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去阿里上班,負責哪個部門都行,可以學任何東西。但月薪只有二千,沒年終獎,你幹嗎?

英雄拒絕黃昏


博主你是來搞笑的嗎?如果沒有期限限制的話,我願意幹一年,一年之後就自主離開,我只是想在那個圈層混個臉熟,當然至少是職業經理人級別的,單純做一個員工是不會去的,大家要知道某某錘子手機CEO 僅僅是因為混了個臉熟就拉投資做手機完成了自己的夢想,雖然最後夢想失敗了,但是人家圈層不一樣了,接觸的人越多了,大家要知道一個人的經歷就是他一輩子最大的財富,如果你能在這樣的工作環境幹一年,不知道你能學到多少東西,你只要服務好3個比你高級別的人,通過他們三個去認識更多的企業家,一定要學會混臉熟,還有就是要學會說話,等那天你有好多創意,或者你得到了一個好的創意,自己想開公司拉投資都是有很大的機會的,不管人家投不投,至少他認識你願意給你機會讓你說出你想幹什麼,那個人不想把自己活成輝煌,只是現實不允許罷了,就像我只能在博主下方碼碼字,下午喝點茶,晚上喝點小酒,早上不敢懶床,怕私信沒人回覆,中午也只能點外賣,自己做飯耽擱時間,所以說有機會一定要把握住,博主我看好你


自媒體創業者小貓


不好意思啊。這是我的經歷親身經歷。自己在其他地方打小工時候是一個月四千五,換了個房地產公司美其名譽狗經理馬經理朱經理但月工資3000,還讓我談發展,還說以後怎樣怎樣,以後狗屁的以後誰知道明天會下雨刮風。眼前的生活都苟且不來我相信你一定到不了遠方。遠方沒有詩和姑娘也沒有烈酒和理想,生活最簡單的是吃飽了。吃飽了才能站起來走下去。才有時間思考學習。稀缺這本書就說明了這些現象。最低工資標準永遠是給吃不飽飯和吃不上飯的人定的,最忙碌最平凡最累的人永遠最是貧困線的保持者和掉隊的。


詩在流浪


這個問題有意思了,其實我剛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也特別想反問一句,如果你能讓我去阿里做個部門負責人,我每月給你2000行嗎?

這當然是認真的開玩笑了,說實話,如果我們進入職場的起點比較好的話,就更容易成功。

阿里有馬雲這樣開明的領導,工作氛圍特別棒。我這不是在吹牛,我也認識一些在阿里工作的人,大家都是讚不絕口。不要為了錢而工作,特別是剛步入職場的新人,進入好的平臺鍛鍊自己的能力就是在跟時間賽跑,越早的擁有超凡的能力,就越容易化被動為主動,把能力轉化為金錢和權力。

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最近大火的電視劇《都挺好》裡的蘇明玉,同時打三份工收入才3000多,乾的都是一些低級的、重複性的工作,給人發發傳單,貼小廣告什麼的,平臺肯定不會太高。老懞都給他分析了,想攢夠30萬出國留學,他在小平臺工作,每天不吃不喝也要攢10年。可見老懞,對這樣的小平臺的發展,也是非常不看好的,因為根本沒有多少提升空間。就算起點再高,10年以後還是那樣,那不是白扯嗎?而作為大平臺眾誠的銷售,幹好了一年提成就三四十萬。我想這也能很好的回答上述的問題了。




沙漠紫萱


這個只能看自己想要得到什麼了。

如果你是直衝工錢的,就沒有必要去。

如果你是為了今後打基礎,為了職場積累人脈或經驗的話,當然可以去嘗試。

我有一熟人,大學畢業在社會上闖蕩了一兩年,換了幾次工作,直到有機會,碰到了一個與自己所學專業相關聯的工作。做了兩三個月,就把做的那一行都學透了,於是就跟老闆說,可不可以把他調到另一個工作室?老闆說,那個工作的工資要低一些。我這個朋友說不要緊的,我就想看我學不學得會。當時他對我講這些時,我就心知肚明,他是想把那裡的工作環境都摸索一下,瞭解一下。為今後自己獨立開工作室打好基礎。

果不其然,只一年不到的時間,他就辭職了,回到他老家那邊的一個鎮上開了一個自己的工作室。

現在偶爾與他聯繫聊天時,從他的口語中,明顯的感覺到他的事業做得有聲有色。


酒琬澄


別高估了自己的【學習力】,也別低估了【錢的重要性】。老規矩,先講一個真實的故事。

故事:不發工資,不發工資我也可以堅持幹半年,我信你個鬼。

2012年,我在一家房地產公司工作。

當時公司新開了一家擔保公司,經營狀況並不太理想。

於是擔保公司老闆請我過去講一堂課,給員工做做鼓勵。

當時我就很直白的給大家說,公司現在的經營狀況不太理想,需要大家堅持和看清未來的方向。

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公司有三個月不發工資,你還在這家公司幹嘛?

