點可憐的改良,例如留美幼童,建海軍,建工廠,都是得到了慈禧太后支持的,因為慈禧是個實用主義者,她覺得洋槍洋炮對維護滿清統治有用就支持。

現在經常拿慈禧坐火車這個段子來笑話慈禧保守,實際上當時中國最長一條鐵路就在慈禧眼皮子底下修的,她要是不同意怎麼修得起來



相反,光緒被清流師傅教成了一個落後於時代的書呆子,對洋務不感冒,例如他對李鴻章創建的天津武備學堂完全按照德國軍事教育就不滿,專門下旨說西法未必可靠,還是要學生多學儒家忠義之學。

甲午戰爭之後,可以說變法是大部分士大夫的共識,光緒在搞戊戌變法之前,專門向慈禧尋求支持,慈禧說凡是圖富強、揚國威的事情,都可以變一變、實行一下。只是,如果把我大清人的衣服都改成日本人的樣子,初一、十五也不拜祖宗了,那是得罪祖宗,斷不可行。也就是說變法可,變衣冠不可,與光緒並沒有本質衝突,光緒也沒想過要剪辮子、穿西裝。

第二、光緒變法是一場設計者狂妄、主導者急躁的鬧劇


光緒皇帝和崇禎有許多相似之處

光緒為人魯莽衝動,並不是一個成熟的政治人物,戊戌變法的103天裡,光緒發佈了240多道聖旨,範圍涉及經濟、文化、軍事的方方面面。那下面當官的肯定說皇帝是怎麼了,一天一個樣,是不是有病。所以大多數地方都是不理會這些詔書的。

這就是因為光緒竟然真的相信康有為說的,假如變法的話最多三年就可以超過日本了。這個和日本說三個月滅亡中國一樣可笑。也不想想,日本變法也是變了三十年才成為現在這樣。

他依賴的變法顧問康有為實際上是一個“妄人”,好說大話,實際上對西方政治並不是很瞭解,只是妄想借變法一步登天,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戊戌履霜錄》的作者胡思敬曾一針見血地指出:“窺其陰謀,意在奪中央政府之權,一切權力歸制度局;奪中央六部之權,一切權力歸十二分局;奪地方督撫將軍之權,一切權力歸各地方民政局。這樣一來,則天子孤立於上,舉國上下都是康黨的私人啦!”

當時許多支持變法的大臣都反對康有為的胡作非為,但是光緒不聽良言,甚至為此貶斥了自己的師傅翁同龢。

與人們想象的不同,光緒親政後,除軍國大事慈禧會過問之外,其他事務光緒可一人做主。慈禧在開始時,也並未干涉光緒變法,只是光緒突然下旨撤換禮部六堂官,慈禧才開始插手變法,要求光緒勿操之過急。而真正導致慈禧決心幹涉變法事務的,是9月18日,御史楊崇伊奏摺中指稱變法黨人欲請伊藤博文來華,“將專政柄”,將祖宗天下交給日本人手中。這是慈禧無法容忍的。



關於此事,楊崇伊並非造謠。康有為在他的《自編年譜》裡曾說,自己當時與日本駐華公使矢野文雄一起籌備中日兩國合邦的大會,並在大會的方案、議程等各類文稿做了極其詳備的論述。“擬聯合中國、日本、美國及英國為合邦,共選通達時務、曉暢各國掌故者百人,專理四國兵政稅則及一切外交等事,別練兵若干營,以資禦侮。”六君子之一的楊深秀上書光緒:“我皇上早定大計,固結英、美、日本三國,勿嫌合邦之名之不美,誠天下蒼生之福矣”,勸光緒帝不要嫌棄合邦的名聲不好聽,這是在為天下蒼生謀福利啊!刑部主事洪汝衝認為,中日文化同屬中華文化,兩國“即合為一國,亦不為怪”。

當然這麼可笑的東西,日英美國家的代表基本上當成一個不可執行的笑話。光緒帝自己也沒將這個建議當回事,但慈禧不知道啊,所以立即要求光緒中止變法,把維新黨人貶斥。

康有為等維新黨人,為了挽回被趕出政壇的命運,企圖拉攏袁世凱兵變,讓一場失敗的變法陡而成為一場未遂的宮廷政變。這才導致慈禧迫不及待地將光緒皇帝幽禁在瀛臺,抓捕維新黨人。

