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高中生家长为孩子整理错题,这样做法可不可取?

高中数学毛老师


高中生家长为孩子整理错题,看似能帮助孩子减少整理的时间,提高孩子学习效率,实则这种越俎代庖的做法对孩子没有任何好处,为何我要这样讲呢?下面给你分析一下。

第一,学习原本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长帮孩子做属于他自己的事,属于越位行为。

学习既然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长如果替孩子整理错题,就属于越位行为了。你把孩子的事干了,孩子自己能从错误中找到原因,并做认真的改正吗?显然不能,如果一个孩子连错题都不愿意整理,说明有严重的学习懒惰心理。最后反而在学习上慵懒无力,家长推一推,就动一动,时间长了,会让孩子缺乏学习的上进心。

第二,孩子自己整理错题的过程,是对自己错误负责,家长需要合理引导孩子。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不愿意整理错题,一定要敏感地意识孩子这是对自己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错误不负责的行为。要在孩子学习之余,及时与孩子谈心,引导孩子认识到错题的整理与纠错,是对自己学习行为完全负责的积极做法。如果你现在不重视错题,认为老师课上讲后你懂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加深印象,过一段时间就容易忘掉。

第三,家长可以教给孩子整理错题的方法,以及怎样阶段性进行复习与巩固。

整理错题是优秀学生必做之事,尽管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错题出现的量相对较少,但是仍然会重视这块的工作。优秀学生常用的整理错题方法有以下几种:

1、归类法。如围绕同一知识点,将错误的题归为一类,通过复习牢牢掌握这块知识的漏点。

2、归因法。主要是从错误的原因查找和分析问题,这种方法重在检查学生的不同学科的学习思维,结合错题可以发现在哪些方面需要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

3、便签法。错题本往往在错题积累多了后,逐渐加厚,对于查找或复习起来增加难度。家长可以给孩子买来一些口曲纸,就是会计做帐用的那种,往错题本每一页边缘处贴上,并做好分类标记。

第四,家长要阶段性检查孩子错题本整理情况,抽查孩子对错题掌握情况。

有些家长可能不知道第一记忆印象点原理,就是孩子第一次错误地记忆知识点后,很容易建立起较深刻的错误记忆印象。对于错题而言,很多时候孩子还真顽固性记住错误的印象。为了避免这种错误一直得不到矫正,家长不妨阶段性检查孩子错题本整理的情况,是否做过分类。同时还可以从错题本中随机拿出题来考一考孩子,就能知道孩子对错题的掌握情况了。

结束语:孩子的学习需要家长督促,但是家长需要讲究方法。因为在高三之前,孩子仍然还处于青春期,如果你说话的语气和态度不是很好,极有可能与孩子发生矛盾与情绪上的碰撞。所以,要本着彼此开心,相互理解与尊重的心态,去进行学习方面的交流。才能让家长被孩子乐于接受,孩子也愿意与父母分享学习的进展情况。


寒石冷月


这件事我倒是真的做过。

女儿高三那年,独自一人省城读书。她看着身边的同学父母几乎都开始进入陪读状态,即使父母抽不开身,也会安排其他家人前去陪读。

这种情况下,女儿开始动摇,希望我请假过去陪读。

我没有同意,坚持不陪读。

不陪读理由:

1、我做饭不好吃。

2、影响我的工作。

3、即使我在你身边,也帮不了你什么。

4、如果我整天围着你,可能会给你带去太多压力,反而影响你的状态。

后来女儿选择继续住宿舍,不要陪读。

我则表态会默默支持她。

为了让女儿感受到我那颗愿意分担的心,我挖空心思想出一招:帮助女儿整理错题集。

女儿知道了,小有感动,委婉地告诉我:我不必为她辛苦,我辛辛苦苦整理的,她最后也不一定用的上。

我说:没事,就当陪你一起晚自习了。

我坚持整理完,但最后并没有送给她。

我做的这件事确实没派上用场,但是通过这件事,女儿还是应该感受到来自于母亲的力量的吧?

