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东北悍匪杜立三自称“马上皇帝”,是如何被张作霖击毙的?

薄荷味汽水


一代东北王张作霖,本是出身绿林,只因,当权的清政府统治,腐朽不堪,张作霖在生活艰难之下,只得落草为寇。但是,张作霖为精明之人,自知占山为王,平时小打小闹,可保温饱,但也并非长久之计,于是,他在合适的时机,接受了朝廷的招安,投靠了官府,成为了清军巡防营的管带。

当时,全国局势混乱不堪,其中东三省尤甚,日俄两国,在东北地区,为争夺利益,打的你死我活,胶着不堪,百姓苦不堪言,生计无门,这无形中,滋生出了大大小小的土匪队伍,其中,今天的主角,当时位于辽西的杜立三,便是著名的世家巨匪之一。

张作霖,他虽然也当过土匪,但只是因生活艰难而落草,杜立三则与张作霖不同,他是典型的东北土匪世家。据记载,杜立三的父亲、叔父,在他们生前,都曾做过土匪,在杜立三幼时,其父被人出卖,被政府派兵剿杀,成年之后,杜立三继承了父亲的“事业”,成为了一名土匪,并且,他发誓要为父亲报仇。

杜立三与普通土匪势力不同,他不仅拥有上千土匪队伍,而且,此前经过世代经营,以及自身努力多年,他早已拥有丰厚的资产,可以说,他算得上辽西地区最具实力的土匪头子。

杜立三虽然实力强大,心狠手辣,但是,他却并未只知享受,沾染赌博、吸大烟等恶习,甚至作为一个土匪,他甚至连喝酒,都不是十分喜欢,平时只钟情于骑马,而且枪法娴熟,所以,他常自称自己是“马上皇帝”。

1907年,东北地区正式建省,出身北洋军的徐世昌,被任命为东三省总督。常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为建立自己威势,徐世昌决定剿灭气焰嚣张的胡匪,而且,辽西巨匪杜立三,很不幸的成为了,徐世昌欲杀之而建功立业的倒霉蛋,同时,这个任务也意外的落在了,早前被招安的张作霖身上。

1907年5月,张作霖奉命剿匪,他自知杜立三,人多势众,而且,在当地经营多年,加之,其部队剽悍善战,杜立三自身又马术娴熟,枪法如神,他人难以近身,所以张作霖不愿强攻,虚损势力,而是选择智取,他欲用计,先将杜立三引出,然后再将其诱杀。

杜立三,为匪多年,警惕性自然极高,张作霖害怕其会对自己的邀约,有所顾忌,不愿走出其势力范围,于是,张作霖首先从杜立三所信任的人下手。

张作霖首先决定,请杜泮林(杜立三的远方伯父)出山,不仅对他假意招抚,并且以重礼诱之。因为,张作霖十分了解杜立三,他知道,杜泮林深得杜立三的信任,若是由他出面,邀请杜立三前来赴宴,那么,杜立三的戒心一定会放松不少,后来,杜立三在收到杜泮林的信之后,果然欣然答应。

当日,张作霖在吃饭的地方,暗中埋下大量伏兵,杜立三出门在外,虽也带护卫随行保护,但毕竟势单力孤,在杜立三酒酣耳热之际,张作霖趁其不防,派出亲兵迅速将他擒住,为不留后患,以免夜长梦多,张作霖当晚就将其击毙,自此一代巨匪消失于世,张作霖也顺利完成任务。


娜娜聊古今


杜立三的确是一个悍匪,清政府称他为“辽西巨匪”。张作霖想杀他也并不容易,花了好大心思才把他诱入瓮中。

杜立三如何成为东北悍匪的呢?张作霖又是如何将他击毙?下文中我们一一分解:

一 子承父业,声名鹊起

杜立三12岁的时候就跟着父亲在外闯荡。15岁那年,族叔杜宝兴将他父亲告发。父亲刚被官府砍头不久,杜宝兴便开始对这对孤儿寡母下手,准备将他母亲卖掉。

只是杜宝兴没想到年纪轻轻的杜立三是个狠人。

杜立三知悉后,连夜带人将杜宝兴和其儿子抓至今台安县黄沙坨镇处决,亲手报了杀父之仇。

从这之后,杜立三正式在道上打出了名堂,继续走起父亲的老路。1900年,杜立三已经是个要小弟有小弟,要地盘有地盘的绿林豪强。

在他烧杀抢掠的同时,也会做一些行侠仗义的济民好事,因此被人冠上好汉的称号。之后在跟沙俄的对决中,使他彻底扬名当世。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随着杜立三的势力逐步壮大,注定会影响到其他人的利益。比如地主、乡绅、官府。正因如此,有人对他暗暗磨起了屠刀。