康有為偽造的與光緒帝合影

康有為出逃後,在外國媒體前把自己打扮成一個失敗的英雄,但提供包括光緒皇帝的衣帶詔、譚嗣同絕命詞和遺書,乃至咸豐皇帝遺詔以及其他證據,大都系自己偽造。他對慈禧十大罪狀的指控也有泰半是空穴來風。但他藉此將慈禧描述為一個貪婪專橫的女暴君的形象卻十分成功,以至於直到今天,都成為人們心目中慈禧太后的標準像。


海軍史研究會員


百無一用光緒帝,光緒是歷史上罕見的草包皇帝,就算是慈禧早死20年,他都不可能成功。

智慧有缺 能力有缺

光緒帝好歹是做了幾十年的皇帝,史書應該沒少看,戊戌變法之前光緒帝已經25歲了,我們不要求他能像康熙皇帝那樣8歲就開始培植親信,但他從15歲開始,哪怕是20歲開始,作為名義上的大清領袖,也能培植起幾個用的上的親信吧,然而答案卻是一個都沒有。你能在史書上找到比光緒還要草包的皇帝嗎?一直到了25歲,遇到了幾個不知所謂的書生,靠著不知道哪裡看來的幾本破書,什麼東西都沒有,就敢參與到最高級別的政治鬥爭中來,好歹大家都是讀書人,歷朝歷代以來,有誰成就一番事業是靠幾個書生能成事的?說他們幾個是草包,都是抬舉他們了。還想著指望袁世凱,一沒給人家權,二沒給人家錢,三沒給人家名,四沒給人家承諾,一個個的把變法、政變當成是過家家一樣,歷史上就找不到一群比他們還要草包的了,就這樣還政變,簡直就是不知所謂,難怪光緒做了那麼多年的皇帝連個有用的親信都沒有,有智商的都門清,早就看出來了光緒帝就是個草包,誰敢給他賣命了。這或許就是一開始慈禧由著他們幾個亂來不阻止的原因了,遇到這麼一個草包皇帝,誰能撼動慈禧的地位了。



魄力有缺

作為名義上的大清領袖,光緒有無數次的機會幹翻慈禧,不滿慈禧的人那麼多,但凡有有可能,誰不想幹掉這個老妖婦了,而現成的聖祖康熙的例子就在那裡,慈禧只不過是一個孱弱的老婦人而已,就算光緒帝沒腦子,但只要有一腔血勇,一刀捅死慈禧,自然會有人公佈慈禧的十大罪狀,然後山呼萬歲萬歲萬萬歲。連這一點魄力這一點血勇都沒有,還想幹成大事業,再給他三百年都不可能。


清末是一個換了顏色的時代,無數能人異士、英雄豪傑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後繼,盡幾十的時間,才收復了河山,重整了天地,這樣的事情豈是一個草包能做到的。

這裡是達達說歷史,敬請關注!


達達說歷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其實很多人誤解了戊戌變法的實質。

康有為他們搞的戊戌變法,不僅僅是宣佈的那些教育、軍事、經濟的皮毛,而還有更厲害的。

當時他們宣佈的其實是第一期,還有第二期、第三期。

康有為後來介紹,光緒默許了以下變法:制訂憲法、開國會、君民合治、滿漢平等、皇帝親自統帥陸海軍、改年號為維新、斷髮易服及遷都上海等。

其中最關鍵的就是憲法、國會和所謂軍民合治,說通俗點就是君主立憲制度了。

而後來慈禧搞得那些東西,其實就是康有為最初搞得那些皮毛,不涉及核心的政治。

日本明治維新為啥能成功?

