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大清從哪位皇帝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心懷叵測


乾隆自稱“十全老人”,他與父皇雍正,皇祖父康熙創建的“康雍乾盛世”是清朝國力最強盛的時期。乾隆在位六十年,僅次於康熙的六十一年,清朝開始走下坡路,其實從乾隆統治後期就有跡象了。


嚴厲的閉關鎖國政策



乾隆繼續延續自明朝就開始實行的閉關鎖國政策,這對於期望能“萬邦來朝”,樹立起強大帝國形象的乾隆來說,顯然是一個讓人無法理解的國政舉措。閉關鎖國,就意味著“閉門造車”,對外面的世界無從知曉,乾隆統治時期,正是西方工業革命開始爆發的時候。嚴厲的閉關鎖國政策下,清朝與西方國家的差距越拉越大,使得中國全面落後於西方國家,清朝盛世之下埋藏著深刻的危機。

乾隆死後,他的兒子嘉慶、道光繼續奉行他的閉關鎖國政策,終於在兩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堅強利炮的轟擊下,清朝國門洞開,開始了其屈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歷史。

吏治敗壞,貪腐成風



所謂盛極而衰,物極必反。盛世之下的大清帝國 ,卻掩蓋不了其隱藏的巨大危機。乾隆統治中後期,逐漸變得好大喜功,不僅大興土木,還興師動眾六下江南。吏治敗壞、貪腐成風,乾隆本人生活奢靡無度,導致臣下紛紛效仿。乾隆晚年寵信大貪官和珅,和珅前後專權達二十四年之久,不僅大肆斂財,還賣官鬻爵,所搜刮之財富達到了駭人聽聞的數字。

乾隆統治後期腐敗案件頻發,如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六月,甘肅出現捐監冒賑奇貪案,甘肅巡撫王覃望被處死。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四月,山東巡撫國泰、於易簡虧空庫帑案發,兩人革職下獄,全部處死。乾隆雖以嚴法治貪,但貪汙之風並沒有因此收斂。上行下效之下,使得各級官僚為政無方,爭相貪腐。吏治敗壞,使得乾隆後期統治走向下坡路。

殘酷剝削,起義不斷



乾隆統治中後期,土地的高度集中和殘酷的封建剝削,將廣大農民逼向了絕境。官僚階級和地主階級對農民的瘋狂壓榨,使得人思反抗,乾隆統治中後期,全國各地爆發了大小規模不一的農民起義,農民起義的烈火迅速燃遍了大江南北。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正月,爆發了甘肅人蘇四十三的回民起義。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三月,林爽文率領的農民義軍攻佔諸羅、鳳山,進逼臺灣府。五月,湖南爆發苗民起義。乾隆六十年(1795年)正月爆發湘黔苗民起義。乾隆退位太上皇后,嘉慶元年(1796年)又爆發了規模更大的白蓮教起義,只數月間便遍及川、陝、楚、豫、甘五省。這些起義雖然最後全部都被鎮壓了,但也沉重的打擊了清朝的統治,動搖了清朝的根基。清朝由盛轉衰已是大勢所趨。

枉為聖君,“十全老人”名不副實



嘉慶三年(1798年)八月,乾隆得知農民起義領袖王三槐被擒,妄稱“十全武功”之外“又得此巨功”,這樣的好消息,對於一直以來都以完美帝王形象展現在天下臣民面前的乾隆來說,足可謂平生。嘉慶四年(1799年),八十九歲的乾隆逝世於養心殿。

乾隆一生所追求的是成為一個完美無瑕疵的帝王。但是他的統治前後期,清朝反而出現了走下坡路的跡象,這說明乾隆的統治已經出現了問題,閉關鎖國、官僚貪腐、階級矛盾空前激烈,每一條都能對清朝的統治產生致命的打擊。乾隆所謂的“十全老人”,顯然是名不副實的。


大國布衣


1、努爾哈赤1616年~1626年;2、皇太極1626年—1643年;3、福臨(順治1644年~1661年);4、玄燁(康熙1661年~1722年);5、胤禛(雍正1722年~1735年);6、弘曆(乾隆1736年~1796年);7、永琰,後改顒琰(嘉慶1796年~1820年);8、綿寧,後改旻寧(道光1820年~1850年);9、奕詝(咸豐1850年~1861年);10、載淳(同治1861年~1875年);11、載湉(光緒1875年~1908年);12、溥儀(宣統1909年~1912年)