二 第一次诱杀失败

这个磨刀人就是东北总督许世昌。

他下定了决心要剿灭杜立三,并且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张作霖。

当时的张作霖还没有成为东北王,刚刚被招抚不久,他也正需要一份功劳来得到政府的封赏跟信任,便欣然领命。

只是他没有采取强攻。因为张作霖是个聪明人,如果选择硬碰硬,纵然打败了杜立三,自己的部队必然损失惨重。

诚然,对张作霖而言,杜立三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一再商议后,决定诱杀。

张作霖先是派人过去祝贺,谎称奉天总督府要招安杜立三,并许以高官,请他速来新民筹备晋升事宜。

杜立三行走江湖多年,经验丰富,对潜在的危险有着敏锐的嗅觉,直接拒绝了张作霖。

三 打感情牌 成功得手

张作霖第一次诱杀计划以失败而告终,但他没有气馁,很快又想出了一个主意:打感情牌。

这一次张作霖没有直接去找杜立三,而是找到了杜立三的同宗叔父杜泮林。跟着便是一顿花言巧语,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洗脑。

他告诉杜泮林,自己都是为了杜立三着想,几次替他在奉天政府那边说好话,才给他求来了官位,只为拉他上正道。可杜老弟误会了我,一再推辞,实在是冤枉。

我作为哥哥自然不会跟他计较,这次请您老人家过来就是帮立三想想办法。他不肯信我,可是继续在道上混下去,实在不是长久之事。

稀里哗啦说了一大堆,让杜泮林感动万分,庆幸自己的侄子找了个好兄弟,跟着便给杜立三写了一封信,让他速来招安。

四 杜立三赴宴,鸿门宴杀机四伏

杜立三收到叔叔的信后,不得不去,但他对张作霖还是半信半疑。于是赴宴之前,做了两个救急准备:

1通知附近匪帮和留守的亲近匪众二百多人,准备发生意外时,随时驰援。

2由青麻坎到新民二百里途中,安置四个哨所,每所有十名骑匪,一有风吹草动,立即快马传报。

准备就绪后,杜立三亲自挑选了十三个身手矫健的土匪作为护卫,一同去新民府会见张作霖。

尽管杜立三做了充足的准备,但从他启程的那一刻,他所走的每一步都是朝着鬼门关进发。因为志在必得的张作霖,为了这次鸿门宴做了更充足的准备,就等他入网来。

宴会刚开始时,一切都是风平浪静,寒暄的寒暄,问候的问候,根本没有杜立三想象中剑拔弩张的气氛,他也逐渐放松了警惕,把随行的护卫也打发走了。

宴会结束后,杜立三准备打道回府。或许还还在想今天的准备都多虑了,谁知刚出门口,迎面冲过来几个大汉,将他按到在地。

手起刀落,杜立三人头落地,一代悍匪殒命在此。

他的准备并没有多虑,只是到他临死的那刻,他的那些精心准备都没有用上。

远水难解近火。

Ad说

杜立三栽在了张作霖身上,并不是输在他的外部实力上。而是他的心机跟谨慎,和张作霖相比终是差了一筹。

所以他最终还是赴了鸿门宴,最终还是将自己的随时护卫支开了,最终还是被张作霖拿了脑袋去请赏。


Ad哥哥


杜立三在奉天横行霸道的时候,张作霖还排不上号,甚至还曾被这个土匪头子追着打。不过,江湖上都说不打不相识,杜立三和张作霖打了一场糊涂仗,随后还拜了把兄弟。只可惜,已经“洗白”的张作霖,最终还是奉命剿了杜立三。

悍匪遇上保险队,张作霖一败涂地,在大地主的调停下,和杜立三拜了把子。

年轻时的张作霖,娶了个好老婆,在岳父的支持下拉起了支队伍,建立了“保险队”。起初,作为队长的张作霖,手底下有二十多人,负责保护附近七八个村子,而地方上则负责筹措这支队伍的开销。

在乱世中,张作霖的这支保险队,也算是比较厚道的了。与那些胡匪和散兵游勇相比,张作霖“不吃窝边草”,也确实维护了周边百姓的安全。时间久了,张作霖的声名也就日渐传开了。

当时,辽中地区有一伙悍匪,其头目就是杜立三。杜立三(1880-1907),原名国清,乳名小立子。杜家是闯关东时来到辽中县于家房镇的,可惜做起了“祖传”的胡子。

杜立三的势力很大,结果有一次派人到张作霖管辖的地方抢劫,被张作霖的保险队给收拾了。就这样,杜立三带着队伍来寻仇。起初,杜立三和张作霖在辽阳相遇,随后开战,可惜张作霖的保险队不是杜立三的对手,只好狼狈逃窜。

