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三十六计》围魏救赵和声东击西有什么区别?

武圣经


  1. 围魏救赵的围是真打,声东击西中的声是佯攻;

  2. 围魏救赵中我方兵力只有一支,全部都去围攻敌方的大本营。声东击西则是我方兵力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佯攻,一部分是真打;

  3. 围魏救赵的目的是救另外一个我方阵地,声东击西的目的是进攻敌方;

分享两个曹操声东击西的例子和一个围魏救赵的例子:

官渡之战初期,曹操声东击西解白马之围

官渡之战初期,袁绍派大将颜良围先锋先渡过黄河,在白马这个地方包围东郡太守。袁绍想以这样包围的方式为后续的大部分渡河争取时间。曹操接受了荀攸的计策,派一支部队到距离白马很远的地方渡过黄河,假装要从东边偷袭袁绍的后方。在同时曹操又派关羽和张辽率领轻骑兵悄悄奔袭白马。

袁绍果然上当,他以为曹操的战略意图在东线的渡河部队,于是派兵与曹操的佯攻部队作战。袁绍没有想到这支渡河部队是假的,关羽和张辽已经快速赶往白马。这时袁绍已经来不及派兵增援颜良,于是颜良被轻装而来的关羽杀死。

潼关之战,曹操声东击西破韩遂马超联军

以韩遂和马超为首的凉州和关中一共十部将领共同造反,他们占据潼关有利地形与曹操相持。曹操派人每日在关前擂鼓呐喊,做出不日就要攻城的假象。另外一方面曹操悄悄派人北上,到黄河的上游渡河。马超等人被眼前的假象蒙蔽,等他们知道曹军已经渡过黄河的时候为时已晚。曹军的先头部队在黄河西岸站稳脚跟之后,曹军开始陆续渡河,由曹操亲自断后。这时马超等人占据的潼关已经失去了地理优势,马超只好出关与曹操的断后部队做一番厮杀,尾追他们渡河。这一战虽然马超作战勇猛,险些要了曹操的老命,不过最终曹军还是全部渡河,关西联军只好南撤到渭水以南。配合地图看会比较直观。

曹操也曾经用过围魏救赵

曹操还在做东郡太守的时候,他有一次领兵在外,黑山贼于毒进攻他的大本营。曹操没有带兵回援,而是选择了进攻于毒的大本营。至于是该回援自己的大本营,还是该去围魏救赵这要先分析对方的实力,对方带了多少人去攻打我们的大本营,对方留了多少人在他的大本营。官渡之战中,曹操烧了袁绍的乌巢之后,袁绍内部的意见就形成了两极分化,一方认为该去救援乌巢,一方认为该去进攻曹操的大本营。袁绍优柔寡断,不知道该听谁的,他最终分兵分别去救援乌巢和进攻曹操大本营,结果两边都大败,还导致了张郃等人投降曹操。


传奇历史观


围魏救赵与声东击西是完全不同意义上的两个战略战术,围魏救赵等等核心在于“救”,声东击西的和核心在于“击”,通过解放战争中的两个战例向大家介绍一下。

首先说解放战争中发生的一次“围魏救赵”事件。胡宗南率领二十万人马进攻延安的时候,当时党中央选择主动撤出延安,留给国民党一座空城,毛主席等人就开始连续好几个月的转战陕北。

毛主席、周总理等人在转战陕北期间最危险的一次,当属于1947年6月7日到9日的那一次胡宗南部队中央所在地的偷袭行动。当时胡宗南利用美军最新的无线电技术,发现安塞县的王家湾一带电频密集,推断就是中共中央所在地,于是立即组织29军军长刘戡率4个旅,外加整编1军军长董钊的半个旅,约3万人,人马直扑王家湾。

国民党部队前进到距离中央所在地十几公里的时候,被我军侦察兵发现,立即报告给周总理,周总理则立即着手安排撤离,中央经过一夜的行军到达40里外的小河村。等到天亮之后,国民党通过马蹄等痕迹发现中央撤退的方向,立即率领部队追击。当时距离毛主席等人最近已经达到了400多米,不过由于天色以晚没有发现。