清朝是中國最後的帝國王朝。它成立於1636年,從1644年到1912年統治中國。它在明朝之前,後來由中華民國繼承。清朝多元文化帝國持續了近三個世紀,形成了現代中國的領土基礎,它是世界歷史上第五大帝國。

關於《大清從哪位皇帝就開始走下坡路了》這個問題就是一個偽命題。傳統的答案都會認為從鴉片戰爭開始,或更早從乾隆後期會見英國使者開始。

實際情況是怎麼樣,我們先看一下清朝的鴉片戰爭以來的GDP和財政收入。

1840年-1890年,清朝的年財政收入從白銀4500萬兩增加到9000萬兩。

1899年突破一億兩大關,接著1908年突破二億兩。

1912年1月初,清廷度支部公佈了1911年財政收入:30191萬兩銀子。

這是個史無前例的數字,清朝財政收入喜破三億大關。

一個多月後,即1912年2月12日,清帝下詔遜位,至此,清朝結束了對中國268年的統治。

我們再來分析清朝統治時期的特徵來分析:

清朝的統治時間可以劃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傳統的封建制度階段(1644年—1796年),第二階段是逐步向資本主義制度轉型階段(1797年—1912年)。

第一階段在乾隆皇帝統治時期(1735年—1796年),王朝達到了封建制度條件發展的頂峰,這是普遍共識。

第二階段清朝呈現出波浪型的發展現象,並不是一直在走下坡。

我們重點分析第二階段的特徵:

1、保守守成階段(乾隆後期到道光二十年)。隨著人口增加到4億左右,由於帝國的控制力下降,稅收和政府的收入固定在低水平,出現了一定的財政危機。政府腐敗開始了,叛亂分子(白蓮教)試驗了政府的合法性。而統治精英在面對世界體系的變化時未能改變他們的思維模式,特別是清朝自乾隆中後期到嘉慶三十餘年不斷保守中,進一步拉開了與當時西方國家的距離,而這個重大的負擔道光時期竟然全面爆發,就此讓道光承擔了歷史進程的重大責任。

實際道光皇帝絕非一個庸君昏主。在整頓吏治方面,敢於從皇族親貴中入手,處置了一批肆意妄為的皇族。道光破格使用陶澍,可見他用人尚有眼光。經過陶澍的大力整頓,原來兩淮鹽政虧損七百萬多兩,道光十一年到十七年,兩淮完納鹽課兩千六百四十餘萬兩,存銀三百多萬兩。道光在任內提拔重用林則徐、陶澍等名臣,培養了曾國藩、其功不小。某種程度來講,如果不是道光選人用人非常具有魄力,那麼後期自然沒有拯救清朝命運的曾國藩。

2、洋務復興階段(道光1840年到光緒1894年)

道光二十年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歐洲列強實施了“ 不平等條約 ”,自由貿易,治外法權和受外國控制的條約口岸。1850年至1864年的太平天國起義和1862年至1877年捻軍起義期間,導致大約2000萬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由於戰爭造成的饑荒。

儘管發生了這些災難,但在19世紀60年代的同治復興運動中,漢族精英團結起來捍衛了儒家統治和清朝統治者。開展了洋務運動。

不能不說洋務運動取得了史無前例的成就,現代文明在這個古老的帝國顯出璀璨之光,電燈,電報,電話,火車,汽車,槍炮,船艦,採礦,紡織,機器……這些西方的物質文明成果紛紛落地中華大地,中國人像看萬花筒一樣看到這些神異之器在翻江倒海,發揮著他們從未想過的奇異功能。

3、憲政轉型階段(光緒1895年到溥儀1912年)。在1894年的第一次中日戰爭中,洋務運動的最初成果被摧毀,其中清朝失去了對朝鮮和臺灣佔有。保守的慈禧太后發動政變中扭轉了雄心勃勃的1898年的百日維新。此時反對對外國勢力讓步呼聲日益增長,引發了暴力反對外國的“ 義和團 ”運動,外國勢力入侵中國,慈禧向他們宣戰,導致朝廷的失敗和逃亡。