有一個年輕人信誓旦旦的給我說:

“哪怕半年不給我開工資,我在這裡可以學到很多東西,我會一直堅持。”

當時大家給他了熱烈的掌聲。

但我心想我信你個鬼!果然不出一個月他就離職了。

首先,千萬不要低估錢對你的重要性。

以前在做招聘的時候,很多來應聘的人都會跟我說。工資不重要是來學習的。

但當我給他說,那你是否可以平薪甚至降薪來我們公司的時候,他們大多數都是猶豫的,甚至直接拒絕了。

那既然錢在你心裡並不是那麼的。一文不值,為什麼還要說那樣的廢話呢?

是不是感覺太虛偽了?

就是感覺自己在用話術套路人?

現在這個社會錢對於每個人來說都非常的重要,尤其是對於剛剛步入職場的人。

是2000還是5000的基本工資就是他全部的生活費。

其次,不要高估了自己的學習能力。

如這個題目所言,如果自己能夠進入阿里,就感覺進入了知識的海洋,怎麼學都學不夠,自己會成長很快。

本人並沒有在阿里工作過,但是目前的公司也是國內top互聯網公司。

實話跟你講,千萬不要高估自己的學習能力。不是對你自己不自信,而是你根本把控不了。

① 時間上。到時候你在這樣的優秀的互聯網公司,每天都會忙忙碌碌加班加點。很多時候你回到家的時候基本就已經是凌晨了。

② 精力上。每天接不完的項目,做不完的報表,那麼你還有精力再去考慮學習的問題嗎?絕大多數人都會累的精疲力盡,都想輕鬆娛樂一下。

③ 環境上。像阿里這樣的大公司固然有非常多你可以學習的地方,但你並不一定能學的會。比如他們的產品研發,甚至一些管理幹部的領導能力,並非你意識一會兒就能學習會的。

奉勸不要太高估自己的學習能力,腳踏實地更重要一些。

最後,踏踏實實找一份自己匹配的工作最靠譜。

做為職業生涯規劃師,幫很多的應聘者做過面試輔導。

很多人都一心想進大廠,如阿里,騰訊美團這樣的公司。

但我的建議是找一份更加匹配的工作才是最靠譜的。

你的能力到什麼高度,你的薪資期望是什麼水平,要和你應聘的崗位能夠有一定的契合度。這樣的工作你幹起來才會得心應手,發展才會有前途。

總結起來就是不要好高騖遠,不要高估自己和低估環境,同時踏踏實實。

關注@職乎哲也,國際認證職業生涯規劃師。


職乎哲也


不是我不幹,問題是阿里不幹。

以前我協助老闆管理一家大公司的時候,經常碰到類似的情況,主要是一些半生不熟又愛攀關係的人,一聽說我在某家大公司上班,還跟老闆走的近,就想把自己的親戚或者孩子介紹過來,他們的話術幾乎千篇一律:

“你看能不能給他安排一個位置,做什麼都行,工資你看著辦,不要都行,我主要是想讓他進去鍛鍊鍛鍊,學學東西、見見世面,以後也好有個出路。”

唔,我要是能安排,就不用請示老闆了。對這樣的事情,老闆早就有言在先:英雄不問出處,有些人介紹人進來,可以,用賢不避親嘛。但是,他得符合條件,按照正常的面試程序走,否則你即便免費給我打工、不要錢我都不要。我們是大公司,不缺那點工資!

我想,像老闆這種想法的不在少數,越是大公司和知名公司,尤其是像阿里巴巴這樣的佼佼者,誰會在乎你那點工資呢?別說月薪2千了,就是月薪2萬、20萬又能如何?人家根本不缺那點錢。

所以這個問題提的有點讓人好笑。你能不能去人家那裡上班,根本不是多少錢的問題,而是人家要不要你的問題,竟然還問“你幹嗎?”見過不要臉的,但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換句話說:你不符合人家的招聘要求,免費給人家打工,人家也不會要;你符合人家的招聘標準,給你月薪10萬也不是什麼令人驚訝的事!

至於說什麼年終獎,那更是無稽之談,人家阿里那麼大公司,還缺你那點年終獎?豈不是可笑!

年輕人做夢是好的,有夢總能刺激一個人不停的奮鬥,但是做夢不代表胡思亂想,搞一些不切實際的東西,想一些不太現實的問題。

當然了,話我也不說滿,像題目中的這種極端情況,也有可能出現。比方說,你是某名校的學生,需要搞短期的實習、實踐,恰好阿里有這樣的臨時性項目,經過校方牽頭,面試覺得你和一些學生合適,兩方面一拍即合倒是有可能的。

但這種情況畢竟難得一遇,而且只是實習,至於說“負責哪個部門都行”就不符合實際了:你拿不拿工資事小,把人家管理搞亂了事大。我還從來沒有見過說不要工資反而可以負責好一個部門的。企業不會拿自己的部門和組織開玩笑,這根本不是錢和獎金的事,真這樣做的老闆那簡直是兒戲!