结束语:家长为孩子整理错题集,到底可不可取,也许应该看你的出发点在哪里。如果你仅仅是为了节省出时间,让孩子做更多的题,我认为没必要;如果你通过总结、归纳,帮助孩子找到问题共性,也许孩子应该感激;如果像我这种仅仅是为了传递一种力量,也是可以借鉴的吧?


妈咪老师


可取,将来我孩子上高中之后,我也准备帮孩子这么做。

这不是惯孩子。

是应该由孩子来干,但问题是,孩子没时间了。

众所周知,孩子习惯的培养是在小时候,这时候已经不牵扯孩子独立习惯的培养了,而是面临更大的问题:学业任务太重,时间不够用了。

到了高中,学生也好,家长也好,学校也好,老师也好,普遍的一个感觉就是:时间太不够用了,课业繁重、作业多、测试多,很多高中学生,拼尽了全力,成绩都不是太好,而整理错题又是一项非常花费时间的事,父母帮着分担一下,完全没问题。

不必拘泥于“非要孩子干不可”的形式

我凭现在的情况判断,可以给孩子辅导到初中毕业,有不会的题多数都可以搞定,方法也可以教给孩子,但是到了高中这个难度,已经不是多年不碰这些题目的我,能搞得定的了。

这时候,如果能帮孩子整理错题,我也是会很开心的。

所有学习好的同学,他们共同的经验就是:有错题本。复习的时候,只看错题本,这样会极大地提高复习的效率。

但是错题本,也需要记录和分类,如果只是按时间顺序去记录,各个类型、各个模块的错题都混杂在一起,同样也会降低复习效率。

错题本的记录还好说,最繁琐、最耗费时间的是,整理和分类。

这个事,也需要科学的统筹规划,就类似于图书馆的书目分类存放。往大了说,大学专门有个图书管理专业,难着呢。

每个人对错题的分类方法,也未必相同,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不断的磨合和改进,这个工作由孩子拿主意,家长只做抄写、记录、整理这类耗时间的工作就可以了。

结束语

惯不惯孩子,需要视具体的情况而定,并不是只要帮孩子做了什么,就是娇惯。

在高中,看着孩子学习时间都不够用的情况下,还让孩子自己整理错题,这是对孩子好吗?

我赞同帮孩子整理错题,我将来也会这么做。


超人爸爸说教育


可能大多数家长不会认同我的做法。

我从来不特地检查孩子的作业,最多一眼看过去好像作业做错了哦。其实我孩子小时候做作业无端做错太多了。每天家长要签字,看看前一天作业批错的,我就当没看见。孩子奶奶忍不住了,等孩子睡着了看作业,做错的做个标记。

我觉得没有必要管,是孩子和老师的事。做错题就是增加自己的压力,要是能承受压力就错下去。有问题自己纠正,我不陪读,也不大惊小怪。

逻辑上说这个提问有问题,至少从初中开始我慢慢看不懂孩子的作业了。高中大考的试卷,我能做对的题目几乎没有。


西风75479585


我们要考虑的是,父母给孩子整理错题本,是不是对孩子的学习有帮助?如果是,则可取。老师也在帮学生整理错题集,家长为什么不能。依赖?是毒品还是香烟。

一般来说,高三理科的试卷比较多(高一、高二也类似)。在整理错题集时,学生仅仅是抄题,就会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所以我我希望孩子少做无用工作,只是让学生标注出错题,在哪张试卷上和第几题。可是,由于试卷太多了,学生复习是,很多学生根本就找不到试卷。

我看到一位家长给孩子整理的错题集,这对我启发很大。

这位家长首先问我要了,关于她孩子考试的详细资料(现在都是电子档案——错题都能看到)。然后再复印试卷。再用剪刀,把它们都剪贴到一个日记本上。

并标注了错误的可能原因,1、马虎——会做,但做错了。2、知识点——忘记了基础的公式和需要记忆的临界条件。3、难点——过程分析错误,知识点之间的连接未想到。

孩子只需要在1,2,3后面打钩,再订正就可以了。

我觉得学生可以节约整理时间,还有就是在考试之前,学生能够一目了然了地知道自己的错误之处。

那老师能做什么呢,就是根据孩子的错误,再印制相同习题的第二份试卷,同时在试卷上,留出空白,便于学生订正。这样孩子就可以节约整理的时间了,而且起到错题集的作用。

不过它有个缺点就是,不像个人的错题那样,具有针对性——只能选择错误较多题目,不一定是适合所有的学生。

然后老师再出一份补偿练习——相类似的题目,然后滚动训练。

可见,老师也在为孩子制作错题集想办法。

父母给孩子制作错题集,也是没有任何问题,尤其是没有采用类似措施的学校。

还纠结吗?再问一次,这样对孩子学习有帮助吗?还有,孩子能意识到错题集的重要性了吗?