张作霖逃到镇安县时,躲到了一个大财主家。这户人家,就是汤玉麟的本家叔叔,在当地挺有声望,大家都称其为“汤二爷”。结果,在汤二爷的调停下,杜立三和张作霖冰释前嫌,两人还拜了把子。

张作霖加入官军后,接到了一个命令:剿灭巨匪杜立三。

领导过一段时间保险队后,张作霖被政府给收编了。1903年,张作霖的队伍和当地的巡捕合并,成立了新民府巡警中营游击马队,这支队伍后来又扩编,由张作霖出任管带。

张作霖加入官军,成了清朝的军官,自然也就受清政府的差遣了。而随着杜立三的横行霸道,清廷也决定对其进行围剿,这个任务就落在了张作霖身上。为此,盛京将军衙门给张作霖下达了一份命令:

“查辽西巨匪杜立三四处骚扰,日益猖獗,近且掠及官吏,灾及洋人。巨匪不除,后患无穷。署命游击马队三营管带张作霖率马、步队往剿之,不得贻误。”

经过反复斟酌,张作霖决定给杜立三上演一桩“鸿门宴”,并编造了盛京将军招抚杜立三的谎言,企图在新民县宴请杜立三,并乘机将其擒获。

编造两次谎言,终将杜立三诓入死局,完成了剿匪任务。

张作霖深知,杜立三不仅枪法精准,而且兵强马壮,自己的队伍虽然也不断壮大,可终究还是难以同其硬碰。所以,张作霖还是决定智取。

由于当时盛京将军经常对一些地方武装进行招抚,所以张作霖就诓骗杜立三,说他领导的队伍,已经被招抚,而且杜立三本人也被委以重任。

不过,杜立三也不是个笨蛋,他自知自己作恶多端,也了解张作霖绝非是个善茬,所以最终还是没有理会。一计不成,另行一计,张作霖又想到了杜立三的同族叔叔杜泮林。

杜泮林是个老实人,但在当地挺有威望,深受杜立三尊敬。值得一提的是,张作霖还曾认杜泮林做义父。为了诓骗杜立三,张作霖跑去杜泮林那里,拿出了伪造的招抚文书,令杜老爷子十分高兴。

杜泮林得知侄子被招抚,做了清朝的官员,十分高兴,也修书一封,请他来新民。就这样,杜立三还是被张作霖诓入了死局。

由于新民是张作霖的地方,尽管杜立三十分谨慎,让几百人在城外埋伏,自己还带着几个亲信进城,可终究还是让早有准备的张作霖给擒获了。杜立三被擒后,经过审判,随即枪决。据说,直至杜立三上刑场,还是骂声不绝。


史海烂柯人


张作霖号称“东北王”,但有人认为,如果杜立三没死,那么“东北王”的称号,就轮不到张作霖了。

(杜立三剧照)

那么,杜立三是谁,他究竟有多厉害,又是怎么死掉的呢?

杜立三出生在1880年。尽管他的年纪,比起同时期的绿林人物要小,但他的出道时间,却比大部分人都要早得多。杜立三的父亲杜宝增本身就是一名土匪,杜立三子承父业,在12岁的年纪,就开始了绿林生涯。

在他16岁那年,杜宝增遭到族叔杜宝兴出卖,被官府抓去砍了头。杜宝兴一不做二不休,他甚至还打算把杜立三的母亲也抓去卖掉。

杜立三知道真相后,当即伙同数十人,把族叔杜宝兴和他的儿子抓起来处死。年纪轻轻便得报杀父大仇,杜立三很快就在绿林中有了一定的名气。

杜立三行事狠辣,这是当时人们对他的一个最深刻的印象。比如,当有人想要入伙时,杜立三总是会让他们头顶鸡蛋,站到几十米开外去。他会淡定地站在远处开枪射蛋,以此观察测试者的一举一动。

一般来说,只要测试者不流露出畏惧的情绪,杜立三就会让他入伙。但前提是,这个人还得活着。通常每十个人里,杜立三会因为失手而打死一两个人。而他这样的枪法,实际上已经非常厉害了。

20岁那年,杜立三圈定了台安县和辽中县一大批地区为根据地,并开始向当地的百姓收取“保护费”。杜立三规定,每10亩地,每年需要交2块大洋。这税率,甚至比清政府的还要高。杜立三还在河边设卡,要求辽河的过往船只,每船每趟必须交5块大洋。

(徐世昌剧照)

尽管杜立三非常贪婪,但仍有一部分老百姓将他称作“好汉”。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当时的辽河常常洪水泛滥,百姓受灾严重,而清政府又不管。杜立三下令拿钱出来维修河道,并将其中一条支流截断。这一举动,不仅解决了水灾问题,同时还让截流后的区域,成了一片低洼的沃土。这些事至今在当地的县志中仍有记载。