就在国民党部队打算继续前进的时候,后方突然被袭击,国民党部被迫回防。袭击国民党追击部队的就是王震率领的部队,然来当中央发现国民党的偷袭后,周总理给彭老总发电,彭老总就让你王震率领部队,猛烈进攻国民党追击部队的后方,迫使国民党回。

国民党部队也的确如彭老总所料,停止向前追击,回头进攻王震的部队,而中央也因此得以脱险。彭老总和王震将军这一军事行动就属于围魏救赵,最终使中央脱离险境。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后,国民党最后的一个军事集团就在大西南,当时解放大西南的任务落到了刘邓大军的手中,当时国民党在西南主要有两个军事集团,既胡宗南军事集团30万多人和宋希濂军事集团20多万人,一个驻守比方汉中,一个驻守湘南。

当时毛主席为了迷惑蒋介石将主要防守兵力防止在北方,特意让刘邓先北上郑州,并且大张旗鼓的讲话,然后突然南下,使用第四野战军的番号,直接从湖南插入贵州,进入四川,完成对宋希濂部队的突然袭击和包围。

而由于之前的误导,蒋介石没有调集胡宗南部队防守川东,等到蒋介石完全明白我军的意图,用卡车拉部队进入川东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我第二野战军已经进入了蜀地,开始秋风扫落叶的征程。

毛主席和刘邓首长导演的入川这一手笔,就是一个声东击西的典范,其中“击“败国民党大西南部队攻击90余万人。

通过上面的两个故事,我相信大家能明白围魏救赵中的“救”,也能明白声东击西中的“击”,对两个区别也应该很清楚啦。


帝国烽火


简单来说,“围魏救赵”是我知道你要干啥,也告诉你我要干啥,但是你不得不按我的意思去办,属于阳谋。比如说张三跑去找李四的麻烦,李四打不过张三,不过李四有个很牛逼的亲戚王五,而王五与李四距离较远,但距离张三家较近,于是王五就喊话张三,你敢打李四,我就打你在家的老母,张三为了保护老母不受伤害,只能放弃欺负李四。

“声东击西”是我知道你要干啥,但是不告诉你我要干啥,然后骗你去按我的意思去办,属于阴谋。比如说,张三又想去欺负李四,但又害怕王五故技重施,于是告诉王五,上次的事情我很生气,我决定要和你决斗,决斗的地点选在距离自家很远的地方,并且约定不见不散,结果暗地里跑到张三家,把张三揍了一顿,等王五反应过来,张三已经把李四打的生活不能自理了。


文史并蒂


《三十六计》围魏救赵和声东击西的区别:

这个问题一定要用伟人毛主席写的《矛盾论》的对立统一来分析,要用伟人毛主席的经典案例来解析:

一,矛盾就得对立统一:

围魏救赵: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 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声东击西: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相同之处是:

都是从侧面出发达到战斗胜利的目标。

不同之处是:

围魏救赵是以目标非常明确攻击敌人后方(或者要害),迫使敌人回援而解困。

声东击西是以目标虚幻迷惑敌人,出奇制胜。

二,毛主席经典案例:

毛主席精读《三十六计》,把围魏救赵和声东击西用到了极致。

围魏救赵:

1929年1月,蒋介石命何键纠集湘、赣二省国民党军队三万余人,五路并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三次“会剿”,企图一举消灭井冈山红军。在此生死存亡关头,毛主席提出:我们既要保住红军,又要保住根据地,那只能采用‘围魏救赵’的办法。它是击破敌人‘会剿’唯一切实可行的策略,也是确保井冈山红旗始终不倒的最积极的方针。

毛主席还解释说:战国时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求救于齐。齐国并不派兵去邯郸,却反过来围攻魏国都城大梁,结果魏军不得不回国救援,赵国都城也就此解围。