总之,我的意思就是可取。


江苏考英语


高中生家长为孩子整理错题,这样的做法非常明智,对于孩子的学习非常有帮助。

高中生的学习是非常苦闷的,成绩是很难提高的。我们那时候老师也要求我们整理错题,可是一场考试下来,大多数学生平均分在及格分之下。错题整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是背负身上的又一座大山,只有少数学霸可以完成,最后这样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老师再也不提。我们那么辛苦,那么勤奋,老师找不到任何理由,一句完成不了足够了。这也是唯一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于是,家长这个时候能够挺身而出,帮助孩子整理错题,那么这样的艰巨而美好的任务就能轻松完成,实现其内藏的巨大意义。



一、帮助孩子整理错题提高学习效率

高中生学得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时间不够,大家想面面俱到做好一切,无耐又要吃饭,又要睡觉了。如果只是学习两三门课自然能够学得很好。

既然这样,唯一要做的就是提高学习效率。帮助孩子整理错题,这样孩子的学习时间才能放在刀刃上,而不是在错题抄写上碌碌无为,假勤奋的浪费最宝贵的时间。

二、整理错题集有利于对孩子学习情况的了解

错题整理是一项漫长的工程,这样对于孩子的学习情况,学习进展才能心中有数,才能更好的帮到孩子,高效率、一针见血的找到问题所在。解决最重要的问题,才能大踏步的前进。

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为旁观者的家长,经验丰富的家长,更容易评估重与轻,急与慢,才能高效的学习,而不是一股脑儿拼命的瞎努力。

三、整理错题是对孩子最好的关爱和激励

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情况都不了解,这样的情况对孩子各种要求只会引起深深的反感。处处都是人家孩子怎么好,这让谁受得了。

通过整理错题,孩子能够深深的感受到家长的关爱,才能在困苦的高中学习感受到温暖,才能激发斗志,不断努力学习。在这拼搏的道路上也不会感受到孤单,不会对未知感到恐慌,家长会成为最坚强最有力的后盾。至少,高考前那么多学生十分焦虑,夜不安寐就会好许多。



除此之外,家长要帮助孩子学习的事情还很多。比如,整理好的学习方法,串联知识要点,挑选购买高品质的辅导书等等,让孩子能够高效率的学习,系统化思考,居高临下的看问题,而不是好多问题放在大脑里,慢慢等待。其实,光做好错题集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因为错题集需要不断增加和删除,不断的分析和总结,观察问题的主次,甚至做出表格通过软件科学分析,克服主观性经验性判断失误。

我是这样想的,高中生学习非常辛苦,能够得到更多的帮助非常有利。当时,我就幻想过,一些整理类工作有人帮助就太好了。这样,我就能节约大量的时间,高效率的学习,做更多的事情。可惜,那只是幻想,很多知识、问题没有整理好,学习起来就没有那么全面连贯,只是点的突破,后期越来越吃力。

总之,对于高中生,家长可以的话那就尽可能去帮助孩子。有些事情不是孩子不会做,而是太耽误学习时间了,消耗大量的精力。如果家长并不懂整理错题集的精髓,盲目去做可能意义也不大。


徽乡小居



千万不要帮孩子整理错题集!千万不要帮孩子整理错题集!千万不要帮孩子整理错题集!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整理错题是再一次学习,巩固的过程,只有孩子自己做,才会有作用。知道自己在做题的时候,哪个知识点掌握得不牢,哪个题目错误是因为粗心,这样好在下次做题时更有深刻印象。