其二,杜立三有一个外号,叫做“包打洋人”。当时沙俄不停向东北南部扩张,杜立三的利益遭到了严重的侵害。为了击退俄国人,杜立三多次带队突袭俄军营地,迫使沙俄不停地向后撤退。在后来的日俄战争中,杜立三也曾配合日军,多次向沙俄军队进攻。杜立三因为抗击侵略者,被当时的百姓们冠以了“英雄好汉”的名头。

有人认为,杜立三打击沙俄,主要是利益原因。其民族气节的成分,其实是很少的,他不配被称作好汉。但不管怎么说,杜立三确实是多次打击了外国侵略者,成功保卫了国土。至于真实动机,那便是见仁见智了。

1907年,杜立三的势力越来越大,东北总督徐世昌开始感到不安。为了除掉心腹大患,徐世昌决定让张作霖前去剿灭杜立三。

(张作霖剧照)

考虑到杜立三势力强大,张作霖决定避免硬碰硬,用计将杜立三除掉。

张作霖先派人向杜立三贺喜,佯称奉天总督派人来向他招安,他请杜立三火速来新民会见招安委员。杜立三在和家人商量后,觉得前往新民的风险太大,很可能是张作霖的圈套,随即回绝了张作霖。

张作霖见计划失败,又把杜立三的叔父杜泮林请了出来。他对杜泮林说:“我和立三是朋友,怎么可能加害他?前几天,徐总督带了一师的人马来了奉天,说是要剿灭立三。我多次上禀,请求徐总督暂缓,让我疏通疏通,这才暂时压了下来。现在我请您来,就是要替立三想想办法。”

杜泮林听完之后非常感动,当即写信给杜立三,让他赶紧到新民来,商谈招安事宜。杜立三经过慎重考虑后,最终还是决定前往新民。为了自身的安全,杜立三做了多项周密的布置。但可惜的是,在听说杜立三要来后,张作霖也进行了严密的布置。而他的布置,却让杜立三插翅难飞。

杜立三抵达新民后,张作霖只带了两个护卫,与杜立三共进午餐。到了晚上,张作霖正式摆宴,要与杜立三洽谈招安之事。杜立三见张作霖热情,便也只带了两个护卫前往。结果在晚宴结束后,杜立三刚走出门口,就被几个大汉按在地上,当场就被杀死了。


张生全精彩历史


在我国近代历史之所以混乱,不仅是因为各地军阀割据,还有土匪豪强占地为王,像“座山雕”、姚大榜、陀龙等等,在当时的东北,有一个大土匪名叫杜立三,被称为“马上皇帝”。

做土匪是“家族企业”

杜立三之所以会走上土匪的道路,是受其父亲杜宝增的影响。

杜宝增是在辽西一带响当当的人物,手底下有近百个兄弟,整日以打家劫舍为生,当地的官府也想除掉他,可惜“狡兔三窟”,连他的影子都见不到,更别提将他绳之以法了。

原本这样的逍遥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可是杜宝增的弟弟杜宝兴却出卖了他,将行踪全部告知了官府,就这样杜宝增被缉拿,不久就丢了性命。

父亲不在了,可是一家人还需要生活下去,这个担子就落在了年幼的杜立三身上,可是考虑到自己没有一技之长,唯独从小跟着父亲在山沟沟里混,耳濡目染之下如何绑票倒是得心应手,于是杜立三子承父业,上山做了一个土匪。

势力做大

杜立三凭借胆量和过硬的枪法,很快就拉起了队伍,他深知平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便规定只打劫地方恶豪,劫富济贫。

当得知杜宝兴搬到台安县生活后,他带人将他抓了起来,任凭叔叔怎么求情都不理会,直接杀了他来祭奠死去的父亲,这在民间传为一段佳话。

虽然刚开始杜立三想着接济穷人,可是入不敷出的日子久了,就继续要钱财来拢住人心,无奈之下便向当地的农民收取“保护费”,每十亩地要交两块大洋的年费。

后来俄国势力入侵东北,与杜立三起了冲突。为求自保,杜立三带人多次偷袭俄国据点,打死、打伤俄国士兵数百人,因此得了个“包打洋人”的称号。

为了支持杜立三,当地百姓自发地募捐钱物,供应杜立三的队伍使用。

张作霖诱杀杜立三

杜立三的名声越来越大,那些大地主们坐不住了,他们联名上书张作霖,希望能够惩治这些土匪。考虑到自己统辖的地区土匪猖獗也不是好事,于是打算剿匪,可杜立三一干人等十分狡猾,根本不知道他的行踪,于是派人给他传话,想要对杜立三的队伍“招安”,并许下重利。