所以,要尋開心,也要找一些小公司,或許能遇到幾個奇葩,但找阿里這樣的知名公司,最後的結果恐怕是自取其辱——把對方都當弱智嗎?

歸根結底,不是一類人,連思維和想法都無法同頻,真可謂“夏蟲不可語冰”,如果我能去阿里上班,那根本就不是工資和獎金的事,跪舔還來不及呢,明白了嗎?

我是作者@喻派職言,今日頭條簽約作者,15年人力管理經驗的職業導師,有料有趣有態度! 以上內容均為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和抄襲。

喻派職言


一一般的大型更長,應該有這個活。我最少都能給找三個。

怎麼著?三個小時能幹完的活。我見我有個朋友她幹了三個公司的活。靠一個人6000多。就是這個活兒怎麼幹就看自己安排啦。

我這個朋友讓給打掃辦公樓。哪一個部門關鍵?或者哪一個部門能推遲?因為他都拿定主意了。反正我每次到她家,她都在屋裡。目前當下最好乾的兼職活應該就是這個活兒。你班的招生獎三個到的再來一個,他跟我說有一個有11個十幾個房子,房子裡頭不管房子外面。我有一個才30多個平方啊。有一個友善哈茲。什麼玩意兒取錢了應該好辦?現在每個單位一旦檢查了,他們通通自個兒都打掃房間幫忙了,應該沒什麼問題。要麼你就再替人家辦點兒什麼事。就是跑幾步嘍。還有一個,嗯,幫人家處理雜七雜八的活。這三個一般的應該有2000左右。可以。哎,我感覺很多哦,我都收了三個吧。


可可我可我不要可我不


我肯定去幹啊,這樣好的機會,可以學習任何想要學習的東西,每個月我給公司兩千當學費丟失可以的,更別說公司給我了工資了。

為什麼這樣說呢,其實非常簡單,我們人生有50年左右在上班,去阿里學習五年到八年,我想出來之後一定可以成為大咖。

阿里現在是世界五百強公司,如果能夠進去自然首先能給自己鍍一層金然後以後找工作有阿里這個背書以後去哪裡找工作都比較方便,以後也就有了更好的人生。

很多剛畢業的學生都想要學習更多的知識,都會先選擇一個大公司,當然薪資也會比較低,畢竟崗位最低,但是就是為了學習東西。像阿里這樣的大公司,如果可以進去,這是多少學生的夢想也是多少在社會上混了多年人的夢想,所以說為了進去就算倒貼錢我也覺得合適。

我在社會上混了這些年,一直在小公司折騰,一方面是學歷不咋樣,另一方面則是沒有大公司的背書,但是想要進去一個大公司,首先是學歷但是比學歷更重要的是大公司的背書。


豆芽菜說職場


我不幹,因為憑我現在的能力讓我去阿里哪個部門當負責人我都極有可能把這個部門毀了。我會連累很多靠真本事來這個部門工作的人。公司不是學校,不是所有東西都能一邊學一邊做的,那得要基礎。一個小艇都開不好的人拿什麼開遊輪。


職場小零食


如果問題改為:如果讓你去阿里實習一年,哪個部門你都可以選擇,可以跟著其他同事學東西,但月薪只有二千,沒年終獎,你願意嗎?我覺得還靠譜些。

如果是我大學剛畢業那會有這樣的機會,我想都不會想肯定去。因為裡面有我想要的東西。 關鍵是人家得要我。

很多事情不盲目幻想,比如加入中了五百萬我要怎麼樣之類。去還是不去,都得想明白這幾個問題:

1: 你為什麼想去,你想去阿里得到些什麼?

無論是奔著名還是奔著利,還是奔著好的背書,能學到東西,前提是你都得知道你到阿里是想要得到什麼。不知道想要什麼,也就意味著即使進去也白白浪費一個機會,說白了,讓您去阿里幹保潔您幹嗎?

2:負責哪個部門都行,這是一句笑話!

你以為你不要人家開你工資人家就讓你去責一個部門?這還得照照鏡子掂量掂量自己。“負責”是一個雙向定義,既要負責部門,也要部門(公司)負責。扛不起大旗的人,我想阿里貼錢也不會要。

一個部門的負責人,不是來學習的,而是來貢獻和創造價值, 我想公司都不會為了省錢而請人來當學徒冒險的。

3:除非你能力出眾,只想要一個背書

人都是有夢想的,很多優秀的人是有大廠情節的。也有很多優秀的人希望在大廠進一步提升和施展自己的才華和能力。當你足夠優秀,也有大廠發展的意願,我相信這是最好的選擇。當然這種情況,阿里這樣的公司也不會虧待能給公司創造價值的員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