毛主席的“围魏救赵”之计,决定毛主席、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主力迂回敌后,向赣南闽西进军;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主力会同井冈山地方武装坚守井冈山。红四军主力进军赣南闽西,打乱了何键的部署,何键急忙追击堵截,红四军在大柏地一战打败敌军。

陈毅曾说,大柏地一战“为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之战争”。

声东击西:

四渡赤水是毛主席一生中的"得意之笔"。这场战役多次“出神入化”运用声东击西,取得战斗最后胜利。

毛主席根据情况的变化,吸取前几次战斗的教训,指挥中央红军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之间,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为红军赢得了时机,创造战机,在运动中歼灭了大量国民党军,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这是中国工农红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

这两场战役领略了围魏救赵和声东击西区别了吗?

围魏救赵是A和B战斗,A遇到困境,用A1攻击敌人重要B1,这样来解困。

声东击西者大不一样:A和B准备战斗,A分出A1,A虚张声势攻击B东边,实际A1攻击西边才是真正目的。并且声东击西能“灵活运用,多次运用”更能迷惑敌人。

这两场战役真正领会了毛主席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和把“兵书”灵活运用到极致的智慧。伟人毛主席智慧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活学活用”。


读毛选改变人生


围魏救赵和声东击西是有本质区别的

咱们先来解释词义

围魏救赵:原指战国齐国用围攻魏的方法,迫使魏撤回攻赵国国都邯郸部队而使邯郸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现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它的精彩之处在于,以逆向思维的方式,以表面看来舍近求远的方法,绕开问题的表面现象,从事物的本源上去解决问题,从而取得一招致胜的神奇效果。

声东击西:声东击西在现实生活中被提及的频率非常高,它以假动作欺敌,掩护主力在第一时间击其要害。声言出东,其实击西。声东击西之计,虽然早已被历代军事家熟知,所以使用时必须充分估计敌方情况。方法虽是一个,但可变化无穷。

直接效果上,我们可以发现

围魏救赵是袭击敌人后方以迫进攻之敌撤退

声东击西是虚张声势使敌人产生错觉,而袭击其不备之处。

战略目的上,我们可以发现

围魏救赵是已出被动,而挽回战略主动权

声东击西是指左打右,掩盖真实战略意图。

战争态势上,我们可以发现

围魏救赵是己方被动时,应敌之法。

声东击西是己方主动时,寻求战果。


木落生花


围魏救赵:处于战略被动地位的一方通过曲线出击扳回战略主动权,即制造次要矛盾来迂回化解主要矛盾。

声东击西:主动一方做出假动作或放出假消息,以达到掩盖己方真实意图、迷乱敌方判断的目的。

这两个计策的典故我就不说,我说说运用了这两个计谋的官渡之战,通过这个例子可以很好的理解围魏救赵和声东击西。

声东击西解白马之围

建安五年,袁绍奉衣带诏讨伐曹操,曹操亦怒,官渡之战拉开帷幕。

刘备曾经参与了衣带诏之谋,所以等曹操一跟袁绍对立,立即起兵反曹。刘备占据下邳,屯兵沛县,兵至数万,联系袁绍共同抗曹。曹操为了避免被两面夹击,于是决定率先出击。柿子先挑软的捏,次年二月曹操亲率精兵东击刘备。曹军侵略如火,一路作战,占沛县、攻下邳、降关羽,势如破竹。刘备全线崩溃,只身逃往河北投奔袁绍。在曹刘酣战之际,袁绍的谋士曾建议袁绍"举军而袭其后",但是袁绍却没答应,理由是他儿子生病了。


二月袁绍进军黎阳,派大将颜良进攻白马,试图夺取黄河南岸要地,以保障主力渡河。此际白马之围。四月,曹操为解除侧翼威胁,北上营救白马。曹操听取谋士荀攸的"声东击西"之计,先率军在延津渡河,做出要突袭袁绍大军后方的姿态,诱使袁绍分兵延津,阻击曹军,袁绍果然上当,"声东"之计达成。然后曹军主力疾行如风,奔袭白马,此乃"击西"。在距离白马十余里处,兵遇颜良。曹操派张辽、关羽迎战。关羽在张辽军队掩护之下,策马扬鞭,于万军丛中斩下颜良首级。袁军溃散,白马之围遂解。