果然杜立三上当了,他带着人马前去投奔张作霖,把武器上交后,一队官兵直接将他们包围,几个人把杜立三按倒在地,其中一个人从怀中掏出一张纸,嘴上念念有词地说着他的罪状,这个时候杜立三才明白自己中计了,可为时已晚。

就这样,杜立三命丧当场,被刽子手砍掉了头颅,这位“包打洋人”的悍匪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一介草寇



东北悍匪杜立三的死,其实是死在了自己太过狡猾,飘忽不定的性格上面,就算张作霖不给他下套,别人早晚也会收拾他。

杜宝增是杜立三的父亲,早年算是绿林中人。当年杜宝增曾收张作霖为义子,所以杜立三和张作霖很早就相识,按江湖规矩两人算是拜把子兄弟。

杜宝增因和清兵作对被通辑,他的族弟杜宝兴把杜宝增给出卖了,杜宝增被清兵杀害。有一次杜立三看见他娘一直在偷偷哭泣,问了才知道族叔杜宝兴打算把他娘卖去窑子。十六岁的杜立三怒从心头起,恶自胆边生。他找出他父亲以前收藏的枪支,偷偷趁着夜色把杜宝兴装进口袋拖到村口就给毙了,最后把杜宝兴的儿子也用枪射杀了。


从此,杜立三苦练枪法,成了远近闻名的神枪手,据说他经常在人的头上放一鸡蛋射击,百步之外蛋碎而人毫发无伤。

不久,以狠毒出名的杜立三拉起了一杆人马。先是收田租和保护费,方圆几百里土地都归他管。后来势力不断壮大,杜立三逐渐控制了辽河两岸。他在河岸边自建了“巡捕房”,以保护过往运粮的船只和商船为名,强制收过路费,绿林俗称“打水鸭子”。如有不从者轻则卸船挨打,重则船毁人亡。


晚清时期的东北,可谓鱼龙混杂。除了日本人,沙俄势力也不断渗透蚕食东北。为了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杜立三组织武装打击沙俄的入侵。因为杜立三的武装彪悍霸道,经常打的沙俄人也怕他三分。日本人看到杜立三抵抗沙俄有利可图,就拉拢杜立三为其提供武器。有人说杜立三包打洋人,其实多半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甲午战争之后的清王朝处在风雨飘摇的多事之秋,对于象杜立三这样的匪患也是无能为立。杜立三独霸一方,自称辽西的马上皇帝。由于损害了周围乡绅土豪的利益,他们不断请求官兵围剿。但是几次仗打下来,官兵损兵折将也是毫无办法。


最终,辽西的匪患还是惊动了高层。东北总督徐世冒仔细分析了东北的形势,认为必须以红罗卜加木棒的做法。徐世昌首先以安抚为主,先后收服了张作霖、冯麟阁。杜立三当时没有认清形势,始终处于观望之中。不过这个时期的杜立三依然我行我素,时不时还和官兵搞点摩擦。有一段时间,杜立三的人居然跑到张作霖的地盘上闹事。张作霖只有忍气吞声,后来还捎了几只千年人参去给杜立三赔礼。

徐世昌想收编杜立三,等了半年还得不到答复。他很不耐烦了,就想到以毒攻毒的计策。徐世昌以总督的名义给张作霖拍了一封电报,让把杜立三解决了。


张作霖考虑了很久,他也不敢硬碰硬。但是他更不想失去这次纳投名状的机会,所以张作霖就想到了智取。先派人去试探了一下,告诉杜立三上边派委员亲自下来谈收编的事情了。杜立三听到后,果然不相信。

张作霖就去请了杜立三的亲叔,左一个叔右一个叔的叫着,说我也是你的侄子不是,杜立三的拜把兄弟不是,现在有这么好的差不当偏要一辈子当匪么,我也是为他考虑的么,你看我现在这一身皮不也人模狗样么。三杯酒下肚,张作霖又叫出那个假委员宣读了上边下达的委任状。杜立三他叔被哄得一愣一愣,回去就赶紧把这件事从头至尾说了一遍。

次日杜立三安排好了接应他的人马,带着二十多个保镖就去了张作霖安排的地点。见了张作霖,张作霖说大喜要为他设晏接风。等到宴会还没开始的时候,张作霖一声令下,杜立三的二十几个保镖还没开一枪,就被挡在门外解除了武装。等杜立三刚反应过来,就被张作霖埋伏在侧的人一枪打到了脑袋开花。

收拾了杜立三,张作霖立即兵分两路一举端了杜立三的老巢。正应了那句“耍刀的刀上亡,耍枪的枪上死”。一代悍匪杜立三,就这样被兄弟张作霖诱杀了。

本人头条号《走着聊着》,历史领域创作者,欢迎点击加关注,欢迎转发、留言!