在同意簽署“義和團協議”(辛丑條約)後,慈禧堅決命令政府啟動了前所未有的財政和行政改革,包括選舉,新的法律法規和取消審查制度,將清帝國轉變為憲政國家。

1908年慈禧和光緒皇帝去世後,滿清政府的頑固派再次強硬阻礙社會改革,疏遠了改革者和地方精英。1911年10月11日的武昌起義,引發了辛亥革命。1912年2月12日袁世凱通過談判迫使最後一位皇帝溥儀退位。


蔣南強讀歷史


滿清十二帝,努爾哈赤和皇太極並沒有入關,真正入關當皇帝的,只有十位。

順治皇帝,就是大清王朝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六歲登基,在位十八年,二十四歲便一命嗚呼。關於順治皇帝的死,也可謂是撲朔迷離,當然這不是我們今天討論的重點,我們暫且不說順治皇帝怎麼死的。

來說說順治皇帝在位這十八年大都做了些什麼。

清朝作為異族剛剛入關,和漢族子民的矛盾十分尖銳,剃髮易服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文字獄等一系列矛盾比較尖銳,同時又啟用洪承疇范文程等漢臣,鼓勵鄉紳招民墾荒,使得國家逐漸安定,到了順治十六年,全國基本統一。

順治死後,八歲的愛新覺羅·玄燁登基,十四歲親政,在位六十二年,計擒鰲拜,平三藩,滅臺網的明鄭政權,而後三徵噶爾丹,籠絡漢族士子,休養生息發展經濟,可以說是康熙奠定了大清王朝的統治。但是,康熙晚年倦政,放任兒子們奪嫡,九子奪嫡之事,對當時的朝廷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康熙去世後,第四子雍正登基,因為清承明制,此時的清朝吏治已經弊政初顯,雍正在位十三年,勤勤懇懇一代勞模,改土歸流攤丁入畝整頓吏治,為了防止再發生康熙朝的九子奪嫡事件,實行秘密立儲,沒有他的一系列改革,就沒有康乾盛世。雍正剛剛繼位時,大清朝國庫不過幾百萬兩白銀(應該是800萬兩),而到雍正十三年,大清朝國庫高達幾千萬兩(應該是6000w兩,記不太清楚了)。

可以說,雍正在位期間,大清國力達到頂峰。

正所謂盛極而衰,乾隆實在是太過好命,一接手就是一個富裕強大的大清國,可惜大清國在他的手裡,沒有繼續強盛,而是在他的手裡走了下坡路。乾隆去世時,國庫僅剩1900w兩白銀。

十八世紀六十年代,乾隆二十四年,在西方進行第一次工業革命進入蒸汽時代時,而乾隆卻在三年前即公元1757年,一道聖旨將廈門寧波等港口關閉,只有廣州一地繼續和西洋貿易,這就是“一口通商”政策。不僅如此,還對出口的貨物種類多加限制。

閉關鎖國嚴格限制了經濟文化以及科學方面與外界的交流,在西方工業革命正在進行時,大清帝國卻自詡天朝上國,沾沾自喜妄自尊大,使得帝國的科技水平以及整體國力均落後於西方國家。

乾隆中後期,大興土木好大喜功,六下江南更是奢靡之極,吏治敗壞,貪汙腐化盛行,再加上此時的閉關鎖國政策達到了最高級別。

此消彼長。

20世紀晚清和西方列強的巨大差距,便是在這裡埋下的種子。

乾隆去世後,嘉慶平庸,道光也不堪大用,咸豐優柔寡斷,並沒有出現一位可以力挽狂瀾的中興之主,咸豐死後,慈禧太后葉赫那拉氏和鬼子六奕訢聯手發動辛酉政變,大清國的至高權力竟然就這樣落於一婦人之手,同治光緒宣統三位愛新覺羅氏皇帝,形同傀儡。

自從1840年,英國人用堅船利炮將這個東方最古老的國度大門給打開之後,一個屈辱的時代便由此拉開帷幕,內有太平天國同治回亂,外有強敵環伺,雖有晚清四大名臣,洋務運動,同治中興,可這也只不是迴光返照而已。甲午戰爭的失敗,大清國的外強中乾徹底的暴露在列強的眼裡,大清國最後的一塊遮羞布就這樣被一個蕞爾小國狠狠的扯掉,所以才有了那張西方掀起瓜分中國浪潮的時局圖。也正是因為甲午戰爭,令國人徹底認清了和列強的差距,革命的氣息已經暗流湧動,大清國的統治,已經進入了倒計時。


