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安徽蚌埠,一个“意外”让它成了全国著名的交通枢纽

津浦铁路本计划在凤阳县修筑,奈何凤阳士绅坚决反对,最后清朝政府无奈只好选择了蚌埠,没想到这个举措却成就了蚌埠。

1909年,安徽省凤阳县的集市上突然多了几个蓝眼睛高鼻梁洋面孔,这引起了当地不小的骚动。后来人们听说这几个人是修津浦铁路的工程师,他们是来勘察铁路路线的。凤阳县的士绅都炸锅了:“我们这里可是前明的龙脉(朱元璋的家乡),地上铺铁轨会坏了我们的风水,决不能修。”官府劝了许多次,可士绅们就是不同意。

无奈之下,津浦铁路只能改道,改在哪里呢,就在凤阳县下面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镇
——蚌埠。

安徽蚌埠,一个“意外”让它成了全国著名的交通枢纽

蚌埠津浦铁路淮河铁桥

蚌(bèng)埠,位于安徽中北部,跨淮河两岸。“蚌埠”这个词中“蚌”是一种生长在淡水里的动物,肉可以吃,还能产珍珠。“埠”则是码头的意思。蚌埠字面理解就是蚌等水产集散的码头。

事实上蚌埠位于淮河流域,这里曾经水势平缓,上游冲击下来的泥沙在此淤积,形成了不少沼泽地,很适合河蚌生长。而且蚌埠这个地方还有码头,可以将河蚌运到其他地方,这便产生了“蚌埠”这个名字。

还有一种说法是说,这里曾经有个蚌山,所以得名蚌埠。关于这个蚌山当地民间有还有一个传说。

很久以前,蚌埠这里住着一个年轻的渔郎,他每天在淮河上撒网打鱼。一天他打鱼回来,在河滩上看到一只鹭鸶啄一个巨大的河蚌。渔郎从没见过如此巨大的河蚌,便把鹭鸶赶跑,把那个河蚌带回家里养了起来。

渔郎照常出去打鱼,晚上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时,发现家里一下子变得整洁干净了,桌子上还放着热气腾腾的饭菜。渔郎心下奇怪,莫非隔壁的邻居为他打扫送饭的。他连忙过去道谢,但是人家却说没有这回事。

一连好几天都是如此。渔郎越想越觉得奇怪,以致于打鱼都心不在焉。一天,他又像往常一样出去打鱼了。可这天他回来的特别早,悄悄藏在家门口。等天黑时才摸回家。这时他看到家里点起灯光,一个婀娜多姿的姑娘正在灶台上忙碌。

安徽蚌埠,一个“意外”让它成了全国著名的交通枢纽

蚌埠市内的河蚌雕塑

渔郎一把抓住那个姑娘,问她是谁。那姑娘也吓了一跳,一看是渔郎便镇定下来,说出了其中的缘故。

原来她是淮河龙王驾前小吏的女儿,因反抗龙王,被罚受苦,还差点被鹭鸶吃掉。辛亏好心的渔郎救了她。

后来渔郎和蚌女成了亲,还生了一个孩子。蚌女用自己吐出来的珍珠为渔郎的乡亲们傍晚回家时照明。乡亲们都非常感激他。

可惜好景不长,龙王知道了蚌女还活着,便派了虾兵蟹将来拿她,并且威胁说要发大水淹掉附近的渔村。蚌女为救这里的渔民,只好自尽以求免祸。

渔郎遵照她的嘱托,把他葬在了淮河南岸,后来她的坟便形成了一座小山丘,取名蚌山。蚌埠这个名字中的“蚌”就是指蚌山。

尽管有如此凄美的传说,蚌埠这个地方始终是一个小村镇。

但是凤阳把修建津浦铁路的机会推给了蚌埠。而工程师们见这里水势平缓,河道狭窄而且河底岩石坚固,很适合修跨河大桥。于是就将津浦铁路的线路改到了蚌埠这边。

安徽蚌埠,一个“意外”让它成了全国著名的交通枢纽

蚌埠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不久之后,蚌埠这个宁静的小村镇一下子热闹起来,来自天津、唐山等地的一千多名铁路技工和附近两万多名筑路工人来到蚌埠这里,蚌埠的街道上从此多了许多饭馆、旅店、剃头店、杂货铺……

随着时间的推移,蚌埠由一个小村镇,一跃成为大城市。1947年蚌埠设市,这也是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城市。如今的蚌埠已然成为全国闻名的重要的交通枢纽,正创造着属于自己的辉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