走着聊着


张作霖和杜立三早就有过节,曾经杜立三的手下人到张作霖的地盘上敲诈勒索,被张作霖的手下给打跑了。杜立三咽不下这口气,就带着自己的全部人马,去找张作霖算账,那时张作霖的势力比不上杜立三,因此被打的很惨,只得逃亡,杜立三仍不肯罢休,一直追击到了十七户屯。在那里有个人称“汤二爷”的地主,与杜、张二人都有点交情。在他的说和下,杜立三与张作霖才尽释前嫌,还结拜了并且二人都拜汤二爷为义父。可以山终究容不下二虎,这二人可都想做东北王,翻脸是迟早的事。

张作霖接到铲除杜立三的命令后,立刻就找来张景惠、张作相、汤玉麟等人商量计策,因为杜立三的势力太大,不能跟他硬碰硬,只能智取,于是张作霖摆下鸿门宴准备诱杀杜立三。张作霖先是派人向杜立三道贺,说清政府想要招安他,而且许诺他高官厚禄,请杜立三到新民接受招安。杜立三也不傻,怀疑这是张作霖设下的诡计,便拒绝了。

张作霖见此计行不通,心中又生一计,将杜立三的叔叔杜泮林请到了新民,好吃好喝的招待了一番。张作霖用自己花言巧语让杜泮林相信了政府是真的要招安杜立三,于是杜泮林就给杜立三写了封信,劝说杜立三来新民接受招安。

杜立三接到叔叔的信后,就觉得招安的事可能是真的,于是他便决定到新民走一趟。当然他临走前也做出了周密的安排,而且挑选了十好几个功夫较好的弟兄一起随他去见张作霖。张作霖得知杜立三要来新民立马也做出了相应的部署。

杜立三到达新民的招待处后,张作霖只来了两个随从来拜访他,请他到新民政府商谈招安的相关事宜。杜立三也不好意思把自己的兄弟都带上,于是也只带了两个。到了新民府衙后,张作霖摆下好酒好菜招待杜立三,一个劲的给杜立三灌酒,把杜立三给灌醉了,吃饱喝足后,杜立三就打算回去休息了,哪知刚走到门口,就被人一刀给刺死了。

威名赫赫的杜立三就这样轻易的被杀,死时还不到三十岁,假如杜立三没有这么早死亡的话,张作霖估计就成不了东北王了,可惜杜立三没有张作霖的智谋,就注定了死亡。


谈历史儿


在清朝统治末期,东北地区出现了大量的土匪势力,其中以冯德麟、杜立三、张作霖三人最为知名。冯德麟和张作霖是拜把子兄弟,杜立三和张作霖也有不错的交情。


由于清朝军力有限,为了解决东北地区的匪患,清朝采用了“以匪剿匪”的方式,招安了势力强大的张作霖和冯德麟,并且借助张作霖的力量剿灭了悍匪杜立三。


杜立三和张作霖是两种不同的土匪,张作霖曾经在清朝军队中服过役,退伍回乡后组织了保险队。保险队是一种靠收取大户保护费为生的土匪,危害性比较的小,张作霖也因此成为了第一个被清朝招安的大土匪。


杜立三属于打家劫舍的悍匪,在杜立三落草之前,杜立三的父亲就是一名土匪。后来杜立三的父亲被族弟告发,被官府逮捕后斩首示众,杜立三杀死了仇人全家,落草成为了一名土匪。

杜立三的枪法精准,性格凶狠好斗,在土匪中很有名气,张作霖受到招安之前,同杜立三有过一段时间的交情。日俄战争爆发后,杜立三帮助日本人攻打俄国人,被不明真相的百姓传颂为“包打洋人”。


由于杜立三经常打家劫舍,在当地收取巨额的保护费,当地官府曾经多次围剿杜立三。然而杜立三的手下都是由悍匪组成,官府军队根本不是杜立三的对手。在日俄战争结束后,清朝将杜立三列为“一号通缉犯”,称他是“辽西巨匪”。

徐世昌担任东三省总督后,下定决心要消灭杜立三匪帮。狡猾的徐世昌想到了“以匪剿匪”的方式,将剿灭杜立三的任务交给了张作霖。张作霖接受招安后,一直想要找机会立下功劳,以获得升官发财的机会。


在徐世昌下达剿灭杜立三的任务后,张作霖立刻给杜立三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张作霖劝告杜立三投降清朝,并且许诺了高官厚禄。杜立三知道土匪不是长久之计,看着张作霖和冯德麟都被招安,杜立三也想要混个一官半职当当。于是杜立三当场就答应了张作霖,并且约定好时间去张作霖的地盘上谈判招安的具体事项。

