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你有過“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的感受嗎?為什麼?

關山聽風


太有這種感覺了。走到那兒都能遇到能聊得來的朋友。可真正的好朋友沒幾個。有時感覺人生能相遇,已是不易 ,心靈若相知,更要珍惜。其實真正的朋友不是不離左右,而是默默關注,一句貼心的問候,一句有力的鼓勵。風雨時,才能見真情。平淡中,才能見真心。朋友如茶,需品。有時候覺得一生中真正能成為朋友的就那麼幾個。一定要珍惜改珍惜的。擁有改擁有的。希望我們慢慢的都成為知心的朋友。





心若無塵兮


這種“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的感受真實有過。因為真正知心的朋友彼此瞭解,知根知底是精神上的慰藉,靈魂中的默契,互相之間有著難以摧毀的信任,在情感上似清茶般平淡,又像醇酒般濃烈,這種朋友關係超過了種種的利益和義務的約束和支撐,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是人世間的稀缺品!





苦澀夢醒198822282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俞伯牙和鍾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成為千古絕唱。我們都羨慕這種友情,但世事不如人意,又有多少人能遇見這樣的知音呢?

在生活中,人們或多或少都有過“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的感受,哪怕只有一瞬間。就拿自己來說,在我心裡,至今都沒有一個可以說心裡話的人,這也許是性格原因,自己沒什麼可保密的事也沒什麼知心話要保留著和特定的人去說。在我記憶中,有幾個好朋友,一圈朋友,有什麼心裡憋屈的或者開心的看到誰就和誰分享了,現在回過頭來看這種行為觀念,暫且把它歸為不會與朋友相處不會處理情感問題吧,長遠看來利大於弊的。

就像現在長大了,自己一直抱著一種“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心態在維繫著友情。隨著時間的推移,卻發現別說找個談心的人了,就是找個嘮家常的人都難,找你閒聊的你不想回復,想和別人聊的,又怕打擾別人。

在青蔥歲月不經世事的那段時間裡,本就多愁善感的我,每每看到書中的美文佳話,都要自憐一番遇不到詩文中的那種神仙友情,經常感慨“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猶記得還曾拿這句當過個性簽名。但,不知什麼時候起,已經是這種“知己可有可無”的心態了。

也許在他人眼裡知己是一種精神支柱,但在我看來,只要自己內心足夠強大,哪怕沒有知心朋友,照樣可以消化掉所有的壓力和委屈,然後和朋友們一起分享快樂就行了。

中學時期,記得最深的個性簽名是用過杜甫的“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陶淵明的“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以及蘇軾的“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當時對這幾句也許理解並不深刻,但從字面意思也能體會出一二。現在回想起來,從那時起的自己,也許就是一個自我封閉了內心,至今還沒有人能走進來的“行人”。

總之,“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是自己很久以前的感受,想開了,就好了。努力做最好的自己,保持積極向上,沒有知己,不代表沒有朋友,生活依然會很美好。


不定時讀書


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芸芸眾生,相敬相親知心投緣的確沒幾人,百人百性,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見解,不同的愛好,不同的認知,文化屋次的高低,語言的溝通,

一見就有緣的親熱,難能可貴的認知,共同的愛好,那得有很多年的磨和,方能淘得信仰相同,言說經典,才是真正的知心,善友!


觀義707


人心,源與真城更深。

友情,因為信任更近。

時間,才是最好的大浪淘沙。

把真的留下,剔掉假的。

終有一天,你會明白。

不離不棄的,於是可貴。

不見不散的,才是真朋友。


用戶2172618246155


這種感覺我估計大家都有,因為人的心難測。曾經我的朋友也不少,但是當你困難了,你就會發現能夠在危難時刻幫助你的只有一兩個。因為,酒肉朋友一大推,知己難得啊!


mKhh



馮雷3712


真正知心有一就很了…


用戶9315929844776王w


“相識滿天下,相識才幾人”這讓我,深深地明白,志不同道不合,富笑貧,錢權互利。相識天下,若能尋得靠真情實義相識的知己很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