根本在於改變了封建制度為資本主義的君主立憲。

從封建幕府統治,變為日本新興的資產階級統治。

日本資產階級為了發展日本,爭取自己的在世界上的一席之地,全力學習西方的一切,尤其是政治制度。

這樣,日本才強大起來,不亞於西方列強。

然而慈禧搞得那套,其實同洋務運動沒有本質區別。就算搞得再好,也不可能和列強對抗,因為骨子裡換湯不換藥,控制國家大權的是封建權貴階層。

他們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會盡全力阻擋新興資產階級登上權力舞臺。

所以,戊戌變法不是慈禧太后一個人反對,幾乎整個滿清權貴集團都反對。

打個比方來說,滿清的鐵帽子王們對國家其實毫無貢獻,巨大的財富來自於國家撥款和作為地主的收入而已。

一旦國家權力被資產階級掌握,國家大筆撥款肯定就沒了。而這些土地都是滿清當年靠武力搶來的,很容易被新的國家也用同樣的方法搶走。

所以,他們不可能放權,不可能支持戊戌變法。

甚至直到滿清最後滅亡之前幾年,他們還在耍花樣,搞假君主立憲,弄了個什麼皇族內閣。

拒絕放權最終的結果,就是武力被人奪權,最終雞飛蛋打,什麼都不剩下。


薩沙


光緒並不是一直來都沒有實權的,在某一段時間內,慈禧也曾還政於光緒,自己退居幕後。直到後來光緒的舉動徹底觸怒了慈禧,慈禧才剝奪了光緒的權力並將光緒軟禁。



實際上,導致慈禧徹底剝奪光緒權力的導火線正是百日維新。

有些人認為,百日維新之所以失敗,是因為袁世凱的告密。其實這只是表面上的原因,往深層次裡看,百日維新之所以失敗,根本原因就是觸動了以慈禧為核心利益集團的利益。

慈禧能執掌清朝的政壇半個世紀之久,是因為慈禧的政治主張符合大部分貴族階層的利益,從而獲得了他們的擁護。光緒要變法,不僅僅是要對抗慈禧,而是要對抗慈禧所代表的利益階層。光緒的實力太弱了,在朝廷中沒有什麼根基,根本無力去對抗這個龐然大物。即便是光緒忍辱負重,等到慈禧死後才開始變法,也無力去撬動當時的局勢。



一方面是敵人太強,另一方面則是隊友太坑。

維新變法的領袖人物是康有為。有著南海聖人之稱的康有為,其所作所為一直為人所詬病。比如說,在百日維新失敗後,康有為跑到了海外,偽造了一個光緒帝的衣帶詔四處招搖撞騙,騙取錢財。

此外,康有為的一些政治主張,簡直令人瞠目結舌。康有為認為這個世界上白種人的基因最為優秀,想要拯救中國,必須要進行基因替換,讓白種人的基因取代黃種人的基因。另外,康有為還建議,組建一個日本、美國和清朝的聯合政府,將三國的事物交由聯合政府管理。




除了領袖康有為,維新變法的骨幹人物如譚嗣同等人,空有一腔熱血,但是書生意氣,在政治眼光和戰略眼光上確實差了一點火候。比如說譚嗣同就提出,西北這些地方,土地貧瘠,人煙稀少,還不如賣給列強,把換來的錢用於變法。


現在想來,如果當時康有為這一波人掌控了局勢,那真是一件相當令人後怕的事情!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也是不可忽視的。慈禧死的時候已經是1908年了,那個時候的大清朝已經積重難返了,不從根本上改變制度,從內部的變法就是撓癢癢而已,已經不起作用了!


小鎮月明


變革還是會失敗,要是光緒一直跪舔,權力穩穩的收入囊中。

  1. 光緒為什麼要變革?或者說光緒為什麼大刀闊斧的改革?因為權力鬥爭,當時的清政府基本上已經接納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觀念。包括慈禧,她是不反對改革的。她反對的是自己一手教出來的好皇帝要架空自己。慈禧實質反對的是自身權力的丟失,眾所周知,戊戌變法僅僅維持了百日。因為戊戌變法太狠了,撤走一批重要官員,啟用梁啟超,康有為等維新人士。步子邁的大了還容易扯蛋呢,何況你扯的是一根陷入腐朽的蒼天古樹。你扯到樹的根了,樹倒了也會砸向你的。
  2. 等慈溪死後,光緒自然而然成為大清這艘古老戰艦的掌舵者。但是變革依舊會失敗。因為光緒帝的理政能力真的讓人堪憂。光緒的治政才能前期如孩童一般,在戊戌變法前期階段,慈禧是真的放權給光緒了。不存在傀儡說法了,據史料記載,光緒一天簽發上諭上百條之多。給康有為等人直接官階六品起步,別看不起六品啊。六品起步不是鬧著玩的。而慈禧也只是收回了一倆條一品官員的任命權。光緒治政才能典型的只能打順風局,可是當時的大清屁個順風局給你打。慣用鴕鳥政策,治國理政順利時,態度端正進取心爆棚。一旦遇到挫折如甲午戰爭後期,維新變法後期一樣。不敢,不想,也不會收拾殘局。割地 ,割! 賠款, 賠!擦屁股的事情全部丟給李鴻章。戰是我打輸的,丟人的事情還是要你中堂大人來幹,隨即馬關條約簽訂。(歷史小知識,黑鍋大俠——李鴻章)