白马之围后,袁绍率军渡河,派大将文丑领兵追击。曹当时骑兵不足六百,而袁军超过六千,两相对比,天壤之别。曹操驻军于白马南,下令解鞍放马,示敌以弱,袁军又中计,纷纷下马争抢财物。这时曹操一声令下,曹军翻身上马,又击溃袁军,大将文丑死在了乱刀之下(真实的历史上的文丑是被曹军所杀而不是关羽)。


曹操火烧乌巢,袁绍围魏救赵

在接下来的半年里,双方战况僵持,各有胜负。曹操兵少粮缺,士兵疲惫,曾想过退守许都,但是被荀彧阻拦。袁绍也很难,数千辆粮车被曹仁、史涣所截击烧毁。而且汝南的刘辟还叛变了,还好有刘备小老弟,能去帮忙。

十月,袁绍又派车运粮,令淳于琼领万人护送,夜宿乌巢。正好这时候袁绍的谋士许攸叛变,投靠了曹操。许攸建议曹操出兵乌巢,烧其辎重。曹操当即采纳,亲率五千精兵,趁着夜色兵临乌巢。一把大火燃起,黑夜骤亮。

袁绍知道了乌巢被袭,心生围魏救赵之计,一边派少部分兵马救援乌巢,一边命张郃、高览率主力大部队趁着曹军群龙无首时猛攻曹操大营。可惜曹营十分坚固,袁军久攻不下。而乌巢那边,曹操趁着袁绍援军未到,励士死战,直破淳于琼大营,将其斩于马下,并烧毁全部粮草。 张郃等人听到乌巢被破,于是投降曹操,导致了袁军军心涣散,意志崩塌,遂大败。袁绍仓皇出逃,回到河北。

这一战中袁绍本有机会去救乌巢,但是他选择了围魏救赵,直攻曹操大营。结果大营没打下来,粮草也全没了。导致军心涣散,大败而归。

围魏救赵虽然是很聪明的一计,但是奈何袁绍没有考虑到三点。

1、乌巢坚守不住,短时间就被曹操攻破。

2、围攻曹操大营,却久攻不下

3、兵力不足,且分散,被逐个击破。

总结

声东击西和围魏救的区别大抵如此。曹操声东击西成功,袁绍围魏救赵失败,决定了官渡之战的胜负。所以虽然是简简单单的两个计策,八个汉字,却决定了历史的走向。


文史漫谈


个人认为围魏救赵和声东击西都是不直奔主题,采取迂回战术,区别就是:

一是从打击对象来说,围魏救赵就是有特定打击对象,声东击西就是你不知道会打击哪里。

二是从时间上来说,围魏救赵时间紧迫是不得已而为之,主动权在对方手上,只有这样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声东击西主动权在自己手里,想打哪里就打哪里。

三是从参与方来说,一般情况下围魏救赵有攻防助三方参与,声东击西是攻防双方参与。

四是从效果上来说,围魏救赵就是你必须跟我的节奏走,抓住了三寸,哪怕你识破了也要硬着头皮过来挨打;声东击西就是只要识破了,相应做出部署,这个计策效果也就不大了。

个人浅见,欢迎指评。


胡杨品独


围魏救赵在兵法《三十六计》中排第二计,声东击西要排第六。二者之间对比就是前者意图在明面上就能看出,后者真实的目的确是隐藏在明面之下的,敌人很难发现。



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这一计策,从字面上来看就不难理解,战国时期的赵国遭受到了魏国的攻击,赵国为了化解危机,就向齐国求救。齐国为了救赵国,决定出兵去攻打魏国的都城,因为此时的魏国的主力部队都派出去攻打赵国了,所以他的后方就显得十分薄弱,当齐国出动主力进攻魏国的都城时候,魏国仅存的兵力无法抵抗赵国,所以就只能撤回前方正在攻打赵国的主力部队回援自己的后方,如此以来也就解除了赵国的危机,这就是围魏救赵的由来。


