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山鬆什麼時候採挖最合適,貧瘠無土球可以成活嗎?需要注意那些?

頂級兄弟


山松又叫馬尾松,樹姿優美,四季蔥翠,栽培極有情趣,而且還能培育成美不勝收的盆景,所以是深受人們喜愛的,特別是野生山松,自然界風雨的洗禮讓它更有神韻,造型往往在人們的意料之外。

不過採挖山松是很難成活的,必須要有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下面針對山松的採挖說說我的看法,和朋友們交流一下,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吧!


一,山松該如何採挖?

1.採挖山松要選擇在什麼時候?

說到山松採挖,一般來說要選擇在山松的休眠季節,在山松的休眠期,溫度較低,它的樹液流動緩慢,採挖後蒸發量也比較小,這時山松也儲備了很多養分,可謂是成活率最高的。

山松的休眠期是冬季和春季發芽前,理論上這兩個季節都是不錯的,但是春季和冬季相比,氣溫要溫和一些,不用擔心凍害,也不用擔心澆水稍多而爛根,稍加呵護,咱們的山松就會來芽,所以說春季比冬季更好一些。

總結一下,採挖山松,冬春季為宜,冬春季相比,春季更佳,特別是遇到好的樁材,更要重視採挖季節,以免暴殄天物浪費好的樁材。


2.採挖時要注意什麼?沒有土球行嗎?

說到山松採挖,難度大,主要原因是山松都生活在山野之中,甚至石縫之中就是它的安身之處,採挖時別說帶土球,就連帶一些原土都是很難的,所以採挖時要不怕麻煩,最好是小心謹慎,先把石塊去除,儘量維持根系的完整,特別是絨根和鬚根。

沒有土球,咱們可以把紮根處的土石帶來,把截掉的根也帶來,原因是山松是根菌共生的,原土和剪掉的根系中有山松的共生菌,栽培時埋入,可以讓山鬆快速緩苗,迅速適應環境,達到快速成活的目的。

再者,採挖後過多的枝條要剪掉,減少無用的養分消耗,減少蒸發,但是山松的根和枝條受傷後,樹脂容易流出,就有必要使用玻璃膠塗抹,既能防止樹液外流,還能防止病菌侵襲,為預防未來失枝奠定基礎。

(有些朋友建議分兩次採挖,第一次先斷側根,然後埋土,讓它恢復一段時間,來年再來斷主根,這樣成活率有保證,可是好的樁材,可遇不可求來年未必還有啊!)


二,山松該如何栽培和養護?

山松栽培必須要有一定的葉片,否則很難成活,除此之外,還要注意一下栽培和養護技巧。

1.栽培山松方法

山松要想栽培成活,土壤非常關鍵,山松最愛疏鬆透氣的,排水良好的土壤,一般來說人們喜歡使用疏鬆的河沙來栽培山松,山松栽培前禁止泡水,禁止消毒,這點很重要。禁止泡水原因是山松根系喜歡略微乾燥的環境,泡水容易爛根,禁止消毒原因是山松根菌共生,給根系消毒,容易殺死共生菌,對成活不利。

栽培時但是可以沾生根粉,這可以刺激山松生根,提醒一下,如果樹樁不夠新鮮,還要重新修剪,露出新鮮的根系,這點對生根非常有利,栽培時河沙要高培,最好使用溼潤的河沙,栽培高培高度要高培植株高度的三分之二,栽培後不要直接澆水,以免水多爛根。


2.合理養護

養護山松,要注意能讓山松見溫和的陽光,但是卻不能暴曬,所以拉上遮陽網,是保證成活的關鍵。再者,養護時要注意噴水保溼,恰當噴水可以增大空氣溼度,對於山松成活意義重大。

咱們在養護山松的時候,看到山松發芽後,也不要急著撤掉遮陽網,也不能放鬆管理,要照樣噴水,畢竟山松假活現象比較嚴重。

期間澆水,不能過強,山松最忌澆水過多,古人在養山松時總結了經驗,所謂“幹松溼柏”說得就是這個道理。


三,總結

山松剛栽培不宜施肥,以免沒有成活,肥料腐蝕根系,山松培育盆景的時候,要細心蟠扎,合理修剪,切莫剪錯,後悔晚矣,畢竟山松生長比較緩慢,要想山松生長出新枝,太難了。

以上是我的個人見解和看法,水平限制可能會有不當,敬請大家批評指正吧,謝謝大家!