杜立三认为自己的实力强大,投降清朝肯定能够获得比张作霖更高的官职。然而清朝并没有招安杜立三的打算,张作霖提出的招安,只是诱杀杜立三的计谋。为了防止出现变故,杜立三在谈判前做了充足的准备。杜立三在张作霖驻地到匪帮之间布置了多个哨所,以便于在出现问题后能够及时统治匪帮中的大队人马前来驰援。同时杜立三还带了十三个深受高强的保镖,一旦发生意外也能掩护自己撤退。

在见到张作霖后,杜立三看到张作霖只有两个贴身保镖,就让自己手下的大部分保镖留在招待所,只带了两个亲信和张作霖谈判。在谈判的过程中,张作霖的手下忽然动手,将杜立三擒拿后杀死。在杜立三和张作霖谈判的同时,张作霖的手下已经偷袭了杜立三的老巢和杜立三设立在各处的哨卡,“辽西巨匪”杜立三就这样丢掉了性命。


历史总探长


清代末年局势混乱,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不少人上山为匪。东北亦不例外。自从清末日俄战争在东北大地开打之后,东北的土匪迎来了发展的机遇。东北的土匪不是为日本做事,就是为俄罗斯做事。其中就有后来著名的悍匪,自称“马上皇帝”的杜立三。

杜立三其人

杜立三子承父业,自从12岁就为土匪开始了闯荡江湖。16岁那年的杜立三的父亲被杜立三的族叔杜宝兴设计杀害,并还要将杜立三的母亲卖掉。

杜立三立刻纠集自己的伙伴将族叔和其儿子抓住后杀死,自此杜立三扬名立万,在东北土匪中算是立了山门。自此之后杜立三以“压地面”等行为搜去百姓的保护费,或者在辽河上收取船只的保护费,用来发展自己的势力。

连日抗俄

甲午战争后三国干涉,日本的利益需求没得到满足。与此同时俄罗斯大肆发展自己在东北的势力,以期独占东北的利益,但在这个过程中不免损坏了杜立三的利益。

于是杜立三开始袭击小股俄罗斯的军队,多次成功后俄军对其恨其入骨。日本得到消息后支援给杜立三枪械、子弹,后来在日俄战争中配合日军袭扰俄军补给线等,并由此发展壮大。

张作霖的鸿门宴

杜立三在势力在日日战争后越来越大,已经威胁到了地主、豪绅甚至官府的安全,时任东北总督的徐世昌决定杀掉杜立三。徐世昌经过考虑后准备派刚被招安的张作霖完成任务。

张作霖,此时为了迎合徐世昌,消灭竞争对手,求得自己的发展,决定遵守命令杀掉杜立三。

但杜立三多年为匪,武力强大,硬打硬杀即为不智。于是张作霖放出风去,说官府有意诏安杜立三,并授予比张作霖本人还高的官职,并说动杜立三的叔父作保,将杜立三诱出老巢。

1906年6月6日,张作霖与杜立三在新民府会晤,商讨招安的事宜,谁知张作霖早已派张景惠率领骑兵包围了杜立三的老巢,还有其他的骑兵马队封锁了道路。万事俱备的情况下,杜立三被张作霖的手下用刀杀死,一代巨匪就此丧命。


一史千金


杜立三是清朝末年盘踞在辽河下游一股势力庞大的土匪头目,因势力范围位于辽宁西部,被清政府称为“辽西巨匪”。杜立三与张作霖都是土匪出身,两人还曾经结拜为兄弟。不同之处在于,张作霖为了洗白上岸,接受了清廷招安,被任命为新民马队管带。

替父报仇声名鹊起

1880年(光绪六年),杜立三出生于辽宁省辽中县,其父杜宝增和几个弟弟杜宝兴、杜宝善、杜宝旺拉帮结伙,称霸乡里,是当地有名的土匪。杜宝兴为了升官发财,不惜出卖兄弟向官府告密,导致杜宝增被官府捕杀。此后不久,杜宝兴又动起了卖掉寡嫂的念头,当时只有16岁的杜立三从母亲口中获悉详情,召集一批少年同伴把叔父杜宝兴抓住并当场处决,报了杀父之仇。此后,杜立三声名鹊起,附近很多人前来投奔他。对于前来入伙之人,杜立三用“开枪试胆”的招术来甄别良莠。凡是前来入伙之人,必须头顶鸡蛋,杜立三在几十米开外开枪射蛋,凡是站得稳,不胆怯,不怕死的一律录用。一些心理素质不过关或者一时失手的人都成了杜立三的枪下之鬼,但他枪法之精准在当时已经算是凤毛麟角。