木劍溫不勝


清朝走下坡路,毫無疑問就是從乾隆開始。清朝從開國皇帝努爾哈赤到亡國君溥儀,共歷十二帝。如果從清朝入關開始算起,那麼其對中華的統治共經歷十位皇帝。而清朝真正由盛轉衰的分水嶺,應該就是在乾隆時期。



其實,從順治到乾隆初年,清朝的國力可以說一直都處於上升狀態。

順治在位十八年,雖然期間清朝一直處於與南明勢力的戰爭中,而且由於清初推行的削髮易服、圈地等六大弊政,使得滿漢矛盾尖銳,滿清對於中華的統治並不牢固。但順治時期,經過多年的征戰,清朝已基本完成了對中國大陸的統一,消滅了與之抗衡的南明勢力。這也算是為日後的康熙打下了一定的統治基礎。



1661年,順治皇帝突然病逝,年僅八歲的康熙繼位。六年後,十四歲的康熙開始親政。少年天子的康熙雄才偉略,先是剷除了權臣鰲拜。之後,康熙又平定三藩之亂,收復臺灣,大敗葛爾丹,擊退沙俄,取得了一系列載入史冊的武功。

在文治方面,康熙大興儒教,重用漢臣治理天下,並對清初弊政進行修整,有效的緩和了滿漢矛盾,使清朝邁入強盛。



儘管康熙晚年為政過寬,導致朝政昏暗;加上在立儲問題上一錯再錯,最終引發九子奪嫡,至使朝中鬥爭不斷,百姓貧苦,天下疲憊。但不可否認的是,康熙在位六十餘年的文治武功,確實將清朝推向了鼎盛,併為日後的雍正改革奠定了紮實的根基。

雍正時期,上承康熙,下啟乾隆,對長達百餘年的康乾盛世起到至關重要的推進作用。素以“勤為天下先”著稱的雍正,在位雖只有短短的十三年,但卻扭轉了康熙末年以來所積累的各種弊病,極大的推動了清朝的發展。



雍正頂住各種政治壓力,以鐵一般的意志推動政治和社會改革,通過火耗歸公、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當差納糧和開豁賤籍等一系列的改革,進一步促進了清朝的社會公平,緩和社會矛盾,釋放清朝的生產力。

經過雍正改革,清朝國力如日中天,百姓生活富足,國庫充盈。一個被人們淡化的事實是,康熙末年清朝國庫僅剩下區區幾百萬兩,而到雍正末年,國庫卻積攢下多達6600多萬兩。

清朝的衰落從好大喜功的太平天子乾隆開始。



乾隆這位皇帝不得不說是史上最幸運的,擁有一個好爺爺和好爸爸,為他積攢下豐厚的財富和國力。而且他的霸道總裁爸爸還為他建立起軍機處,讓乾隆的統治無比牢固。

於是,乾隆成為最典型的太平天子,過了六十多年奢華的皇帝生活。他在位之初尚有明君之風,可越往後便越發驕奢淫逸,好大喜功。乾隆不斷大修離宮別苑,七下江南遊玩,極大的耗費了清朝的國庫。晚年的乾隆,甚至將自己的武功誇大,自號“十全老人”。



正是在乾隆的昏庸統治下,清朝國力不斷衰退,社會矛盾日益激化。乾隆末年,英國使臣馬格爾尼到訪中國時,所看到的早已是沿途百姓食不果腹,清朝官僚腐敗不堪的破敗局面。



到嘉慶接手時,清朝的矛盾就開始集中爆發,動亂起義不斷。而清朝也正是在快速衰退中迎來了列強的入侵,被迫打開了國門。而清朝衰落的源頭,正是這位自稱“十全老人”的乾隆!