愛花草的農人


山松什麼時候採挖最合適,貧瘠無土球可以成活嗎?需要注意什麼?


松樹是一種非常高貴的樹種,不怕嚴寒。樹質脆硬,一旦折斷了就不可能再生長了。如果想種殖松樹最好還是直接用種子播種直接生長。如果看中了山上的野生松樹苗,想撥來種殖,就得花費很多心機了。


1,山松苗最好在農曆十二月底前挖回來,挖回來後馬上放到,黃泥土醬裡保養。值得注意的是松苗的根蔃全部要泡上泥醬。防止風吹乾燥,根蔃死壞。


2,在採挖松苗時,儘量挖幼苗,太高開叉了的不要挖,這樣的苗很難種成活的,除非連根蔃部泥土一起搬走。



3,在採苗時宜早不宜遲,太遲了松苗會抽松筆了,就是長芽了,長芽了的松苗不要拔了,種殖成活率也會稍低些。


4,農村有句種殖口決:正月(一月)種竹,二月種木。所以說松苗宜在農曆二月上旬前種殖完,宜早不宜遲。松樹是耐旱品種,如果有條件的,可以有種殖時淋一次水。如果大面積種殖在山上,不方便淋水,應該用腳壓實松苗根部的泥土。


5,如果是用花盆種殖,打算搞盆景的,在種殖時可以用生根水泡下松苗的根蔃。(生根藥水,農藥店裡有賣的,可以資詢下,具體情況怎麼用)




6,花盆的泥土,最好選擇半沙半土,防止積水過多泡爛松苗根蔃。花盆底的洞孔一定要暢通。天氣乾燥時,淋水的次數可多些。成活固定後不用經常淋水。


大家好,我是“梧州華哥”,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對種木種竹等農村的工作還是比較瞭解的。記住我,如何你在種殖養殖方面遇到了問題都可聯繫我,關注我了,你以後才能找到我哦。


三農緝事隊長


挖山松的時間,要選擇在白露至霜降前十天左右和雨水至春分這兩個時間段,這時松樹的樹液活躍,非常容易發新根,其次再有條件的情況下就是採挖的時候,分兩年進行,第一年要把山松周圍的側根挖斷,再把無用的雜枝剪掉,主根不動,把松樹周圍的土球圍好,填上土後讓它在原地生長一年。

挖樹的時候,儘量不要傷到樁子的根系,如果不可避免的碰傷,立即用癒合劑塗抹,避免松油溢出,挖出之後立即進行塑料袋的包裹,栽種時最好選擇地養,用純沙地養!或者其他透氣性好的植料

剛栽下時,不能馬上澆水,應該在植料微干時再澆,平常應該維持植料的微幹,因為山松不耐水漬,必免出現爛根現象。

為了提高成活率,要對樹樁遮陽,要注意多噴水,維持一定的空氣溼度,





春風十好幾萬裡


山海花田來回答你的問題?山松也叫油松,在山東半島一帶還有一種黑松,但是這種黑松只能在山東以南栽植,北方寒冷不能成活,所以北方山上只有油松沒有黑松,它是我們國家比較存量很大一個樹種,屬於針葉植物,


由於細長的針葉造就了植物界只有它是冬季綠色,由於松類的細胞孔非常的小,故此能保持綠色的它可以損失的水分是最小的一種植物,適合全國各地山地林地以及綠化工程用最廣泛的一個樹種。特別北方城市冬季漫長,唯獨只有松類可以給這個城市帶來一點綠色,