后来这一计又演变成了围点打援,同样是齐国在围住魏国都城的时候,派出主力部队在魏国回来的路上设下埋伏,然后等待着魏国回援部队的到来,从而一举将其歼灭,这就是围魏救赵最终的效果。意思就是为了救援自己盟友或者同胞,集中优势兵力进攻敌人最薄弱的地方,从而瓦解敌军在前方的力量。计谋本身就是一个真实的案例,所以就不用再举其他的例子了。

声东击西

声东击西也不难理解,就是在东边敲锣打鼓躁动声势从而吸引敌人的注意力,但在西边实施自己真实的目的,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这一计策和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有相似之处,都是避实就虚的意思。


最典型的案例就公元228年,诸葛亮发动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当蜀军走到秦岭南麓的时候,诸葛亮让赵云率兵走斜谷佯攻郿县,造成要攻打长安的势头。诸葛亮自己却率蜀军主力绕道祁山去攻陇右。

如此以来魏军还真的中了诸葛亮的计,魏国大都督曹真还真的率主力阻击赵云,殊不知诸葛亮已经绕道了祁山以西,一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所以这就是典型的声东击西的策略和效果。

总结


围魏救赵是在明面上实施的,敌人立马就能感觉到危机。声东击西却是在暗地里实施的,敌人在一时间内很难察觉到。这就是围魏救赵和声东击西的区别。


小程看历史


引言

围魏救赵和声东击西有相同之处,都是避实就虚。但是实际上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围魏救赵是为了牵引敌人,扳回战略主动权;声东击西是为了迷惑敌人,掩盖战略意图。

下面我们就再回顾一下,一场战役中同时使用了围魏救赵和声东击西两个计策,从中了解一下其中的区别吧。

公元前354年,赵国攻打卫国,意图把卫国变成自己的附属国,可卫国是魏国的附属国,于是魏惠王派大将军庞涓率领八万大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这里庞涓已经使用“围赵救卫”的计策了。

邯郸告急,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威王派孙膑为元帅率军救赵,孙膑与庞涓同师鬼谷子,为了迷惑庞涓,改派田忌为元帅,孙膑藏于军中暗为军师,率领大军援救赵国。

可赵国都城邯郸岌岌可危,就是齐军赶到也难以挽回。

孙膑先命令部队佯攻魏国的平陵,平陵在魏国的东方边界,离齐国较近,城池虽小,却易守难攻。同时,为了更好地迷惑魏军,派残兵弱将攻打平陵。”庞涓更不以为然,魏军攻下邯郸后,命令部队加紧攻打远在卫国的赵军。

然后,孙膑赶紧集结部队,直奔魏国都城大梁。大梁被围困,魏惠王急令庞涓火速撤军回援。庞涓来不及休整部队,日夜兼程赶回大梁。

几日几夜的急行军,魏军人困马乏,士气低落。孙膑却在庞涓回大梁的必经之路马陵设下伏兵,一举歼灭魏军,庞涓阵亡。赵国得以解救。

小结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不去赵国解围,而去攻打魏国,反而解救了赵国,这就是围魏救赵。佯攻平陵,实则围困大梁,围困大梁实则围点打援,这就是声东击西。

感谢关注,我是没事闲拉呱,我将与您持续分享有现实观点、有人生态度的历史分析!


没事闲拉呱


围魏救赵,是用优势兵力攻对方要害,迫使对方改变现有战略部署,不再对己方弱点进行攻击。著名的战例便是孙膑与庞涓之间的斗争,也是围魏救赵的出处。

而声东击西是属于佯攻,只是放出风声,虚张声势要攻击对方,但实际上自己部罩的计划是针对另一个位置或者另一个敌人的。声东击西讲究消息保密性,不能让对方知晓行动意向,而围魏救赵则是直接摆上面来跟敌人说,我就在这里,你来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