這些歷史要讀


清十二帝,是從後金的開國大汗努爾哈赤算起,至清朝的亡國之君結束,經歷了十二任帝王,分別是:

1、天命汗努爾哈赤;2、天聰汗皇太極(崇德帝);3、順治帝福臨;4、康熙帝玄燁;5、雍正帝胤禛;6、乾隆帝弘曆;7、嘉慶帝永琰; 8、道光帝旻寧;9、咸豐帝奕詝;10、同治帝載淳; 11、光緒帝載湉;12、宣統帝溥儀。

這其中,最後三個皇帝同治、光緒、宣統基本屬於傀儡皇帝,自己幾乎沒有掌握過實權,清朝的興亡基本和他們沒啥關係,可以不必討論。

努爾哈赤,後金的開國之主,清朝的奠基人。此時的清朝都還沒有正式建立,自然也就和衰落沒啥關係。

皇太極,繼承了努爾哈赤的事業,改後金為清,是清朝真正意義上第一位皇帝。此時的清朝,尚且還沒有進入關內,正處在一個上升的趨勢。


順治,是清朝入關之後的第一個皇帝。順治入關時,清朝才剛剛成為一個全國性的政權,根基還不穩定,順治經過大量的努力,才勉強穩定局面,此時的清朝還處於發展期。

康熙,康乾盛世的締造者。康熙年間,在順治的基礎上,大量任用漢人官員,發展了經濟,然後平定了三藩之亂,收復了臺灣,擊敗了噶爾丹的進攻。雖然說康熙晚年間也出現了很多問題,但是整體上來說,清朝還沒有出現下滑的局面,因為康熙有一個好兒子幫他收拾了局面。


雍正,康乾盛世的續命者。康熙晚年,大清朝也出現了很多問題,但是雍正繼位之後,任用了李衛、田文鏡等一批漢人官僚,整飭吏治,發展經濟,將國庫扭虧為盈,讓清朝出現了中興的局面。

乾隆,應該來說乾隆的前中期還是一代明君,徹底擊敗準噶爾、平定大小和桌之亂,將新疆納入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下。然而,在乾隆的後期,也出現了很多問題,比如說乾隆的六次南巡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不過,這個倒也不是什麼大問題。關鍵在於乾隆在位期間,依舊奉行著天朝上國的態度,閉關鎖國,拒絕同世界交流。而此時的歐洲大陸正在進行著工業革命,社會制度和生產方式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從農業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轉變,社會財富已經極速的積累,對於資源無比渴求,從而走上了全球擴的道路。

平心而論,即便是乾隆晚清,清朝仍舊是當時世界上的第一大經濟體。但是,此時的歐洲列強已經在大步前進,而清朝仍舊在原地踏步。正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此時的清朝,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

在乾隆之後的嘉慶、道光、咸豐三位皇帝,雖不是昏庸之輩,但也不過是碌碌無為之徒,再也扭轉不了局面。

因此,清朝開始走下坡路,應當是在乾隆時期!


小鎮月明


1776年吧。

清朝的衰敗大概從乾隆後期就已經開始了。如果把清朝放置在更加宏觀的世界裡來看,清朝衰敗的時間點則在於1776年。倒不是說這一年裡清政府內部出了多大的問題,而是在這一年,美利堅合眾國發佈了《獨立宣言》,開啟了其獨立的歷史。同年代,瓦特首次在波羅姆菲爾德煤礦展示其改良的蒸汽機,第一次工業革命拉開了序幕。

中國至此,和世界潮流漸行漸遠。1776年,正是乾隆四十一年。乾隆皇帝逐漸衰老,帝國的命運也逐漸日落西山。

1776年初,66歲的乾隆第四次巡視山東。這一次乾隆一改往日對於進貢的態度,不僅沒有表示拒絕,反而是鼓勵地方大臣為皇帝進貢奇珍異寶。這一次的巡視,乾隆滿載而歸。而隨著如此大規模進貢活動的展開,貪腐之風的潘多拉魔盒也悄然被打開。

皇帝喜歡的手工藝品,造價高昂遠不是某一個人所能夠承擔的。乾隆喜歡鑲著珍珠的玉如意,這種手工藝品,動輒造價千兩萬兩,但地方官員卻為討皇帝的歡心,不斷地進貢奇珍異寶。每一件奇珍異寶,都印刻著扶手農桑百姓的血汗。