而且松類還有一種平頂松,平平的更好看,現在的園林有通過技術方法打造出來各種各樣的造型油松,扮靚這個城市景觀上非常的漂亮。由於油松它生活在山地或者比較貧瘠土壤,園林綠化工程或者苗圃移栽的時候必須帶有土球,裸根松類很難成活,所以對於有些不懂的人士一定記住我說的,其它喬木還有可能裸根移栽成活,


松類離開原生土壤基本不活,移栽的時候一定保持土球完整。移栽的時間最好在春秋季節,當然綠化工程需要在夏季進行,
土球全冠移栽更重要的環節不能少,運輸要快,栽植後及時澆水,夏季移栽如果有條件用遮陰網遮蓋一個星期到半個月最好,有利於緩苗,只要遵循這幾條移栽成活沒有問題。希望我的建議給你帶來借鑑,閱讀的時候別忘記關注一下“山海花田”。。。


山海花田


一,什麼是山松

題主問的山松,是一個地方名,它的正式中名叫馬尾松,是松科松屬植物。在廣東、廣西等地把馬尾松叫山松、青松、樅松等。這個樹種主要分佈於我國陝西、河南以南各地,通常生長在乾旱瘠薄的紅壤、石礫土和沙質土上,或者生長在岩石縫隙中。它的外形特點:常綠喬木,高可達四十五公尺,樹皮紅褐色、開裂成不規則鱗狀塊片;針葉二針一束。


二,山松什麼時候採挖最合適

根據我對山松的瞭解,採挖時間最好在秋季九月前後,它的樹體進入休眠狀態,這時是採挖和移植的最好時間。在採挖時根系受到一些損傷,由於土壤溫度不是太低,到冬季前還可以生長恢復一部分。在第二年春季它能夠快速生長,成活率也比較高。太前採挖,樹體還在生長期。再往後,冬季土壤溫度低不利於被損傷的根系恢復。另外春天可以採挖移植,但成活率沒有秋季的高,還是根系恢復問題,因為春天樹體萌動,根系要吸收養分,被損傷的根系還不適應新的環境條件,來不及恢復就要吸收養分,可想而知,成活率不高是肯定的 。


三,在無土球時移植山松注意事項

第一,在貧瘠山地移植山松,帶土球確實是比較困難的。這種情況下采挖時間顯得尤為重要,在秋季採挖相對成活率高一些。

第二,採挖時一定注意保護根系。山松移植成活的根本就是根系問題,因為在貧瘠山地生長的山松根系本身就不是很發達,採挖時如果保持根系完整,成活率就高很多。如果根系損傷太多,成活率降低,甚至不能成活。

第三,隨採挖隨栽植。採挖回來不能放的時間長,長了根系會失水,影響移植成活率。


第四,採挖十年生左右的小樹成活率要高很多,樹齡越大越不容易成活。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謝謝。


老姚談植物


在取山松下山樁的時候要選擇季節(入秋以後),挖取山松下山樁的時候,儘量不要傷到山松的根系,如果不可避免的碰傷磕傷了,立即用傷口癒合劑包裹“可用油漆”,應避免松油溢出,採挖離地之後立即進行塑料袋的包裹,栽種時最好選擇地養,用純素沙地養!


阿涵的日常生活


,採挖季節不對

我們知道,山松的根系在春季最有活力,而且樹液還沒有流動,加上天氣稍冷但又不至於霜凍,這時候蒸發量也比較小,此時採挖或者移栽山松應該成活率比較高。其他季節要麼炎熱,要麼嚴寒,要麼蒸發量比較大,所以難以栽培成活也在情理之中。建議大家要想採挖,切莫胡亂進行,一定要選準季節喲!


蘇杭的快樂生活


山松也叫油松,在山東半島一帶還有一種黑松,但是這種黑松只能在山東以南栽植,北方寒冷不能成活,所以北方山上只有油松沒有黑松,它是我們國家比較存量很大一個樹種,屬於針葉植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