大乘


別人都說光緒觸動到貴族利益,我想說的是滿清以來,沒幾個貴族高官壓得住皇帝,再則是光緒最擔心的是自己的身體,光緒的身子從小不好,自己再清楚不過,不可能能熬到慈禧去世,而且他作為一個皇帝,內心也是強烈地想獲得自己的政治權利,但始終是太年輕,沒有很成熟政治敏感性,而且現在來看康有為簡直是個大忽悠,被洗腦得對形勢非常樂觀,說白了,沒有在朝野上找到或者培養一個真正強有力的政治盟友,卻想著從外空降一批像康有為這樣的學院派學者,都稱不上政治家,勢必引起朝廷那些高官牴觸,結果可想而知。最後是光緒的人格魅力,或者說口才還不夠好,這跟他的從政經驗尚淺有關係,沒辦法從朝廷忽悠一批人給他賣力,甚至還沒法看透一個人,如袁世凱。所以總結下來,第一光緒身體不允許他繼續等;第二光緒組建的團隊班子差,甚至還得罪了朝野;第三作為領導的光緒能力不夠,經驗不足。綜上原因導致最終變法失敗,跟時間關係不大,正所謂天時地利人和,網友說觸動權貴的利益,其實這很片面的,作為一個滿清時代的皇帝,如果有實權,不用擔心這些的,雍正就是例子,光緒完全可以先把大臣忽悠過去,奪得大權後再實行自己真正想要的變法,以上為個人見解,請網友們點個讚唄!


潮人金日說


熬死慈禧,光緒再指點江山,這本是上上策,怎奈皇帝身邊一幫二百五。以光緒的智商,熬死慈老孃們也幹不出什麼大事。

一、外部環境。其時列強紛紛把中國當做一塊肥肉,如果滿清像日本那樣發生黑船事件即早早變法,或許還有得一說。等到小日本子都國富民強了,列強還讓你安心變法嗎?

二、內部環境。滿清攜手蒙古以孃舅之誼奴役統治中國,如果變法徹底,中國是復興了,滿蒙的蛋糕沒了。皇帝也是需要各路諸侯支持的,動了即得利益者的蛋糕,你以為皇帝真是天子嗎?各路"清君側"的叛亂讓你焦頭爛額。

三、改革不徹底。後來的"皇族內閣"我們看到了,即不想失去皇權的專制,又不想動搖滿蒙貴族地位,這樣的改革就是隔靴搔癢,沒用。

綜上,如果熬死慈西宮,光緒皇帝有那麼高覺悟,實施真正的改革、君主立憲,國內貴族不會答應。正所謂真改革亡滿清,不改革有亡華夏的危險。

衷心感謝武昌起義。


荒井胡桃


變法失敗其實和“大寡婦”的牽連並不多,雖然是慈禧軟禁光緒結束了這場變法,但即便慈禧去世,光緒變法面臨的困境並沒有一絲改變



慈禧反對變法嗎?沒有!雖然歷史上對於“大寡婦”的罵聲多於讚揚聲,但光緒實施變法時,她確實沒有反對,甚至還是支持的。她也希望中國能通過變法強大起來,只不過,變法觸動了其他太多人的固有利益,這才引起那些人的“群起而攻之”


先看一下光緒的變法觸動了哪些人的利益?出身八旗的王公貴族、八旗重臣、八旗軍、綠營軍、太監,甚至那些一直支持“洋務運動”的南方大臣都被排斥在外,從朝堂來講,基本得罪完了;而依賴的還是剛剛提拔的那些“維新派”,這些人連一點根基和可依仗的資本都沒有,單憑一腔熱血就想去改變整個時局?空想大於實際



再打個比方,假如慈禧去世,能改變什麼:

洋人看光緒的面不侵犯中華?不可能!所以,被瓜分的危險並沒有降低;

改變義和拳的興起?更不可能,義和拳針對的是洋人,只要洋人在,衝突就無可避免;

改變滿朝文武對變法的態度?也不可能!慈禧不在的話,說不定就兵變了;



從上面可以看出,慈禧死不死並不能對形勢的發展構成影響,變法之所以失敗,還是變法本身沒有考慮周祥,而且康有為等人提出的“賣新疆”、“並日本”等建議更是激起民間百姓的反對,這麼一來,變法連一點“群眾基礎”都沒有,失敗就成了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