張宏傑老師評價其說:乾隆是歷史上最大的收藏家。

在1780年,乾隆過七十大壽時,各地進貢的車輛,據不完全統計,三萬輛馬車的寶物還是有的。伴隨著這樣的過程,貪腐之風悄然遍及清王朝的每個毛細血管。

當然,乾隆在晚年也在不斷地懲治著貪汙犯。但是一個貪汙犯倒下了,卻又出現了十個、百個的貪汙犯?原因何在,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比如和珅。

在封建君主專制加強到頂峰的清中期,權力監督的失控,把天下命運強加於一人身上,貪汙之風的出現是理所當然的。不過,貪汙還不是問題的癥結所在。

更多的,是由貪汙之風引起的官員無作為,辦事拖沓,好大喜功且無任何的擔當。比如在乾隆後期由叫魂引起的巫術恐慌,看起來各地官員都在努力,但實際上沒有任何的某一個官員進行過實際的調查。當然,這種叫魂的恐慌只不過是清王朝有機體出現問題的先兆,而隨即面臨的,則是內憂外患。

先說外患,儘管這個國家已經出現了非常嚴重的問題,但是在外界看來依舊是一個龐然大物。四億人口的帝國,放在現在的世界裡都是一個大國。但可惜的是,清政府卻並沒有順應歷史潮流,在英帝國的面前,極盡傲慢、自大與不通世事。儘管乾隆也有他自己的一番道理。

只不過,歷史留給清政府最後的一劑藥引子,就被其自己輕易的扔掉了。不知道道光皇帝在被懿律折騰的焦頭爛額的時候,是否想過他的爺爺曾經對於馬夏爾尼毫無任何的尊重。

再說內憂,所謂的康乾盛世,背後隱藏的則是由土地兼併、人口激增所引發的飢餓與恐慌。而這種飢餓和恐慌在嘉慶年間漲到了頂點,最終爆發了農民起義。1796年的白蓮教起義,在初期清政府居然一籌莫展。面對著農民起義,老邁的乾隆皇帝居然選擇了唸咒的方式,希圖平息這場叛亂。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歷史在此刻似乎又回到了原點。當年夏後商王以占卜問吉凶,如今乾隆用意欲制敵人。這不得不說是歷史的一大諷刺。而進入到19世紀的清王朝,雖然告別了乾隆年代,卻也如病入膏肓的病人,自此再也沒有了站起來的機會。


月曉YB


嘉慶皇帝是清廷入關後的第五位皇帝,但是清朝在經過康熙,雍正和乾隆之後,在嘉慶時期迅速走向了衰敗,所以嘉慶也不得就背上了責任。


實際上清朝的衰敗是從乾隆時期開始的,乾隆作為一個“十全老人”,他所消耗的都是祖宗打下的江山。對外,康熙平三藩,收復臺灣;對內,雍正時期對吏治的整頓,幾乎舉國無貪官。所以,當乾隆上位時,面對的是一個近乎完美的國家。但是乾隆在位六十年,國庫幾乎耗盡,而且貪腐也日漸嚴重,到了嘉慶繼位時,國家幾乎又回到了以前的模樣。

乾隆實在活的太長了,即便是乾隆主動退位,嘉慶年紀也已經39歲了,乾隆作為太上皇站在身後,嘉慶也沒能掌握實權。而且乾隆對他的影響也是很大的,乾隆是一個仁君,對於很多問題他都繼往開來,不與計較,到了嘉慶身上竟然變成了優柔寡斷,所以,在治理過程中往往就達不到想要的結果。
在乾隆末期,由於乾隆皇帝的縱容,官吏的貪汙腐敗也是十分嚴重,而且到了積重難返的地步,嘉慶又無法像雍正那樣下定決心整頓吏治,對於那些貪官汙吏甚至只是訓斥,恫嚇。也沒有實際上的行動,所以除了和珅也幾乎沒有其它的查處貪官汙吏的大案了。 而且人口增多,耕地有限,百姓生活日趨困難,英國的進入,還有鴉片的傳入,導致了大量白銀外流除次之外,還有類似白蓮教等因素。嘉慶是一個勤勤勉勉的皇帝,面對著一個積重難返的國家也是無能為力了。


若不是乾隆皇帝晚年一度重用貪官和珅,導致政治日漸腐敗。清朝統治者也失去了早期那種銳意進取的精神,漸趨保守和僵化。清朝或許能更長久


傑瑞少女


清王朝是從乾隆後期由盛轉衰,由於乾隆後期大興士木,六次下江南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朝廷貪汙腐化嚴重,加上乾隆後期生活奢侈,重用大貪官和紳多年。致使貪汙成風,政治腐敗,