高中孩子的学习,家长真的帮不上什么忙,这是家长首先要意识到的一点。

高中知识的难度,很少有家长能够给到辅导,错题让孩子自己整理也会更有效果。

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督促孩子定期复习。这个你是可以代劳的。错题本不是说抄一遍,再做一遍就够了,错题本需要定期拿出来复习,因为本来就是知识盲点,易忘,易错,所以一定要督促孩子定期拿出来复习。


邱爸爸说


可取。我建议如下方法做效果有保证:

第一步,整理孩子的错题只整理题干,答案单独整理。

第二步,间隔一个月后,让孩子不借助任何工具书,独立完成错题集中部分错题,根据孩子时间选择适量错题。

第三步,家长帮助核对正确与否,做对的红笔√掉,又错的让孩子对照答案复习。

第四步,又错的题和整理出来的新错题装订新的错题集,间隔一段时间再进行梳理,如此循环,孩子成绩必然提高。


商同乐


都高中生了,父母还要为孩子整理错题本,这种做法实在不可取。我的看法是,即使是小学生,父母也只应该给予帮助、引导,教给孩子整理错题的方法;而不应该完全替代孩子,亲自为孩子整理错题本。

父母主动要求孩子整理错题本,说明孩子学习方法上存在瑕疵,有待完善。

成绩的高低虽取决于孩子的智商,但与孩子的学习方法有至关重要的关系。实际的情状是,除少数几个“神童”外,绝大多数孩子的智商不相上下。从这一点上说,成绩高低的关键似乎更决定于学习勤奋的程度和是否正确的学习方法。而避免多走弯路、少重复犯同样的错误,整理错题应该是一种十分恰当而非常有效的方法。这也就是《论语》所说“君子不贰过”吧。父母应该和孩子多交流,多沟通,看看孩子在学习上是否经常犯同样的错误,如果属实,就要引导、教育孩子学会整理错题的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注意,父母可以帮助,不可以自己亲自操作。



父母主动要求承担替孩子整理错题的任务,说明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当。

孩子自己的事情必须让孩子自己动手做,父母切忌包办。替孩子整理错题实际上就是一种包办行为,是一种学习上对孩子溺爱的表现。父母一定要反思自己,这样做的效果远远差于孩子自己亲手整理,生活中溺爱孩子是害孩子,学习上的溺爱更是要不得。



孩子要求父母替他整理错题,这是孩子学习被动或懒惰的表现。

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任何人都无法替代。孩子以学习时间紧张为理由要求父母替自己整理错题本,是不可取的。就像徒弟跟着师傅学习家具制作,只看不动手,能学会吗?眼高手低,这是学习之大忌。父母一定要保持理智清醒,不可同情孩子疲累,在对待孩子的学习上要“绝情”,而不能“悲悯”,要培养孩子主动、勤奋的学习习惯,否则会事倍功半。



总之,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可以引导帮助,但就是不能替代,事实上也替代不了。


浮尘微草


这件事情其实把握住两个度就好:

第一,整理错题本要达到的效果有了没;

第二,尽量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做。


就第一点来说,一切肯定是看效果的。不管是孩子自己抄写也好,还是家长帮忙整理,最终的目的你要看实现了没有。

  • 如果家长天天给孩子把错题整理了,孩子连看都不看,那么无疑都是白花了功夫;

  • 如果家长是按照同一类型的题目进行归纳汇总,事后和孩子一起研究错误的原因和易错点,那么效果肯定是达到了。不用纠结谁去整理。



就第二点来说,为什么我要说“尽量”呢?因为这个没有错或对。因人而异。

我们都知道高中学生的课业非常多,学习时间是争分夺秒的。别说高中生了,我孩子才小学,班上考试卷每次都要手抄题目订正,有不少家长是帮助孩子抄题的,单纯是为了节约时间;我还知道有的家长,孩子写作为,先打一遍草稿,草稿出来后家长帮着一起修改,修改后时间来不及了,甚至还有家长帮孩子誊抄的~~


尽量——是指要让孩子有自己处理事情的意识。其实这些事情都是孩子自己的。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家长真的没必要乱帮忙。就算是家长帮助抄了,孩子也要知道那其实是自己应该去做的事情。这种意识我们是一直强调的,有主观主动意识,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安排,去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