马上皇帝包打洋人

很快,杜立三的队伍发展到数千人的规模,成为纵横辽河一带的巨匪。他经常骑着一匹名叫“青燕子”的宝马,驰骋在广袤的白山黑水之间,自称“马上皇帝”,俨然有与光绪皇帝分庭抗礼的架势。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沙俄趁机派出17万人的军队,以镇压东北义和团为名,大举入侵东北地区,意图吞并东北三省。《辛丑条约》签订后,沙俄被迫于1902年签署退兵协议,然而实际上却不愿放弃既得利益,姑意挑衅制造战端。这就与同样觊觎东北的日本发生冲突,从而爆发了著名的日俄战争。日俄战争期间,日本为了抗击沙俄,用武器装备笼络杜立三。老毛子在东北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在势力扩张中涉及到了杜立三的根据地。为此杜立三接受了日本人的资助,采用游击战术袭击沙俄军队,多次歼灭小股俄军。沙俄军队曾多次围捕杜立三,可他凭借熟悉地形的优势,每次都让俄军无功而返,反倒处处落入预先设下的陷阱之中。

有一次,沙俄军队在台安县境内张荒地大桥附近驻扎。这里是杜立三的势力范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杜立三立即组织人马发起进攻,先后打死俄军三十多人,打伤上百人,把沙俄军队逼回辽阳,这场战斗替杜立三赢得了“包打洋人”的称号。

以毒攻毒遭到诱杀

杜立三的势力越来越大,甚至威胁到士绅及官府的安全。1907年,东北改省制,任命徐世昌为东三省总督,上任后决定剿灭“辽西巨匪”杜立三。徐世昌采用“以毒攻毒”的策略,把这个艰难又棘手的任务交给了受抚不久的张作霖。

张作霖认为除掉杜立三既可以消灭威胁自己的一大势力,又是一个邀功请赏,飞黄腾达的好机会,于是召来张景惠、张作相、汤玉麟几位拜把子兄弟一起谋划。他们一致认为杜立三枪法精准,势力又大,如带兵直接征剿,恐难以奏效,于是决定诱杀。

张作霖以结义兄弟的名义送信给杜立三,称朝廷派人前来招抚,给的官位比自己还高,请他速来新民拜见特使,商议受抚事宜。杜立三对于无事献殷勤的张作霖不太信任,认为前往新民风险太大,极有可能是张作霖设的圈套,因此没有答应这场邀请。一计不成便生二计,张作霖见杜立三不信任自己,于是请来黑山秀才杜泮林。杜泮林是杜立三的同宗叔父,也是张作霖的义父。张作霖非常诚恳的对杜泮林说:“我和立三既是绿林朋友也是结义兄弟,现在我归附官府,有了一条出路。但贫贱之交不可忘,想劝立三也洗手不干了,凭他的才干和力量何愁不青云直上,可他却认准了,要一条路走到黑,我劝了几次都不听。”

见杜泮林已经相信了这套说辞,张作霖又趁热打铁的说道:“前些天徐总督调来一支兵勇,要去剿灭立三的人马,我一听很着急,多次禀报徐总督,请他暂缓用兵,好让我先疏通疏通。我让部下摆了几桌酒席,请立三前来叙一叙,可惜他误会了,还说了好些闲话。现在立三的处境不好,我也不计较这些了。这次请您老人家来,就是替立三想想办法。”杜泮林听完以后大受感动,认为张作霖很讲义气,为了侄儿的前途考虑,决定亲自去请侄儿到新民来受抚。杜立三对叔父很信任,所讲得也颇有道理,于是决定前往受抚。为了稳妥起见,他精选了13名身手矫健的土匪作为随身护卫,一同来会张作霖。同时从老巢到新民的途中,安置了四个哨所,每所有十名骑匪,如有风吹草动,立即快马传报。张作霖也没闲着,派张景惠带骑兵五百人绕道八角台暂住,等杜立三动身后,准备进剿匪巢;派张作相带领一队骑兵埋伏在路上,防止杜立三回窜并消灭有可能通风报信的骑哨。

张作霖派人在新民府郊外迎接杜立三一行,并安置在招待处。不多时,张作霖前来拜会,随身只带了两名护卫。双方寒暄过后,张作霖招呼上酒菜,席间频频举杯,恭贺杜立三此番受抚一帆风顺,光耀门楣。散席后,张作霖请杜立三到新民府大院面见特使,筹商受抚事宜。杜立三见张作霖只带了两名护卫,为了面子上好看,便也只带两名护卫,把其它人都留在了招待处。杜立三和张作霖来到新民府大院,张作霖已在后院摆了一场鸿门宴。宴席结束后,兴高采烈的杜立三刚踏出门口,就被从门后突然冲出的几名大汉按倒,其中一名大汉手起刀落,将杜立三当场杀死,“辽西巨匪”就此殒命。不久,张作霖因剿灭杜立三有功升任奉天巡访营前路统领,此后逐渐成为称霸东三省十余年之久的“东北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