社會危機

史治的衰敗給人口帶來了壓力,士地兼併日趨嚴重,社會矛盾日益尖銳,農民起義紛紛不斷。公元1781年,甘肅青海發生起義,1795年,貴州湖南發生苗民起義,其中1796年,白蓮教起義,清朝迅速走向衰落。

人口壓力

乾降後期耕地的增長遠遠趕不上人口的增長,人均耕地佔有量3.5畝,人口的增長使得經濟衰落,人民生活在貧困之中,這也是社會危機發生的直接原因。

文字獄

乾隆為加強思想統治,大興文字獄,製造了許多文字獄案件,鎮壓文化事業,其中還發生了文字獄大案。

閉關鎖國

乾隆後期,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從四口通商改為一口通商,在西方資本主義工業革命發展鼎盛時期,清朝統治不鼓勵科技發明,也不學習西方先進科技,使清朝科技水平越來越落後,清政府的固步自封,使清朝趕不上西方的發展,最後遠遠落後於西方。

總的來說,乾隆皇帝後期專制統治,壓制了官僚階級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阻礙了生產的發展,固步自封的統治,限制了生產的發展,使得清朝迅速衰敗。




物語情歸


康雍乾可謂盛世,在父祖的兩代經營下,乾隆手裡的王朝已經是鼎盛時期。在這60年,西方正在進行第一次工業革命,悄然的發生改變。到1790年,乾隆已經垂垂老矣,而大清王朝仍是一個龐大的農業和手工業國。馬戛爾尼來華贈予的禮物,包括了許多軍用槍炮,但仍只視做奇技淫巧。那是時代的侷限,是對近代科技的短視乃至廣大封建統治下的教化導致。康熙皇帝可以接受新事物,掌握數理天文卻只能讓自己一個人會,他的子孫甚至還認為自己是天下的中心。說什麼天朝物產豐盈,原不藉外國貨物以通有無。最高統治者都是這樣的一個態度,子民仍梳著辮子,做著八股。國家正如馬戛爾尼說的,就像一隻巨大而陳舊的大船。



繼位者嘉慶才能平庸,在位期間,王朝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歷史給古老中國的時間已經不多,而嘉慶皇帝接手的攤子也是一個行將就木的古老帝國,不思改變,到了道光,鴉片戰爭讓世界看清了古老帝國的無力。京師陷落,條約簽訂,嘉慶和道光都沒有及時的挽留王朝。也
許這是歷史的必然。


林鹿蘋


任何一個朝代都有一個必然的發展過程,即起步、發展、鼎盛、衰退、沒落、滅亡,對於清朝而言,更是如此。

皇太極從其父努爾哈赤手中接過後金政權,順應時代變遷、歷史潮流發展,建立了大清王朝,而後連年征戰,基本掃平了關外區域,並未清軍入關打下了堅實基礎。

皇太極駕崩以後,多爾袞輔助年幼的順治皇帝揮師入關,定都北京,一統中原地區。多爾袞死後,順治皇帝改變“硬性徵討”的做法,改為“剿撫並用”的辦法,基本掃滅了南明政權和其餘農民武裝力量以及殘餘抗清勢力。

順治皇帝駕崩後,8歲的康熙皇帝繼位,通過平定三藩、收復臺灣、平定準格爾等等軍事行動,基本完成了大清版圖的擴張。在康熙皇帝的治理下,清朝經濟、文化、農商也等得到空前發展,清朝進入“康熙盛世”時期。

康熙皇帝晚年出現倦政情況,致使“康熙盛世”出現停頓情況,雍正皇帝繼位後大力追繳國庫欠款、整頓吏治、改善民生、推行經濟改革,推動“康熙盛世”繼續發展,併為清朝鼎盛時期的到來打下了堅實基礎。

乾隆皇帝繼位後,勵精圖治,奮發圖強,康熙三十年左右,將清朝推到了鼎盛時期,並維持了至少15年時間。乾隆四十五年,步入晚年的乾隆皇帝大興土木、窮奢極欲,清朝開始出現衰退跡象,也就是說,清朝自此開始了衰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